《卖油翁》-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解析版)_第1页
《卖油翁》-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解析版)_第2页
《卖油翁》-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解析版)_第3页
《卖油翁》-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解析版)_第4页
《卖油翁》-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

《卖油翁》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善射一作:尧咨善射)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

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

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二、字词理解

(1)字词注释

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

自矜(jTn):自夸。

家圃(pii):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而:表承接。

睨(ni):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优n)之:只是微微对此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不过。颔之,就是"对之颔"。颔,

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但,只,不过。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的样子。

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作动词用。

以我酌(zhuo)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斟酒,这里指倒油。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杓:同"勺"。

沥之:注入葫芦。沥,注。之,指葫芦。

惟: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打发。

(2)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

之:

(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1)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2)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

(1)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

(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4)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

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

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文章理解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

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

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

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①睨、颔自矜

②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7、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四、实战演练

1.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

反④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

子》)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

C.而忘操之D.反归取之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尔安/敢/轻吾射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时乎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专人近

D.公亦以此目矜目钱孔入,而钱不湿

4.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拳射于枣画()()

(2)有卖油翁辱担而立,昵之,久而不去()()()()

(3)但微跳之()()()

(4)无他,但手熟尔()()()()

(5)尔案敢籁吾和)()()

(6)以我型油知之()()

(7)徐以杓酌油期之()()

5.填空。

(1)《卖油翁》选自《:作者,谥号..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2)课文主要写了和两个场面。

6.解释下列词语。

(1)陈康肃公善射善:______

(2)公亦以此自矜自矜:______

(3)尝射于家圃尝:______家圃: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______睨:——久:______去:_______

(5)但微颔之但:_______颔:_______之:_______

(6)无他,但手熟尔他:______但:________熟:________尔:________

(7)康肃忿然曰忿然:______

(8)尔安敢轻吾射安:______轻:________射:_______

(9)以我酌油知之以:酌:

(10)以钱覆其口覆:

(11)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沥:

(12)惟手熟尔惟:

(13)康肃笑而遣之遣: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

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卖油翁皆坦而立②馀以杓酌油沥之

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康肃笑而遣之。

9.通观全文,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执的态度,从和等动作可以看见出来。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0.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汝亦知射乎吾时不亦精乎

B.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

C.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D.公亦以此目矜目钱孔入

11.把"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1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睨之""但微颔之",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不屑一顾,陈尧咨因此不满。

B."取""置""覆""酌"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卖油翁倒油动作一气呵成,非常娴熟。

C.传神的对话描写是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文章通过对话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D.在作者笔下,陈尧咨傲慢不逊,卖油翁内敛沉稳,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特征鲜明。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失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目:“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普射(善:擅长)B.公亦以此自冷(矜:矜持)

C.康肃芯然曰(忿:气愤)D.徐以矽酌油沥之(杓:同"勺")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学回的一项是()

A.以钱覆基口屠自后断基股

B.康肃忿然曰其人舍然大喜

C.加钱不湿可远观也不可亵玩焉

D.睨石久而不去何陋石有

15.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一句表达了卖油翁对陈康肃公的不满。

B."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意味深长,揭示出陈康肃公尴尬的心理状态。

C.卖油翁"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这一行为生动诠释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目: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B.睨之久而不去旦辞爷娘去

C.但手熟冬冬安敢轻吾射D.尝秋于家圃吾财不亦精乎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安敢轻吾射”表现出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倒油动作的描写体现

了他精湛的技艺和从容不迫的态度,突出了他以理服人的形象。

C."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写出了卖油翁的稳重谦虚。

D.陈尧咨由"忿然"到"笑而遣之”说明卖油的表演并未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

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

能打人。"杨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目:“晚

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

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自袁枚《卖蒜叟》)

【注释】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20.解释下列加点字。

(1)但微跳之

(2)公亦以此自七

(3)咳嗽不绝声

(4)旁腕而揶揄之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22."小人物"身上往往蕴藏着"大智慧",你能说出【甲】文的"卖油翁"和【乙】文的"卖蒜叟”两人的相同之

处吗?你从这两篇文章又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吾射!”

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目: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

榆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

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

不肯告人姓氏。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但微制之(2)但手熟与(3)老人鼓腹纵之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昵之久而不去旁腕而揶揄之

B.公亦以此自矜"拳打砖墙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老人自缚于树

D.馀以杓酌油沥之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2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2)叟能如是乎?

26.甲文中的陈尧咨和乙文中的杨二性格特征有什么相似之处?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I?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

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日善。有一人过目:“善射,可教射

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日:“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①。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②,一发不

中,前功尽弃矣!”

——《养由基善射》

【注释】①支左屈右:善射之法,把左臂支起来持弓,右臂适当弯曲以持箭。②弓拨矢钩:弓歪斜不正,

箭弯曲不直,失于调整。拨:这里是"不正”的意思。钩,弯曲。

27.解释加点的字。

①公亦以此目狞自矜②康肃笑而道之遣

③当柳叶者百步而射之去④子乃曰可教射乃

28.简要说说两文各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29.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

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目无他,但手熟尔。”康肃

忿然目:“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

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

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冷

(2)康肃笑而道之

(3)但手熟尔

3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大兄何加事之晚加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

D.m世无双但m涉猎

32.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3.请你结合[甲H乙]两文,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目:“尔安敢轻

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因目:“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北宋欧阳修《卖油翁》)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

榆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日:“叟能如是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

打人。"杨骂日:“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目:“晚

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

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清袁枚《卖蒜叟》)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但微筋之_____________

(2)尔案敢轻吾射

(3)观者如靖_____________

(4)叟能如逑乎

3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3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愿为市鞍马

B.公亦以此自矜以拳打砖墙

C.但微颔之但见杨双膝跪地

D.以我酌油知之垂死年年

37.陈尧咨和杨二相公的性格有什么相似处?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I?

参考答案:

1.B

【详解】

B.之:动词:至IJ,去。

A、C、D之:指量好的尺码。

故选Bo

2.C

【详解】C.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断句应为:尔/安敢/轻吾射。故选C。

3.A

【详解】A.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

B.射箭/箭法;

C.离开/距离;

D.自己/从;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

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

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1)曾经家里(射箭的)园子(2)放下斜着眼睛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长离

开(3)只点头对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4)别的奥妙只是熟练同"耳",相当于"罢

了"(5)怎么轻视射箭的本领(6)凭,靠舀取,这里是倒入(7)慢慢地注入

【详解】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

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句意:家里(射箭的)园子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尝:曾经;家圃:家里(射箭

的)园子。

(2)句意: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久:长;去:离开。

(3)句意: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但,只;颔:点头;之:代词,代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

(4)句意: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他:别的奥妙;但:只是;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5)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安:怎么;轻:轻视;射:射箭的本领。

(6)句意: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是倒入。

(7)句意: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徐:慢慢地;沥:注入。

5.(1)归田录欧阳修文忠(2)射箭酌油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

应对此种题型。

(1)《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谥号文忠,世

称欧阳文忠公。

(2)《卖油翁》主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6.(1)擅长(2)夸耀(3)曾经家中射箭的场地(4)放斜着眼睛看长走(5)

只是点头指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6)别的奥妙只是熟练同"耳",罢了(7)气愤

愤地(8)怎么轻视射箭的本领(9)凭,靠倒(10)盖(11)慢慢地注入(12)

只是(13)打发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

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

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徐以杓酌油沥之"中"徐"意思是"慢慢地","康肃笑而遣之"中"遣"意思是"打发"。

7.放下担子慢慢地8.①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②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9.不以为意睨之但微颔之

【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

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的句意是: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释担:放下担子。

(2)"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句意是: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徐:慢慢地。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

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

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忿然(气愤的样子)、尔(你)、安(怎么)、轻(轻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而(表修饰)、遣(打发)”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9.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并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当卖油翁看到其射

箭时,表现出来"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其中"睨之"和"但微颔之”表明了卖油翁

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是"不以为意"。据此可填写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

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

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10.C11.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12.A

【解析】10.考查对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

A.射箭/射箭的技巧;

B.凭着/把;

C.离开/离开;

D.自己/从;

故选Cc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

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发矢(指

射箭)、但(只)、颔(点头)”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不屑一顾"理解有误。"睨之""微颔"神态的描述,准确而传神。既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熟练的射箭技

术的肯定,又写出他尚有不满意的静观神情。

故选A。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

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

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13.B14.D15.A16.(陈康肃公)曾经在园子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头放下担子站在一旁。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

B."公亦以此自矜”的意思是: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自夸,夸耀。不是"矜持"。

故选B=

14.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其:都是"代词,它";

B.然:都是"形容词词缀,......的样子";

C.而:都是"表转折,却";

D.之:代词,代陈尧咨/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故选D=

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但微颔之"说明卖油翁对陈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还是认可的,并不是"不满"。

故选Ac

1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

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尝(曾经)、

圃(园子)、释(放下)"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

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

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17.B18.(老翁)见陈尧咨射击十只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19.D

【解析】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以:介词,"凭借"/介词,"用";

B.去:都是“动词,昌开”的意思;

C.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你;

D.射:射箭/射箭的技术;

故选B=

1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发矢:射箭。但:只。颔:点头。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并未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误。根据"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

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再也没有"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

无止境的。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

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

没有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击十只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

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

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

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

走了。

20.⑴点头;(2)夸耀;⑶停止;⑷斜着眼看21.(1)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

练罢了。"

(2)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22.相同点:【甲】文中的陈

尧咨擅长射术,【乙】文中杨二擅长拳法,两者都因为自己的特长而轻视别人,恃技骄横,两人最终都自

讨苦吃。

启示:一个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想真正学会一项技

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勤学苦练,才真正学有所成。

【解析】20.本题考查点是文言词语解释。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

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句意为: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2)句意为: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夸耀;

(3)句意为:不停地咳嗽。绝:停止;

(4)句意为: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睨:斜着眼看。

2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有:(1)但:只、仅仅;尔:同"耳",罢了。(2)徐:慢慢地;负:背;卒:最终。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感悟。

【甲】文通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知,卖油翁

技艺超群,却深藏不露。

【乙】文通过"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

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

石桥外矣。”可知,卖蒜叟武技超群,深藏不露。

综上所述可知,【甲】文中的卖油翁技艺超群,却深藏不露。【乙】文中的卖蒜叟武技超群,深藏不

露。两人都凭借精湛的技艺教训了傲慢无礼的人,沉稳不畏权贵。

启示:

示例:(1)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下功夫、勤学苦练,时间长了、经验到了自然而然的就会把事情做好。

(2)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这才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

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的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

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像一堵墙

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

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

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

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

么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

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

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

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

名字。

23.点头罢了放开24.B25.(1)(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

(2)你能像我这样吗?26.相似之处:两人都恃技骄横轻视别人,最终自讨苦吃。教训:一个人即

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要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要想真正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实认真,

勤学苦练,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解析】23.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但微颔之”的句意是: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2)"但手熟尔”的句意是: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尔:罢了。

(3)"老人鼓腹纵之”的句意是: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纵:放开。

24.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睨:都是"动词,斜着眼看”;

B.以:介词,凭借/介词,用;

C.于:都是"介词,在";

D.徐:都是"形容词,慢慢地”;

故选B。

2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

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见(看见)、发矢(射箭)”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叟(老头)、如(像)、是(这样)"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与阅读启示。

结合【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日:

'尔安敢轻吾射""康肃笑而遣之”可知,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自恃骄横,轻视卖油翁,最终落得自己尴尬;

结合【乙】文"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

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

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日""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可知,杨二精

通拳术,轻视卖蒜的老人,与老人比试拳脚,最终落败哀求。据此可知,两人都恃技骄横,轻视别人,最

终自讨苦吃。

由此得出启示:我们一个人就算有一技之长,也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恃技骄横,轻视别人,

要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据此理解赏析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

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

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

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

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乙】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天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技法,观看的人十分多。有一天,有

一个卖蒜的老人,咳嗽不断,他看了杨二的武艺后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

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

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怪我。”老人笑着说:"我

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你的名声,死而无撼。”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

皮,杨二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

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自己错了。”杨二想拔出拳头,但是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

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

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一直到最后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27.①自夸②打发③距离④竟、竟然28.示例一:甲文:只有反复实践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才

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或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熟能生巧。)乙文:会射箭不代表会教射箭。说明

方法可以传授,但经验只能靠个人练习和积累。

示例二:甲文: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该含蓄内敛。乙文:骄傲是失败的开始,不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

盲点,无视自身素质,一味蛮干,不会持久,必将失败。29.示例一: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

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

里期待。乙文写"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而客曰:"善射,可教射

也矣。令读者产生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示例三:运用映衬(衬托)。甲文两人身份、神态、对话构成映衬关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生动,

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满趣味。乙文养由基由于射技高超而沾沾自喜,颇为自负,说话也咄咄逼人与客人独

具冷眼、阅尽人间,深谙射箭的道理互相映衬。

【解析】27.本题考查文言词义。注意在语境中确定词义。(1)句意:他也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自

矜:自夸。(2)句意:康肃公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遣:打发。(3)句意:在离柳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

射柳叶。去:距离。(4)句意:您竟然说可以教我射箭。乃:竟、竟然。

28.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甲文:(1)"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认为射箭的的技艺只是熟能生巧,"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最后用自己的倒油绝技验证了这

一观点。据此可知甲文的道理是:反复的练习,就能熟能生巧。(2)"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陈康

肃公喜欢炫耀自己的射技,"康肃笑而遣之",最后被一个普通的卖油翁教育一番,尴尬收场。据此可知甲文

的道理是:做人应谦虚低调。乙文:(1)"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养由基擅长射箭,百发百中。"善射,可

教射也矣”,路人认为射箭只要会射,就可以教别人。据此可知乙文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射箭经验,

说明方法可以传授,但经验只能靠个人练习和积累。(2)"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气力

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客人认为如果一直射箭,不能保证百发百中,需要劳逸结合,正确训练,不要

蛮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9.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注意结合内容分析。(一)借事寓理。甲文记叙了擅长射箭的陈康肃公

在花园射箭,一个路过的卖油翁用倒油的技术证明了只要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记叙了擅长射箭的养由基

射箭射击柳叶时百发百中,一个客人却教他射箭要讲究技巧,不能一直射箭,否则就不能百发百中了。两

篇文章都是借事寓理。借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事件,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生动有趣,引人深思。(二)设

置悬念。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但微颔之",射技高超的陈康肃公,地位卑微的卖油翁却只是点头,

极为不认可的态度,令人生疑。设置悬念。乙文"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百发百中

的养由基,大家都为他喝彩,但是客人却"善射,可教射也矣”,大言可以教他。令人疑惑,使读者想一探究

竟。(三)运用映衬(衬托)。甲文陈康肃公地位尊贵,卖油翁地位卑微。陈康肃公骄傲于自己的射技,

气愤于卖油翁的轻视。卖油翁虽然地位卑微,但神情是"睨之",倒油动作沉稳,语言"无他,但手熟尔",不

卑不亢,为人冷静沉着。二人形成映衬关系,人物性格鲜明,主题突出,充满趣味。乙文"百发百中""左右

皆曰善",被大家赞美,沾沾自喜,颇为得意。"子何不代我射之也",说话咄咄逼人;而客人“而不以善息,

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弃矣",经验丰富,语气诚恳,熟知射箭之道。二人形成映衬关

系,人物性格鲜明,主题突出,耐人寻味。

【点睛】甲文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

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

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

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

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

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文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在离柳树叶子百步远的地方射柳叶,百发百中。旁边的人都说好。

有一个人评价道:"善于射箭,可以教他射箭的了。"养由基说:"大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我射箭,您怎

么不像我一样也来射柳叶(试试)?"

那人说:"我不能教你左手操弓右手把箭(的方法)。但是射柳叶吗,百发百中,却不因擅长(射箭)

而停止(练习)。过段时间你肯定会气力衰退,弓拉不开,箭锋偏弯,到时一箭射不中,那么你的所有前

功尽弃了。"

30.(1)自矜:自夸(2)遣:打发;(3)尔:同"耳",相当于"罢了"31.A32.(1)老翁见陈

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33.示例:【甲】文,我懂得了熟能

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乙】文,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

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

【解析】30.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矜:自夸、夸耀;

(2)句意: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打发;

(3)句意: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31.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辨析。

A.但:均为只,只是;

B.见:知晓/看到;

C.以:认为/用;

D.当:处在某个时候/应当;

故选A。

32.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

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句重点词语:矢,箭;但,只;颔,点头。

(2)句重点词语:日,每天;居,居住;则,于是;道,方法。

3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围绕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

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进行叙述。甲文,写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故事,表现

其倒油技艺的高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