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始于哪一年?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894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哪一座皇家园林被焚毁?A、颐和园B、圆明园C、北海公园D、中山公园3、【题干】19世纪中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导致了以下哪次战争的发生?()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题干】以下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A、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B、英国要求削弱清朝的关税自主权C、法国对中国领土的野心暴露D、俄国在鸦片战争期间染指我国东北5、题干: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无关?选项: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6、题干: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最大的表现是:选项: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C.奕劻、曾国藩联名上书请求和谈D.美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开放内河航运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贸易逆差过大,英国要求扩大中国市场B、英法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C、鸦片贸易合法化D、维护在华的美国侨民权益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下列哪座皇家园林遭受了巨大的破坏?A、紫禁城B、避暑山庄C、圆明园D、颐和园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总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中国政治变革与改革思想的展现D.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万两白银B.《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C.《辛丑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D.上述三个条约中,只有一个涉及割地问题11、以下关于《天津条约》的内容,错误的是:A.开放汉口、南京、福州、广州、厦门、上海为通商口岸B.允许外国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C.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2、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B.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的东北和外东北大片领土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13、《北京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A、1858年B、1860年C、1864年D、1856年1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哪个国家直接获得了大量赔款与割地的主权?A、法国B、英国C、美国D、俄国15、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论述不正确的是:A、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列强为了争夺在华势力范围C、列强为了补偿피해(损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D、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16、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华增设的新通商口岸是:A、北海B、厦门C、广州D、福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第二题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请问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题请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中中国面临的困境,并简要评价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应对措施。第四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英法两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了广州,并攻占了北京,焚毁了圆明园。材料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问题:请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始于哪一年?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894年答案:B、1856年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于1856年10月,英法联军在借口中国扣留了一艘挂有英国旗帜的鸦片贩子船之后,首先袭击了广东的海防要塞,战争正式爆发。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哪一座皇家园林被焚毁?A、颐和园B、圆明园C、北海公园D、中山公园答案:B、圆明园解析: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纵火焚烧了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3、【题干】19世纪中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导致了以下哪次战争的发生?()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叶,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项是19世纪40年代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C项是19世纪90年代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D项是19世纪末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B。4、【题干】以下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A、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B、英国要求削弱清朝的关税自主权C、法国对中国领土的野心暴露D、俄国在鸦片战争期间染指我国东北【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英国要求清政府削弱关税自主权,增加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A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无直接关系;C项和D项都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B。5、题干: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无关?选项: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C解析:《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都明确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而《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C。6、题干: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最大的表现是:选项: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太平天国运动兴起C.奕劻、曾国藩联名上书请求和谈D.美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开放内河航运答案:A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是清政府面临的国际压力最大的表现。这一事件导致了清政府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国内民众的恐慌。而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对清政府构成威胁,但并非国际压力的表现。奕劻、曾国藩联名上书请求和谈是清政府内部的表现,美国公使要求开放内河航运虽然也是外部压力,但与英法联军占领天津相比,影响较小。因此,正确答案为A。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贸易逆差过大,英国要求扩大中国市场B、英法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C、鸦片贸易合法化D、维护在华的美国侨民权益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更多的侵略权益,主要是对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的通商口岸和关税待遇不满。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下列哪座皇家园林遭受了巨大的破坏?A、紫禁城B、避暑山庄C、圆明园D、颐和园答案:C解析: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掠夺并焚毁,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破坏行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损失。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总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中国政治变革与改革思想的展现D.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答案:D解析:D选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允许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但并非开始于鸦片战争的爆发;B选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并非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而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C选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侵略战争,与政治变革和改革思想无关。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万两白银B.《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C.《辛丑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D.上述三个条约中,只有一个涉及割地问题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不是2100万两白银,而是1600万两白银。B选项正确,《马关条约》确实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C选项正确,《辛丑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D选项正确,上述三个条约中,只有《南京条约》涉及割地问题。11、以下关于《天津条约》的内容,错误的是:A.开放汉口、南京、福州、广州、厦门、上海为通商口岸B.允许外国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C.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领事裁判权是《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确立的,而非《天津条约》的内容。《天津条约》主要是关于通商和外交方面的问题,如开放更多的口岸、外国传教士传教自由等。因此,D选项错误。12、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法不正确的是:A.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B.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的东北和外东北大片领土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答案:D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和外东北大片领土。然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而非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此,D选项说法不正确。13、《北京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A、1858年B、1860年C、1864年D、1856年答案:B解析:《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文件之一,签订于1860年10月,列强通过该条约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1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哪个国家直接获得了大量赔款与割地的主权?A、法国B、英国C、美国D、俄国答案:D解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获得了大量的赔款。这是俄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蓄谋已久的最大阴谋。15、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论述不正确的是:A、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列强为了争夺在华势力范围C、列强为了补偿피해(损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D、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争夺在华势力范围和补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损失。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并非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其他选项均符合战争爆发的原因。16、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华增设的新通商口岸是:A、北海B、厦门C、广州D、福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开放了多个新通商口岸,其中包括北海。因此,A选项正确。厦门和福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广州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最早的通商口岸,都与本题不符。因此,B、C、D选项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答案:原因: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赔偿巨额赔款,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2.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寻求新的战争借口。3.清政府内部保守势力与改革派力量斗争激烈,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无力抵御外敌入侵。过程:1.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影响: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加剧了民族危机。2.中国被迫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3.第二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觉醒意识。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为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提供了社会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解题时,首先分析原因,包括历史背景、列强侵略目的和清政府自身问题;然后描述过程,按时间顺序列出主要事件;最后总结影响,从民族危机、列强侵略、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回答影响时,要全面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第二题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请问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天津条约》一八五八年签订:1.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如烟台、淡水、以及其他中国沿海和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等。2.增加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800万两白银。3.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4.增设“公使驻京”条款。5.再开十处通商口岸。《北京条约》一八六0年十月签订:1.增开天津为商埠。2.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房屋。3.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商埠。4.增加赔款额:清政府再向英法两国分别赔款200万两白银。5.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解析:《天津条约》内容解析:开放通商口岸:这增加了中国与外国贸易的直接通道,但也意味着西方列强的经济进一步渗透到中国的内地,削弱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经济自主性。赔款: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原有的财政危机,同时也为列强在中国经济中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公使驻京:允许外国公使在北京设立使馆,这是列强在中国扩大政治影响力的重要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增设“公使驻京”条款:这一条款赋予了外国公使在北京的更大权力,加强了他们在华的外交干预能力。再开通商口岸:这扩展了中国的开放口岸范围,进一步暴露了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所带来的弊端,并增加了西方列强对于中国市场的控制。《北京条约》内容解析:再开商埠和租赁权:这是进一步开放中国的经济和扩大西方在华影响的措施,增加了外国在华经济活动的自由度。增加赔款额:进一步扩大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并削弱了其金融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割九龙司:香港九龙半岛西侧大部分区域被割让给英国,导致中国领土的进一步丧失。增开商埠:增加的商埠,使列强的商品、资本和文化进一步渗透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层面,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影响解析:国土的进一步丧失和经济主权的削弱: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和更多的独立决策空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经济依附和半殖民地化程度。财政危机的加剧:大额赔款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剧了国库空虚的局面,影响了清政府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外国资本的进一步渗透:开放更多口岸和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和房屋,为外国资本的涌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加速了中国在经济上的殖民地化过程。制度变革的压力:西方列强通过这些条约,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层面的落后制度施加了变革压力,导致封建成规在中国社会中的瓦解,推进了现代化进程,但也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综上所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扩大了西方在中国的利益,还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剧了中国的财政危机,加速了传统制度的崩溃,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政治体制和政策指导,这些变化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好转,反而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第三题请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中中国面临的困境,并简要评价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应对措施。答案:1.原因分析:(1)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残余势力仍对中国进行干涉。(2)清政府腐败、软弱,未能有效实施改革开放。(3)西方殖民扩张需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困境分析:(1)首都北京被敌军占领,清政府被迫退至承德。(2)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对于应对战争规模和策略存在较大争议。(3)军事装备落后,面临着敌军强大的军事压力。3.应对措施评价:(1)清政府调整领导班子,任命曾国藩、李鸿章等为地方官员,实行洋务运动。(2)开展对外谈判,与洋人签订了《天津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时考试题及答案
- 新鲜探讨广告设计师考试理念试题及答案
- 机械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创意生成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三标管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 初中生美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设计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创新能力试题及答案
- 口语考试历年试题及答案
- 准备2024年考生的前期策划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摄影课件
- 2025(标准)承包清工劳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合伙入股协议合同范本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南大学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冀教 七年级 下册 数学 第7章《平行线的性质》课件
- 《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第2版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征信异议申请书
-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通风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05月北京北京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考(514)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口腔放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