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两极地区(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欧洲西部、两极地区(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欧洲西部、两极地区(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欧洲西部、两极地区(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欧洲西部、两极地区(学生版)-2025年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78欧洲西部两极地区

考点1欧洲西部

■落实基础知识

(1)经纬网:在上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2)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山脉B.山脉

C.山脉D.勃朗峰

E.亚平宁山脉F.平原

G.平原H.平原

I.岛J.岛

K.岛L.半岛

M.半岛N.半岛

0.半岛P.小亚细亚半岛

Q.海R.海

S.比斯开湾T.海

U.海峡V.海峡

①河②河

■突破核心考点

1.欧洲西部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要素特征

海洋性突出。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小,

气候

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的深入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北部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南部地中海沿岸为亚热带

植被

常绿硬叶林

河网密布,水量大,长河少,水流平稳(缓慢),水能蕴藏量小;流量季节变化

水文

小,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湖泊多分布于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南北两侧

(2)人文地理特征

要素特征

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人种并存;人口密度较大,但分布不均;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

率低(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老龄化严重

农牧业: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

产业

工业地位: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发达地区之一,以制造业为主

城市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交通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均较发达,莱茵河有欧洲“黄金水道”之称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分析

(1)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

(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3)大气环流:盛行西风常年控制该区,多气旋活动,从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经过,可带来暖湿

气流,形成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4)洋流: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

用,使欧洲西部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5)地形: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

入内陆。

3.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⑴不利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阴雨天气,日照少,光照条件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Q)有利影响

少日照、多阴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并可种植精饲料作物,为乳畜业发

展提供充足、优质饲草料,形成了世界除大城市周边以外最广阔的乳畜业分布区。

4.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欧洲西部以莱茵河为主干道,各河之间有运河沟通,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

的原因分析如下:

考向1通过“洋流”考查“区域认知”

(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中)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海水易结冰,其表层海水形

成环流。下图示意波罗的海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冰封期最长的海域()

A.甲B.乙C.丙D.丁

2.推测波罗的海表层环流方向及其形成因素是()

A.逆时针极地东风

B.逆时针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

C.顺时针盛行西风

D.顺时针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

考向2通过“农业区位”考查“综合思维”

3.(2023•浙江杭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国界

=铁路

爱尔兰岛河网密布,环境冷湿。

(1)分析爱尔兰岛环境冷湿的主要成因。(6分)

历史上爱尔兰农牧业发达,其天然生态草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0%,90%的奶制品用于出

口,多数被作为奶粉原料。乳畜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

工业化不断推进,当地乳畜业生产已实现高度自动化。

(2)简述爱尔兰乳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考点2两极地区

基础知识

1.读“南极地区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山脉B.半岛

C.山D.海

E.海F.海峡

①站②站

③洋④洋

⑤洋⑥洲1

⑦洲⑧岛

⑨—________大陆

2.读“北极地区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C.洲D.洋

E.洋F.岛

G.海峡

■突破

1.两极地区区域特征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

地表状况绝大部分为陆地60%以上为海洋

3〜9月为极夜,9月〜次年3月为3〜9月为极昼,9月〜次年3月为极夜,

昼夜状况

极昼,极夜时间长于极昼极昼时间长于极夜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严寒程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

气候类型

度高于北极地区)、干燥、烈风为主短促而凉爽,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格陵

及特征

要特征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矿产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各种金属矿等

植物有苔薛、地衣等,动物主要是北极熊、

生物资源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等

驯鹿等

2.影响南极气候的因素

(1)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

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

冰雪大陆。

(2)从海拔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3)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

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4)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风速较

大。

■明确命题方向

考向1通过“北极航道”考查“综合思维”

(2023・吉林长春模拟)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逐渐融化,“西北航道”备受关注。下

图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90°

---西北航道-500,年等降水量线(mm)----►洋流

1.下列有关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航道的开通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B.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具有相同的科学研究价值

C.北极地区具有南极地区所没有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

D.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强

2.影响M岛上500mm年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拔

C.洋流D.极地东风带

3.M岛上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部沿海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

C.岛屿内部地区D.西南沿海地区

考向2通过“南极科考”考查“区域认知”

(2024•陕西西安模拟)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

登半岛上。拉斯曼丘陵地表基岩裸露,目前还没有观测到沉降现象。中山站站区西部和西北

部有明确标识的生态保护区。据此完成4〜6题。

4.在建设中国南极中山站时,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①空气干燥、多大风,易发生火灾②可施工期短,必须分阶段完成③冻土广布,地面塌

陷严重④濒临海洋,海风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