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素养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概括马克思的重要贡献。

2.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3.揣摩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感彩。

4.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作者介绍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11月28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1844年在巴黎与马克思会面,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完成《共产党宣言》,并且一起参加了德国1848年革命。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起继续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主要作品有《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合著)、《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相关知识

恩格斯至诚至真的人格品质:敬重马克思

恩格斯说:“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其实这段话,对他自己也完全适用。因为早在1843年年底至1844年1月,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显示出卓越的理论水平,这篇发表于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号上的论文,引起马克思的高度重视,并认定这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他与马克思并肩战斗的近半个世纪里,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像信任马克思一样信任他。而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但由于他对马克思的由衷敬重,每当人们热情赞扬他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时,他都会强调:“我只是有幸来收获一位比我伟大的人——卡尔·马克思播种的光荣和荣誉。”

写作背景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地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的亲密战友和亲属等。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文本初读

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文本精读

1.本文主要讲到了马克思的哪些贡献?

理论方面(3~5段)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方面(7段)创办各种报纸、小册子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对马克思有哪些不同的称谓?应如何理解?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关系?

4.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3)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5.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思维拓展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而现在好多同学看着社会上流行什么就想着将来从事这一行业,结合两课所学,请你谈谈对将来职业选择的看法。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认真考察,我校优秀的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被推荐为区人大代表候选人,并在区里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B.关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粗略地看,似乎与其他同类书籍没有区别,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余韵无穷。

C.中日甲午战争,对大多数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它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直接引起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

D.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在于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原指版面、书页、画幅上面空着的没有填满的部分,这里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不可企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B.“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C.“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比喻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未必有一个私敌"用夸张手法表现马克思的大公无私和光明磊落。

D.第四自然段“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功盖当世、前无古人。

3.请从孔子、庄子、马克思、霍金中任选三人为例,按照要求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不少于60个字。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使渺小而脆弱的人变得伟大而坚强。

【参考答案】

文本初读

【答案】①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②剩余价值③尊敬、爱戴、悼念

文本精读

1.【答案】①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②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③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④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2.【答案】(1)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分别有“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这位创始人"等。

(2)这些称谓的变化,充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和他对马克思的深挚的感情。如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称谓对马克思的形象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用“这个人"这一称谓,表示对马克思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要进行客观评价,但在感情上又将马克思与演说者和听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位创始人”这一称谓表明了马克思在共产国际中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3.【答案】由马克思一系列的革命实践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活动,才创立出伟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革命实践是革命理论的基础。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革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观、理论观。

4.【答案】(1)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用“停止思想”,既突出了其思想家的特点,又写出了其“生命不息,思考不止”的生命状态。“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是一种讳饰的手法。“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又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蕴含着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以及对马克思的深切怀念之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说明了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大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3)“可能"未必”是推测性的词语,委婉含蓄;“但"字一转,突出论述马克思的所有敌人都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而他“未必有一个私敌”,表明了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许多"和“一个”形成对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5.【答案】(1)上文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是马克思身后的空白。前面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达到的境界别人是达不到的。这个损失不但不可估量,而且无法弥补。历史唯物主义是承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马克思的贡献和作用,就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剥削工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发现真理,不可能正确解释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说他们是“在黑暗中摸索”。相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学说彻底地否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的说法,所以作者用了“豁然开朗"这个词。这样“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热情地赞颂了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

思维拓展

【答案】(观点一)选择职业可以说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对职业的选择要慎重,不能太过随意,选择正确的职业,对于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很大的帮助。起点决定高度,职业选择的眼光要高一些。

(观点二)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特别应该学习马克思志存高远的精神。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像马克思所说的目标及信念,以及对未来职业的理想。理想就像人生的引路人,没有了理想,那么人也将会像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在这个社会的汪洋大海中随意漂荡,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灵魂。

课堂练习

1.【答案】D【解析】A项,定语语序不当,正确语序为“我校两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老师”。B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删去“关于"。C项,主客颠倒,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日甲午战争是非常熟悉的”。

2.【答案】C【解析】马克思“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事实而不是夸张。

3.【解析】解答此题,需分三步:一要选择人物,从四人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二要围绕观点“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