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出师表 学案_第1页
第23课 出师表 学案_第2页
第23课 出师表 学案_第3页
第23课 出师表 学案_第4页
第23课 出师表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出师表学案23出师表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任蜀国丞相,封武乡侯。建兴十二年(234),病卒于北伐前方,谥忠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著有《诸葛亮集》。

写作背景

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出师表

广开言路

赏罚严明

亲贤远佞

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忧国忧民

北定中原忠贞不贰

治臣之罪

责臣之慢

亦宜自谋

临表涕零,真挚感人

主旨点睛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

自主学习

字音字形

崩殂(cú)菲薄(fěi)裨补(bì)

陟罚(zhì)臧否(zānɡpǐ)行阵(hánɡ)

猥自(wěi)夙夜(sù)以彰其咎(jiù)

驽钝(nú)攘除(rǎnɡ)斟酌(zhēnzhuó)

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时候___今义: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___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表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___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5)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6)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___今义:指激动感谢

2.一词多义

(1)遗

①以光先帝遗德___遗留

②以遗陛下___给予

(2)论

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

②每与臣论此事___谈论,议论

(3)行

①然后施行___动词,执行

②性行淑均___名词,品德、品行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___名词,行伍、部队

(4)效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②恐托付不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奏效,有效果

(5)能

①必能裨补阙漏___能够

②先帝称之曰能___能干,有才能

(6)临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副词,将要

②临表涕零___动词,面对

3.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___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2)北定中原___名词作状语,向北

(3)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的事;忠善之事

(4)此皆良实___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4.其他重点实词与虚词

(1)恢弘志士之气___发扬,扩展

(2)陟罚臧否___陟:提拔、晋升

臧否:赞扬和批评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罚

(4)悉以咨之___询问

(5)性行淑均___淑:善

均:公正、公平

(6)躬耕于南阳___亲自

(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8)当奖率三军___鼓励

(9)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5.句子翻译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这些都是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急的关头接受了使命。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并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

课内精读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关于治国的建议,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用课文中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条建议的核心。

2.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担忧: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堵塞忠谏之路;赏罚偏私,使内外异法;亲小人,远贤臣。②性格特点:深谋远虑,循循善诱。

3.作者在文中追述了三段有关先帝和自己的往事,请简要概括,并说说作者与后主讲述这些往事的用意。

①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于自己,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②用意: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和收复汉室的坚定决心,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

4.诸葛亮和曹刿都是优秀的政治家。结合本文与《曹刿论战》,简要分析他们具备哪些相同的能力?

①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们都主张取信于民,严明赏罚;②在军事管理方面:他们都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家的眼光。

巩固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出师表》第7段。

【乙】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③钟会:魏国将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兵甲已足___兵:武器,兵器

(2)斟酌损益___损:损害

(3)一出于诚___一:全

(4)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是: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托付(给我的事)没有效果。

(2)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

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

3.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示例: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先是率师出征,深入南方平定了叛乱,使南方成为稳固的大后方。之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与魏国作战。

4.有人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诚点赞,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是愚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不认为诸葛亮是愚忠,诸葛亮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诺言。当初他出山是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刘备死后,他选择以自己的忠诚“报先帝"而“忠陛下”。后主刘禅虽愚昧无能,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不管是为了巩固汉朝政权,还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他的忠心一直被广为传颂。

【参考译文·乙】诸葛孔明是千年的伟人,他的思想和行为,一概出于忠诚。在他任职的二十多年里,国君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百姓信服他,敌人畏惧他。所以刘备临死时以至于对他说:“我的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自取帝位。"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懦怯、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毫无怀疑。后主左右的奸佞之臣充塞宫中,却没有一个人有嫉恨暗害诸葛亮之心的。当魏国完全占领中州之地以后,军中勇猛的将士如林,却不敢派一兵一卒发一支箭到蜀国,而诸葛亮却率领大军六次出征讨伐魏国,致使魏国上下畏惧蜀国如同畏虎。魏国将领钟会征讨蜀国时,派人到汉川祭礼诸葛亮庙,禁止军士在诸葛亮墓附近砍柴,这难道是智力高超或谋略过人所能获得的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出师表》第1~5段。

【乙】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①,谓如公者②,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③,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④。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⑤,又庶乎⑥英魄灵气,不随异物⑦腐散,而长在乎箕山⑧之侧与颍水⑨之湄。

(节选自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

【注释】①后事:身后之事。这里指皇帝死后王位继承之事。②谓如公者:(宋仁宗)说像先生这样的人才。③指顾:手指目盼,比喻行动迅速。④千载而一时:千载难逢的大事,一下子就得以决断了。⑤出处进退: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居。⑥庶乎:大概,几乎。⑦异物:肉体、尸体。⑧箕山:山名。⑨颍水:河水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罚

(2)性行淑均___淑:善

(3)及夫发谋决策及:到,等到

(4)不居而去___去:离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臣子忠心进谏的道路。

3.分析甲文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文中的作用。

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亲贤远佞"的必要性。

4.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诸葛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