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2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步探究学案
第21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把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特点,领会其象征意义;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3.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说明、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1.学习说明性文章,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重要作者及其相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的说明方法和说明对象的特征。2.了解说明的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理清本单元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増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4.激发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了解,増强民族自豪感。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说明、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知人论世筑牢基础
【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共同穿越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心中满怀敬意地走近一座不朽的丰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矗立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不仅是城市的坐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胜利的曙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新中国的道路。接下来,让我们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的引领下,一同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感受他们不朽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周定舫,浙江省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于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他担负了多项重大报道任务,包括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主要作品有《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等。本文作品《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该文章发表于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
【写作背景】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之际,周定舫作为新华社记者,深入了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过程和纪念意义。他在纪念碑落成的第二天,即1958年4月23日,发表了这篇通讯文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该文章被刊载于《人民日报》,并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详尽的描写而广受赞誉。
【字词检查】
瞻仰(zhāngyǎng)矗立(chù)五卅(sà)奠基(diàn)砌墙(qì)上溯(sù)伟绩(jì)镏金(liú)挑衅(tiǎoxìn)逾越(yúyuè)天堑(qiàn)重幔(chóngmàn)不朽(xiǔ)
横幅(fú)发髻(jì)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文题解说】
本文的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本文的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学习活动一: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请根据文中内容,标注作者步入天安门广场后的行走路线:(2--4段)
行走路线:1.2.___3.4.5.
6.
1.未进入广场2.越过广场3.踏上石道4.走到碑前5.踏上台阶6.到了平台
(二)请分析本文以下内容的说明顺序,补全下面的内容。
1.作者的活动顺序:____________
2.介绍纪念碑结构的顺序:____________
3.介绍碑身的顺序:____________
4.介绍十幅浮雕的顺序:____________
1.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3.由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4.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学习活动二:深入分析说明方法
【方法指导】
打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比较:把什么同什么比较,鲜明突出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引用:通过引用……资料,具体准确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具体地说明的事物怎样的特点,便于比较。
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事物能够更加理解。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者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一)“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嘉立在广场南部。"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巍峨的特点。
(二)“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特点。
(三)“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的特点。
(四)“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这句话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地说明了双层汉白玉栏杆美观朴素,洁白耀眼、庄严、雄伟。
(五)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句中“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人如果去掉后就变成了只能保持800到1000年讲话太绝对了。因此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不能删。
【答题步骤】不能删+被删词的作用+删去以后的危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所以不能删。
学习活动三:感悟解说词的魅力
(一)请同学们面对“五四爱国运动"这幅浮雕,选择下面任意一段解说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解说词一: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二层平台,我们凝视着“五四爱国运动"这幅浮雕,它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了全国青年的愤慨。画面中,数千名青年学生高举旗帜,振臂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屈与坚定。天安门城楼前,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成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浮雕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衣摆随风飘扬,展现了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与爱国情怀,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解说词二:“五四爱国运动"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细腻地刻画了1919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画面中,男女青年学生并肩作战,男青年在高处慷慨激昂,宣讲启蒙思想,女青年则在人群中分发传单,传播革命火种。周围的学生和工人屏息聆听,被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深深吸引。这幅浮雕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真实再现,更是对青年学生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精神的颂扬。它提醒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二)请你参照周定舫先生对浮雕的介绍,为下面这幅浮雕,写一段讲解词。(要求:1.恰当运用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准确更生动。2.选用准确而饱含感情的词语,使形象鲜明。3.合理安排详略,使主题突出。)
解说词要求:
1.恰当运用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准确更生动。
2.选用准确而饱含感情的词语,使形象鲜明。
3.合理安排详略,使主题突出。
课堂小结
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周定舫先生细腻而生动的描述,十幅浮雕仿佛一幅幅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他们在这里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项目。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婆娑多姿”后面加上“的影子";
B.搭配不当,“聆听”不能与“花香"搭配,删去“花香”;
C.语序不当,“充分"应放到“发挥”的前面;故选D。
2.关于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象征了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B.本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采用了由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
C.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表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D.“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
B.课文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纪念碑,方位顺序是东—南—西—北;
故选B。
3.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B.课文采用了以瞻仰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C.作者在介绍十幅浮雕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来写,与写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
D.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3.【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D.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语是“人民英雄”这一社会群体,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选项中“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照明设备升级考核试卷
- 自动扶梯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案与经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2023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 外贸英语函电unit4课件
- 辽宁省丹东二十四中学2025届初三第三次调研考化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期末试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4月(四区)联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有机化学(1)(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榆林市一中学分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学期联合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名著《红岩》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模拟题训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