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洋与人类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三节海洋与人类双基巩固学考突破海洋生物资源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资源的总量巨大B.海洋生物资源为可再生资源C.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D.海洋生物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下去,无须爱护2.为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应当()A.加大对海洋鱼类的捕捞量B.随意向海洋排放污染物C.因地制宜地发展海水养殖业D.严禁对海洋鱼、虾、贝、藻等进行捕捞答案:1.D2.C解析:第1题,海洋生物资源的总量巨大,为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假如出现过度捕捞的现象,也会使资源枯竭,不能为人类永续利用。第2题,加大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量,会出现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随意向海洋中排放废弃物,会造成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严禁捕捞会造成资源的奢侈,应当合理捕捞、因地制宜地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贮存、军事、居住和消遣场所的资源。据此完成3~5题。3.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式是()A.人工岛 B.海底仓库C.海底世界 D.海洋运输4.下列国家和地区围海填海造陆比重最大的是()A.荷兰 B.日本C.中国台湾 D.中国澳门5.近年来海底贮存的载体是()A.海底仓库B.海底村落C.海底作业基地D.石油存储罐答案:3.D4.D5.A解析:第3题,人类航海历史悠久,海洋运输是海洋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式。第4题,中国澳门现有土地一半以上来自填海造陆。第5题,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海底仓库的兴建令人瞩目。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深度、广度的加大,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爱护海洋生态环境燃眉之急。据此完成6~7题。6.海洋生态破坏的缘由是()A.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B.人类向海洋排放废弃物C.海洋石油开采及运输D.致命的食物链7.下列属于爱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是()A.建立海洋自然爱护区B.围海造田C.修筑防波大堤D.修筑拦海堤坝答案:6.A7.A解析:第6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改变都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第7题,建立海洋自然爱护区,能对海洋特定区域进行环境爱护。8.读我国渤海海疆轮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因为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疆外,还有下列哪种缘由?()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B.河流携带养分盐类注入海洋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2)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3)黄河三角洲的主要资源有、、等。(列举三种)

(4)1996年6月我国再次对黄河入海河道进行截流改道,使黄河水由东偏南转为东北向入海,使鲁东油田部分地区由“海采”(海上开采)变为“陆采”(陆上开采),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B(2)石油、自然气(3)石油和自然气资源滩涂土地资源海盐资源(4)降低生产成本解析:第(1)题,A、C、D三项都是浅海大陆架上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第(2)题,目前,人类在大陆架上开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海洋油气资源。第(3)题,黄河三角洲属于滨海地带,石油和自然气资源、滩涂土地资源、海盐资源较为丰富。第(4)题,在海底开采石油和陆上相比,投资大、风险大、工作困难。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海洋生物丰富多样,约有20万种,其中鱼类大约1.9万种,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包括鱼、虾、蟹、贝、藻等,其中主要资源是鱼类,还有少量的药用资源。材料二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和海洋能源产业并称为海洋四大产业,其中近海捕捞、近海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的主体,占海洋面积7.5%的大陆架,渔获量占全球总渔获量的90%。材料三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渔业产值最高的国家之一。材料四过度捕捞及不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日益枯竭,1995年,中国在东海、黄海起先实行伏季休渔制度,1999年南海也起先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1)分析北海道渔场的成因。(2)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3)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答案:(1)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养分物质,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形成大渔场。(2)过度捕捞;沿海滩涂开垦和人工填海造陆造成种群削减;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削减。(3)爱护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合理捕捞,捕养结合,由自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解析:第(1)题,日本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是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带来养分物质,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从而形成大渔场。第(2)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主要是过度捕捞、围垦滩涂、海洋污染等造成的物种削减。第(3)题,解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必需爱护好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合理捕捞等。选考奠基素养提升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平安进出和停岸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岸、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据此完成1~2题。1.港口建设须要考虑的陆域条件有()①沿岸地势低平②陆上交通发达③腹地宽广④港口吞吐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天津港是建在海河入海口,淤泥质海岸上的人工港,该港具有的优势区位是()①港口不淤,停岸、筑港的自然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区设施建设供应了较好的空间条件③在北方港口中拥有广袤的经济腹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贸易港④靠近天津市这一综合性的工业基地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1.A2.C解析:第1题,港口建设的陆域条件一般从地形地势、海陆交通、经济腹地方面考虑。第2题,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泥沙淤积严峻。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完成3~5题。3.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4.我国四大海疆中污染最严峻的是()A.南海 B.东海C.黄海 D.渤海5.下列关于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正确的有()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答案:3.C4.D5.D解析:第3题,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特殊是工业生产。第4题,渤海四周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同时渤海海疆面积小,相对封闭,自净实力差,因此污染最为严峻。第5题,陆地生产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海洋污染要削减陆地生产废弃物的排放。6.江苏是海洋经济大省。江苏某中学地形区小组就江苏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开展专项调研。下面图1为江苏沿海港口分布图,图2为江苏近年来沿海港口吞吐量改变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1)建设港口所利用的海洋资源属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陆地资源相比,其主要优点有。

(2)江苏海岸港口建设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3)江苏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在海岸开发利用方面,还可大力发展的海洋产业有、、和等。

答案:(1)海洋空间空间广袤;地价便宜(2)坡缓水浅;少自然港湾;航道淤积较重(3)海盐产业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