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_第1页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_第2页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_第3页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_第4页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论文开题报告名利场一、选题背景

《名利场》是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848年出版。这部作品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两个女性的命运,展示了名利场的虚伪与残酷。在我国,对于《名利场》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从文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重视角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本研究选择《名利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二、选题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名利场》的深入剖析,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揭示其性格特点及命运轨迹。

2.探讨小说所反映的19世纪英国社会的阶层矛盾和道德观念。

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

4.对比分析《名利场》与我国同类文学作品在社会背景、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1)丰富和完善我国对《名利场》的研究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通过对《名利场》的深入剖析,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解读文学作品。

(3)通过比较分析《名利场》与我国同类文学作品,揭示中西方文学在创作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差异,为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2、实践意义

(1)提高读者对《名利场》的认识,使更多人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探讨,引导人们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名利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为文学创作和改编提供借鉴,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名利场》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国外对其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和广泛。自小说发表以来,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国外研究者关注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和社会背景对其命运的影响。其次,在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上,研究者探讨了小说如何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阶层矛盾和女性的社会地位。此外,心理分析视角也是国外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试图解析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深层心理结构。

在文献方面,国外已有大量关于《名利场》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如伊丽莎白·朗的《名利场: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冲突》和理查德·莱文的《萨克雷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名利场》等,这些研究为后续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

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名利场》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内学者对《名利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价值和人物形象分析上,而对其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则相对欠缺。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于小说的叙事手法、语言风格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作品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挖掘不足。

在国内的文献中,有关《名利场》的研究论文和专著数量有限,且多发表于文学类期刊和学术会议上。这些研究为国内《名利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和社会文化批判方面。因此,本研究的开展有望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推动《名利场》在国内的研究走向深入。

五、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围绕《名利场》展开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

1.人物形象分析:深入研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雷克史丁、贝基·夏普等,分析其性格特点、命运轨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揭示作者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刻画和评价。

2.社会文化背景研究:探讨小说所反映的19世纪英国社会的阶层矛盾、道德观念、名利追求等方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作品批判当时社会的虚伪与腐朽,以及这种批判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3.心理学角度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内心世界以及心理成长。重点关注人物在面对名利诱惑时的心理变化,探讨人性在名利场中的挣扎与抉择。

4.比较研究:将《名利场》与我国同类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社会背景、人物塑造、创作手法等方面。通过比较,揭示中西方文学在处理名利主题上的异同,进一步挖掘《名利场》的独特价值。

5.文学价值与启示研究:分析《名利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其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关注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意义,如对名利观念的反思、人性探索等。

6.文本细读与阐释:对《名利场》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挖掘小说中的隐喻、象征等元素,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技巧。

六、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对《名利场》进行深入探讨:

(1)文本细读法:通过细致阅读小说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情节设置、象征意义等,揭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

(2)比较分析法:将《名利场》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以拓宽研究视野,挖掘作品独特价值。

(3)文献综述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名利场》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4)跨学科研究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小说,以丰富研究内涵。

2、可行性分析

(1)理论可行性

本研究基于丰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文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对《名利场》进行跨学科研究。这些理论体系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研究具有理论可行性。

(2)方法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已被广泛运用,具有成熟性和可靠性。同时,跨学科研究法能够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实践可行性

首先,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关注《名利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意义,有助于引导读者正确看待名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文学创作、改编和教学提供借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研究背景和实际研究经验,能够保证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实践可行性。

七、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研究视角,本研究将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对《名利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2.比较研究创新:本研究将对《名利场》与我国同类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不仅限于文学文本的对比,还将探讨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为中西方文学对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3.理论应用创新:在分析人物心理和动机时,本研究将尝试引入现代心理学理论,与19世纪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为理解人物行为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4.实践启示创新:研究将注重挖掘《名利场》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意义,探讨其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为现实生活中的名利观念提供反思和启示。

八、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将按照以下进度进行:

1.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名利场》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框架和具体研究方向。

2.第二阶段(第4-6个月):进行文本细读,对《名利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探讨。

3.第三阶段(第7-9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