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规范TOC\o"1-2"\h\u5166第1章绿色能源概述 4229001.1绿色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4178291.2绿色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490821.3绿色能源政策与法规 424436第2章太阳能开发与利用 5135762.1太阳能资源评估 5148342.1.1资源评估方法 5296142.1.2资源评估指标 583822.1.3资源分布特点 5122112.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45082.2.1光伏发电原理 530632.2.2光伏组件 559702.2.3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5138072.2.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5184912.3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6302962.3.1光热转换原理 6283362.3.2太阳能热水器 6103812.3.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6208532.3.4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621938第3章风能开发与利用 612253.1风能资源评估 6230553.1.1风能资源调查 6124963.1.2风能资源评价方法 6282293.2风力发电技术 6246843.2.1风力发电机组类型 6315703.2.2风力发电机组选型 7173473.2.3风力发电机组布置 760043.3风能储存与并网技术 7276493.3.1风能储存技术 7152163.3.2风能并网技术 7292033.3.3风能储存与并网系统的优化 731432第4章水力能开发与利用 7185534.1水力能资源评估 779084.1.1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7144294.1.2水力能资源分布特征 7174644.1.3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8195894.2水力发电技术 8209754.2.1水力发电原理 8166224.2.2水电站类型及特点 8101524.2.3水轮发电机组选型及设计 810304.3抽水蓄能技术 8312914.3.1抽水蓄能原理及作用 8324754.3.2抽水蓄能电站类型及布局 8244954.3.3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 817349第5章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 8193915.1生物质能资源评估 9325915.1.1生物质能资源概述 924615.1.2生物质能资源评估方法 995735.1.3生物质能资源评估指标 9258265.2生物质发电技术 9258875.2.1生物质发电技术概述 97015.2.2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 9326625.2.3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9137955.2.4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 9170605.3生物质燃料技术 9109675.3.1生物质燃料概述 9119155.3.2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 10305845.3.3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 10178655.3.4生物质气体燃料技术 1012281第6章地热能开发与利用 10165576.1地热能资源评估 10298776.1.1地热能资源概述 10272356.1.2地热能资源评估方法 10182956.1.3地热能资源评估程序 10234416.2地热发电技术 10113126.2.1地热发电原理 1199216.2.2地热发电技术分类 11307696.2.3地热发电技术应用 11279436.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 1131716.3.1地热直接利用概述 11180526.3.2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分类 11230606.3.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应用 1132053第7章海洋能开发与利用 11203057.1海洋能资源评估 11265457.1.1海洋能资源概述 11283887.1.2海洋能资源评估方法 12130607.1.3海洋能资源评估指标 12147017.1.4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 12199737.2潮汐能发电技术 12307767.2.1潮汐能发电原理 12254347.2.2潮汐能发电站类型 12163117.2.3潮汐能发电关键技术 121377.3波浪能发电技术 12283587.3.1波浪能发电原理 12150157.3.2波浪能发电装置类型 13228247.3.3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 1325958第8章绿色能源并网与消纳 13324808.1绿色能源并网技术 13224038.1.1并网技术概述 13325928.1.2并网模式 13204738.1.3并网设备 13118398.1.4技术要求 13269688.2绿色能源消纳策略 1487668.2.1消纳策略概述 14136108.2.2发电预测 1438408.2.3调峰 14100768.2.4需求侧响应 1450248.3电力市场与绿色能源交易 14312268.3.1电力市场概述 1491968.3.2绿色能源交易机制 14132518.3.3政策支持 1411563第9章绿色能源产业政策与经济分析 1441889.1绿色能源产业政策 14230369.1.1政策背景 14161789.1.2政策目标 15138859.1.3政策措施 15220869.2绿色能源经济性分析 15151329.2.1投资成本分析 151189.2.2运营成本分析 15196499.2.3收益分析 15273999.3绿色能源产业扶持政策 15159209.3.1财政支持政策 15216229.3.2金融支持政策 16218449.3.3产业扶持政策 1628379第10章绿色能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62261310.1绿色能源环境影响评价 16675810.1.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61398910.1.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62476510.1.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61316110.1.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16825410.2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措施 162563410.2.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6370810.2.2水环境保护措施 171172510.2.3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171316310.2.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73169710.2.5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 171921710.2.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措施 17189710.3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171069210.3.1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73161110.3.2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172436810.3.3绿色能源市场培育与发展 172456110.3.4绿色能源教育与宣传 173039910.3.5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1章绿色能源概述1.1绿色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绿色能源,指的是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和更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2)清洁能源:指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排放污染物较少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氢能等。(3)节能能源:指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源。1.2绿色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2)清洁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3)能源结构优化,绿色能源消费占比逐年上升。未来,绿色能源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替代传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2)清洁能源技术不断创新,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应用更加广泛。(3)绿色能源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发展。1.3绿色能源政策与法规我国高度重视绿色能源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包括:(1)完善绿色能源政策体系,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法规。(2)加大对绿色能源的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3)强化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制定《绿色能源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推动技术进步。(4)加强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绿色能源全球化发展。(5)严格绿色能源市场准入,加强监管,保证绿色能源产品质量和安全。第2章太阳能开发与利用2.1太阳能资源评估2.1.1资源评估方法太阳能资源评估是太阳能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工作。本节主要介绍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2.1.2资源评估指标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包括太阳辐射总量、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可利用辐射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分析,为太阳能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1.3资源分布特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不均,总体呈现“高原、西部高,东部、南部低”的特点。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2.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2.1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本节介绍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组件及系统构成。2.2.2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硅晶片、电池片、封装材料等。本节阐述光伏组件的功能参数、选型及安装要求。2.2.3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负载需求、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本节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及主要技术参数。2.2.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光伏发电与电网相结合,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本节介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及关键技术。2.3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2.3.1光热转换原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制冷、热水等。本节介绍光热转换的基本原理及常见光热利用系统。2.3.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光热利用的典型应用。本节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类型、结构、功能参数及安装要求。2.3.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高温热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本节介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发展现状。2.3.4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本节介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第3章风能开发与利用3.1风能资源评估3.1.1风能资源调查风能资源的评估首先需开展风能资源的调查,包括对风场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收集长期气象数据,评估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性。3.1.2风能资源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成熟的风能资源评价方法,如风能密度、等效利用小时数等指标,对风能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地区能源需求、电网接入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估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3.2风力发电技术3.2.1风力发电机组类型介绍目前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型,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分析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3.2.2风力发电机组选型根据风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型和容量。同时考虑设备可靠性、运维成本、投资回报等因素,进行综合选型。3.2.3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合理规划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保证风能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分析机组间距、尾流效应、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优化机组布局。3.3风能储存与并网技术3.3.1风能储存技术介绍目前常用的风能储存技术,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等,分析各自的技术特点、优缺点和适用场景。3.3.2风能并网技术阐述风能并网的技术要求,包括电压、频率、相位等参数的稳定性。介绍并网控制策略,如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变桨距控制等,以实现风能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稳定运行。3.3.3风能储存与并网系统的优化探讨风能储存与并网系统的优化方案,如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以提高风能利用率和系统经济效益。同时分析新型储能技术在未来风能储存与并网中的应用前景。注意:本章节内容仅为提纲性描述,实际撰写时,需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在保证内容严谨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使用痕迹明显的表述。第4章水力能开发与利用4.1水力能资源评估4.1.1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水力能资源评估是对我国水力能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开发潜力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价的过程。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调查、地质勘探、地形测绘及环境影响评价等。4.1.2水力能资源分布特征我国水力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水力能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其中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占全国总量的近70%。4.1.3资源开发潜力分析通过对我国水力能资源的详细评估,分析其开发潜力,为合理规划和布局水力能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4.2水力发电技术4.2.1水力发电原理水力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水轮机将水流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4.2.2水电站类型及特点根据水电站的地理位置、水库调节功能、装机容量等因素,可分为大型水电站、中型水电站和小型水电站。各类水电站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经济性和环境影响。4.2.3水轮发电机组选型及设计根据水力能资源条件、电站规模和电力系统需求,合理选型水轮发电机组,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水力发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4.3抽水蓄能技术4.3.1抽水蓄能原理及作用抽水蓄能技术是在电力系统低负荷时,利用多余的电力将下游的水抽到上游水库储存,待电力系统高负荷时,再释放水库中的水发电。其主要作用是调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4.3.2抽水蓄能电站类型及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可分为常规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抽水蓄能电站和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等。根据地理条件、电力系统需求和环境影响,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4.3.3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技术包括水泵水轮机设计、高压输水系统、电站控制系统等。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第5章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5.1生物质能资源评估5.1.1生物质能资源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等有机物质。生物质能资源评估是对我国生物质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分析与评价的过程,旨在为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5.1.2生物质能资源评估方法(1)调查法: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资源的种类、分布、储量等数据;(2)统计法:对生物质能资源的产量、消费量、利用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3)模型法:建立生物质能资源生长、转化、利用的数学模型,预测生物质能资源的发展趋势。5.1.3生物质能资源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生物质能资源的种类、储量、产量、利用效率、环境影响等指标。通过对比分析,评估我国生物质能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为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提供依据。5.2生物质发电技术5.2.1生物质发电技术概述生物质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和生物质沼气发电等。5.2.2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是指将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该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点。5.2.3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燃料进行气化处理,产生可燃气体,再利用可燃气体发电。该技术具有清洁环保、燃料适应性强等特点。5.2.4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生物质沼气发电技术是将生物质废物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该技术有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5.3生物质燃料技术5.3.1生物质燃料概述生物质燃料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主要包括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5.3.2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技术、生物质炭化技术等。生物质成型技术是将生物质原料压缩成一定形状的燃料,提高燃料的热值和燃烧效率;生物质炭化技术是将生物质原料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加热,制得生物质炭。5.3.3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发酵制备乙醇、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油等。这些技术有利于替代化石燃料,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5.3.4生物质气体燃料技术生物质气体燃料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沼气等。通过这些技术,生物质废物可以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实现资源化利用。第6章地热能开发与利用6.1地热能资源评估6.1.1地热能资源概述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稳定等特点。地热能资源的评估是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高温地热资源、中低温地热资源和浅层地热能资源。6.1.2地热能资源评估方法地热能资源评估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热流体化学分析、地热参数测试等方法。通过对地热能资源的地质背景、热储性质、热流体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价地热能资源的开发潜力。6.1.3地热能资源评估程序地热能资源评估程序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详细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等阶段。在各个阶段,需开展不同精度的地热能资源评估,为地热能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6.2地热发电技术6.2.1地热发电原理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地热发电站一般采用干热岩地热发电或水热型地热发电两种方式。干热岩地热发电通过人工压裂岩石,将地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水热型地热发电则利用地热流体的高温高压,直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6.2.2地热发电技术分类地热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干热岩地热发电技术、水热型地热发电技术、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技术等。各类技术根据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温度和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选择。6.2.3地热发电技术应用地热发电技术应用需考虑地热资源的温度、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目前我国地热发电技术已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应用于高温地热资源地区,如西藏、云南等省份。6.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6.3.1地热直接利用概述地热直接利用是指将地热能直接应用于供暖、制冷、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地热直接利用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特点,是我国地热能利用的重要方向。6.3.2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分类地热直接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供暖技术、地热制冷技术、地热农业利用技术、地热医疗利用技术等。各类技术根据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选择。6.3.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应用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应用广泛,如地热供暖技术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减少了燃煤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地热农业利用技术为温室供暖、水产养殖等提供了新型能源;地热医疗利用技术则在温泉疗养、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益。第7章海洋能开发与利用7.1海洋能资源评估7.1.1海洋能资源概述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章主要对海洋能资源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及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详细阐述。7.1.2海洋能资源评估方法海洋能资源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理论法和数值模拟法。经验法主要依据历史观测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海洋能资源进行评估;理论法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海洋能资源进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海洋能资源进行模拟分析。7.1.3海洋能资源评估指标海洋能资源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能量密度、可用能量、潜在能量等。能量密度指单位时间内海洋能资源的能量含量;可用能量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以实际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潜在能量则是指在未来技术发展下,可能被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7.1.4我国海洋能资源分布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节将对我国海洋能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7.2潮汐能发电技术7.2.1潮汐能发电原理潮汐能发电是利用潮汐水位差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方式。本章主要介绍潮汐能发电的原理、发电站类型及关键技术。7.2.2潮汐能发电站类型潮汐能发电站主要分为单库单向发电站、单库双向发电站和双库单向发电站等类型。各类发电站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条件,本节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7.2.3潮汐能发电关键技术潮汐能发电关键技术包括潮汐能资源评估、电站设计、机组选型、电站运行与控制等。本节将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逐一介绍。7.3波浪能发电技术7.3.1波浪能发电原理波浪能发电是利用海洋波浪运动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方式。本节将介绍波浪能发电的原理、发电装置类型及关键技术。7.3.2波浪能发电装置类型波浪能发电装置可分为振荡水柱式、摆式、浮子式、筏式等类型。各类装置有其独特的优缺点,本节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7.3.3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包括波浪能资源评估、装置设计、能量转换与储存、电站运行与控制等。本节将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对海洋能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为我国绿色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第8章绿色能源并网与消纳8.1绿色能源并网技术8.1.1并网技术概述绿色能源并网技术是指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现有电网相连,实现能源互联互通的技术。本章将从并网模式、并网设备和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8.1.2并网模式(1)低压并网模式:适用于小型绿色能源发电系统,如家庭光伏发电系统。(2)中压并网模式:适用于中型绿色能源发电项目,如村级光伏扶贫项目。(3)高压并网模式:适用于大型绿色能源发电基地,如风力发电场、大型光伏电站。8.1.3并网设备(1)逆变器:将绿色能源发电系统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与电网频率、相位相同的交流电。(2)并网开关:实现绿色能源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和隔离。(3)电气保护设备:保证并网系统的安全运行。8.1.4技术要求(1)额定电压、频率和相位:与当地电网保持一致。(2)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满足电网调度要求。(3)故障穿越能力:在电网发生故障时,绿色能源发电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8.2绿色能源消纳策略8.2.1消纳策略概述绿色能源消纳策略旨在提高绿色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发电预测、调峰、需求侧响应等措施。8.2.2发电预测(1)短期发电预测:提高绿色能源发电系统的调度精度,降低备用容量。(2)长期发电预测:指导绿色能源发电项目的规划和建设。8.2.3调峰(1)技术调峰:采用储能系统、燃气轮机等设备实现绿色能源的调峰。(2)经济调峰: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实现绿色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互补。8.2.4需求侧响应通过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在绿色能源发电高峰时段增加用电负荷,提高绿色能源消纳能力。8.3电力市场与绿色能源交易8.3.1电力市场概述电力市场是绿色能源交易的重要平台,通过市场竞争,促进绿色能源的消纳。8.3.2绿色能源交易机制(1)竞价交易:绿色能源发电企业通过报价参与市场竞争。(2)长期合同:绿色能源发电企业与用户签订长期购电合同,保障稳定收益。8.3.3政策支持(1)绿色证书:对绿色能源发电企业发放绿色证书,作为补贴和交易的依据。(2)优先调度:电网企业对绿色能源发电系统实行优先调度,提高其发电利用率。(3)税收优惠:对绿色能源发电企业和用户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成本。第9章绿色能源产业政策与经济分析9.1绿色能源产业政策9.1.1政策背景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旨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在法律法规、产业规划、财政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发展。9.1.2政策目标(1)提高绿色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保证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2)优化绿色能源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3)促进绿色能源技术创新,降低绿色能源成本;(4)推动绿色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9.1.3政策措施(1)完善绿色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政策体系;(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绿色能源产业投资;(3)优化绿色能源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5)提升绿色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9.2绿色能源经济性分析9.2.1投资成本分析绿色能源产业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发挥,绿色能源成本逐渐降低,投资效益逐步提高。9.2.2运营成本分析绿色能源项目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能源消耗、人工成本等。相较于化石能源,绿色能源项目的运营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9.2.3收益分析绿色能源项目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发电收入、政策补贴、碳交易等。绿色能源市场需求的扩大,项目收益逐渐提高,投资回报期逐渐缩短。9.3绿色能源产业扶持政策9.3.1财政支持政策(1)设立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绿色能源项目投资;(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绿色能源企业税负;(3)提供财政补贴,鼓励绿色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4)优化融资政策,降低绿色能源企业融资成本。9.3.2金融支持政策(1)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能源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推动绿色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网贵州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国网广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6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6届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国家管网集团造价管理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国网河南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贵州省食堂管理暂行办法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0503 第15讲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
- 【粤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1.2 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第三课时 课件
- 2025银行招聘国家开发银行笔试真题
- 成人零基础英语教学课件
-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指南
- 口腔护理部主管竞聘
- 信用报告管理制度
- 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
- 银行+风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