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二三四五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10题,共20分)

1.对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B.学而不思/则罔

n|r>

C.择其/善者/而从之D.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

O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

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

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

O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

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O

gC.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D.七十年来,我们美丽的祖国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考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上有误的一项是()

A.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B.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

OC.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一一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D.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

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有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

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6

第1页共10页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四世同堂》、《龙须沟》。

C.马致远,号东篱,元朝著名戏曲家、散曲家。他的散曲代表作是《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

思之祖”,戏曲代表作是《汉宫秋》。

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等,

《观沧海》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大胜而归的路上。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

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

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

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D.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写于诗

人被流放的日子。

7.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B.《五猖会》写我儿时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临走时父亲让我背书,背完后才让我去看会。

C.《琐记》里的衍太太是一个表面对孩子好,暗中却使坏,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D.《父亲的病》中,庸医误病,所用药引最为特别,如"经霜三年的甘蔗"、"蚂蚱一对"等。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国上下同舟共济,不仅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而且在防治"禽流感”方面也积累

了宝贵的经验。

B.那深沉、悲愤、如泣如诉的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多少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C.我市"红领巾导游团”首批80名小导游近日戴上导游证正式上岗了,他们挥洒自如的讲解吸引了

众多的游客。

D."《花季周刊》已让我崭露头角,更会让我在它那里尽情地播撒希望的种子〃一一一位"花季

小记者”的心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

A.少年B.青年C.壮年D.老年

10.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吝啬lin棱镜ling应和哈菌药han莅临li

B.抖擞sh6u贮蓄chu黄晕vOn菜畦cj徘徊hu台i

C.斑螯m台o拼凑c6u枇谷bi执拗niO粼粼lin

D.姊妹ji苞积攒z言n粗犷ku^ng惭愧c台n收敛limn

二、填空题(5题,共20分)

11.填空。

第2页共10页

作品作者人物

《朝花夕拾》①________范爱农

《西游记》②________孙悟空

《③________》④________尼摩船长

12.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

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13.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①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

着我。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④"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

偏说那杨树化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1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chengxia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贮蓄清边置落狭空水逮

15.读《朝花夕拾》,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

三、文言文阅读(2题,共20分)

1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尊君在丕

②相委而去________

③入门不S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3页共10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世说新语》是六朝志

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蒲松龄。C.本文记述了七岁的元方据理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元

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及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D."尊君"和"家君",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

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上文默写句)(《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⑨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

②吾日三首吾身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4页共10页

四、现代文阅读(2题,共30分)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

①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

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

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也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

螭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

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

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②“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③"不行,要蜚死人的!"爷爷说。

④"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⑤"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⑥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

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

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

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

然后把门关住。

⑦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

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

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噬",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

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的里边插上,她跑

r,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

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

的剧烈地一疼,挨萤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⑧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了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

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

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

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⑨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

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人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

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儿叫起来,慌忙跳

开。

⑩"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⑪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⑫爷爷说:"这就是蜚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蜚你。它要是重了你,自己

也就死了。"

第5页共10页

⑬"那它干嘛还要装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⑭"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⑮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

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

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

在我心上。

⑯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

空的蜂窝粘上去。

⑰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⑱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窗

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⑲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

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⑳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

人的事。

(1)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一一"我"捅马蜂窝一一后院

又有了马蜂窝。

(3)"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0

(4)读文章第1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

相似。

(5)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

(6)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

"指的是谁?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一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

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

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第6页共10页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

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幺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高贵而尊严,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

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即使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起敬,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古老的卖米行

业,还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出,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

她。

有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成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薰黑的脸扭曲如一截

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

动,竟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有所顾忌一一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

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

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一一如果我们一度错过。那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6月,当我赶到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结束了,谁能预

测自己考试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竟然会奔波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

未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

他使我第一次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是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也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

是蹲在泥地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教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

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很困难,但总

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不是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更有价值吗?

第7页共10页

(有删改)

(1)文章共写了我记忆中的四个人,请补充女老师和米店胖女人让我觉得难忘的原因。

女老师:①«

米店胖女人:②。

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他的无助、路人的冷漠、我的自责。

代数老师:对学生自责,真心为学生好,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2)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

的。"

(3)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于是我扼叁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4)文中那位小学老师真的不会写一个常见的"挖"字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一情节的理

解。

五、写作题(60分)

20题目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有累累的果实,有凌霜的秋菊,有满山

的红叶;秋天又是一个引人愁思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北雁南飞……

这学期,我们学了许多描写秋的诗句,也听史铁生讲述了发生在秋天的故事。那么,你对秋天有

怎样的感受呢?你记忆中有没有发生在秋天,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请以“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可以写景,可以叙事,也可以想象,文体不限(诗

歌除外)。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作文纸第一行

②字数600-800

第8页共10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

2.D

3.B

4.B

5.B

6.A

7.D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1.①鲁迅;②吴承恩;③海底两万里;④儒勒・凡尔纳

12.③;①;②

1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14.zhii;zhud;zhai;zao;澄;镶

15.百草园

三、文言文阅读

16.(1)同"否";离开;回头看(2)①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②(你父

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3)B

17.(1)通"悦",愉快;自我检查、反省;喜爱,喜好(2)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

现,凭借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3)A

四、现代文阅读

18.(1)人应该与动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2)爷爷后院有马蜂窝;后悔捅马蜂

窝。(3)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蜚了"我",它的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