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其次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显明主题是()A.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提出的B.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C.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提出的D.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答案:A解析:依据教材学问可知,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显明主题。故答案选A项。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中华民族宏大复兴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学问可知,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显明主题。从今以后,中国共产党全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围着这个主题绽开的。故答案选B项。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理论创新成果的是()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马克思主义④科学发展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详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改革开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干肢不符。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为适应党的建设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所提出的理论成果,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一种新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加深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相识②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④胜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相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珍贵阅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胜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①④应入选。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③不符合题意。5.民政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夫工融入城市社区的看法》提出,将劳动就业、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进城务工人员覆盖。这一做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①第一要义②根本方法③核心④基本要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表明以人为本,故③正确。通过相关保障向农夫工覆盖,可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故④正确。①②材料未体现。6.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果和进步的根本缘由的是()①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果和进步的根本缘由,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建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究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答案: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建人民美妙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究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气。据此可知,C项说法正确。二、非选择题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途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事业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说明应怎样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事业推向前进。答案:①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坚持党的基本路途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事业推向前进。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A.别人的阅历可以借鉴,但必需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自己的事情B.无须借鉴别国的阅历C.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阅历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阅历答案:A解析: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首先要认清基本国情,依据我国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建设,独立自主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别人的阅历只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条件,能促进发展,起好的作用,就可以借鉴。但绝不能无条件地全盘照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故选A项。2.“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需从中国的实际动身。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留意借鉴外国阅历。但照抄照搬别国阅历、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胜利。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下列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最精确的是()A.不能照抄照搬别国阅历B.要留意学习借鉴外国阅历C.吸取历史上的阅历教训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需从中国的实际动身”“照抄照搬别国阅历、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胜利”,说明现代化建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答案选D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A.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B.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C.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D.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其次代中心领导集体坚持从中国实际动身,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答案选B项。4.邓小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A.“一国两制”的宏大构想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20世纪50年头三大改造时期,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内容,不符合题意。5.“中国共产党必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③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④核心是以人为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②③说法正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④说法错误。6.2024年中心“一号文件”,把“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硬任务,明确提出,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2024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体现了()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②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③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④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体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也体现了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体现不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④说法错误。7.党的十九大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和重大历史贡献是()A.通过修改宪法刚好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B.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C.深刻相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D.胜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需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故答案选B项。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知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需依据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全部问题的正确之道。”上述论断旨在强调()①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②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相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中国的事情必需依据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要求我们必需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坚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相识,④不符合题意。9.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通过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这一举措()①保证了国家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同步发展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④实现了党的主见、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过修改宪法刚好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实现党的主见、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③④说法正确。①中“同步发展”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说法错误。10.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世所罕见的发展与巨变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要()①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三步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③符合题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个阶段来支配,②说法错误。④中“同步富有”说法错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究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详细制度。②③说法正确,①④说法错误。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需()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②固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④对中华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①④说法正确。②中“固守”和③中“同步”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为什么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阅历,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阅历,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信息技术设备合同
- 颅骨纤维肉瘤的临床护理
- 儿童咳嗽的临床护理
- 面具样面容的临床护理
- 教学设计与学案第七单元
- 2025果品购销合同
- 2025家居用品采购合同(FOB)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建筑材料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GB/T 44252.1-2024物联网运动健康监测设备第1部分:数据分类和描述
- 假结婚合同书
- DL∕T 261-201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平安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JT-T-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 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外科技术的发展
- 区域绿化补植恢复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SAP WM模块前台操作详解(S4版本)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涉河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分析与计算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