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丽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摸底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我会拼,还会把词语写规范漂亮。

ɡōnɡdiàn

lǜluó

fánɡài

xiànjǐnɡ

āishānɡ

yóulǎn

bùlǚ

yánchánɡ

hòuhuǐ

diēniánɡ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前两句诗用了两个比喻,“风雷”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这首诗揭露了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诗人渴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

(2)《少年中国说》(节选)的作者是_______。课文述说了中国人的_________。课文第一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________;第2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_________;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赞颂了少年中国“_________”,讴歌了中国少年“_________”。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_______和_______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读一本好书,仿佛结交了一个知心朋友。当你gūdú_______时,它会给你温暖的陪伴;当你lǎnduò_______时,它会送上亲切的dīngzhǔ_______;当你迷惑时,它会给予wúxiàn_______的qǐdí_______。让我们徜徉在书海中,接受书的熏陶与洗礼,我们终将走进知识的diàntáng_______,创造huīhuáng_______的人生。

(2)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shājūn_______,预防和zhìliáo_______疾病。3).“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许多文人愚容以此为主题创作诗词。如,林杰《乞巧》中的:“______,______”。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弟敦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于饰貌。

(4)爱亲者,___________________;敬亲者,________________。

(5)“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为什么觉得幸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语境填上恰当的诗句或序号。

(1)爱国,是深沉而持久的情感,林升的爱国体现在“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担忧和愤怒中;陆游的爱国体现在“_____,______”的遗憾中。中国少年当以强国为己任:“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_”。

(2)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最急。”下列方法中,与朱熹的读书方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

①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②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③一心一意完事成,三心二意失良机。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蝴蝶

脚腕子

情不自禁B.锻练

明晃晃

心惊胆站C.桅杆

军今状

手急眼快2).下列句子的表达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A.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缘、穿行。B.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D.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3).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揪(jiū)住

公爵

妒忌

情不自禁B.翎(yǔ)毛

猕猴

调度

顶天立地C.澄(chéng)澈

扭动

船艄

搅尽脑汁D.淤(yū)泥

胚胎

端庄

养尊处忧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根据提示的情景,照样子写句子)

冬月,天好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国学经典连线。

风急天高猿啸哀

徒有美鱼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

不保四海

君子成人之美

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子不仁

此地空余黄鹤楼

坐观垂钓者

不成人之恶

2).连线词语巧搭配。

导致

合同

展开

垮塌

组装

讨论

签订

零件

统一的

世界

奇妙的

标准

飘逸的

问题

复杂的

秀发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将下面的故事情节排序。

()织女爱上了牛郎,留在人间,跟牛郎成亲,有了一双儿女。

()一天,织女和几个仙女私自来到人间,在一个湖里洗操。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随手一划,一条天河就出现在牛郎面前。从此,牛郎织女就被天河隔开了。

()老牛就在那天让牛郎去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后来,王母娘娘允许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会一次面。

()这下可惹怒了王母娘娘,她带着织女飞上了天,牛郎披上牛皮,挑着一双儿女去追。2).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写序号。

()读书,能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坚持读书,是生命中最好的习惯。

()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道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心情因书时而大悲,时而微喜,一波三折,起伏不定。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旭日东升读到夕阳西沉。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写出了圆明园被烧毁的时间之长,朗读时应读出烟云之大,语速应该缓慢。(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古诗阅读。蝉

。居高声自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词语:

①流响: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藉: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全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蝉的特点。

4.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B.“垂緌饮清露”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C.“流响出疏桐”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和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声名远扬。8.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苦闷心情。(

)

(2)这首诗强调德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天地。

一年四季景色变化万千,四季美景时时刻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请你回忆一下自己曾经看到的美景,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类文阅读,完成练习。月光启蒙孙友田①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②“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③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④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_________。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⑤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_________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⑦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⑧我问:“朝哪里猜?”⑨母亲说:“朝吃的猜。”⑩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⑪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1)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

月光下,母亲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谜语。

(2)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_________。

(3)“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句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长”的意思是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效果是用和风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歌声的轻柔和听者的舒适。B.这句话将母亲的嗓音比作“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是因为作者真的感觉到了风的吹拂和听到小溪的流水声。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她对“我”的深切情谊。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歌声如和风般轻柔,如小溪般流畅,十分悦耳动听。

(5)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B.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