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艺考生化学复习(考点精析)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1页
高考艺考生化学复习(考点精析)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2页
高考艺考生化学复习(考点精析)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3页
高考艺考生化学复习(考点精析)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4页
高考艺考生化学复习(考点精析)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笈四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

等题策略1:

工艺流程

I.工艺流程中信息方程式书写

试题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得失电子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书

写方法是:

(1)信息提取:依题给信息找出己知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类型。

(2)联想推理:根据原子个数守恒或物质的特征或元素价态变化特点及微粒存在形式填写

出未知产物。

(3)配平:缺少的物质一般用40、H+、OIF填补。

[练习1]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难溶于醇和水,在

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且在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中存在CuCl+Cr=[CuCl2]-o工业

上用低品铜矿(主要含CuS、CU2S、FeO等)制备CuCl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氨水、

NH4HCO3

;舌曷稀H2sO4NaCl

MnOz震蒸发so'水件黑洗

1号水过滤平2过滤||

低品

铜矿-f―修M/

稀硫酸滤渣I滤渣n

回答下面问题:

写出反应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加入的物质和目标产品可知,氧化剂是Cip+,还原剂是SO2,氧化产物是H2SO4,

还原产物是Cu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般方法即可写出方程式。

答案:2CU2++SO2+2C「+2H2O=2CUC1(+SOF+4H+

[练习2]PFs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PF5+4H2O=H3PO4+5HF

2.工艺流程中原料预处理

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方法目的

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加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增

研磨

大反应速率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碱、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个别盐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

酸浸

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碱浸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⑴加入Na2cCh固体预热使酸性氧化物(如SiCh、B2O3、V2O5

等)和两性氧化物(AI2O3、Cr2O3,ZnO等)转化成可溶性盐

盐溶

⑵加入NH4cl固体加热,使一些盐如MnC03、FeCO3>MgCO3

和碱性氧化物(如MgO、FezCh等)转化成可溶性盐

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如

燃烧

加入MnCh使FeS2中Fe、S元素被氧化)、分解等

[练习3]硅(T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VIA族,由该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作石油裂化的催化

剂,电镀液的光亮剂,玻璃的着色材料,合金材料的添加剂等。硫化铜渣是电解精炼铜时产

生的一种矿渣,其主要含CuzTe、Au、Ag等,利用下列工艺流程可回收神:

适量

“SOa、5%%、

5$空气软化水NaOH双氧水Na2s(左

NazTeOq

作f还原

浓溶液~r~

1

碗粉

"SO,

已知:TeCh的熔点为733℃,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和强碱。

回答下列问题:

⑴“酸浸1”需加热,加热的目的是,“酸浸1"发生反

应的氧化产物是(写化学式)。

(2)“水浸”后“滤液1”的颜色是o

(3)“滤渣1”进行“碱浸”的离子方程式是。

(4)从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来看,“滤渣2”进行酸浸的意义是

解析:(1)酸浸时加热的目的是提高浸出速率,结合流程图知,“酸浸1”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u2Te+2H2SO4+2O2=^=2CUSO4+TeO2+2H2O,故其氧化产物为CuSO4>TeO2o

⑵''滤液1”的溶质中含C11SO4,故“滤液1”的颜色为蓝色。(3)“滤渣1”中含有TeO2,TeO2

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亚稀酸盐,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O2+2OH-=TeOr+H2O□(4)

分析流程图并结合蹄化铜渣中含Au、Ag等,知“滤渣2”经酸浸后可得到含CuSC)4的滤液,

并可回收Au、Ag,符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答案:⑴加快浸出速率CuSO4>TeO2

(2)蓝色(或浅蓝色)

(3)TeO2+2OH=TeOF+H2O

(4)“滤渣2”经过酸浸可得到含CuSCU的滤液,并可达到回收Au、Ag的目的,符合可

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3.工艺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常见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目的

(1)控制溶液的pH

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

②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F+、Mn2

+溶液中含有的Fe?+,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i?土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

溶液的pHo

(2)控制反应的温度

①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②控制平衡移动方向。

③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④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储。

⑤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

⑥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

⑦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①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

减小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

②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的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的转化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

生影响。

(4)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强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②影响平衡移动的方向。

(5)使用催化剂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练习4]碳酸锂(相对分子质量为74)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医药、制冷、焊接、

锂合金等行业。制备流程如下:

浓硫酸

沸点;338℃CaC()3NaOHNa2C2()4Na2C(^3

1(11:

锂辉石-A硫酸化焙烧-A水浸-----A深度净化-----••沉锂!

111

滤渣

Li2C(13

已知:碳酸锂的溶解度(g1-1)见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80100

Li2c。31.541.431.331.251.171.081.010.850.72

(1)硫酸化焙烧工业反应温度控制在250〜300℃,主要原因是;

同时,硫酸用量为理论耗酸量的115%左右,硫酸如果加入过多则(填字母)。

A.增加酸耗量

B.增加后续杂质的处理量

C.增加后续中和酸的负担

(2)水浸时,需要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粉末的主要作用是

(3)“沉锂”需要在95℃以上进行,主要原因是

解析:(1)若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若温度过高,则浓H2s04沸腾,挥发较多。(2)加入

CaCCh一是和多余H2s04反应,二是调节pH除去大部分杂质。(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温度越

高,Li2co3溶解度越小,故沉锂在95°C以上进行可增加产率。

答案:(1)温度低于250℃,反应速率较慢;温度高于300℃,硫酸挥发较多ABC

(2)除去多余的硫酸,同时调整pH,除去大部分杂质

(3)温度越高,碳酸锂溶解度越小,可以增加产率

4.工艺流程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从溶液中获取晶体

从溶液中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产品的提纯

①洗涤剂的选择

洗涤试剂适用范围目的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XX杂质;可适

蒸冷水产物不溶于水

当降低固体因为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有特殊的物质其溶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XX杂质;可适

水热水

解度随着温度升高当降低固体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溶解的

而下降损失

有机溶剂(酒固体易溶于水,难减少固体溶解;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

精、丙酮等)溶于有机溶剂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对纯度要求不高的

饱和溶液减少固体溶解

产品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可溶于酸、碱的

酸、碱溶液产物不溶于酸、碱

杂质;减少固体溶解

②洗涤的方法

洗涤的方法注意点三个得分点

让过滤后的晶体继续注洗涤液f加洗涤液f重复操作

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

留在过滤器中,加入(1)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

为滤纸已经润湿,如果搅拌

洗涤剂浸没晶体,让洗涤液

很容易搅破滤纸,造成晶体

洗涤液自然流下,重(2)加洗涤液:洗涤液完全浸没晶体

损失

复2〜3次即可(3)重复操作:重复操作2〜3次

③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答题模板

常见离子检验的

四个得分点答题模板

试剂

取样一滴加试剂一描述现象一

得出结论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滤

so,:稀盐酸和氯

(1)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化钢溶液

滤液试剂:加入X义试剂(有必要时

cr:稀硝酸和硝

(2)滴加试剂:滴加合理试剂加热)

酸银溶液

(3)描述现象:根据所发生的反现象:不产生XX沉淀、溶液

Fe3+:硫氟化钾溶

应描述现象不变XX色、不产生XX气体

(4)得出结论:沉淀洗涤是否干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练习5]工业上硫酸锦镀[(NH4)2Mn(SO4)2]可用于木材防火涂料等。其制备工艺如下:

混合溶液

■H(HSO)「

24(NH4)2

)

n(H2C2()4Mn(S()4)2

_=1!1-

步骤I步骤「步骤HI

己知步骤I反应:H2C2O4(aq)+H,SO4(aq)+MnO2(s):MnSO4(aq)+2CO2(g)+2H2O(1)

\H

步骤H中趁热过滤前需向MnSCU溶液中加入少量热水,其目的是;

步骤III所得(NH4)2Mn(SCU)2晶体需用酒精洗涤,洗去的主要杂质离子有o

答案:防止过滤时因温度降低使MnSCU晶体析出NH:>SOF

[练习6]高氯酸镂NH4cle)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80℃水175gNH4cl溶液?

氯酸钠闸

浸取‘过滤|巡雪|反.落....—NHC1Q

426g「分解I44

/

80/250

N

r21C)4/a

0Q

第A0

6424

一/NH4C10<5103

w0/

/薇

/

g4///1漠

■湿

,,/NaCl

/10<10

/

20/

/NH4Q04

020406080

温度/七

(1)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1。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从混合溶液

中获得较多NH4c10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冰

水洗涤、干燥。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aC103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104和NaCl,根据C1元素化

合价变化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ClO3=^^NaCl+3NaClO4□(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NH4cle)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混合溶液

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和干燥可获得较多NH4cle)4晶体。用冰水洗涤能降

低NH4CIO4的溶解度,减少洗涤过程中NH4CIO4晶体的损失。

答案:(1)4NaC103^=NaCl+3NaC104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减少洗涤过程中NH4c1CU晶体的损失

5.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化学计算

化工流程题中涉及的计算主要有:样品的质量分数或纯度的计算,物质的转化率或产率、

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pH的计算。涉及到的计算公式:

mV

(1)”=而,n=^~,»=cV(aq)

(2)物质的质量分数(或纯度)=混合物的总质量X100%

产口产耋=产品实际产量Xion。/

0)产口口产田一产品理论产量*10%

参加反应的原料量

(4)物质的转化率=X100%

加入原料的总量

[练习7]磷酸铁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汽车,其正极是通过将磷酸铁锂(LiFePO4)、

导电剂、黏结剂和乙快黑等按比例混合,再涂于铝箔上制成。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

材料中回收某些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下:

NaOH溶液H2SO4HZ()ZNH3-H2O.Na()HNa2CO3

废旧磷酸(((|

铁锂电池f阚赤1—滤渣酸'浸|f滤液2—|沉'铁—滤液3—|沉’锂|

正极材料1111

滤液1滤渣2滤渣3Li2CO3

己知:①常温下,Ksp[Fe(OH)3]=l(r39;

②Li2cO3的溶解度:0℃为1.54g;100℃为0.72g。

请回答:

(1)“沉铁”时,溶液的pH与金属元素的沉淀百分率(O)的关系如表:

PH3.556.581012

①(Fe)/%66.579.288.597.297.498.1

co(Li)/%0.91.31.92.44.58.0

则该过程应调节pH=,其原因为

假设该过程在常温下进行,则此时溶液中c(Fe3+)=0

(2)“沉锂”时,所得Li2cCh应选择(填“冷水”或“热水”)进行洗涤,判断

Li2c。3已洗涤干净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表可知,pH=8时,Fe元素的沉淀百分率较大且Li元素的损失较小,故应

3+3_3+-63-393+-21

调节pH=8;7CSp[Fe(OH)3]=c(Fe)-c(OH)=c(Fe)X(10)=10,则c(Fe)=10mol-L

-1o(2)由不同温度下碳酸锂的溶解度数据可知,应选择热水进行洗涤;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

许,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领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答案:(1)8Fe元素的沉淀百分率较大且Li元素的损失较小10^21mol-L-1⑵热水取

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钢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

答题策略2'1

反应原理

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以计算

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

[g^]-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生

厂成物观察是否为可用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

或生成物

观察

―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可用的热

、化学方程式进行化简或扩大相应的倍数

历豳一将可用的热化学方.程式及AH进行加减

续/随热化学方程式的调整而相应地进行

吟邕一加、减、乘、除运算

检查一检查得出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练习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

①C(s,石墨)+02(g);CO2(g)AHi=—393.5kJmol

1

AH2=-241.8kJ-moC,

@CO(g)+1o2(g)=CO2(g)1

A//3=-283.0kJ-moP,

@H(g)+1o2(g)=HO(l)

22△“4=—285.8kJ-mo「。

36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热量变化是,C(s,石墨)与水蒸气生成CO、H2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②一④得:H2O(l)=H2O(g)△”=+44kJmol-36

g水由液态变成气态需要吸收88kJ热量。将①一②一③后再调整得:C(s,石墨)+

H2O(g)=CO(g)+H2(g)AH=+131.3kJmoC^

答案:吸收88kJ热量C(s,石墨)+H2O(g)=CO(g)+H2(g)AH=+131.3kJ-moF1

2.速率和平衡移动

速率和平衡移动答题方法

析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一变条件一定方向一得结论(或结果)

[练习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S,发生反应2H2s(g)2H2(g)+S2(g)AH=+

169.8kJ-moP'o下图为H2s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图中压强。1、P2、必)的大小顺序为,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该反应平衡常数大小:K(Ti)(填“>”“<”或“=")K(芥),理由是

⑶如果要进一步提高H2S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案:(1)P1<P2<0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

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H2s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图像上看,相同温度,pi条件下H2s的平衡

转化率最大,P3条件下H2s的平衡转化率最小

(2)<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及时分离出产物

3.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

(1)明确四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和差量)

N2+3H2=:]化22NH3A«=2

起始量130

变化量ab

平衡量1—a3—bc

⑵三个百分数

①转化率=〃)鬻>100%=嘿蠕X100%

②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

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一产物实际产量

产率=理论产量X100%

某组分平衡量

③平衡混合物某组分的百分含量=X100%

平衡总量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如mA(g)+??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1>bmol-L

一I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wumoLL-i。

mA(g)+/zB(g)pC(g)+qD(g)

起始/(mol-L-1)ab00

变化/(moLL-1)mxnxpxqx

平衡/(molL”a-mxb~nxpxqx

K_(pxy-(qxy

(a—rnx)m-(b—nx)n

[练习3]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N2和3molHz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工

业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

①达平衡时,%的转化率ai==

②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8MPa,则平衡常数&=o(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

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①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物质的量为xmol,

该反应中N2(g)+3H2(g)2NH3(g)

起始(mol)130

变化(mol)X3x2x

平衡(mol)1-X3—3x2x

列式可得:(1—x)+(3—3x)+2x=2.8,x=0.6,

则氮气转化率=[mofX1。。%=6。%,当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也是60%;②平衡时各物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

,..(1—0.6)mol8

物质的量乙比,所以p(N2)=\OR'X8MPa=^MPa,

3X(l-0.6)mol24

夕32)=—-*8MPa=yMPa,

(2X0.6)mol

()X8MPa=yMPa,

PNH3=2.8mol

化学平衡常数a=又■奈=耳斗=^(MPa)2=°.26(MPa)2

答案:①60%②0.26(MPa)-2

[练习4]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互相转化。

(1)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按甲、乙两种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O2(g)

+H2(g)CO(g)+H2O(g)o

容器反应物

甲8molCC)2(g)、16molHz(g)

comolCC)2(g)、xmolH2(g)、

ymolCO(g)>zmolH2()(g)

甲容器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则0~15min内平均反应速率u(H2)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o

(2)欲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则。、尤、y、z需满足的关系是

,且________(用含y的等式表示)。

解析:(1)0*2)=8molX75%/(2LX15min)=0.2mol/(Lmin)o

反应8molX75%=6molC02,则平衡时71(CO)=H(H2O)=6mol,n(CO2)=8mol-6mol

=2mol,«(H2)=16mol-6mol=10mol,K=c(CO)-c(H2O)/c(CO2)-c(H2)=6molX6mol/(2

molX10mol)=1.8o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相等,需满足侬一y):(x—

y)=8:16即x=2a>+y且z=y。

答案:(1)0.2mol/(L-min)1.8(2)尤=2v+y且z=y

4.溶度积常数(&p)的相关计算

(1)&p与溶解度(S)之间计算关系

对于AB型物质,其Ksp=(得X10)

(2)&p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

对于AB型物质,如AgCl(aq)Ag+(aq)+Cr(叫),c(Ag)=^7Csp(AgCl)

对于AB2型,如Mg(0H)2(aq)Mg2+(aq)+2OH-(aq),c(Mg?+)=*沿

(3)Kp与K的关系

建立&p与K的关系,一般是在K的表达式分子分母中同乘以某个离子的浓度,将分子

分母转化为不同物质的Ksp。

如:CuSO4溶液中O?+水解常数Kh与CU(OH)2溶度积常数七的关系&=支一七、1

[练习5]60℃时澳酸银(AgBrCh)的溶解度为0.6g,则Ksp约等于。

解析:60℃时,c(AgBrO3)=点等若H-"2.5XIO"moLL-i,其Ksp=c(Ag+>c(BrC0

NDU111U11J/

=6.25X10-4。

答案:6.25X10—4

[练习6]常温下,测得某纯CaSCh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忽略SO歹的第二步水解,

则&p(CaSO3)=(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i(H2so3)=1.54X10-2,&2(H2so3)

=1.02X10-7]

--5-1

解析:pH=9,c(OH)=lX10mol-L,由SOF+H2OHSO'+OlT知,c(HSOF)

=c(OH")=lX10-5mol-L-1o

1X1Q~141X1Q-5X1X1O~5

c(HSO,>c(OH-)=K^

Kh(SOF)=则,C(SOF)=1.02X10

~~c(SOf)~一&2‘1.02X10-7=c(soF)

-I

-3mol-Lo由物料守恒知:c(Ca2+)=c(S0歹)+c(HSO»=L02X10-3mol-L^'+lX10=mol.L

2+-6

i=L03Xl(F3moLL-i。贝I^sp(CaSO3)=c(Ca)-c(SOD«1.05X10o

答案:1.05X10-6

答题策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

L实验仪器与实验装置作用

实验仪器与实验装置作用通常是围绕:(1)减小实验误差;(2)减少实验干扰(或副反应);(3)

实验安全;(4)特殊作用等设计的。

(1)常考实验装置作用汇总

实验装置主要作用

一极皮皆

①中橡皮管的作用:平衡压强,使液

体能顺利滴下;降低液体体积对气体

②体积测量的干扰

i②的作用:干燥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③的作用: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③④的作用: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A防外界气体倒吸引起干扰装置

④⑤的作用:安全瓶,防止瓶内压强过

L玻璃管大

1

⑥的作用:混合气体;干燥气体;通

过观察气泡速率控制流量

⑦中仪器名称与作用:a为布氏漏斗,

(

sQb为抽滤瓶或吸滤瓶,两者组合配合抽

气,使抽滤瓶内压强减小,加快过滤

浓。、的速率

H2s4二二

(2)实验装置分析

实验目的实验装置注意事项

①通入干燥的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②根据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粉末,其

探究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t+

的分解产物

SO3t

③欲检验SO2和S03,必须先用C中BaC12溶液检

验SO3,再用D中的品红溶液检验SO2

①反应原理:CH3cH2cH2cH20H

QCH3cH2cH2CH。

合成正丁醛

②温度计Cl测的是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C2测的

是蒸气的温度

①通入干燥的N2是为了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同

制备无水无水。皿松-水时依靠气流将溪蒸气带入反应体系

MgBn(强吸水干燥的N?②冰水浴的目的是防止液澳和乙醛的挥发

/T\液漠

性)③装置A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因为

MgBn有强吸水性

①制备无水氯化铁,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烧

制备无水氯化瓶中加入二氧化镒

②B装置内液体为饱和食盐水,吸收Cb中的HCL

C装置内液体为浓H2so4,干燥Cb

检验草酸晶体B的作用是冷凝草酸蒸气,防止草酸进入C干扰分

基澄清

分解的产物冰水、石X*解产物C0的检验

5r2

M三

A

2.化学实验文字表述规范答题

(1)液体体积测量中读数

①平视:视线与刻度线和凹液面最低处在一水平线上。

②读数: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2)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作用

①明确实验目的:做什么?

②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

③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

应答出:具体操作方法、理由、结论等

(3)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微热法:封闭(关闭活塞或止水夹,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一微热(双手捂或用

酒精灯稍微加热)一气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逸出)一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

口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②液差法: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等)一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

和……形成液面差)一不变(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如:a.构建捂热法模型

(4)现象的描述

①溶液中:

a.颜色由XXX变成X义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