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隐含前提什么是隐含前提?隐含前提是句中没有明说,却暗示了的前提。通过对隐含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作者深层次的创作动机。隐含前提特点(1)它们是隐藏的,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2)它们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3)它们也可能是假的。隐含前提2:论据2:草料棚的人没有惊醒论据1:狗没有吠论点:牵走马的人是狗熟悉的隐含前提1:狗叫了,就会惊醒草料棚的人看到熟悉的人,狗不会叫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示例1:示例2:只有同类才能相知论据:子非鱼论点:(子)安知鱼之乐隐含前提:隐含前提:

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论据只是一部分,还有些没说出来的论据,称为“隐含前提”,而且是需要检验的。

李佳琦在直播活动中,介绍79元一支并加赠两个替换装的国产品牌花西子眉笔,看到有网友留言说“越来越贵了”,他反问———李佳琦的塌房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有时候需要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消费不起,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隐含前提2:隐含前提1:论据1论据2结论: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有时候需要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消费不起,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隐含前提2:隐含前提1:论据1工作不认真论据2工资没涨结论:消费不起结论一:消费不起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有时候需要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消费不起,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隐含前提2:认真工作,工资才会涨隐含前提1:工资涨就消费得起论据1工作不认真论据2工资没涨结论:消费不起结论一:消费不起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有时候需要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消费不起,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隐含前提2:隐含前提1:国货花西子价格不变国货很难结论:哪里贵了结论二:哪里贵了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有时候需要自己找找原因为什么消费不起,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隐含前提2:没有涨价就是便宜隐含前提1:中国人要支持国货国货花西子不贵国货很难结论:哪里贵了结论二:哪里贵了为什么李佳琦“塌房”?他结论的隐含前提是否可靠?①工资涨就消费得起

——结论:消费不起②认真工作,工资才会涨

——结论:消费不起③中国人要支持国货——结论:哪里贵了④国货没有涨价就是便宜——结论:哪里贵了结论:前提的真实——正确的结论隐含前提2:没有涨价就是便宜隐含前提1:中国人要支持国货国货花西子不贵国货很难结论:支持国货“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你也有意愿购买,请支持国货。”如何说才能给李佳琦救场?常见论证形式: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常见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类比法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直接论证间接论证逻辑论证方法间接论证当直接论证有困难或者效果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采用间接论证。排除法归谬法反证法逻辑论证方法一、排除法即不断否定各种错误观点,从而证明某论点的正确性。示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只有自己去拿例: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一、排除法隐含的前提:宣王的需求要么在“肥甘”等与个人生活相关的小的方面,要么在扩张疆土、称霸诸侯这一大的方面。二、反证法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最初的论点。假设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反面成立)推理得出结论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定理、定义、公理矛盾假设不成立所证命题成立二、反证法例1:赵老师一定学过德语。如果赵老师没有学过德语,他就不可能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迷娘》的德语原文。可实际上他在课堂讲了,所以他一定学过德语。例2:鲁迅的《祝福》中,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

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二、归谬法归谬法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正确,加以引申推导,最后得到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性,常用于驳论。例:

俄罗斯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非常讨厌那个时代轻佻的音乐,宴会主人说这是流行音乐,赫尔岑反问“流行的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反问,不高尚怎么能流行呢?赫尔岑笑着说,流行性感冒想必也是高尚的了。选题:2019年高考真题“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任务:请用排除法、归谬法反驳上文中的三种不尊重劳动的观点,字数在200字左右。示例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永难创造的财富。“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劳动苦,花钱请人干?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是花钱买不了的啊!PART.01虚拟论敌虚拟论敌定义:即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驳论者。通过提出各种反对观点或者对自己不利的论据,从而让你的观点更经得起推敲。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开头,就通过“或曰”,引入了虚拟论敌,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一质疑,再通过反驳这一质疑,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论证。我们再构思、写作议论性文章时,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论敌,与自己展开质疑问难,来完善自己的构思,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示例:论点:兼听则明。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审题——“黄金三问”1、这个说法能成立吗?为什么?(停下思考,学会质疑)2、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追求合理与完善思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合理化,使逻辑严谨,表达准确)有无漏洞?你的质疑:(1)“兼听”就一定“明”吗?

(2)有没有反例(3)如果此论点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坚持己见,最终获得成功。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坚持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重要的是你的提议和决策是对的,只要真理在握,哪怕立场孤立,也应坚决地贯彻下去。听取他人建议,反而没有好下场。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他们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示例:论点:兼听则明。正面的例子:“齐王纳谏”等。反面的例子:“晁盖丧命”等。听取别人建议,反而不“明”的反例 ——父子骑驴坚持己见,反而获得成功的反例 ——美国总统林肯只听一人,也能成功的反例 ——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声音,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人的意见就足矣(我们应该如何兼听)兼听的方法(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兼听)兼听的内涵改进后:

①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②阐述论点:“兼”的目的:拓宽视野,打开思路。

“兼”的核心:在“多”,更在“异”。

③举例分析:

正:“齐王纳谏”等,分析齐王“兼听“的表现,重点突出”刺”“谏”“谤议”。

反:“晁盖丧命”等,分析不“明”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兼听”,尽量排除他因。

④进行限定

主动引入反例“父子骑驴”等,指出“听”不能代替“断”。

进一步分析:“兼听则明”的前提是听者包容与善断。“兼听”的原则是独立思考、为我所用。2023年四省联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有隐含前提的,它针对的是与人交往的场景中;“不争馒头争口气”针对的则是个人奋斗的场景中与人交往要宽以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个人奋斗要严于律己,“不争馒头争口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指“人多力量大”,前提是三人团结;“三个和尚没水吃”是指“人多不干活”,前提是三人推诿。2023年四省联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写出审题分析:材料一: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皆至言也。——《曾国藩家书》材料二: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领域,或者只关注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