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 名师课件_第1页
1.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 名师课件_第2页
1.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 名师课件_第3页
1.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 名师课件_第4页
1.1.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3课时 名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

高二年级化学焓变(

ΔH

)——定量描述等压反应的热效应

ΔH为“-”或ΔH<0,为放热反应

ΔH为“+”或ΔH>0,为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反应的焓变。

H2(g)+O2(g)H2O(l)ΔH=-285.8kJ/mol12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N2(g)+3H2(g)2NH3(g)ΔH=-92.2kJ/mol可以利用量热计来测量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核心问题1】通过理论方法能够计算出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吗?观察·发现规律N2(g)+2O2(g)

2

NO2(g)ΔH1ΔH2ΔH32NO(g)+O2(g)ΔH3=ΔH1+ΔH2N2(g)+O2(g)2NO(g)ΔH1=

+180.5kJ/mol

2NO(g)+O2(g)2NO2(g)ΔH2=-112.8kJ/molN2(g)+2O2(g)2NO2(g)ΔH3=

+67.7kJ/mol①②③总结规律:ΔH1=ΔH2+ΔH3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Hesslaw)为了理解盖斯定律,可以类比登山过程。盖斯定律的本质: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登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有关。重力做功也只取决于始终态。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1)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3)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些都给测量反应焓变造成了困难,利用盖斯定律

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焓变计算出来。盖斯定律为从理论上计算化学反应焓变提供了思路,因此人们称盖斯为“热化学之父”。【核心问题2】如何应用盖斯定律求化学反应的焓变?

C单质与O2反应能生成CO气体,但该反应发生时总是伴随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得知C单质与O2生成CO这一步反应的焓变呢?C(s,石墨)+O2(g)CO(g)ΔH=?12CCOΔH=?

CO2O2分解C(s,石墨)+O2(

g)

CO2(g)ΔH1=-393.5kJ/molCO(g)+

O2(g)

CO2(g)ΔH2=-283.0kJ/mol12可以测得下列两个反应焓变:“一看”:看待求反应中各物质在已知反应中的位置C(s,石墨)+O2(g)CO(g)ΔH=?

12①C(s,石墨)+O2(

g)

CO2(g)ΔH1=-393.5kJ/mol②CO(g)+

O2(g)

CO2(g)ΔH2=-283.0kJ/mol12①C(s,石墨)+O2(

g)

CO2(g)ΔH1=-393.5kJ/mol②CO(g)+

O2(g)

CO2(g)ΔH2=-283.0kJ/molC(s,石墨)+O2(g)CO(g)ΔH=?

12“一看”:寻找中间物质12①C(s,石墨)+O2(

g)

CO2(g)ΔH1=-393.5kJ/mol②CO(g)+

O2(g)

CO2(g)ΔH2=-283.0kJ/molC(s,石墨)+O2(g)CO(g)ΔH=?

12③CO2(g)CO(g)+O2(g)ΔH3=+283.0kJ/mol“二变”:改变已知反应中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位置1212“三加”:将方程式①和③进行叠加①C(s,石墨)+O2(

g)

CO2(g)

ΔH1=-393.5kJ/molC(s,石墨)+O2(g)CO(g)③CO2(g)CO(g)+O2(g)ΔH3=+283.0kJ/mol+)1212①C(s,石墨)+O2(

g)

CO2(g)ΔH1=-393.5kJ/molC(s,石墨)+O2(g)CO(g)ΔH=ΔH1+

ΔH3

③CO2(g)CO(g)+O2(g)ΔH3=+283.0kJ/mol+)=-110.5kJ/mol“三加”:方程式①和③中反应焓变也要进行叠加1212【思维程序】确定待求反应“一看”待求反应和已知反应,找出中间物质“二变”对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消掉中间物质“三加”将新得到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反应焓变也进行叠加)写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实际问题解决】【交流·研讨】

人们通常会从哪些角度、依据什么标准来合理选择燃料?

燃料的合理选择和综合利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交流·研讨】请同学们结合下表中的数据,评价煤、天然气、氢气、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的优缺点。(注:煤的摩尔燃烧焓可用石墨的摩尔燃烧焓数值粗略进行估算)物质化学式ΔH/(kJ/mol)石墨C(s)-393.5氢气H2(g)-285.8一氧化碳CO(g)-283.0甲烷CH4(g)-890.3表1几种物质的摩尔燃烧焓(298K,101kPa)摩尔燃烧焓:某物质的摩尔燃烧焓指在一定反应温度和压强条件下,1mol纯物质完全氧化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限定燃料的物质的量生成物不能继续燃烧①N

→N2(g)②C→CO2(g)③

S→SO2(g)④H→H2O(l)CH4(g)+2O2(g)

CO2(g)+2H2O(l)ΔH

=-890.3kJ/molCH4的摩尔燃烧焓CH3OH(l)+O2(g)CO2(g)+2H2O(l)ΔH

=-725.8

kJ/molCH3OH的摩尔燃烧焓32【交流·研讨】请同学们结合下表中的数据,评价煤、天然气、氢气、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的优缺点。(注:煤的摩尔燃烧焓可用石墨的摩尔燃烧焓数值粗略进行估算)物质化学式ΔH/(kJ/mol)石墨C(s)-393.5氢气H2(g)-285.8一氧化碳CO(g)-283.0甲烷CH4(g)-890.3表1几种物质的摩尔燃烧焓(298K,101kPa)【交流·研讨】请同学们结合下表中的数据,评价煤、天然气、氢气、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的优缺点。A同学: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B同学:1mol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多,且我国煤资源的存储量较丰富;C同学:但煤燃烧产物会释放SO2、NOx等气体,形成酸雨,污染环境;而

甲烷、CO和H2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方法提升】评价能源优缺点物质变化产物是否对环境有污染能量变化定量认识:摩尔燃烧焓其他角度能源结构、燃料来源、开发和运输成本等综合考虑煤炭的综合利用

目前,煤在我国仍然是第一能源。但是,将煤直接用作燃料,不仅利用率低,而且会产生大量固体垃圾和多种有害气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业上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等方法来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C(s)+H2O(g)

CO(g)+H2(g)高温(1)你认为煤的气化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哪些价值?煤气化后增大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料利用率【交流·研讨】C(s)+H2O(g)

CO(g)+H2(g)高温(2)已知298K、101kPa时,1molH2O(l)变为H2O(g)需要吸收44.0kJ的热量。则上述煤的气化反应的焓变是多少

?待求反应:①C(s)+O2(g)

CO2(g)ΔH1=-393.5kJ·mol-1已知反应:②CO(g)+O2(g)

CO2(g)ΔH2=-283.0kJ·mol-112③H2(g)+O2(g)

H2O(l)ΔH3=-285.8kJ·mol-112④H2O(l)

H2O(g)

ΔH4=+44.0kJ·mol-1C(s)+H2O(g)

CO(g)+H2(g)ΔH=?

高温“一看”:对比待求反应和已知反应,找出中间产物:①C(s)+O2(g)

CO2(g)ΔH1=-393.5kJ·mol-1②CO(g)+O2(g)

CO2(g)ΔH2=-283.0kJ·mol-112③H2(g)+O2(g)

H2O(l)ΔH3=-285.8kJ·mol-112④H2O(l)

H2O(g)

ΔH4=+44.0kJ·mol-1C(s)+H2O(g)

CO(g)+H2(g)高温ΔH=?

“二变”:将热化学方程式变形处理①C(s)+O2(g)

CO2(g)ΔH1=-393.5kJ·mol-1②CO2(g)CO(g)+O2(g)

ΔH2’=+283.0kJ·mol-112③H2O(l)H2(g)+O2(g)

ΔH3’=+285.8kJ·mol-112④H2O(g)

H2O(l)

ΔH4’=-44.0kJ·mol-1C(s)+H2O(g)

CO(g)+H2(g)高温ΔH=?

“三加”:叠加新的热化学方程式,消掉中间物质:①C(s)+O2(g)

CO2(g)ΔH1=-393.5kJ·mol-1②CO2(g)CO(g)+O2(g)

ΔH2’=+283.0kJ·mol-112③H2O(l)H2(g)+O2(g)

ΔH3’=+285.8kJ·mol-112④H2O(g)

H2O(l)

ΔH4’=-44.0kJ·mol-1C(s)+H2O(g)

CO(g)+H2(g)高温

+)“三加”:反应焓变也进行相应叠加C(s)+H2O(g)

CO(g)+H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