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案(20篇)_第1页
《葡萄沟》教案(20篇)_第2页
《葡萄沟》教案(20篇)_第3页
《葡萄沟》教案(20篇)_第4页
《葡萄沟》教案(2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

《葡萄沟》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

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葡萄沟》教案,欢迎阅

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葡萄沟》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好""干"和"分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

整。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爰之情。

[教学重难点]

L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

往之情。

2、把握全文内容,明白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葡萄沟的

位置,感受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L(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依次找出新疆和吐鲁番的地理位置。

2、(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导语: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仿佛来到

了美丽的葡萄沟做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葡萄沟是什么样子的吧!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注音。

2、教师领读,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

3、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是否都能读正确。

4、那么,这些生字换一个地方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

开课本通过自由朗读寻找答案吧!

2、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感悟。

(1)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学习第L2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己读第1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

(2)用多种形式认读"沟、产、梨、份"等生字和"葡萄沟、出产”等词

语。

(3)齐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葡萄沟有些什么特产?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

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

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画出这些词。

(3)学习第2句。(出示第2幅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茂密、

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体会"像"字带来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同时,引导

学生理解"一个个",感受种植的葡萄之多。

(4)学习第3句。重点理解词语"一大串一大串"和"五光十色"。(教师

通过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想象葡萄之多。同时,教

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五光十色”的意思,此处指葡萄颜色美、品种多、

品质好。)①形容颜色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②看到这么多、

这么美的葡萄,你们的心情如何?

(5)学习第4句。重点理解词语"热情好客"和"吃个够"。(维吾尔族老

乡的热情好客,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体会。)

(6)怀着赞美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

[课时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重点)

2、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了解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领略葡萄沟的

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及词语积累。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摘下的葡萄太多怎么办?怎么制作葡萄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葡萄干非常有名)

(2)自由朗读,在文中画出描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语,说说

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颜色鲜,味道甜。)

(3)你们知道这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找出相关句

子读,教师课件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学习第4自然段。师: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葡萄沟不但是个出

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更美的地方。)

三、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

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

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你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

动每位顾客?

四、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城:左窄右宽,注意"成"

字的笔顺:市: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区分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本课词语。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极美,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葡萄沟的美,感受维吾尔族

老乡的热情好客。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凉棚、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美妙;并配合出示插图使其感受到葡萄沟

的景美「热情好客的老乡"让学生看到葡萄沟的人比葡萄更美,让他们的心灵

感受到人情的美,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葡萄沟》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2段。

3.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对葡萄沟产生喜爰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葡萄)这可不是一般的葡萄,这是从遥远的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运来的,看着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你们想不想到葡萄沟

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检查预习:

1.快快打开书,读读21课,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认读词语:导:同学们读了课文,有几位词语朋友想见见大家,你们认识

它们吗?(课件)

1)吐鲁番

2)梯田:你知道梯田什么样子吗?(课件)这就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葡萄

就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3)搭起凉棚:课文中写什么搭起凉棚?这就是茂密的枝叶搭起的绿色的凉

棚。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写什么?(葡萄的枝叶)再读这句话,体会

葡萄枝叶的茂盛。

4)五光十色

5)维吾尔族、热情好客:课文中写谁热情好客?你们看这就是热情好客的

维吾尔族老乡,他们在干什么?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6)酿酒厂、蒸发、碉堡

三、整体感知:

师导:同学们词语理解得真好,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谁愿意读一读课文?

他们读时请你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随机

板书)

四、理解体会:

L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2.教师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订教:

第一自然段:那里盛产水果。

1)那里指哪里?

2)你从哪些语句知道那里盛立水果?读一读

3)你们看这就是葡萄沟盛产的各种各样的水果,多馋人呀,快读一读第一

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一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读一读体

会枝叶的茂盛。

第二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

极了。(课件)

1)自己读一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2)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3)听老师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

光十色。)

4)你们真聪明,快快把葡萄的数量多,颜色美,晶莹剔透读出来。

5)两个人比赛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自己的感悟。

第三句: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

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2)读出老乡的热情好客。

师导:层层的梯田,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都等待我们到葡萄

沟去看一看,让我们把这段连起来读一读。(课件)

1)自己练习朗读,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3)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4)葡萄沟真是太美了,那里的人真热情呀,你们想不想把这一切牢牢地记

住,试着背一背吧。

5)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填一填,再请一位同学试一试。

6)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

第三自然段:

第一句:摘下来的葡萄,有的……有的……还有的……

1)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再读一读。

第二句: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1)课件:这就是颜色鲜,味道甜的葡萄干,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成的吗?

(说一说)读了这段文字你就更明白了。

2)边读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明白?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3)你们看这就是像碉堡一样的阴房,这就是挂满葡萄的阴房内部,通风的

气孔,一串串的葡萄,葡萄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制成的,老师也有个问题不明

白,为什么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昵?(挂在阴房里,太阳不直射,不变

色,联系生活中晾衣服的道理,沙漠中干燥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糖分留下来,

所以很甜,天然晾制,不加色素、防腐剂。)

4)这么好的葡萄干远销国内外,外国朋友吃到葡萄沟的葡萄干,赞不绝口,

就拜师学习制作葡萄干的方法,结果回国后一试验,都失败了?你们知道这是为

什么吗?因为他们那里不具备葡萄沟这样的独特的自然条件,也就是说,只有中

国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的葡萄干来,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说的?

5)那么就自豪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师导: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

干非常有名,所以说:齐读第四自然段。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骄傲,自豪,夸奖,称赞)把你的感悟读出来。

五、回归整体:

让我们带着对葡萄沟的喜爰之情,赞美之情,再读一遍全文,体会葡萄沟真

是个好地方。

六、布置作业: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老师也被这个好地方深深的吸引了,情不自禁的写下

一首小诗来赞美它:(课件)但是最后一句怎么也想不好了,你能帮帮老师吗?

试着填一句。如果你也有兴趣,回家试着编一首小诗,或者画一幅画,表达你对

葡萄沟的喜爰与赞美之情。

《葡萄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从而产生喜

爰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与新疆有关的资料,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2、葡萄干。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捧出葡萄干。

(1)分给同学尝一尝。

(2)师:味道好吗?大家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葡萄干吗?(新疆)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新疆去了解葡萄干的生产情况。

(3)说说你了解的新疆。反馈搜集的资料。

(4)出示地图。认识新疆。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标明自然段。

3、分组认读生字,说说识字方法。

4、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5、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

6、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7、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

二、感悟朗读。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在(X

葡萄种在(X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到(X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3、学生反馈,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多种

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

三、分组讨论。

1、大家学了课文,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

四、有谁能跳一段新疆舞。

五、齐读课文。

作业:请你当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葡萄沟。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卡片。

茂密暗红淡绿五光十色热情好客

2、抽查背诵。

二、制导写字。

1、读一读。

那产杏梨串族修钉

2、同桌说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要注意写什么?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

板书设计:

《葡萄沟》教案篇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儿看看

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

人情。(板书课题)

(播放介绍葡萄沟的纪录片)

师:看到这么诱人的葡萄,你想些什么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品尝那

"沉甸甸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及句子。

2.同桌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4.汇报识字情况。

(1)查地图识字:疆、鲁、番、维、吾

(2)以旧带新识字:难谁一维语一吾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堡沟

(4)形近字对比识字:密一蜜

(5)编字谜识字:弟弟站在木头边。(梯)

5.巩固识字

(1)同桌互相猜字

(2)编号找字

三、再读课文,交流反馈

1.默读第1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葡萄沟出产水果,葡萄沟出产的水

果多)

师:秋天,这里的葡萄园又是什么样呢?下节课,我们再到秋天的葡萄园去

看一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生组词读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蜜密"第一笔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

"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学生练习

4.组内互评,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

2.指名读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深化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回答)

2.师相机提句:"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引读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

乡热情好客”等词语进行感悟。

4.课件展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

别。

5.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感悟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

6.师相机提问:"葡萄"还能制成什么?理解"阴房,确堡二

7.齐读最后一段,问: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8.赛读提高,表现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拓展练习

1.对葡萄沟你还了解什么?

2.你知道我们的家乡什么很有名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生观察发现规律

2.重点指导"够

3.学生练习

4.展示作品

《葡萄沟》教案篇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

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

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

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

个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爰之情,对祖国的热爰之情。3.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

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

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

话,获得审美体验。

L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

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

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

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

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

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是靠

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

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

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

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

萄沟好之所在。"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

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

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

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爰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我播放"走

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

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

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

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

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

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

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

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

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在

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

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

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

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描绘的美景,用"内

在的耳"去听的心声,领悟到对葡萄沟的热爰,对祖国的热爰。学生沉浸其中时,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爰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

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

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

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

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

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

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

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

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

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

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

质得到全面发展。

《葡萄沟》教案篇6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

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

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

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

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

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爰。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

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

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

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

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

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

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

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L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

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

爰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

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爰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

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

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认识葡萄沟为什么真是个好地方;在句子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

本课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及其运用;教学过程中融入作文模仿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

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画出有关

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

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

中人们最喜爰的是什么?(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爰葡萄沟的葡萄?(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枝叶茂密)解释"凉棚"。这句

话说明葡萄怎么样?(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果实累累)先讲什么?(成熟的

季节)再讲什么?(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

最后讲什么I(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爰葡萄,要读出

这种喜爰的语气。(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指名读第四

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热情好客、摘下、

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指名读)读后回答。(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第二段,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

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

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默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阴房)

(3)看图:阴房建在哪儿?什么样子?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找出有关句子

读一读。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慢慢地,葡萄

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颜色鲜、

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

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得好(量

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

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二段。

自由练习背——指名背——集体背诵。

《葡萄沟》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3、读悟结合,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点:

1、认识18个字,会写10个字。

2、朗读中体会祖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教学难点:

读悟结合,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歌曲欣赏:《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宜人,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

们也越来越喜欢上了旅游。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听了刚才的民歌,

相信大家一定能猜出它的名字——《葡萄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葡萄沟的图片,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葡萄沟的位置及简介。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北,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葡

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因盛产葡萄而得名,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

在盆地中央。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式引导学生自由说,

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葡萄沟出产(),尤其是(),收下来的葡萄有的

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有名的(),这里的维吾尔族老乡(\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葡萄沟月份足够好客凉棚

丰收城市利用水分味道

出产枝叶搭起淡紫钉着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学习多音字,课件依次出示:好、分、种、干。

(3)借助图片形象理解词语。

四、情景朗读

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依次出示句子配图读一读,品一品,注意结合图片,抓住红颜色的

字,初步了解葡萄沟。

(1)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

爰的葡萄成熟了。

(2)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

绿色的凉棚。

了解比喻的巧妙。写出了葡萄的茂盛。

《葡萄沟》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介绍我们祖国一个美丽地方的文章。文章文字优美,图文并茂,

读过之后,令人陶醉,是一篇符合儿童心理的游记式文章。文中先整体介绍了葡

萄沟的特点,然后从葡萄的枝叶、葡萄、老乡、阴房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爰之情。

教学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

"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它

好在什么地方。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爰。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课前准备:

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

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贴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贴

图二: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L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

的青。

出示“葡萄"请生念。

"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

个字。

2.师:你们爰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

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你

们想去那儿看看吗?

出示:疆:读准后鼻音(新疆)

3.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然后深情叙述:在金秋九月,我们踏

上了开往新疆葡萄沟的旅程。啊!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一阵

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新疆。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在什么地方。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然后多媒体(或图)放大新疆政区图,出现吐鲁番的

位置

(读好"n、I”音:鲁吐鲁番)

师新疆吐鲁番离我们宁波大约有6000多公里。坐飞机去得花六七个小时。

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

(板书补充课题)

沟:读准音(葡萄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或音乐、图片)播放《葡萄沟》一文的配套录像。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1.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1)抓住学生讲到的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看出那里的水果很多呢?随机理解"盛产"尽管水果多,但

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板:葡萄:五光十色)

(2)师:葡萄沟盛产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使葡萄沟的景色更加优美,所

以课文中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好这句话。(可以分别用赞美的、骄傲的、高兴的语气读)

2.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

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1)读准"串""棚"等音。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L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葡萄沟的什么最吸引你呢?(指着板书讲)

2.学习梯田葡萄这一段:抓住几个语段学习。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吸引你?

①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②茂密的枝叶是怎么样的: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看不到一点儿缝隙

③师出示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这是别的班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画的,你

觉得这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绿色凉棚吗?……那凉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④生回答后老师贴图,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指导朗读)

⑤一个个:说明凉棚很多。

⑥引导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气温可达到

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

会有什么感觉?(凉快、凉爽、舒服……)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⑦这茂密的枝叶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

带着一种希望,有一种希望的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

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为什么吸引你?

①葡萄很美,葡萄颜色多样: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分别出示这些颜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下。

师: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光十色。哪位同学还会用别的词语来表达?(五

彩缤纷、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②比较: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

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

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

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二)

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爰

不释手。(板书:美)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板书:多)

这葡萄这么大,颜色这么美,数量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

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里。()的枝叶向()展开,就像搭起了()绿

色的(、到了(),葡萄()挂在()底下,有(X(1(X(H),

()美丽极了。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第二段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

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

品呢?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生介绍。

(如:家乡的梨子。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家

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一阵阵香气迎来了一只只酿蜜师一一小

蜜蜂。它们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初夏,一个个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

子中间,好像在捉迷藏。到了秋天,在人们辛勤劳动下,梨子成熟了,像一个个

黄色的小灯笼。)

(家乡的桃子。阳春三月,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阵阵清香迎来了

一个个酿蜜师小蜜蜂,他们也嗡嗡地歌唱着,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到了

五月,桃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远远望去,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翡翠,

如果你走进那桃园,就像置身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似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地为桃

树浇水、施肥、捉虫,汗水洒在片片桃树林里。六、七月份,青中透红的桃子挂

在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1.书写:吾、季、留、杏、密、蜜

留: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蜜密:上中下结构,下面分别是山和虫。中间的必写在横中线上,撇要长。

2.完成课堂作业本2、3题。

《葡萄沟》教案篇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旅游吗?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葡萄吗?如果把这

两者合起来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老师和课文一同去盛产葡萄的葡萄沟游览一番。

(读课题:葡萄沟)

二、细读感悟

(一)第一段

1、去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葡萄沟。(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读)

2、这段文字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己读一读,看你知道了什么。

葡萄沟的位置在新疆的吐鲁番。

那里出产水果。

水果种类很多(课件出示水果),人们最喜欢葡萄。

3、引读第一段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那里出产——

五月有——

七八月有・

到了九十月份•

(二)第二段

1、人们为什么最喜欢葡萄呢?让我们去看看。现在去行么?(九十月份,因为

到了九十月份,葡萄就成熟了。)那我们就乘时光隧道车把时间调整到九月吧。

闭上眼睛,一、二、三,葡萄沟到了。

2、(出示葡萄沟概貌图)这就是葡萄沟了。"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边说

边出示句子,指出山坡、梯田和葡萄树)

3、这些葡萄树长得怎样。学生看图自由说。

书上是这样写的(出示第二句)学生读。

这句写的是(枝叶),什么样的枝叶(茂密的),怎么样(向四面展开)。连起来(茂

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进一步描写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为什么比作凉棚而不是别的

(结合当地地形气候说明)

在干旱的沙漠,在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进入这样的"凉棚",感觉怎样?

带着这份凉爽舒服读第二句。

4、钻进葡萄架,更另你惊奇的是(出示架上葡萄图)

这是什么季节独有的景象。出示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

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自由读。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这么多颜色漂亮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五

颜六色)如果这些颜色都泛着光,水灵灵的,那(就更漂亮了),用一个词形容是(五

光十色)。

瞧,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它们(美丽极了)。

不同的颜色就是不同的品种,葡萄沟的葡萄有上百个品种。到了秋天,葡萄成熟

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沟简直就成了葡萄的世界,葡萄的王

国,葡萄的博物馆。带着对葡萄的喜爰、赞美再读句子。

出示"我会填"再填空读。

闭眼睛边背边想象。

5、葡萄沟的葡萄真——真——真——这么诱人的葡萄你想吃吗?看,维吾

尔族老乡给你端上来了。(出示课文插图)读句子。

看,他们端上来的是最甜的葡萄。这种葡萄叫无核白,皮薄、肉嫩、多汁、

味美,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