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心理学的性质与研究领域第三节心理
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第四节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
于心理学的产生人被称为万物之灵?会求知两个目的:其一,了解、适应、改变、
控制环境,获得生存的安全与舒适。
其二,了解自身与人己关系,改变内在精神世界,获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适应环境一科学和技术
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心理学:受了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有关人类
研究自身问题的新学科体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个体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而个人所具有
的心理现象则称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目前有两种划分方式个体
心理的划分标准一:
1.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我们采用第一种划分标准)个体心
理的划分标准二:
1.认知过程(认识过程):人的信息加工
2.情绪和动机:行为调节和控制
3.能力和人格:人的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用下图表示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周维、想象、语言)]
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注意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
(活动)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
工进程。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用信息论的观点讲,
也就是信息加工(informationprocessing)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2)情感过程。
包括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o
情感过程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
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认识、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C
2.个性心理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了人与
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含极复杂的成分。可以把个性结构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个
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
1),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
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能力、气质、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
气质标志着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性格显示着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2).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个性
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
的心理倾向性。
3).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
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自我认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观
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我是否满意自己”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
务感、优越感)
自我控制:(“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口那样的人”自立、自
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
注意:表现为认识活动对庞杂而多变的各种刺激的选择和集口。它不属于某一种独
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存在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个体心理现象的具体结构: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
心理
〈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I注意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
(活动)
I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
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个性又影响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以表现,使人的各
种心理
过程总带有个人的色彩。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behavior)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
活动构成。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的.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外情境因素称为荆J激
(stimulus)o
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二者是密切联系: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
行为而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心理现象
的规律性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个人对于自我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o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2.无意识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现象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觉知,也不能自我调节和
控制的心理现象。
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
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
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脑是加工厂,
客观现实是原材料
第二节心理学的性质与研究领
域一、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
或交叉科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边缘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门类
基础领域
(—)基础领域
普通心理学(general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psychology)发展心
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生理心理学
(physiologicalpsychology)和心理生理学
(psychophysiology)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应
用领域
(二)应用领域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psychology)劳动心理
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organizationaland
managementpsychology)工程心理学
(engeeringpsychology)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商业心理学(commercialpsychology)军事心理学(military
psychology)司法心理学也叫法制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也叫体育
心理学等三、心、理学的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作用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
提供科学论据。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再次,心理学的研究对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心理学的作用
(二)心理学的实践作用教育,生产劳动,
自我教育和发展
一、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
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二)系统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
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用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三)发展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月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
识人的心理活动。
(四)教育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
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与特点
(一)因果研究: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在进行因果研究时,要注意以下问
题:一是要创设一种实验情景,除我们要操纵的自变量外,要尽可能控制
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其他所有因素;在一种实验情境中获得的因果关系是有
条件限定的。
(二)相关研究:如果两个事物之间有共变关系(covariationrelationship),则存
在相关关系。
所谓共变是表示当一个事物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事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三)
个案研究: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
三、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三类基本变量所谓变量(variable)是指在量上或质上
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1.刺激变量(Stimulusvariables,简称S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
激特征。
2.机体变量(Organcvariables,简称0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
3.反应变量(Responsevariables,简称R变量):是指刺激引起的在行为上发
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
三、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
的行为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种方法。
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
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解释“为什么”。
2.调查法
调查法(investigationmethod)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
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书面调查,即问卷法;口头调查,即访谈法
问卷法: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
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3.测验法
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某种心理
品质的方法。
信度(reliability):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validity):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验法都属于心理学问题的相关法。
4.实验法
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就是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
种变量(自变量)的变化,来讲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因变量)。
简单地讲就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
制所进行的实验
5.个案法
个案法(casemethod)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
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研究结果的概括性有局限。
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
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
(二)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西方古
希腊著名哲学家的思想
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式的,研究成果多带经验描述
性质。因而心理学还不能称其为科学。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
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
室O
创办了刊登心理学实验成果的杂志《哲学研究》。
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
创立了实验内省法。
二、现代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奠基人:冯特代表人:铁钦纳主要观点: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
识。人的经验可以分解成基本的元素。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杜威和安吉尔主要观点:将人的意识看成是川流
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创始人: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斯金纳主要观点:他提出,心理学是行
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动物行为(而且,动物行为
比复杂的人类行为更具有根本性),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刺激一反应(S-R)就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公式。
操做性定义的使用。
局限:机械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
创始人: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主要观点:“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
意为“完形’、
“样式”、"结构"、"组织"。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
的整体”。
(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创始人:弗洛伊德主要观点: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人格看成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部分构成的系统。强调童年期的经验。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二)行为主义的研究(三)心理分析的研究(四)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一、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自我行为,刺激,变量,
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自然实验。
2.回答问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3)
阐述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价值。4)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心理学
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6)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
么特点?
7)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脑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元
第三节神经系统
第四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第一节脑的进化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
种物质,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如变形虫——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
仅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功能。
腔肠动物,如水母、水蝗、、海量等——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开始分化,有
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以水蛆为例,其全身的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三类:
1)感觉细胞,其功能是接受各种外界刺激;
2)运动细胞,主要功能是执行运动反应;
3)神经细胞,位于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之间,细胞有丝状突起,组成网状神
经系统(netnervoussystem),专门执行传递兴奋的功能。
刺激一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一)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
动物(如娱蚣、蜘蛛、蜜蜂等昆虫)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
每一个节体中央都有一个神经节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
生准备了条件
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所以又称链状神经系统(chainnervous
system)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三个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节肢动物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神经细胞更趋集中,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
头部的神经节就是脑的雏形
它们的神经系统称节状神经系统(knotnervousesystem)昆虫的行为
以本能行为为主,又有个体经验参与
(二)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5亿年前的奥陶纪是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时期,也是脊椎动物开始出现的时期。
其体形一般是左右对称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三部分,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
骨,称脊椎,脊椎动物由此得名。
脊椎动物都有一个空心的背神经管(脊髓)位于脊椎骨中,而且还有真正的脑。
先是相对独立的5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和小脑。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tubenervoussystem),也称背式神经系统,以及各种完
善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本能行为,后天习得的行为。
(三)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高等脊椎动物指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食肉类和灵长
类等动物。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构造最复杂的动物。有高度发达、高度分化的
脑,大脑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一成为现存动物界中的优势动物。
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灵长动物,类人猿是他们的高级代表——其大脑在
外形、细微结构和机能上都已接近于人脑。
第二节神经元一、神经元
和神经胶质细胞二、
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
(传递)三、神经元
的联系一、神经元和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传递及整理信息。
1891年,瓦尔岱耶(Waldeyer)提出神经元这一名称,并确立了神经元学说。
(-)神经元的结构及类型
典型的神经元由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五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及类型按机能特性神经元可分为感觉(传入、
内导)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运动(传出、外导)神经元
按神经元引起后继单位是兴奋还是抑制兴奋性神经元;抑制住神
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胶质细胞对神经
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
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即髓鞘(myelinsheath),使
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二、神经冲动及其电传导(传递)
(-)什么是神经冲动
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
这就是神经冲动(nerveimpulse)。
(—)什么是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activepotential)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或膜电位、极化:膜外为正、膜内为负,这种电位差叫
静息电位
(restingpotential)或膜电位,习惯上也称为极化(如下图)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生动作电位的依次传布。
局部电流
-++++++++++++++++
舞)
-++++++++++++++++
冲动方向-----------------k
三、神经元的联系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相互接触,而无细胞质的沟通。其接触部位称
为突触(synapse)o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以及在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属于突触小体,突触后膜属于突触后神经元。
三、神经元的联系
(二)突触传导(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来完成的。
兴奋性突触,即突触前神经天梢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使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即突触前神经天梢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使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三)反射弧
反射就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及时适当的反应。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称
为反射弧。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感受器(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3)反射中枢(4)运动神经元(传
出神经元)
(5)效应器
在人的实际活动中,执行活动的结构装置是反射环,不可能是简单的反射弧。
反射环:人的效应器官又都有各种感受器能感受活动变化的情况,并将信息传向中
枢,这样就在反射弧的基础上形成了反射环。
[反射弧:反射坏五错
■'
传
大
传
传
效
感
感
出
大脑
入
入
应
受
受
一一
一一
神
脑中
神
神
器
器
器
经
中枢
经
经枢
生理现柒心理现象
(四)神经网络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相互交织的神经网
络的一部分。
形成的神经网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辐射式(发散式)联系,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2.聚合式联系,即许多神经元都通过其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
系。
3.环式联系,即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
神经元。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由于机能和结构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nervoussystem)。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总体功能:将脑、脊髓与
身体其他部分联系起来
感觉连接:到皮肤上的感
觉接受器运动连接:到身
体上的肌肉自主连接:到
身体脏器器官躯体神
经系统:
12对脑神经——主要与特定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其中嗅神经、视神经和听神经为感觉神经;眼动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和
舌下神经为运动神经,分别支配眼球运动、颈部和面部的肌肉活动以及舌的运动三叉神经、
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
31对脊神经——主要与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与运动有关。有四种现
能成分: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
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植物性神经系统,过去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兴奋以适应环境的变
化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结构中
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
延髓(延脑)一
脑桥》
脑干(brain
中脑
stem)间脑小脑
大脑两半球(hemispheres)
它们在结构和机能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特定的机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机能
(一)脊髓
脊髓(spinalcord)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根!I。
脊髓的主要作用:是脑和周
围神经系统的桥梁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二)脑干
网状结构或系统:延髓(medulla)脑桥(pons)中脑(midbrain)延
髓(medulla)
来自身体许多部位的感觉信息要传送到脑必先经过延髓。延髓有生命中枢之称
脑桥(pons)
介于中脑和延髓之间;维持机体平衡的初级中枢;对唾眠有调控作用中
脑(midbrain)
连接脑桥与小脑并连于间脑;也是上行和下行神经信息的主要通路;有视、听的反射
中枢
(三)间脑
丘脑(thalamus)
皮质下较高的感觉中枢;感觉信息向上传导的中继站;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睡
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月齿(hypothalamus)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也是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
(四)小脑
小脑(cerebellum)的主要机能是调节和校正肌肉的紧张度,以便维持姿势和平衡;
小脑受损会导致运动失调;小脑也有定程度的认知功能
(五)边缘系统
大脑内侧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嗅球是嗅觉
的中枢;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与学习和记忆有关——海马;与情绪也与关——杏仁核
(六)大脑皮层大脑半球表面有三个主要的沟裂: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将半球
分成几个主要的区域:额叶;顶叶;枕叶;颍叶
布鲁德曼对大脑的52个分区
(六)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
皮层。
面积2200平方厘米。分六层。52个区(布鲁德曼,1909)。
三、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图(EEG)
大脑皮质某一区域内许多神经元在一定刺激、一定生理生化代谢情况下同步的电活动,
可以在脑的内部、脑组织表面以及不暴露脑组织的头皮上记录到。
在大脑皮质表面所记录的“自发”节律性电活动,称为皮质电图(ELOG)在头皮表
面记录到的,称为脑电图(EEG)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通常根据其频率范围不同
把脑电图划分为a、仅9、6四种基本波形。
Q波:每秒8-13次范围内的电活动,振幅范围为50-100微伏。以顶枕部最为明
显。
可作为意识水平的指标,表示安静、不瞌睡、不作定向思考时的精神状态。
0波:每秒13-30次,振幅为20-50微伏。以额区中央最明显。一般代表大脑皮
质的兴奋性。
。波:每秒4-7次,波幅为20-40微伏。是儿童的正常脑电活动,成人在困倦时
一般也可见到。一般被视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
6波:每秒0.5-3次电活动,波幅为10-20微伏。为儿童的(正常)主要脑电
活动,任何年龄的人睡眠时都有。成人清醒时出现6波,表明皮质和皮质下可能病变或智
力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ERPs)
脑电图也能揭示脑如何对特定事件所作出的反应,例如,能够记录到对一个声音或一
束光线作出反应时的脑电图的变化。
在头皮上记录到与刺激和反应出现有一定关系的电位变化,称为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potential,简称ERPs)。
四、大脑的机能系统
(-)脑的感觉机能系统机体感觉区。这里主要指体表感觉。体表感觉主要指皮肤上
的触、冷、温、痛等感觉。具大脑皮质代表区在中央后回(Brodmann第1、2、3区)。
本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指肌肉、关节的运动和位置感觉。中央前回是运动区
(Brodmann第
4区),也是本体感觉的投射区。
视觉代表区。在枕叶距状裂两侧(Brodmann第17区)。
听觉代表区。在颠叶的颗横回(Brodmann第41、42区)。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一般认为嗅觉冲动主要投射于海马回勾和海
马回前部一带。味觉冲动投射于中央后回的头面部感觉投射区的下侧(Brodmann第50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一般认为在边缘叶。
(-)脑的运动机能系统
1-大脑皮质运动区
人的一切随意活动,是由大脑皮质调节的。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的皮质代表区
(Brodmann第4区)。
2.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的机能
大脑皮质控制人的随意活动,其神经冲动是经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下传完成的。这
两个系统的机能各不相同。
锥体系统:
锥体系统主要是由中央前回、也有少量来自中央后回以及前额区的大锥体细胞发出的
神经纤维所组成。
锥体系统的机能主要是控制支配各种随意活动,控制技巧性的活动。
锥体外系统:
除运动区外,还有一些其他区域参与肌肉活动的协调,这些区域统称为锥体外区。由
锥体外区下行的传导系统称为锥体外系统。
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保持身体的姿势,使动作协调。
(三)言语区
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这些区域的损坏会引起各种形
式的失语症。
布罗卡区(布鲁德曼44、45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颍叶上方、靠近枕叶处):受损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言语视觉中枢(顶枕叶交界处):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产生
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四)联合区
在大脑皮质,除了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更广大的区域。这些区域一般
称为联合区。
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1.感觉联络区2.运动联络区3.前额联络区
1.感觉联络区:与感觉区临近的广大脑区。
视觉联络区(Brodmann第18、19区):如果视觉联络区受损害虽然患者不会全盲,
但却影响对物体意义的认知和远近距离的判断,产生视而不见的现象。
听觉联络区(听觉区附近,Brodmann第41区):如果受损,这时虽有声音刺激感觉,
但却不能判断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会产生听而不闻的现象。
体表感觉联络区(体表感觉区附近,Brodmann第5、7区):如果体表感觉联络区受
损坏,人就不能理解体表感觉的意义。
2.运动联络区:位于运动区前方,又称前运动区。
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
这一区域受损坏,病人虽仍能握笔作书写状运动,但却不能写出他以前所熟悉的文字。
提琴家虽仍能做拉琴的动作,但不能演奏音节和乐曲。
3.前额联络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
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及维持稳定的注意,还有抑制对不重要的、附加
刺激物的反应都有密切关系。
该区受损,会使动物产生无目的的行为,并导致延迟反应能力丧失。
也有学者发现,前额区受伤害者虽仍能表现简单的智能活动,但不能从事综合性与推
理性的思考活动;其情形颇与破坏前额区的猴子相似
(五)大脑两半球机能的分工和协作
大脑两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叫连合,其中最主要的连合是脱股体。
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差异
1.结构上的差异
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颗叶具
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
球也不平衡。
2.功能上的差异
正常人的大脑两半球既有特定的机能又是协同工作的。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其情况
大致是: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调控正性情绪等。
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调控负性情绪等。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人
身上的腺体有两类:
有管腺或外分泌腺。例如,汗腺、泪腺和胃腺等。
无管腺或内分泌腺(endocrineglands)o
由内分泌腺生成并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质叫内分泌物或荷尔蒙。
、内分泌腺的概念
内分泌腺的作用:
1)身体的发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
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为甲状腺素。促进机体代谢机能,增进
机体发育过程。
如果儿童患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症,会使发育停滞,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表现为
呆小症
(―)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为副甲状腺激素。对保持血液和
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C
副甲状腺分泌不足,会使人反应迟钝,肢体的运动不协调。
(三)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缺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出现精神萎靡,肌肉无力等
症状。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是兴奋交感神经,对有机体
应付突然的事变有重要作用。
(四)脑垂体
脑垂体由前叶、中叶、后叶三部分组成。分别分泌不同的激素C
由于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较多,并能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具有“主腺”的称
呼。
(五)性腺男性的性腺(sexgland)叫睾丸,女性的性腺叫卵巢,
它们分泌不同的性激素(性荷尔蒙)。
性腺还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的发育、音调的变化等。
三、神经一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
的调节与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就叫神经——体液调
节。
由于内分泌腺中脑垂体的特殊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有两种不同
的方式。
两种不同的调节方式:感受器一传入纤维t中枢一传出神经一>内分泌腺r
血液T效应器
感受器T出入神经一中枢T脑垂体传出神经T垂体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某内分泌腺T某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效应器。
二、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神经元,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突触,反射弧,反射环,神经-体液调节。
2.回答问题:
1)简述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
原生动物: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有了感觉器官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节体中央都有一个神经节。发头现象的出现
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所以又称链状神经系统(chain
nervoussystem)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节肢动物的
神经系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神经细胞更趋集中,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的神经节就
是脑的雏形。它们的神经系统称节状神经系统(knotnervoussystem)。
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都有一个空心的背神经管(脊髓)位于脊椎骨
中,而且还有真正的脑。先是相对独立的5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和小脑。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脊椎动物的管状
神经系统(tubenervoussystemj,也称背式神经系统,以及各种完善的感觉器官和运
动器官。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构造最复杂的动物。有高度发达、高度分化的脑,大脑
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哺乳动物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了灵长动物,其大脑在外形、细
微结构和机能上都已接近于人脑。
2)简述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和化学传导过程。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就是神经纤维膜所产生动作电位的依次传布。其过程大致如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刺激而兴奋时,这部分膜外电位暂时较负,膜内电位较正,而邻近处
于静息状态的膜则仍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产生
了电流。此电流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流向兴奋部位的负电荷;在膜内则产生
相反方向的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构成了一个电流的回路,称为局部电流(见
教材48页图20-10)。这一局部电流,降低了邻近静息部分的膜电位,使它发生去极化,
出现锋电位。紧接着,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可通过局部电流再刺激它相邻部位的膜,产生动
作电位。如此依次进行,就是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的这种传导成为电传导。
突触传导(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iers)来完成的。当神
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
质释放出来。当这
种神经递质经过突出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
(receptors)
(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
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3)试用表列出神经系统各部及其主要机能。
可以将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nervoussystem)。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总体功能:将脑、脊髓与身体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感觉连接:到皮肤
上的感觉接受器;运动连接:到身体上的肌肉;自主连接:到身体脏器器官
植物性神经系统,过去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机体应付
紧急情况时产生兴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
理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脊髓的主要作用:
是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脑的作用:
(太多了)
4)说明脑的主要机能系统的特点。
(见上面笔记)
5)说明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见上面笔记)
6)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内分泌腺?它们的主要机能是什么?
(见上面笔记)
7)简述神经休液调节的方式。
由于内分泌腺中脑垂体的特殊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有两种不同的
方式。
两种不同的调节方式:感受器一传入纤维―中枢一传出神经—内分泌腺-血液
一效应器
感受器一出入神经—中枢一脑垂体传出神经一垂体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某内分泌腺一某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效应器。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学院普通心理学笔记第二章
第3章感觉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
第
节
感
觉
的
概
述
第
节
视
觉
第
节
听
觉
第
四
节
其
他
感
觉
第五节感觉的相互
作用一、什么是感
觉
(-)感觉的定义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C
感觉虽然很简单,但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觉的作用:
首先,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它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把各种感觉
分为两大类:
视觉
听觉
运动感觉
6外部感觉J嗅觉
味觉目内部感觉平衡觉
肤觉内脏觉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
—电磁能的一>视觉(讨光波的反映);」
.、机械能的―一听觉(方声波的反映).,触压觉(过压力的反映)
-化学能招——>嗅觉(对气味的反映)S味觉(对滋味的反映)
3热能的:―温觉(对温度的反映)
»临床上的分类「「;;;;;;
「特殊感觉----*视、所、嗅、味、网庭等感觉。
»体表感觉一.被压、温、冷;痛觉:
一深部感觉一>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及深部压觉深部痛觉
、内脏感觉
(三)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
激和远刺激两种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
身的刺激,如光波。
近刺J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属于
物体自身,不会有很大变化;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收到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
化。
二、感觉的编码
(—)什么是感觉编码
编码(encode)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
种符号系统。
感觉编石马则指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须经过感官的
换能作用,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方能被加工,这个转化过程就
是感觉编码(sensoryencode)o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感觉编码就是人脑把外部刺激转变成内部表征的过程。
(—)关于感觉编码的理论
1.早期的理论——特殊神经能量学说(theoryof
specificnerveenergy)代表人物:19世纪德国著名生
理学家缪勒(JohannesMuller,1801-1858)主要观点:
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
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感觉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而不是刺激的性质。
我们所感觉到的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特异
化理论(specificitytheory)
模式理论(pattern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theory)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三、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
剌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
的活动四、感受性及其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护士入院笔试题目及答案
- 工程造价计算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中介行业2025年规范发展与服务质量提升营销策略报告
- 生物质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分布式能源应用模式与优化策略优化报告
- 医药流通行业2025年供应链风险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报告
- 职场语言运用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整套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综合课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 山水贵州答案及试题解析
- 安全工程师应试策略考题及答案
- 小石狮【经典绘本】
-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高守平第2版)
- 2023年福建三明市初中毕业班数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
- 金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LY/T 2457-2015西南桦培育技术规程
- GB/T 40998-2021变性淀粉中羟丙基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军标类型整理文档
- FZ/T 52019-2011莱赛尔短纤维
- 止血包扎(课件)
- 2022年湖南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政治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