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概括人物形象【考点精讲】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②分析次要人物及群体人物的形象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一)人物形象的构成构成角度特征描述(以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例)外在身份(社会地位)寡妇、佣工、乞丐地位(家庭环境)社会最底层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经历(人生阅历)一寡,再寡;丧夫,失子;在鲁四爷家两次帮工,最后被赶出家门,沦为乞丐内在性格(教养)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不断挣扎与抗争心理希望、恐惧、迷惑、质疑(二)人物形象特点常见术语类别具体内容1.性格类善解人意、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有主见、有骨气、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宽容忍让、勤劳朴实、和蔼可亲、彬彬有礼、不拘小节、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严厉、严慈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乐于挑战、富有智慧、精明强干、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目光敏锐、特立独行。(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等)2.职责类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等)3.品质类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孝顺、清正廉洁、知恩图报、宠辱不惊、有修养、礼贤下士、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兼备、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等)4.拼搏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5.奉献类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爱子情深、舐犊情深6.大爱类热爱集体、爱国、没有民族偏见、忍辱负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局识大体、有领导组织才干、尊重弱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嫉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技法点拨】考点2刻画形象手法【考点精讲】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小说常用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方法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描写方法联系教材阐释作用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从人物肖像描写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是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对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①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②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的手法。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杀陆虞候前用了几个连贯的动作“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小心谨慎,做事细心;“喝”这个动作说明他已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统治者彻底决裂。①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特征;②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语言描写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对语气情态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折射出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有时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幻想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①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②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它是叙事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它把事物细微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逼真地呈现出来。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不能随意取代。例如《祝福》中三次肖像的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②揭示、深化主题;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起到暗示、影射的作用。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的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例如《祝福》中三次眼神的刻画就是白描手法。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和突出小说主题。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描写方法联系教材阐释作用侧面烘托包括环境描写和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这种笔法比较含蓄、委婉,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增加描写对象的主题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祝福》中眼睛的变化。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映衬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技法点拨】1.掌握形象塑造常见手法的必备知识。2.熟悉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答题“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第二步:找对应,细分析。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根据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相关知识,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第三步:析效果,组答案。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案整合。考点3分析形象作用【考点精讲】小说阅读“人物角色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人物角色的作用,作答时却需要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主旨表达”“人物关系”等方面相勾连。因为小说是一个整体,“人物”“情节”“环境”“结构”“主旨”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角度小说人物角色角色解读主次人物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中心次要人物与主角发生同一或相对立的关联情节事件(矛盾冲突)设置故事讲述者、观察者第一人称叙述者事件旁观者当时在场,不影响故事走向冲突参与者冲突双方,有阶级冲突、性格冲突情节推动者推动下文情节发展结构线索级人物贯穿全篇,事件处处为他所知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陪衬者与主人公有相同或不同之处,可正衬可反衬对众多人物穿针引线的联系者联系人物,使各方因他而“相遇”情感(主题)情感抒发者、觉悟者表现主旨两类特殊人物1.“我”——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作用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首先,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不同,小说中的“我”就是作品中的角色,而不是作者自己。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效果最佳。高考对“我”的考查主要有两点:形象特点和作用。分析概括“我”的形象特点同分析概括其他人物的形象特点一样,重点是分析作用。“我”有四重作用,应当认真体会和把握。①叙述者:作为“有限视角”,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②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2.“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有的性格复杂,有的性格简单。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里,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所谓“扁平人物”,也“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圆形人物”则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现实中人类的多维性构成了小说中“圆形人物”的创作基础。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真实生活中的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矛盾的。在那些深刻的文学作品里,更能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复杂精神内涵的人物。福斯特认为“圆形人物”的艺术性要强于“扁平人物”,因为前者内涵更丰富,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就是这样的人物。她既聪明(在生意上)又愚蠢(在爱情上),既爱慕虚荣又自私自利,既专横任性又坚强果敢,在她身上,同时聚集着可恨与可爱,也勾起了读者复杂的心态——既鄙夷她又同情她。当然,“扁平人物”也并非没有价值。在讽刺性小说中,“扁平人物”常常能产生喜剧效果,起到讽刺的作用。《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体现了“变色龙”、两面派这类人物的“共性”,令人有一种鲜明的厌恶感,并在这种讽刺中获得一种快意。在同一作品中,也不可能全是“圆形人物”,往往是两种人物共同承担阐释主题的任务。在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中,往往采取主要人物为“圆形人物”,次要人物为“扁平人物”的做法。【技法点拨】考点4分析物象意蕴和作用【考点精讲】一、分析物象作用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一是指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它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如梅、兰、竹等。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主题作用指揭示了怎样的主题。二、分析物象意蕴(1)由外到内。由物象的外在特征到其内在精神气质。(2)由实及虚。由物象的自身意思到附着在其身上的虚指意思,如象征义、比喻义、情感义。(3)由表入里。先由物象最表层的意思入手,再到其语境意义,尤其是深层含义。(4)多方挖掘。有时,小说中的物象对于小说中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应依据不同人物挖掘其丰富含义。【技法点拨】1.分析物象特征的切入点(1)说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2.分析物象的含义的切入点(1)从外部形象特征,分析表层含义。(2)从内部特征分析其比喻义、象征意、双关意等。(3)结合整个文本分析其主旨意。3.分析物象的作用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物象的特征;物象的象征意义;物象对情节的推动;结构上的照应;物象对人物形象、心理的暗示;物象对环境的暗示;物象对主旨的暗示。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物象的作用的题目可从以下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河源市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库及参考答案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6年衡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达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南京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张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6年河源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云南省特种作人员取证培训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培训考试磺化工艺作业复习题及答案
- 湖南省永州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第十三讲蛋白质分子设计
- 扭力扳手知识培训课件
- 英语竞赛备赛训练计划制定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动物检疫检验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四手操作理论试题及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筑安全高频考点
- 消防心理健康教育授课
- 新闻摄影培训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