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_第1页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_第2页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_第3页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_第4页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 语文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川区初中“七校联盟”2024年秋期半期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们: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校园公众号要做一期“我的假期生活专栏”。小渝想将自己假期“游学”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集结成册,然后投稿,请你帮他整理、完善。本册设“我‘悦’,有所获”、“我‘游’,有所感”、“我‘阅’,有所得”、“我‘思’,有所悟”四个篇章。版块一我“悦”,有所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①原京东副总裁蔡磊是一名渐冻症患者,面对疾病,他没有歇斯底里,而是选择埋头苦干,坚韧不拔、不妥协不让步地奋斗。②他明知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渺()茫,仍不愿停滞()。他团结病友,建立了渐冻症患者大数据平台;他联系医学家和科学家,加快了对渐冻症根源和治疗药物的研究;他心无旁骛,成立信托慈善基金,将攻克渐冻症作为终身事业;他不愿xiē()息,一意孤行,坚持在抖音平台开启“破冰驿站”直播间……③他所做的一切早就超出了有限的生命范围,向着无限的广mào()生命延伸。作为一个个体,,;但是,作为一个个体,,。④在芸芸众生中,总有一些人,不断传递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和心灵激励,他们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即使被铁链锁在峭壁上,每天被鹫鹰啄食内脏,也要把照亮黑暗的火种传递给人类。⑤蔡磊就是这样的人!初2025初2025届语文试题第1页共5页1.根据内容,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4分)⑴渺()茫⑵停滞()⑶xiē()息⑷广mào()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歇斯底里 B.埋头苦干 C.心无旁骛 D.一意孤行3.第③段中画横线处填入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人的生命也可以无限延伸②人有的时候是微不足道的③因为他向人类传递了君子自强、生生不息的信号④一场疾病、一次意外、一瞬灾难,就能让生命灰飞烟灭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4.生活处处皆诗意。请你仿照示例,运用修辞,创写诗歌,表达对祖国母亲的依恋。(4分)示例:我的祖国和我,

①我的像海和浪花一朵,

②浪是海的赤子,

③海是那浪的依托。

④5.同学们都会有胆小、懦弱、迷茫的时刻,你想用艾青的哪首诗来照亮他们。(5分)(原创)A同学: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敢勇敢《礁石》地表达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B同学:因为害怕,让表现的机会一《启明星》次次从眼前溜走....../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C同学:面对打击,不知道如何振作《镜子》D同学:前路迷茫,徘徊犹豫,不知所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我想把艾青的_____送给_______同学,因为———————————————————————————————————————————————————————————————6.学自强不息,存人物精神。九年级某班在读完名著后,结合刚刚过去的巴黎奥运会,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1分)(1)我国古代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依次写出下面的故事所对应的成语。(4分)(原创)①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卷二)②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晋书·祖逖传》)(2)活动中有同学摘抄了下面一则消息,其中有抄错的地方,请你帮他修改。(7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巴黎奥运会的壮阔舞台上,中国奥运健儿们奋力拼搏,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升起,熠熠生辉。他们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奥运健儿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魅力风采,更深刻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甲】新征程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激励赛场内外的每一位中华儿女突破自我、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①【甲】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3分)②励志馆里有许多文人墨客、科学家、奥运健儿的成长故事,无不体现着君子面对困难的坚韧品质。小康很热爱篮球运动,但是几次报名篮球队都因身材过于矮小被拒绝。小康很苦恼,想要放弃。请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对他进行劝说。(4分)版块二我“游”,有所感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7.请根据提示补全诗词。(10分)(原创)写法名句出处对比突出①,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三年谪宦此栖迟,②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巧用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③_____。初2025初2025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5页④,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语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⑤______李商隐《无题》⑥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巧用意象杜甫用“⑦,⑧”(《月夜忆舍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苏轼用“⑨,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甲】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蟒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纯仁①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知庆州,秦中②方饥,擅发常平粟振贷③。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选自《宋史·范纯仁传》,有删节)【注释】:①纯仁:范仲淹次子。②庆州、秦中:地名。③振贷:赈济。④所全活:保全救活的人数。⑤按视:察看。⑥稔:庄稼成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原创)A.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C.诏遣使按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或异二者之为

或谤其所全活不实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原创)(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10.下面对两篇文章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A.甲文①②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表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B.甲文以记叙为主,抒情和议论为辅,记叙、抒情都是为了写志,谈理想、言抱负。C.甲乙两文表达的核心思想一致,区别在:甲文假托古圣立言,乙文通过叙事显志。D.乙文中“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正面体现了范纯仁深受百姓爱戴。11.范仲淹曾评价范纯仁继承了自己的“忠”。请结合两篇文章谈谈,范仲淹所谓的“忠”指什么?范纯仁如何践行范仲淹的“忠”?(4分)版块三我“阅”,有所得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各小题。(22分)春韭关立蓉①春初的韭菜,生于土中,长到四五寸,茎白叶绿,绿油油一片。柔和的春风挽着轻盈的春雨,惊醒了菜园里的韭苗,那一地的葱翠摇曳着细长的身子,在春光中翩翩起舞。初2025初2025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5页③这凡俗美味,因为有了诗人的衷情,又平添了一份温婉和雅致。④春日某天,南朝诗人沈约偶有闲情逸致,褪去褒衣博带,着件短衫,察看自家菜园,但见亭亭玉立,葱茏一地:初菘向堪把,时韭日离离。诗人忍不住剪去一把韭菜,想到割取还能速长,心生欢喜:野蔌剪不尽,春风吹又生。⑤但,山肴野簌众多,它又如何脱颖而出呢?还亏了南朝隐士周彦伦(周颙)的现身说法,拉上了卫将军王俭和文惠太子萧长懋同台献艺,可谓“春韭”的最强代言人。卫将军问山中隐居人:“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慧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隐士的几句作答,何其让人神往,粗茶淡饭,戒荤全素,也可以色彩缤纷,清苦中独享一份清静。⑥到了唐朝,诗人与韭菜就发展出更深的缘分了。杜甫访问老友卫八,卫八是位处士,以山野之味待远道而来的好友,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粱掺米饭喷喷香,再加上一壶好酒,杜甫诗兴大发,写下了千古名篇《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这样坦荡的友谊,后人羡慕不已。把酒话情谊,原来无须山珍海味,一把春初早韭炒鸡蛋,足矣!⑦在挑剔的美食家苏东坡的眼里,春韭实在是好滋味,一句“满园春韭随意剪”,何等潇洒。亭亭玉立的春韭赏心悦目,只要瞟上一眼便满口生津。在满园春韭里放飞自我,用美食愉悦心情,令多少人心驰神往。⑧再看湖湘三公子之一陈三立,看见道旁的菜田里蔬菜长得春意盎然,写下“韭甲菘苗纵复横,清渠倒引白虹明。游人指取春深处,恰有晴鸠一片声”。韭菜叶,白菜苗,纵横交错,倒引来的清清渠水,美得像白虹鲜明。韭甲菘苗的背后,有沈约,有周彦伦,有杜甫,有苏轼……穿越历史空间的遥远回声。⑨三立先生与韭菜,还有一则趣味。1934年,先生腰脚尚健,归金陵小住,以轻车载之游园,出中山门,见道旁秧田成簇,丰腴翠美,先生顾而乐之,语车中同伴:“南京真是好地方,连韭菜也长得这样齐整!”闻者大噱,以为先生故作谐语。先生写过“韭甲菘苗”这样的诗句,大概能辨菽麦,偶有混淆,是其心地浑厚质朴如此。⑩有时,我想,年老了,回故乡做一个菜农,只要有一片属于我的一亩三分地,种上一畦韭菜,在一夜春雨之后,去菜地里割下一茬茬经过了雨水润泽的韭菜,炒着吃,味道鲜嫩而爽口;包一顿韭菜馅儿饺子,透过薄薄的饺子皮,看到里面如翡翠般、绿莹莹的韭菜。在香气蒸腾中,读上几段关于春韭的诗词,该是多么幸福啊!(摘编自《新民晚报》2021年3月14日,有删改)12.作者说“这凡俗美味,因为有了诗人的衷情,又平添了一份温婉和雅致”。阅读第④~⑦段,补充概括诗人们在春韭中倾注的“衷情”。(6分)沈约剪春韭,为春之生机心生欢喜——周彦伦说春韭,(1)__________——杜甫品春韭,(2)_________——苏轼赏春韭,(3)__________13.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柔和的春风挽着轻盈的春雨,惊醒了菜园里的韭苗,那一地的葱翠摇曳着细长的身子,在春光中翩翩起舞。(从修辞的角度)(3分)(2)韭甲菘苗的背后,有沈约,有周彦伦,有杜甫,有苏轼……穿越历史空间的遥远回声。(赏析加点词语)(3分)14.文中第⑨段穿插了陈三立先生不辨菽麦的故事,是否显得多余而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意味?请你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说说对此段的理解。(4分)15.“在香气蒸腾中,读上几段关于春韭的诗词,该是多么幸福啊!”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不禁心生如此感慨,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春韭给作者带来的“幸福”。(6分)(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18分)【材料一】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谈本学期,某初中学校明确提出:学生禁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发布之后,多数家长表示支持,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以下是家长的几条跟帖:初2025初2025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5页华山论剑:学校的这个决定实乃智举!智能手机猛似虎,不除不以正学心。初中生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差。智能手机上网所接触到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上虚假、淫秽、暴力等低俗、不健康的信息泛滥,中学生的心理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容易导致他们“三观”不正,给自己与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山里红:“智能手机猛似虎,不除不以正学心。”这句话说得巴实!初中娃儿毕竟还没成年噻,学习为重,超前消费大人的东东,这像啥子话嘛?要不换个角色,你来当我老汉我来做你幺儿试看!有的娃儿还要盲目攀比,闹着家长要买“苹果”,我们这些“的哥”家庭哪承受得起?这个确实不合理咯。长江之歌:目前智能手机“上瘾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更容易上瘾,离开手机就会心神不定,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还会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影响课后复习、作业的效果,有些学生做作业时不假思考,轻松地从网上搜到答案。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上学和放学途中专注于玩手机,不但浪费了宝贵时间,而且还有安全隐患。【材料二】【材料三】日本——初中生严禁带手机上学(刘迪):面对汹涌澎湃的手机普及浪潮,日本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呢?筑波市立大穗中学的教师小泉先生说,日本多数高中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初中则是严禁的。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2000余名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英国——孩子带手机会带来危险(许安杰):一位反对给中小学生购买手机的英国母亲说:“他们还是些尚未从父亲身边独立出去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完全没有必要给他们这种独立性。”基思•洛马克斯谈及儿子使用手机一事说:“我从不允许他把手机带到学校,学校还根据我的建议做出了禁止手机入校的规定。因为手机带到学校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影响学习;二是有被其他学生盗窃或殴打的风险。”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刘亚伟):目前,在美国,反对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力量还是很强的,大部分学校还是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全国校园安全和保安服务”的咨询组织声称,虽然使用手机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方便,一些学校和政府也在家长的压力下修改禁止使用传呼机和手机的规定,但对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禁止在校园使用手机。16.下面对各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家长们对初中生使用手机这一现象各持己见,纷纷表明了自己的观点。B.初中生带智能手机进校园成为世界关注的教育现象,多个国家高度关注,意见不一。C.日、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学生携带手机上学的态度与主张,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D.通读几则材料,我们发现:命题者对“禁止初中生带智能手机进校”这一规定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17.阅读材料,结合家长的四条网络跟帖,分别概括家长对“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的观点。(4分)山里红:长江之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