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笨拙(zhuō)雹子(báo)点缀(zuì)单薄(bó)B.吞没(mò)颓然(tuí)绳索(suǒ)手榴弹(dàn)C.外宾(bīn)嗓子(sǎnɡ)干燥(zào)后脑勺(shuó)二、书写2.基础知识书写展示。请把下面的句子工整、规范的抄写到横线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3.看拼音,写词语。shāowēijǔsànɡzāoɡāodǐyùyìlì三、填空题4.将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_____)色欲流斩钉(_____)铁寒风(_____)啸孤芳自(_____)千钧一(______)别出心(_____)(_____)然有序(_____)精会神1.读下面的这些句子,你会想到上面的哪个词语呢?请选择填空。(1)脱缰的骏马直冲向人群,这时突然冲出一个人拉住了缰绳。(__________)(2)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坚定地说这件事绝对不是他做的。(__________)2.描写“绿”的词语是:_____,请再写出一个描写“绿”的四字词语_______5.用表示“说”的词语填空。1.冬天快到了,小松鼠们聚在一起(________):“怎样贮存冬粮呢?”2.导游姐姐热情地向游客们(________)着鹤壁的风俗民情。3.老师耐心地(_______)我:“玩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你的视力受到损伤。”6.读句子,完成练习。只见老师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偷看。“忘乎所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老师玩竹节人时的_________。读这段话,可以完成任务_________。(填序号)①写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②介绍玩具的写法③讲“我”和老师之间的趣事7.经典回放1.《丁香结》一文从_______、香味、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丁香,又由物及情,以丁香结象征着___________结尾,告诉我们____________。2.同样是描写月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宿建德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淡淡的愁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辛弃疾绘制的一幅夏夜图。8.经典回放李阳在电影中看到红军夺取泸定桥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想到了_____(作者)在《七律·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被红军战士们_________的精神所震撼,深深感受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9.古诗积累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过故人庄》2.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_____________,肠断丁香结。《醉花间》四、语言表达10.基本技能句子训练坊1.《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十大文豪。(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没有理想(____)人生就如荒漠(____)没有生气(____)没有理想(____)人生就如黑夜(____)没有光明(____)没有理想(____)人生就如迷宫(____)没有方向(____)3.周日,爸爸问你要不要去游乐场玩,可你之前答应了同桌今天要一起在你家看书,你犹豫要不要答应爸爸。(请根据情境写出你当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快乐读书吧《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请以(人物+事件)的句式简单讲述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在阅读过程中,你用到的阅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阅读天地《桥》(节选)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2.给选段加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文中用“”画出描写桥的句子。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老汉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突出表现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15.文章的结尾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_________关系,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还在下(1)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2)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他拉亮灯,推推身边的媳妇。媳妇一骨碌爬起来:“咋?屋里进水了?”男人说:“我是担心咱爹咱娘……”(3)“说梦话吧?爹娘不是住在咱家吗?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咱那屋,结实着呢!”(4)“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不是闹着玩的……”(5)“门前有土埂,屋后有排水……哪能呢?睡吧,睡吧。”(6)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7)男人扑腾腾坐起来,心也跟着扑腾腾地跳。这回,媳妇也跟着坐起来:“你到底折腾个啥?还让不让人睡觉?”(8)“我还是不放心……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9)“要不,你去看看?”“嗯,看看。”男人说着,麻利地穿衣,下地。(10)“把我一个人撇屋里?”媳妇说,“我也去!”(11)男人和媳妇穿好雨衣,摁亮手电,拧开门,一头扎进暴雨里。(12)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暴雨倾盆,天地间浑沌一片……(13)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来到自家门前。一切安好。(14)媳妇说:“我说没事,你偏不信。这回安心了吧?”(15)男人和媳妇跌跌撞撞地原路返回。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他们住的屋子塌了……(16)男人和媳妇紧紧地相拥在一起,脸上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17)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雨还在下……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多选)A.渲染环境,突出雨很大。B.衬托出男人和媳妇对爹娘的关心。C.首尾呼应,突出中心。18.文中哪句话与第(15)段中房子塌了的情节相照应?在文中用“”画出来。19.男人和媳妇出门的原因是__,结果是___。20.如果让你用一句名言赞美文中的这对夫妇,你会选()(填序号)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泛爱众,而亲仁 C.百善孝为先六、书面表达21.习作乐园你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对哪个环节的印象最深?回忆一下,写一写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B【详解】考查汉字字音。A项点缀(zuì)应为点缀(zhuì)C项后脑勺(shuó)应为后脑勺(sháo)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详解】本题考查书写。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漂亮。抄写时,标点符号也要抄下来,力求匀称、美观。3.稍微沮丧糟糕抵御屹立【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微、糟、糕、御、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4.翠截呼赏发裁井聚千钧一发斩钉截铁翠色欲流一碧千里【详解】考查词语的识记和运用。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寒风呼啸:寒冷的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常形容天气很冷。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千钧一发: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聚精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1)形容情况给长危急用“千钧一发”。(2)形容说话做事很果断坚决用“斩钉截铁”。描写绿的四字词语还有郁郁葱葱、满目苍翠、千山一碧等。5.商量介绍劝导【详解】考查词语搭配。表示“说”的词语有陈述、复述、介绍、谈论、辩论、讨论、商量、劝导等等,根据前后文的提示结合后文词语的意思进行填写。商量:交换意见。介绍: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劝导:规劝开导。6.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分寸投入和兴奋①【详解】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体现了老师玩竹节人的兴奋和入迷,这是老师在玩竹节人,所以是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7.颜色形状(样子)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人生中不顺心的事)要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中不顺心的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诗句默写。1.《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围绕着丁香花,写了丁香花的样貌、颜色和香味,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见到丁香花产生的联想,以及作者由此产生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中的一部分。2.①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诗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②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词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8.毛泽东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详解】考查诗句的理解。《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寒”写出了人的心理感受,一“暖”一“寒”相对照,突出红军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同时也表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9.青山郭外斜望湖楼下水如天霜树尽空枝【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孟浩然,全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代苏轼,全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醉花间》作者是唐代冯延巳,全文: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离人心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10.《穷人》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我很想跟爸爸去游乐园,可是我答应了同桌,又不能做个不讲信用的人,我该怎么办呢?【详解】考查句子练习。1.考查修改病句。搭配不当,“列夫•托尔斯泰”不能是十大文豪,在句尾加上“之一”。2.考查标点符号。三个“没有理想”总起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应用分号,句中停顿用句号,句尾表示陈述语气,用句号。3.考查写句子。根据情景可知,我在去游乐场玩和跟同桌在家看书之间不知道如何选择,把自己内心的犹豫写出来即可。11.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浏览课文跳读提取关键信息关注每个自然段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寻找中心句)【详解】考查阅读方法。《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常用的阅读方法还有圈画出关键词、查找资料、学生阅读课文旁批等。12.桥塌老支书殉职1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老支书的人物形象。14.语言动作临危不惧、舍己为人15.父子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分析】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文章,根据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总结出中心内容,语言要简练,平时要多做题。这几段主要写老支书临危不惧,指挥大家过桥,最后老支书和他儿子献出了生命。可以将小标题概括为:桥塌老支书殉职。1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到关键词“桥”,看周围的句子,然后用横线画出来,平时要多做题。文中描写桥的句子是第一段“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和第五段“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这样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情况越来越危急,突出了紧张的氛围,随着“木桥轰的一声塌了”,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发展,突出了老支书无私无畏的形象。14.本题考查人物描写。作答时,学生要找到文中画线的句子,仔细品读,从关键词句看判断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感受人物内心,平时要多做题。画线句子中“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是语言描写,“用力推”是动作描写,这些人物描写突出了老支书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伟大,让人体会到他那崇高的形象。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作答时,学生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平时要多做题。从文章结尾“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可以了解到老支书和小伙子之间是父子关系,这样单句成段,结尾才点清关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让我们感受到老汉一视同仁,忍痛不念父子之情,把深沉的父爱埋藏于内心,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更加崇高伟大。16.下大雨的一天,一对住在父母的老屋里的夫妻不放心爹娘住的房子,他们前去查看,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住处塌了,他们因此逃过一劫。17.四ABC18.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19.担心父母住的房子会塌、进水使自己免于被倒塌的房子砸到20.C【分析】16.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通读全文结合可知一对夫妻在下雨天不放心夫父母前去查看,回来发现自己房子塌了的故事。17.考查分析句子的作用。文章在第一段、第六段、第十二段和最后一段出现了“哗,一道闪电;轰,一个响雷。”一共出现了四次。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写出了雨的大,在这么大的雨天男人和媳妇还去父母那里,体现了对父母的关爱,衬托了他们的孝顺。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出现了这句话,这是首尾呼应,突出文章的中心。18.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文章第三段“咱住的可是爹娘的老屋。要塌,也是这里塌。”为后文(15)段夫妻住的房子塌了埋下伏笔。19.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结实归结实,可那边地势低,万一进了水,不是闹着玩的”和“咱爹咱娘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屋里一旦进了水,跑又跑不得”可知当男人和媳妇出门的原因是怕房子进水而塌房。结合“刚到院门口,眼前的一幕就把他们惊呆了——他们住的屋子塌了……”可知他们因为外出查看父母的情况而免于被倒塌的房子砸到。20.考查名人名言的理解。A项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B项要广泛的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C项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