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管理制度_第1页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_第2页
肠内营养管理制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充市中心医院肠内营养管理制度1.患者肠内营养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2.留置鼻胃管患者,鼻饲前需抬高床头30-45°(特殊情况除外),持续至餐后30分钟;使用肠内营养输注泵的患者,要持续抬高床头。3.确保喂养管位置安全有效,每日观察并记录喂养管置管刻度。输注营养液前,应确定喂养管的位置,经胃内营养者,应用三种方法确认在胃。4.规范固定各种肠内营养管道,更换固定贴时,要检查固定处的皮肤,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5.持续肠内营养输注使用专用营养输注器,放置床头,与其他管路区分;每24小时更换营养输注管及50ml肠内营养注射器。6.根据营养液性质和患者耐受程度必要时使用加热器,选择最低加热温度为原则,做好防烫伤、电效能监测措施;使用期间,注意安全、加强巡视,控制好温度及摆放位置。7.保证营养泵使用效能,应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测肠内营养泵、加热器的使用效能,能做到及时维修,有检修记录。8.营养液开启后24h内有效;营养液单独使用,不加药物。9.鼻饲药物要充分研磨,给药前后用10-30ml温水冲洗胃管,冲洗器容量应≥20ml。10.使用连续喂食泵每4小时进行温开水常规脉冲式冲管,必要时增加管路冲洗频率,以防堵管。11.鼻胃管营养患者应4-6小时回抽胃残余量,如潴留量小于200ml,维持原速度;如潴留量大于或等于200ml,应暂停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必要时按医嘱加用胃动力药。12.若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似喂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即停止输注,应鼓励和刺激患者咳嗽,协助吸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气管镜下清除误吸物。13、掌握确定鼻胃管在胃内的有三种方法。胃肠减压患者留置鼻胃管如用一个方法无法确认,应2人或2人以上确认鼻胃管在胃内。鼻饲患者留置鼻胃管时,需2人使用三种证实在胃内的方法,并在护理记录单内双签名,如有疑问,应行拍片证实在胃内。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置听诊器于患者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如呼吸均匀,无异常的反应,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14、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摄食不足:大烧伤、创伤、脓毒病、甲亢、癌症及化疗放疗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胰脏疾病、结肠手术与诊断准备;术前或术后营养补充、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禁忌症:吸收功能不足;胃肠道机械梗阻;持久肠麻痹;严重消化道出血;难治性呕吐;高流量消化道瘘;严重腹泻;严重小肠、结肠炎。15、掌握肠内营养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喂养管放置不当、鼻、咽及食管损伤、喂养管堵塞、喂养管移位和脱出、误吸。2)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与肠痉挛3)代谢性并发症:水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异常、酸碱平衡紊乱、肝功能异常、再喂养综合征4)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污染5)精神心理方面并发症16、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17、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知识要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受损状况评分+年龄评分)操作要点:1)患者入院24h内,由病区接诊护士完成营养风险筛查。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的患者,由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