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一)提出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工业作为我国的主导产业进行发展:2005年8月,在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浙江湖州的安吉地区进行了视察时,提出了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总书记习近平在2017年10月18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兰州市不仅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而且还是该省的一个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自从兰州市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2019年,兰州市的工业增加值为74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轻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增长了1.6%,重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增长了2.2%。由此可见兰州市工业发展也呈上升的趋势。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为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住房紧张等以及十分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兰州市因为地理位置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发展较为落后,而兰州市又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兰炼、兰化两座大型重工业基地为兰州市工业发展甚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带来了里程碑型的进步,但也为兰州市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效率问题、资源耗费问题等。所以对于兰州市来讲,工业绿色转型是必不可少且较为迫切的一步。自绿色发展理念最早提出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兰州市的绿色工业转型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因此需要实证分析影响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兰州市财政支出预算中节能环保支出以及大专及以上的人口数对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为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提出: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控制污染减小生态压力、政府加大投入以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建议。(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1)发布的报告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认为绿色经济的内涵就是在提高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公平,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等问题的经济发展方式,主张政府要发挥职能来寻求绿色经济发展,而对于工业来讲想要发展绿色经济,就必须完成工业的绿色转型。[1]而关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概念,PFerguson(2015)行业绿色化的转型将成为对不可持续性生产模式转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绿色化的转型实际上也就是从传统的非环保粗放型生产模式向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转化,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方式的转变。[2]工业绿色转型是必要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质量的问题,Dinda(2004)论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认为经济从清洁型农业依次向污染型工业再向清洁型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环境质量是先恶化再趋于改善的状态。[3]所以为了环境污染不再恶化,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不能止步,工业需要进一步实现绿色化转型。关于影响产业绿色转型的各种因素,国外还有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JBAng(2007)认为,提高能源的价格可以在刺激节约型能源的生产力同时也能明显地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生产力。[4]KJeong&SKim(2013)通过LMDI方法分析了韩国1991年至2009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证实了工业中轻工业行业结构变动对工业绿色转型有显著影响。[5]2.国内研究综述关于我国全面发展工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刘师嘉(2012)认为无论是从世界上国家的传统工业增长模式还是从我国现在资源环境的限制这两方面考虑,我国都必须加快绿色工业的转型。[6]麻东露(2015)则是通过对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工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绿色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区域上东南地区绿色工业发展较发达,西北地区普遍落后。[7]而胡安军(2019)通过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是呈波动式上升的,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在区域上呈现出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8]对于我国工业绿色转型所处的阶段与面临的问题来看,蓝庆新、韩晶(2012)认为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的特征依然十分明显,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全球气候恶化以及资源稀缺的问题,中国工业迫切需要绿色转型,而我国的工业绿色转型目前仍面临技术壁垒,体制壁垒和阶段壁垒等问题。[9]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所面临的工业绿色转型问题:杨永鹤(2016)以鞍山市这样的重工业为主导城市为例分析了重工业想要绿色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工业污染。[10]而对于各个方面都较不发达的西北地区关于工业绿色转型的问题:王培然、杨永春(2020)以西北地区城市为例,研究了近十年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工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文件,发现西北地区实施工业绿色转型政策的城市数量持续增长,但是所有城市都将重点放在效率和安全生产上,并且缺乏有关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指导。[11]而对于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因素,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发表了看法,王磊、惠施敏(2019)研究发现,国际产能合作对我国产业绿色转型也有显著影响:国外工程承包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出口贸易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东西部地区工业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彭星、李斌(2015)的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低水平的扩张和全球价值链并不有助于实现工业向绿色化转型,但是出口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在不同国家对产业实现绿色化转型的意义与作用依旧存在差异。进口贸易将有利于推动产业向绿色化转变,对提高经济增长率、人力资本、研发等方面都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不同国家在吸收外商投资时,其技术性溢出量的比例相差甚远。[13]何吾洁、梁小红、陈含桦(2020)等学者研究了税收对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化转型的作用,发现广义和中义的绿色税收能直接对制造业绿色转型起促进作用,而狭义的绿色税收效果不佳,而绿色税收在促进绿色转型中也起着间接作用。[14]夏丹(2019)认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还与消费者的行为有关。[15]3.研究简评综上所述,国内国外的学者都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影响因素都有一定的论述,国内学者也论述了部分地区的工业绿色转型,但对西北地区的工业绿色转型的研究较为少见,而西北地区因为气候、地理位置等问题发展较慢,更需要加快工业绿色转型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建立兰州市地区产业结构、工业三废排放量、城市经济发展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二、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现状分析(一)工业化发展的现状1.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现状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工业增加值为311858.7亿元,同比增加3.58%,第一产业提高值为70473.6亿元,同比增长8.85%,第二产业提高值为380670.6亿元,同比增长4.34%,第三产业提高值5371亿元,同比增长9.33%。由此可见中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直前进,但由于工业化带来了很多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绿色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自此以后,我国开启了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之路,下图图1是近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整体情况:图12009年至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增加值汇总由上图图1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9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随着时间推移都在增加,但也有不同,第一产业增加得较为平缓,并且一直都位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长趋势线的下方,而第二产业在2012年以前都位于第三产业增长趋势线的上方,但没有很大的差距,在2012年以后第三产业就高于第二产业。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曲线较为陡峭,这说明第三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2.兰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兰州市在我国一五和二五规划建设时期,成为12个重点的工业城市之一,这一阶段兰州市建设了重工业工厂例如兰炼、兰化等,形成了兰州工业的基本格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兰州市迅速发展工业化,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武器制造,能源供电,生物药业,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能源电网工业基地。从2019年的数据上来看,兰州市的轻工业与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3∶17。规模以上重工业单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74.7%,重工业化特征明显。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5户,实现工业增加值7499800万元,增长2.0%,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1.67%。(二)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现状2015年兰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节约能源消耗等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表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耗量年份煤炭(万吨)原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20151173.559685.082016889.96823.755.652017917.52881.476.572018928.2927.846.72019995.01915.446.63数据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15-2019年)由上面表1可以看出,从总体来看,像煤炭、原油等这类易污染环境的能源在逐年减少使用,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煤炭的消耗量比2015年减少了15.2%;原油减少了约5.43%,而像天然气这种对生态环境低污染的能源,则在增加使用量,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天然气的消耗量比2015年增长了30.51%,因此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推动绿色工业转型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但也可以从上表看出,在刚颁布实施节能减排方案的那两年,对生态环境高污染的能源使用量是降低的,从2017年开始,能源消耗又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政府对节能减排的监察力度不够大。其次根据工业绿色产值数据如下表所示:表2兰州市2009-2019年工业绿色产值年份工业绿色产值200912346930201014955136201117656565.31201219596797.81201323156557.43201424534583.76201521324664.01201620566744.55201721478483.6201820015257.79201919394124.11数据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09-2019年)由上面表2可以看出兰州市工业正在进行绿色转型,因为从总体来看,2009年至2019年的工业绿色产值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的,但也可以看出这个上升趋势并不稳定,每年都有不同的波动。这说明兰州的工业绿色转型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三、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兰州市工业发展总体上看都是在增长的,但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发展的限制,近年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多低于该市的GDP增长率,而且资源密集型行业经营难度也会大大提升。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自然条件的差别和局限性促使兰州市85%的工业总产值与80%的第三产业集聚到黄河河谷为首的主城地带。地区经济实力参差不齐。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很大,其基础建筑面积达到了每平方公里40,000多人。局部区域达到每平方公里80,000人。该市总面积的91.76%仅占该市经济总产值12.88%。市区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环境负荷水平不一致。2019年,兰州工业增加值中的重工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2%,轻工业增加值则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2019年,兰州有规模以上重工业单位243个。因此兰州市的工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但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一)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2019年兰州市重工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2.2%,而轻工业的增加值则同比增长了1.6%,2019年整个兰州市规模以上的重工业单位数有243家,但规模以上轻工业单位数只有82家。能源消耗高的产业类似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等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较高,而低耗能的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则相对较少。2019年增加值最为显著的工业是石油加工、炼焦以及核燃料加工业占总比为26.55%。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中,高科技制造业仅占到了总增加值12%左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但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缓慢,对绿色转型和产业发展的支持不足。(二)生态环境压力大兰州市工业发展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以及低效益的特点,工业产生的三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对水,空气和土壤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且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大。表32016年至2019年兰州市工业三废排放量年份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20163341.892566.45291.0520173527.752146.49307.820183780.532731.78402.0220193260.032467.52413.47数据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16-2019年)由上面表3显示,虽然兰州市这三类工业废物排放量在整体来看都是呈现出下降态势,但2017年、2018年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固体工业废物排放量与2016年相比却都是呈现上升态势。与2018年相比,2019年也产生了更多的固体工业废弃物。因此可以看出,兰州对三类工业废物排放量的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投入不足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基础薄弱,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图22009年至2019年兰州市节能环保与污染防治公共支出由上图图2可以看出兰州政府的节能环保预算一般都高于污染防治,而且由于兰州重工业污染严重,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绿色转型的发展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持,以及充足的财政支持。发展基础薄弱,特别是中小企业,显然不能满足工业绿色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兰州市在节能环保和污染预防等方面的公共支出远远不够。2019年,兰州节能环保支出仅占政府支出的1.3%。环境治理的强度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密切相关,污染防治方面的投资仍然不足。(四)科研高端人才缺少工业绿色转型优势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制约因素是科研高端人才,进行工业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拥有科研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队伍,而兰州市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比较小,加之兰州市的地理位置、工作、生活环境、晋升机会以及薪资等因素,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图32016年至2019年甘肃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兰州市自2015年成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之一后,并没有重视对人才的引进,由上图图3可以看出,在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中,甘肃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并没有显著增加,并且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满足兰州市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需要。四、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由于在目前已经公开的数里不存在直接衡量企业绿色转型情况的指标,故拟选择工业绿色产值来衡量企业绿色转型,因为鉴于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能源的消耗,工业绿色产值越大,与工业的环境污染及对能源消耗造成的损失成反比,其工业绿色转型也越容易,反之则是更困难。[16]所以工业绿色产值其公式为:工业绿色产值=工业总产值—环境污染损失—能源消耗损失,其中环境污染损失包括水污染损失和工业废气污染损失,计算公式为:环境污染损耗=废水排放量×单位处理费用+工业SO2排放量×单位处理费用,根据调查,2019年单位工业废水处理费用为1.4万元/万吨,单位工业废气污染处理费用12.62万元/万吨,能源消耗损失=规模以上工业煤炭资源消耗量×能源单位损失,其中能源单位损失为65.16万元/万吨。由于资源损耗只能查到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损耗,所以为了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工业总产值也将采取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因此根据计算得出表42009年至2019年兰州市工业绿色产值汇总年份环境污染损失(万元)能源消耗损失(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工业绿色产值(万元)2009897606.93270608.679213315146123469302010885812.7473755.2556159147041495513620111177742.27278750.42121891305817656565.312012874260.9383183.2562055424219596797.812013918823.41886604.1562416198523156557.432014861055.12686361.10922548200024534583.762015779867.47276468.5182218100021324664.012016247265.652457989.79362087200020566744.55201725891.798859785.60322179721121478483.62018275491.70260481.5122035123120015257.792019225041.03464834.85161968400019394124.11数据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09-2019年)2、解释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为,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政府给予的支持以及人才的多少,而地区经济发展,选择了人均GDP为衡量指标;政府给予的支持,选择了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的污染防治为衡量指标;产业结构的发展,选择了第三产业生产总指数为衡量指标;有关人力方面的选择,选取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因为当一个城市高端人才越多,相对而言参与到研究与试验的发展人员就越多,也就更可能给工业绿色转型做出贡献。因此本课题将以工业绿色产值、人均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公共预算支出中污染防治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变量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二)模型构建通过2009年至2019年的数据,以兰州市工业绿色产值为因变量(Y),用代表人均GDP、代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占比、代表政府的节能环保支出、X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如表2所示,建立出如下式(1)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i=β1+β2X1+β3X2+β4X3+β5X4+εi表5影响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因素年份工业绿色产值(万元)人均GDP(元)第三产业生产总指数(%)节能环保支出(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0091234693026251110.4324681023420101495513631336112755319561201117656565.3138444114.2633479307201219596797.8144492115.47863711445201323156557.4349786113.58249212472201424534583.7654137111.6967089307201521324664.0157142111.117315612578201620566744.555967111110473912610201721478483.665771106.98326412578201820015257.7971098106.91347398026201919394124.1175217108.4623908547数据来源:《兰州统计年鉴》(2009-2019年)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模型的可靠性,现将选用2009年至201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甘肃省统计局以及兰州市统计局公开发表的年鉴中的数据。(三)结果分析通过Eviews7.2软件对以上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分析推算兰州市工业绿色产值和人均GDP、第三产业生产总指数、政府的节能环保支出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如下:(71.95530)(373434.5)(24.58452)(468.7992)t1=2.797110t2=1.797110t3=0.581894t4=0.747546R2=0.704600F=3.577854第一、R2=0.704600,表示回归直线与样本点的接近同一条线,即拟合度较高。第二、计算结果中:β1=201.2699表示地区人均GDP越高,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越快,符合实际情况,因为人均GDP越高,兰州市经济发展就越高,就可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来进行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因此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就越好;第三、β2=671318.2表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越高,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越快,因为第三产业主要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不会造成大面积工业污染,因此与现实相符;第四、β3=14.30558表明兰州市财政支出预算中节能环保支出的增加会促进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这一结论与现实相符;第五、β4=350.4491反应了当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增加同样会促进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这是因为,工业绿色转型是需要高知识人才的,因此也与现实相符。从以上数据中,推断出如下结论:人均GDP、第三产业生产总指数、兰州市财政支出预算中节能环保支出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都会对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产生正向影响。五、兰州市绿色工业转型的措施要实现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解决兰州市因为工业化而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就必须提高兰州市的经济发展,从人才、投入等多个方面入手,调整兰州市的产业结构向绿色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具体提出以下的建议:(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的产业结构是兰州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面。兰州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低碳产业应成为主要重点,并努力对三个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现代化。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引进能够使传统产业逐步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方向转变和发展的现金技术,从而创建新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快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促进产业由中型向高级发展。加快淘汰生产落后的工业企业,增加中小企业在工业绿色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加大对新兴战略产业的支持,整合新兴战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特征,完善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工业绿色的转型与发展。并且在近几年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措施中,兰州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有所改善,但规模不大,因此有必要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围和规模。促进高智慧、高端化的工业发展。(二)控制污染减小生态环境压力其次,控制污染和减轻环境压力也是促进兰州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面,兰州是一座以重工业为基地的城市,因此在产业结构转型时还必须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健全工业“三废”的排放机制,制定排放标准,并对排放超标“三废”的工业企业处以罚款,加强对工业生产污染的控制,严格控制工业生产的过程。从原材料到成品;实现绿色转型的发展。此外,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是解决兰州工业高能耗,高排放的另一种方式。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高污染能源的使用,推广和应用清洁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使工业产品绿色化并使用绿色能源。实现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绿色发展,满足工业绿色转型与发展提供所需的能源消耗低的要求。(三)政府加大对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投入兰州市工业的绿色转型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保证。政府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致力于发展兰州市工业的绿色转型,特别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和政治扶持。建立和完善绿色转型与发展的技术政策,政府要经常与已经处于绿色转型与发展前沿的其他工业企业建立联系,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并建立广泛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交流。引领兰州市工业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发展。(四)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人才也是影响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兰州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机制,大力引进科研的高端人才,不仅仅要做好引进来工作,还要做好留下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政策,通过对工资的提升、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的科研高端人才,还有可以通过对高学历应届生的社会福利、住房福利以及招聘福利的建立,从而引进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才加入到对兰州市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参考文献[1]UNEP.Towardsagreeneconomy:pathwaysto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povertyeradication[J].NairobiKenyaUnep,2017,(2):01-05[2]FergusonP.Thegr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卒中护理查房》课件
- 个人网上商店销售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返聘协议书书范本
- 建筑企业借款合同书
- 公司合并吸收转让协议书
- 生物医药市场分析与营销试题
- 服装店铺协议书
- 月嫂定金协议书
- 软件委托研发合同协议
- 通风排烟施工合同协议
- 18 井冈翠竹 课件
- 书画艺术品买卖合同
- 小石狮【经典绘本】
-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高守平第2版)
- 现金盘点表完整版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 投行业务二o一五年度经营绩效考核办法
- 心内科实习生规培手册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2021年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