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16天——地质灾难40分钟一、选择题2024年8月14日3时50分在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北纬24.19度,东经102.71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缘由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B.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2.地震发生后须要重点防范的次生灾难是 ()①滑坡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堰塞湖⑤蝗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读2009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3、4题。3.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 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4.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改变,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D.科技进步,抗震实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2024·济南高一检测)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分布图,完成5、6题。5.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难多发缘由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困难,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裂6.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难,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读我国2024年全国三类灾难状况统计表,回答7、8题。2024年全国三类灾难状况统计表溪河洪水滑坡泥石流死亡人数(人)11712490发生次数(次)8348297.表中信息凸显的自然灾难特征是 ()A.区域性 B.联系性 C.严峻性 D.周期性8.我国半潮湿、半干旱地区的山地环境中,泥石流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山麓地带洪积物 B.潮湿季节的暴雨C.人类开矿积累物 D.干旱季节风化物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安静期。读2024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据此完成9、10题。9.与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相关性最强的是 ()A.板块的生长边界 B.板块的消亡边界C.地形破裂的岛屿 D.海陆的连接地带10.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缘由是()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摆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④横波到达,左右摇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年我国川滇山区多次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灾难。据此回答11、12题。11.川滇山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该地区泥石流成因类型最有可能是()A.冰川泥石流 B.降雨泥石流C.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D.暴雨引发泥石流12.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样的同步性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二、非选择题1.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之一,分析其成因。(2)该地区还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叠加区,试分析其缘由。2.(2024•北京高考)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缘由和主要危害。高一年级20天轻松提升地理第16天——地质灾难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C。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2.【解析】选B。地震易引发滑坡、泥石流,滑坡体及泥沙、石块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3.【解析】选C。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地震分布基本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新疆、青藏、华北和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4.【解析】选D。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同时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难经济损失显示出上升的趋势。5.【解析】选D。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难发生的缘由,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6.【解析】选B。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爱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积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供应了基础条件。7.【解析】选C。从表格中可知,洪水、滑坡和泥石流三个自然灾难发生次数多,造成的死亡人数较多,体现了灾难的一种破坏性和严峻性。区域性是说不同的区域自然灾难的类型不同,如滑坡、泥石流等灾难多发生在降水多的山地地区,联系性是说自然灾难具有关联,如地震有可能引发海啸或者风暴潮等,周期性是自然灾难具有时间间隔。8.【解析】选D。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难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别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半潮湿、半干旱地区相对降水较少,山地环境中主要物质是干旱季节风化物,动力条件是降水和重力能。山麓地带洪积物相对较少,并且地形平坦,不能短时间大规模爆发,泥石流多流速较快。9.【解析】选B。结合图示可知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一样,主要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带。10.【解析】选B。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主要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人们感到上下颠簸。几秒钟后横波传到,人们感到左右摇摆。11.【解析】选B。我国川滇山区的泥石流类型主要是降雨泥石流。12.【解析】选B。滑坡、泥石流具有与降水相对一样的季节改变,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的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二、非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难、成因及危害。第(1)题,该区的渭河谷地、汾河平原都是断层活动形成的,地壳极不稳定。第(2)题,可从地理位置、气候、黄土特性、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因素。答案:(1)多断层分布,地壳不稳定。(2)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黄土土质疏松;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高,植被破坏严峻,这些都为滑坡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托儿所火灾应急预案范文(3篇)
- 软件设计师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计算机软件考试常见错误分析
- 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试题及答案总结
- 便捷复习的试题及答案高效利用
- 企业财务健康状况与战略制定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难题攻略与答案
- 法学概论的重要概念归纳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架构与运营考察试题及答案
- 康复医疗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高血压科普基础知识培训-2025世界高血压日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理工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无人机拍摄培训课件
-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预案
- 透析患者高钾血症饮食护理
- 搜索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高分子化学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