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32讲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考纲清单](1)科技成就:四大独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汉字与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发展与艺术成就。一、四大独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独创成就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独创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起先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运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战国时独创“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觉的时代名师点拨关于四大独创的几点相识(1)四大独创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确定四大独创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2)在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中,纸的独创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动作用也最为显著。(3)火药在欧洲所起到的作用说明科技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环境。二、汉字与书画、戏曲1.汉字的演化(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目前中国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2)演化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2.书法艺术类别特征代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好用价值高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尽情,审美价值高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则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好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文征明特殊提示汉字与书法的区分(1)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依据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化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2)书法兼具审美与好用功能,自觉地创建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始于魏晋时期。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3.中国书画的起源与演化时期特征代表魏晋总结出很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学问点拨宋元以来,中华文明起先呈现出困难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来的高雅文化倾向。例如在绘画领域出现的风俗画(反映出世俗化倾向)、文人画(高雅文化倾向)。4.戏曲(1)发展演化: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艺术①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②发展: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③传播: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三、古代中国的文学1.《诗经》(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3)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1)特点:采纳楚国方言,句式敏捷,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2)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3.汉赋含义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特点内容丰富,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旺盛缘由:开放与旺盛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5.宋词和元曲宋词旺盛缘由:商业发展,城市旺盛,市民数量不断增加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元曲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6.明清小说(1)背景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心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③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3)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1.东汉蔡伦独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东汉蔡伦不是独创造纸术,而是改进。2.《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3.元曲就是元杂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颂、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4.京剧的形成标记着我国戏曲的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元杂剧的形成标记着我国戏曲的成熟。考点一世界科技史上的绚烂明珠——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概念解读]——与中国古代科技相关的历史概念1.阳历(太阳历):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周期(即回来年,约等于365.2422日)为一年,一年划分成12个月,它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依据阳历日期,可知寒来暑往的四季改变、合理指导农业等事。公历(学名格里高利历)就是阳历的一种。2.阴历(太阴历):我国农历不属于此类,但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农历称之为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等于29.530588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因而阴历的日期不能显示四季冷暖。这种历法好用价值太小,现除伊斯兰教外,已弃置不用了。3.阴阳历:我国的农历属于此类,它取月相的改变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来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来年相适应。依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也许驾驭四季更替。[获得材料信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亲密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行或缺的人员……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精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改变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说明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探讨表明,所记日食绝不行能发生。日食记录尽然因政治上的缘由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国古代科技好用性强,缺少试验,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集中分布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认知深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究不够。(2)探讨方法:主要采纳传统的典籍整理与阅历总结,缺少试验。(3)科技运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须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5)成就:全面旺盛,多项成就领先世界。[获得材料信息]——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改变材料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年头科技独创(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1—400年452862%1738%401—1000年453271%1329%1001—1500年673857%2943%1501—1840年472194%45396%信息获得: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公元1500年之前中国科技独创占世界百分比都在57%以上,说明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而公元1500年之后只占世界4%,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在这一时期快速落后于世界。认知深化16—18世纪四大独创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缘由项目中国西方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政治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供应了保障思想文化儒家留意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对外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主动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考点二多姿多彩的文化——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概念解读]——与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相关的历史概念1.风俗画以市井风情为题材,不带政治、宗教和伦理的价值推断。2.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强调特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以写意为原则,以自娱为目的;时代特点明显。3.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在题材上,讲究布局构图,采纳散点透视法,突破时空限制,广摄景物,有高远、深远、平远等多种取景方法,不拘泥于对客观自然景观的逼真描写,追求主观情致和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以形写意”乃至“得意忘形”)。4.写意画国画的一种画法,俗称“粗笔”,跟“工笔”相对。用笔不讲究工细,留意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绘画风格。5.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为适应城市居民须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又称为城市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的社会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它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获得材料信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演进材料一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消遣场所也须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二明代小说旺盛……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亲密,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运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要求:(1)依据材料一,概述艺术世俗化趋势的推动因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推动因素:古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消遣设施的旺盛,市民阶层的扩大,人民消费实力的提高。(2)特色: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材料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以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要求: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有何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爽,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期,诗风凝重愁闷,反映了唐朝衰败的社会现实。认知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和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独尊,文学艺术大放异彩,如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气概。(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担心,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志向生活的憧憬;山水画起先形成;书法渐渐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旺盛,民族融合,中外交往频繁。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旺盛;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等书法艺术成就辉煌。中唐之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5)宋元时期: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南宋山河破裂,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愿的文人画盛行。考点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促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缘由(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供应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供应了物质基础。(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教化:中国古代教化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对外交往:常见的中外沟通,使中国古代科技能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才智。(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阻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因素(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化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1.(2024·江苏高考,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自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答案A解析A对:题干的关键信息“少引圣籍,多发自然”“雅俗共赏”,体现了元曲贴近生活、易受欢迎的特征。B错:题干不能反映元曲寄情山水的风格。C错:材料没有反映元曲句式的特点。D错:题干只是说明白元曲雅俗共赏,并没有体现出元曲内容的丰富性。易错警示本题失分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阅读、理解实力较差;二是不能紧扣材料所供应的信息作出正确的推断。这两个问题都反映了考生历史说明实力的不足。2.(2024·江苏高考,5)中国画留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留意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内容,前者是董仲舒的主见,后者是王阳明的主见,都不是中国画的特点,故A、D两项错误,先解除。诗画合一是指诗与画的结合,材料的内容没有关于“诗”的信息,故B项可解除。材料中“留意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表明留意用画面来传情达意,符合“情与景的结合”理念,故C项正确。学问归纳文人画与传统绘画相比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的。,本题给考生的启示是:凡特点都是比较而来的,所谓特点就是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它的提炼具有确定的主观性,其内容则具有客观性,理解历史事物要精确把握其特点。3.(2024·江苏高考,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留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概”答案C解析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须要,主动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须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学问拓展汉初,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建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这种夸张渲染的文体,既与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强盛阶段的时代气息契合,又迎合了汉武帝这位有为之君的政治诉求。1.(2024·海门一模,4)据《爱日斋丛抄》载:“也许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运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也许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运用”,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宋代,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故C项错误;据材料“也许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D项正确。2.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淌奔放”答案B解析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淌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3.清王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秘密保护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与挑战
- 2025年计算机一级MSOffice评分标准及答案
- 汉语能力突破试题及答案课程
- 计算机一级Msoffice提升建议试题及答案
- 文学概论的研究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深入研究税法案例的经验与教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罕见病药物研发激励政策与产业人才培养报告
- 计算机一级Photoshop图层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税法的在线学习试题及答案
- 固废综合利用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汉代文化课件图片高清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四川卷】【高二】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 液压油供应合同协议
-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 2025-2030煤油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香港劳务服务合同协议
- 园林喷洒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软管接头第2部分:24°锥形
- 道路运输汛期教育培训
- 患者投诉处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