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1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2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3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4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概念:大一统、推恩令、尊崇儒术大单元教学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设计者:徽风皖韵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CLICKHERETOADDATITLE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6岁继位的他面临了怎样的困境?他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4年)汉朝的第7位皇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前156年~前87年右键打开超链接播放视频030201“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营、北击匈奴了解汉武帝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022课标要求学科素养·立德树人【2022课标】通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及影响;了解大一统的含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推恩令”措施及影响。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目录01

政治篇·推恩令削弱诸侯CONTENTS03经济篇·盐铁铸币归中央自主学习·问题引领【问题探究5】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问题探究2】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问题探究3】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问题探究4】面对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02

思想篇·罢黜百家尊儒术04

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问题探究1】: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朝巩固秦朝确立秦始皇汉武帝什么叫大一统?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规律探究·整体感知诸侯豪强势力膨胀诸子百家说三道四富豪垄断经济命脉政治思想经济游牧民族侵扰边疆军事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汉武帝即位后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面临什么具体问题?第一部分01一、政治篇·推恩令削弱诸侯【问题探究1】: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新课授课·知识讲解诸侯豪强,藐视中央观看视频,了解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并思考以下问题。国家认同1.“推恩令”——背景阅读材料,思考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政治篇·推恩令削弱诸侯弊: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利:建国初期稳定局势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1.“推恩令”——背景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材料一:……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史记·粱孝王世家》材料二:“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①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②豪强势力: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楚汉之争封异姓王(功臣7个)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文帝景帝“出入拟与天子”“不听天子诏书”武帝前202年始铲除异姓王,封同姓王9个高祖诸侯国地盘占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晁错:《削藩策》七国之乱平定

七国之乱主父偃建议“推恩”1.“推恩令”——背景汉武帝采纳了谁的意见?相关史事: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利,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阅读材料,思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诸侯威胁中央问题了吗?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侯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侯推恩令前后诸侯领地变化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汉武帝诸侯诸侯诸子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后果,由皇帝制定封号。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

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2.“推恩令”——实施【问题探究1】:推恩令的“恩”体现在哪里?推恩令的实施皇帝诸侯王侯诸侯王侯侯侯中央统辖的郡诸侯王侯侯侯侯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推恩令的作用

学习与探究“推恩令”妙在哪里?作用何在?分化实力转移矛盾兵不血刃“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3.削爵、夺地、除国汉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你送來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4.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皇帝司隶校尉(中央)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地方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第二部分02二、思想篇·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问题探究2】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问题探究3】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观看视频,了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史实,并思考以下问题。汉初百家,思想混乱文化认同1.背景:

材料:汉初百家之学,除名、墨未见代表思想的人物以外,各家还有相对的势力,尤其是道、法、阴阳、纵横家言,尚相对的显于汉廷与郡国之间。——《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二思想篇·罢黜百家尊儒术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对统治不利。道家法家儒家假如你是皇帝,你会选择哪一家的学说来治国?理由?2.措施: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修学……。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四》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措施: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罢黜百家:“贬低并排斥”其他学派,但不是“禁绝”作用:

【问题探究2】汉武帝在诸子百家中选择了儒家思想的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所宣扬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类别秦始皇汉武帝不同点内容方式结果相同点目的实质采用法家思想尊崇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加速了秦朝灭亡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控制思想、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对思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坏采用缓和的方式【问题探究3】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方面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部分03三、经济篇·盐铁铸币归中央【问题探究4】面对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观看视频,了解汉武帝盐铁专营制度,并思考他又为何收回铸币权?盐铁铸币、经济命脉

经济认同1.背景: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鄣海泽,邓通专西山。山东奸猾咸聚吴国,秦、雍、汉、蜀因邓氏。吴、邓钱布天下。

译文:文帝时,人们可以随便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濞垄断了煮盐业,邓通垄断了铸钱业,山东奸猾之徒齐聚刘濞帐中,秦、雍、汉、蜀贪鄙之辈依附邓通麾下。刘濞、邓通的钱遍布天下。西汉初年,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想一想三经济篇·盐铁铸币归中央2.措施:五铢钱齐铁官印①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②设盐官,盐铁官营、专卖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3.意义: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问题探究4】面对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史记·货殖列传》①如果农民弃农经商,会阻碍农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②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耧车知识拓展·开阔视野第四部分04四、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问题探究5】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观看视频,了解汉武帝是如何征服匈奴的,并思考以下问题。勇于亮剑、四方平安地域认同材料2:秦汉之际,匈奴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经常挥师南下,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限于国力,西汉初期,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部编版七上课本》问题(即背景):匈奴统一,南下犯边,袭扰大汉结合课本P60思考,材料反映当时西汉还面临什么问题?材料1: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汉初和亲国力疲软1.背景:四军事篇·大破匈奴保边疆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边疆之困的?其结果如何?公元前138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公元前127年卫青第一次北击匈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第二次北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北击匈奴《史记》记载:天子为治第,令骠(piào)骑(qí)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2.措施:北击匈奴

相关史事: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影响:漠北战役后,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卫青、霍去病雕塑封狼居胥原因:经过“文景之治”,

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时期组建强大骑兵,开始反击匈奴。过程:卫青、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三次大战,匈奴受创转移漠北和西北部。

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迪?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精神才能建功立业?

我们应该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志向;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须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奋发上进、公而忘私的精神。高潮:漠北战役秦朝疆域图汉武帝时期疆域图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版图得以拓展。汉朝国家民族汉族【问题探究5】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人物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主要贡献秦始皇汉武帝创立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巩固大一统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匈奴(漠北战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统一文字兴办太学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知识整合·素养提升

汉武帝与秦始皇相比较,你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怎样的帝王?

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政治上,他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经济上,他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过: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但他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知识整合·素养提升军事政治思想经济匈奴犯边袭扰大汉诸侯壮大豪强横行思想混乱威胁统治富商大贾控制经济命脉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③建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官营、专卖③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知识架构·提纲挈领板书设计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2023年湖南张家界)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