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1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2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4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物理部编版历史(七上)学易同步精品课堂大概念大主题新课标新理念创新设计核心素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大单元教学》单元复习目录目录大概念·大主题01课标标准·目标引领02单元概述·整体感知03规律探究·思路导学04时空线索·重大事件050606202X中国古代史知识构建01大概念·大主题壹中国古代史时空线索概述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统一,又有分裂,但分裂只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01大概念·大主题壹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条基本线索:(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两段民族大交融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1)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2)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3)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4)元朝: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结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古代史规律总结01大概念·大主题壹1234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史料实证、时空观念)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史料实证02课标标准·目标引领贰2022年新课程标准主题目标考点1北京人考点2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和原始农业知识点归纳考点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点4炎帝、黄帝单元重点北京人的特征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原始农业的产生考点5禅让制

02课标标准·目标引领贰主题目标本阶段时间界限为距今约170万年前到距今约6000年前,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的起源的主要证据。本课主要的早期人类由远到近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后世的人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了解到这些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突出特点以及重要的技能。原始农耕生活:1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祖开始了定居生活,于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其中,分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遗址,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远古的传说: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人类进入到部落进而到部族社会,这一时期存在许多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其后有许多部族,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族首领,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利害关系、共同信仰,是早期国家的的雏形。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03单元概述·整体感知叁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04规律探究·思路导学肆三大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两大原始农耕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人文始(初)祖炎帝、黄帝一种制度禅让制1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3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5距今约6千年半坡居民4距今约7千年河姆渡居民2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6炎帝、黄帝远古人类氏族聚落文明曙光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阶段特征:生产力不断提升,人类的智力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渐渐向奴隶社会过度05时空线索·重大事件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伍06阶段特征·全球史观陆

中国世界阶段特征原始人类:北京人原始农业兴起:黄河流域的半坡、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形成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政治方面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约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经济方面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逐渐产生并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知识点0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远古人类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状况意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3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用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观念,会人工取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元谋人牙齿化石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饰品名师点拨1.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及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埋藏在地下的远古生物遗骸、遗迹经自然作用变成的石块,称为“化石”。北京人遗址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材料2: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厚40多米,1921年一1927年先后发现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树籽。材料1:1965年5月1日,我国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①制造工具②知道使用火①使用火并保存火种②捕猎、采集③使用打制石器材料4:“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材料3:“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①群居生活①居住在洞穴史料实证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知识点0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原始居民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生产工具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作骨器、角器等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制作陶器和乐器;会纺织、制衣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半坡遗址出土的粟和蔬菜种子半坡出土陶埙史料实证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距今约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北京人元谋人人面鱼纹彩陶盆猪纹陶钵170万年元谋人70-20万年北京人3万年山顶洞人7000年河姆渡居民6000年半坡居民原始农耕居民与早期人类相比更为进步①食物;采集狩猎到农业②居住洞穴到房屋③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史料实证时空观念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大汶口白陶鬶(gui)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短足。龙山黑陶高柄杯大汶口与龙山文化赏析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饮酒器,杯敞口,束腰,平底。杯身有凸出的纹饰,高柄中空。龙山文化遗址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史料实证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远古人类北京人河姆渡人生产工具经济形式采集狩猎;迁徙、穴居生活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定居生活根据表格思考,远古人类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工具的进步(或者生产力的提高)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良渚古城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理由:①良渚古城出现了宫殿、大型公共设施;②良渚古城墓葬中出现了王权物化标志;③良渚古城中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良渚古城的城内建筑、城墙、外城以及水利系统的土石方工程量达1005万m3。其中,良渚古城核心区面积约为6.3km3,是世界上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市系统之一。宫殿区营建在长方形人工土台上,面积约30万m3,发现了35座长方形房址,多为南北朝向,排列整齐。发掘的墓葬显示,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分化和职业差别,以12号墓规格最高,出土了600余件(组)玉器,包括体量最大的“玉琮王”和“玉钺王”,标志着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同时掌握着神权、军权和王权的统治者。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根据以上考古史料判断良渚古城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并阐述理由。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知识点03:黄帝、炎帝的传说传说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战役作战双方结果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炎黄子孙(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黄帝VS炎帝炎黄部落VS蚩尤部落炎帝战败,炎黄联盟形成打败蚩尤,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初)祖。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含义标准实质相关人物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贤德民主推选部落首领鼓励人们开垦荒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大禹治水(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禹制度禅让制世袭制标准方式人物影响尧舜禹贤德民主推选血缘世代传承启公天下家天下教师指导知识点04:禅让制禅让制:以德、才为选拔部落首领的标志。只要有才或者有德行就可以成为部落首领,因此与血缘没有关系;历史解释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家国情怀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①皇帝、指南车、涿鹿之战②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①禅让制;世袭制①大禹治水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史料实证家国情怀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改革开放以来,黄帝陵迎来了海内外同胞祭祀黄帝的盛况,前来黄帝陵寻根祭祖、祭祀黄帝的人数日益增加,并逐步形成了清明节公祭、重阳节民祭的惯例。海内外华人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祭拜黄帝陵有何意义?①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②a缅怀先祖的丰功伟绩,表达全体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以及整个中华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认同。b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爱国情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家国情怀07知识梳理·核心素养柒易错易混点解析分清早期人类的区别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区别远古传说与历史史实间的关系①相同点:都是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②不同点: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农作物、家畜、居住条件等。①传说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代代口耳相传会发生变化,与历史史实不符②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来印证并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信息①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②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③山顶洞人与现代人最为接近,不仅会使用火、保存火种还懂得人工取火。08单元整合·能力提升捌1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3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5距今约6千年半坡居民4距今约7千年河姆渡居民2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6炎帝、黄帝远古人类氏族聚落文明曙光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迁徙采集狩猎定居农耕生产工具的改进体现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发展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08单元整合·能力提升捌1.福建省东山县海域发现了1件人类遗骨右侧肱骨残段,该化石由东山县博物馆馆长陈立群于1987年1月21日发现,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尤玉柱、张振标鉴定,命名为“东山人”。材料说明研究远古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科学推断 B.史籍记载 C.化石 D.DNA检测2.历史研究的原则是依据真实史料说话,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已经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D.已经开始过农耕生活3.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

)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