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方案TOC\o"1-2"\h\u259第一章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概述 2193901.1防治技术发展背景 2183791.2防治技术现状分析 32010第二章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方案 441522.1生物处理技术 4117622.2物理处理技术 4161202.3化学处理技术 424890第三章废气处理技术应用方案 5324263.1吸附法处理技术 5197513.2吸收法处理技术 548543.3催化转化法处理技术 631908第四章固废处理技术应用方案 6249534.1资源化利用技术 650694.2安全填埋技术 7181854.3焚烧处理技术 718595第五章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 7174315.1噪声源头控制技术 767535.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885155.3噪声防护技术 81099第六章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 8300396.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841506.1.1概述 8646.1.2物理修复技术 836136.1.3化学修复技术 9109516.1.4生物修复技术 985666.2土壤污染预防技术 9146126.2.1概述 966996.2.2污染源控制 9282246.2.3土壤改良剂应用 9323556.2.4生态修复 944826.3土壤污染监测技术 949896.3.1概述 924916.3.2土壤污染监测方法 10265956.3.3监测频率与范围 10108636.3.4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 1011442第七章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 10259587.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10259167.1.1技术概述 10283097.1.2技术应用 10255787.2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030647.2.1技术概述 1118207.2.2技术应用 11229087.3农业废水处理技术 11322287.3.1技术概述 11187537.3.2技术应用 1123516第八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 12109188.1粉尘治理技术 12154608.1.1技术概述 1258938.1.2技术应用 12309818.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 12227948.2.1技术概述 12214648.2.2技术应用 12194668.3恶臭治理技术 13158928.3.1技术概述 13232378.3.2技术应用 1325658第九章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展望 13167529.1技术创新路径分析 13134349.1.1市场需求导向 1353879.1.2产学研合作 13310329.1.3知识产权保护 13251539.2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4125199.2.1绿色低碳技术 1421479.2.2智能化技术 14219079.2.3集成化技术 14228579.3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1466009.3.1城市环保 1433489.3.2工业环保 1435259.3.3农业环保 14207769.3.4生态修复 1430479第十章防治技术应用推广策略与建议 141327410.1政策法规支持 141379810.2技术交流与合作 153139710.3人才培养与培训 151208210.4市场化推广模式 15第一章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概述1.1防治技术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为环保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市场需求: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和个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环保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3)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不断升级,为环保行业提供了更多高效、经济的防治技术。(4)国际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事务,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促进了我国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1.2防治技术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水污染防治技术: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治理、农村污水处理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3)固废处理技术: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4)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部分技术尚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2)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广泛:虽然我国环保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市场准入等。(3)环保产业链条不完善:环保行业涉及多个领域,但当前我国环保产业链条尚不完善,制约了环保技术的全面发展。(4)环保法规体系不健全:虽然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环保法规体系仍不健全,制约了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第二章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方案2.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该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在生物处理技术中,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两种主流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膜法则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实现对有机物质的降解。为实现高效生物处理,以下措施应予以考虑:(1)优化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降解效率;(2)控制溶解氧浓度,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3)合理设计生物反应器,提高传质效率;(4)实施生物污泥的浓缩与脱水,降低剩余污泥产量。2.2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离心、膜分离等技术。以下为几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1)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施;(2)沉淀: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3)过滤:利用过滤介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4)离心:利用离心力,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5)膜分离:通过半透膜,实现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物理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投资较低、运行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2.3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1)混凝: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絮体,便于后续处理;(2)氧化:利用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3)还原:利用还原剂,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便于去除;(4)吸附: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5)电化学:利用电流,促使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去除。化学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稳定、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但投资成本较高,运行管理要求严格。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污水处理目标和水质要求,合理选择处理技术。第三章废气处理技术应用方案3.1吸附法处理技术吸附法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以下是吸附法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1)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污染物,选择具有较高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和再生能力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2)确定吸附设备:根据废气处理量和污染物浓度,选择合适的吸附设备。常见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等。(3)优化操作条件:通过调整吸附温度、压力、湿度等参数,提高吸附效率。同时控制吸附剂的再生周期,保证吸附效果。(4)监测与控制:对吸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废气处理效果。定期检测吸附剂功能,保证其正常运行。3.2吸收法处理技术吸收法处理技术是通过将废气中的污染物溶解于吸收液中,从而实现净化废气的目的。以下是吸收法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1)选择合适的吸收剂: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污染物,选择具有较高溶解度、反应活性、稳定性的吸收剂。常用的吸收剂有水、碱性溶液、酸性溶液等。(2)确定吸收设备:根据废气处理量和污染物浓度,选择合适的吸收设备。常见的吸收设备有填料塔、喷淋塔、吸收塔等。(3)优化操作条件:通过调整吸收液的流量、温度、pH值等参数,提高吸收效率。同时控制吸收液的循环利用,降低运行成本。(4)监测与控制:对吸收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废气处理效果。定期检测吸收剂功能,保证其正常运行。3.3催化转化法处理技术催化转化法处理技术是利用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催化转化法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1)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污染物,选择具有较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2)确定催化转化设备:根据废气处理量和污染物浓度,选择合适的催化转化设备。常见的催化转化设备有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等。(3)优化操作条件: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空速等参数,提高催化转化效率。同时控制催化剂的再生周期,保证催化效果。(4)监测与控制:对催化转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废气处理效果。定期检测催化剂功能,保证其正常运行。通过对吸附法、吸收法和催化转化法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案进行阐述,可以为环保行业废气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废气特点和处理需求,合理选择和优化处理技术。第四章固废处理技术应用方案4.1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固废处理的重要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资源化的产品,从而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具体应用方案如下:(1)加强废物的源头分类,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效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固体废物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2)推广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如废塑料、废纸张、废金属等废物的回收利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3)发展废物资源化产品,如废轮胎制备为橡胶粉、废玻璃制备为玻璃棉等,提高废物资源化利用附加值。4.2安全填埋技术安全填埋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应用方案如下:(1)合理规划填埋场选址,保证填埋场与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保持安全距离。(2)采用先进填埋工艺,如垂直防渗、水平防渗等,减少废物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3)加强填埋场运营管理,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3焚烧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具体应用方案如下:(1)优化焚烧炉设计,提高焚烧效率,降低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2)推广焚烧余热利用技术,如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供暖等。(3)加强焚烧厂运营管理,保证焚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开展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提高焚烧炉渣的综合利用率。第五章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5.1噪声源头控制技术噪声源头控制技术是防治噪声污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产生的可能性。(2)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3)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噪声。(4)采用减振降噪技术:对振动较大的设备,采用减振降噪技术,降低噪声。5.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技术噪声传播途径控制技术旨在阻断噪声传播途径,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隔音屏障:在噪声源与受体之间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声传播。(2)吸声材料:在噪声传播途径上使用吸声材料,降低噪声能量。(3)隔声门窗:采用隔声功能好的门窗,减少噪声通过门窗传播。(4)绿化降噪:在噪声传播途径上增加绿化带,利用植物吸声降低噪声。5.3噪声防护技术噪声防护技术主要针对噪声受体,降低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个人防护:采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害。(2)噪声监测与预警: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噪声污染情况,提前预警。(3)噪声治理设施:对重点噪声污染源,采用噪声治理设施,降低噪声排放。(4)生态环境保护:在噪声敏感区域,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降低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第六章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6.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6.1.1概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章将详细介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方案,旨在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6.1.2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客土置换、原位固化稳定化、电动力学修复等。客土置换是将受污染土壤与清洁土壤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污染程度的目的。原位固化稳定化是通过添加固化剂或稳定剂,使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的固态物质。电动力学修复则是利用电场作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向电极迁移,从而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6.1.3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土壤淋洗、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等。土壤淋洗是通过添加淋洗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并去除。化学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降低其毒性。化学还原则是通过还原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物质。6.1.4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等。植物修复是通过种植对污染物具有吸附、降解作用的植物,降低土壤污染程度。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动物修复则是利用蚯蚓等土壤动物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污染物降解。6.2土壤污染预防技术6.2.1概述土壤污染预防技术旨在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污染,避免污染的发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预防技术。6.2.2污染源控制加强污染源控制,对可能产生土壤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6.2.3土壤改良剂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质量,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6.2.4生态修复加强生态修复,恢复受损土壤生态系统。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措施,提高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6.3土壤污染监测技术6.3.1概述土壤污染监测技术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及时发觉污染,为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6.3.2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现场快速检测等。土壤样品采集要遵循代表性、均匀性、随机性原则。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气相色谱质谱等。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如便携式光谱仪、土壤检测卡等,可快速判断土壤污染状况。6.3.3监测频率与范围根据土壤污染风险等级和区域特点,确定监测频率和范围。高风险区域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及时发觉污染。6.3.4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土壤污染动态变化,为污染防治决策提供依据。第七章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7.1工业废水处理技术7.1.1技术概述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针对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1)物理法:主要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中和、氧化还原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3)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7.1.2技术应用(1)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废水,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2)加强废水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处理难度。(3)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4)实施废水回收利用,减少新鲜水资源消耗。7.2生活污水处理技术7.2.1技术概述生活污水是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旨在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1)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达到净化目的。(2)氧化沟法:通过生物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3)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和降解。(4)MBR(膜生物反应器)法:结合膜分离和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7.2.2技术应用(1)根据污水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2)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3)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管理水平。(4)推广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7.3农业废水处理技术7.3.1技术概述农业废水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农田灌溉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农业废水处理技术旨在降低污染物浓度,减轻对水环境的影响。以下为几种常用的农业废水处理技术:(1)物理法:包括格栅、沉淀、过滤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3)生物法:包括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等,用于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7.3.2技术应用(1)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水,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2)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4)推广农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第八章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方案8.1粉尘治理技术8.1.1技术概述粉尘治理技术主要针对工业生产、建筑工地等产生的颗粒物污染,以减少其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粉尘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滤料过滤技术:采用滤料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以去除气体中的粉尘。(2)湿式除尘技术:通过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接触,将粉尘捕集并去除。(3)静电除尘技术:利用静电场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带电,然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将粉尘捕集。8.1.2技术应用(1)工业生产领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治理,降低排放浓度。(2)建筑工地:采用湿式喷淋、封闭式施工等方法,减少建筑工地扬尘。(3)城市道路:定期洒水、清扫,降低道路扬尘。8.2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8.2.1技术概述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旨在降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吸附,以达到净化目的。(2)吸收法:利用吸收剂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吸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3)燃烧法:通过高温燃烧,将气态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物质。8.2.2技术应用(1)工业废气治理:采用吸附、吸收、燃烧等方法,降低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2)汽车尾气治理:采用三元催化器、尾气净化器等设备,减少尾气排放的污染物。(3)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8.3恶臭治理技术8.3.1技术概述恶臭治理技术旨在减少恶臭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恶臭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恶臭气体进行生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2)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将恶臭气体氧化为无害物质。(3)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恶臭气体进行吸附,以降低恶臭浓度。8.3.2技术应用(1)工业企业:对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治理,降低排放浓度。(2)垃圾填埋场:采用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等方法,减少恶臭气体排放。(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治理,提高周边环境质量。第九章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展望9.1技术创新路径分析环保行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战略产业,其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环保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向。依托于国家科技计划,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进程。还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9.1.1市场需求导向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例如,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提高治理效果。9.1.2产学研合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环保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开展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9.1.3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权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9.2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环保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测:9.2.1绿色低碳技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技术将成为环保行业的发展重点。例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9.2.2智能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保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智能化技术将在环保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污染防治效果。9.2.3集成化技术集成化技术将不同领域的污染防治技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治理效率。例如,污染源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草原旅游开发租赁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厨师员工劳动权益保障与劳动条件协议
- 2025版融资项目尽职调查与咨询服务协议
- 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智能算法驱动的公司风险管理-洞察及研究
-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矿山开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就业影响分析报告
- 健身类直播平台内容质量提升与用户满意度研究报告
- 中考数学总复习《概率初步》模拟试题【必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经济效益评估
- 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新副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颈椎病中医护理查房
- GB/T 20245.1-2006电化学分析器性能表示第1部分:总则
- GB/T 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
- 医用高等数学-课件
- 《展示设计》课程教案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详细课件
-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及会计知识讲座课件
- 热集成-4.夹点技术基础理论
- 银屑病教学讲解课件
- SMART200与ACS510通过modbus通信控制启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