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轮复习中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汉语词典》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等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
生态又是如何跟翻译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知道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信息转换、
文化转换。这种转换很难达到对等或平衡。而这种不平等或不平衡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语际之间,英语被译成其他语言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语言被译成英语的概率,这是个不争
的事实。又如文化传递,弱势文化相对很少被译成强势文化,而以欧美中心主义为代表的强
势文化却大量被译成弱势文化。显而易见,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的平衡、文化交流
的平衡。当然生态翻译也同样重视语言的生态性,即绿色性、清洁性和伦理性,努力将他种
语言中的“不洁”拒之门外,保持本族语言的洁净。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语言,就像生物能被划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界一样,
语言也被划分为不同语系语族,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生态繁荣景象。有些语言使用
者众多,如汉语;而有的语言,尤其是某些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甚少,如中国东北
的鄂伦春语,使用人数只有约800人。最少的要数俄罗斯的一种叫他法的方言,使用者不足
百人。在非洲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国,有些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微乎其微。但作为一种语言,它
们存在于斯,发展于斯,也是语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并为世界语言的生态多样性默默地释
放自己的华彩,支撑着世界文化的绚烂。
正是由于语言具有生物生态性,其繁茂与衰亡是自然规律,也是历史规律。但是,如
果语言的消亡是由于非自然因素、人为因素,那么语言的生态就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怎样才能遏制语言生态的失衡呢?翻译不失为上上之策。首先,翻译要打破传统的
“形式对等”“动态对等”等旧框框,引入异化的翻译对欧美中心主义进行解构。异化的翻
译在英语里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
的一种形式,以维护民主的地缘政治的关系。比如可以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做异化处
理,把''班门弄斧''译成showoffone'sskiIIwiththeaxebeforeLuBan,然后用注解的方式
说明该句的文化历史背景。只有这样,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才能跻身于国际文化舞台。汉语
译成英语可以这样做,其他语言亦可效仿。其次,翻译必须面向非主流语言,即弱势语言。
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当国界作为沟壑横亘在文化交流的快轨之上时,
翻译可以担负起使“天堑变通途”的重大使命。弱势文化通过翻译而使世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然后逐渐吸引其他文化的注意力,从而使文化生态圈保持繁荣昌盛。
在全世界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时代,作为自然生态一部分的语言也理所应当重视自身
内部的环境保护以及自身地位的保护。弱势语言的边缘化并非宿命,通过翻译这一有效手段
也有可能从边缘走向中心。
(摘编自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
材料二:
孕育于中西思想交汇、中国译学交流活跃之地——香港的生态翻译学,其雏形为翻译
适应选择论。该论援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说,将对翻译语境的
认识拓展为“翻译生态环境”,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回答了“何为译”(翻译即适应
与选择),“谁在译”(译者中心、主导),“怎样译”(汰弱留强/求存择优、选择性适应/
适应性选择),“为何译”(适者生存、强者长存、译有所为)等问题。该阶段的生态翻译
学,是中国学者运用西式路线,跨越生物学和翻译学的文理学科界限,进行翻译理论创新的
尝试。随着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便有了生态翻译学“立论”阶段(2001-2004)之后的“倡
学”(2005-2009)和“创派”(2010-)阶段。
从“立论”到“倡学”“创派”,生态翻译学的相关思想和表述20年来也历经了阶
段性的调试和婷变。从西方的“适应/选择”说,到中西融合的生态主义,到新生态主义;
从理论创新到范式创新;从解释描述译文产生过程,综观描述翻译生态整体和翻译理论本体,
到“统领和关照一切翻译行为和翻译研究”……易见的是,生态翻译学一路走来,遵循的是
一条多元整合的创新之路,将文与理,中与西,古与今,宏观、中观与微观,局部与整体,
喻指与实指等融聚一体,是其建构路径的显著特点。
生态翻译学发展至今,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国际上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
面临的理论建构问题依然严峻。如中国译论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研究数量增多、空间拓展
固然可喜,但目前为止,我们难以提出一个让译界震撼、眼前一亮的译论。归根结底,是我
们的译论创新在兼顾形式的同时,要实在融入新颖的思想内涵。又如返本开新的译论建构如
何避免传统话语之不足?目前为止,我国提出的本土译论,包括生态翻译学、推手论、大易
翻译学、和合翻译学、文章翻译学等,纷纷从传统哲学和文论中汲取养分,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我国传统哲学及文论中一些常被借用的核心概念,如阴阳、天人合一、道、气、和谐、
中庸、仁、浩然之气等,在具有意蕴丰富、解读空间大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明晰和理性不
试卷第2页,共11页
足的弊端。
[摘编自蓝红军、冯丽霞《翻译理论建构的多元融合——生态翻译学20年(2001-2021)
之启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生态翻译学孕育于香港,经历了“立论”“倡学”“创派”等阶段,这是认识的深化
和发展的体现。
B.生态翻译在保持语言地位、文化交流的平衡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本民族语言的特
色,确保本族语言的纯正性。
C.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很难达到完全对等,但并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如翻译中的异
化处理就是一种积极的手段。
D.在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这一有效手段必然使弱势语言从边缘走向中心,从而使文化
生态圈保持繁荣昌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翻译学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因此它可以理解为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
叉研究。
B.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喻指”,也是一种“实指”,其发展道路具有多元整合的创新特色。
C.语言的使用人数直接决定了该语言的命运,使用者多的语言发展明显优于使用者少
的;而使用者少的语种趋于消亡几乎是难以逃脱的命运。
D.生态翻译学的译论建构要有本土意识,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概念经过明晰
而理性的解读与梳理后亦可成为生态翻译学中的一股强劲力量。
3.下列各项中,所提到的现象最符合材料一提到的“语言的生态遭到人为的破坏”观点的一
项是()
A.全球化即美国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资料文件,只要参与国际交往,就要被译
成英语,而且归化率非常之高,非强势语言的国家民族主体性很少得到彰显。
B.猪的成长大致分为幼猪和成猪两个阶段,这是常识;但在印度尼西亚东部一种叫Alune
的语言中,猪的成长根据猪牙的生长情况和猪运动速度的快慢被划分为9个阶段少有人
知。
C.一个物种,刚刚被发现时,当地人称之为“有袋小动物”,后来被译成“灌鼠”或“本地
鼠”的名字,因而被人当作老鼠而险遭灭顶之灾。
D.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几乎是唯一了解这一地带的植物特性并知道如何利用的人
群,但这些知识因他们的种族语言处于弱势而得不到充分的记载和翻译。
4.材料二虽然只是一个节选,但依然可以体现明显的综合概述的性质,请结合此材料分析
这一特点。
5.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架构在互联网文化生态之上的社会亚文化现象,具有年轻态、交际性、
高热度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如“夺笋呐”(多损呐)、“共享经济”和“内卷”等。请结
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生态翻译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要注意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骡记孙奎建
灶膛里的火在骡子的眼里闪着光。
老罗和老伴儿坐到半夜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眼见公路由远而近,由窄变宽,越修越长。因为拆迁,这里的村民陆续被安置到大山
后面的平原地带。原本靠骡子上山下山驮运物资的活儿怕是干不长了。交通好了,车辆在逐
日增加。老罗常常独自坐在公路边上,一边抽烟一边数着过往的车辆,骡子在一旁悠闲地吃
着青草。
这里的山多,能开垦的土地有限,可是为了骡子,老罗硬是用镐头开出一片地,专门
种植燕麦草,给骡子储备好口粮。
邻居喊:“老罗,你家骡子也快退休了,打算卖掉骡子吗?”
老罗不舍。
十多年了,骡子风雨无阻,每天上山下山,出了不少力。老罗心疼骡子,有时上山放
骡,手里牵着缰绳,宁可步行也从来不骑。
如今,公路上机器轰鸣,车辆日夜都在奔忙。据说这里还要建大工厂。老罗一个劲儿
抽烟,想到骡子用不上了,有些心急。不大的小山村没剩几户人家了,都陆续搬走了。老罗
还没有动身,只想给骡子安置一个地方了却他一个心愿。老罗不想草草把骡子转卖一走了之。
“老罗,我家那两头牛都卖到镇上肉联厂了,你家骡子也卖了算了!”
有些村民卖掉自家的牲口,老罗觉得不妥。他白天放骡子到山上吃青草,透透气,晚
上把骡子牵回老宅院里。虽然新居已落成,可是老罗考虑到骡子吃草方便,还是没有搬过去
住。
老罗听说,被卖掉的牛羊马骡都被宰杀吃肉了。老罗每每想到这些就不住地抚摸骡子
的头,情绪低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试卷第4页,共11页
附近施工队的一个工人说:“老罗的大骡子挺壮实,往山上运工具一定是把好手啊!
我们出钱买它了。”起初,老罗怕累坏了骡子。施工队的工人却说:“骡子在我们手里保证
比你家喂得好,一天就两个小时活儿,不会累,清闲!”
最后,老罗还是心动了,把骡子转卖给了施工队。老罗没有马上离开老宅院,每天早
晨他要看着骡子驮的是什么,驮了多少,才放心。不久,老罗一脸满足回到县城姑娘家,老
罗因为高兴还喝了一杯酒。
没有骡子放了,没有鸟儿叫了,老罗确实不习惯在姑娘家居住。老罗习惯晚饭后到楼
下遛弯儿。一天,一位与老罗年龄相仿的老头儿正在楼下看手机,招呼老罗:“快来看,你
的骡子有这么大个儿吗?真了不起呀!”
老罗在手机上看到,一头骡子正在用绳索拖拽一群人,好像是在救援。从画面上看到,
骡子的一条腿不能动了。老罗抢过手机,大声喊:“我的骡子!”
老罗一口气跑到火车站,他决定返回山里去找骡子,他不放心。在火车上躺了一夜,
老罗又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找到施工队。知道了老罗的来意,工人们都聚过来,七嘴八舌
说起来。
“老罗,你家那头大骡子真是英雄,把我们班七个工人从山沟里拉上来!”
“不过,骡子受伤了,在我们这里没有用了,队长已经把骡子卖给一个小商贩了!”
老罗得知骡子已被转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几经周折,老罗还是没能打听到那个小商贩的准确住处。
老罗蹲在路边抽烟。老罗本以为给骡子找到了一个好去处,纠结半年的心总算平复下
来,可是突遇这样的变故,老罗的心情变得很糟。
老罗看到邻居走过来,邻居手里还拎着黑色塑料袋。邻居说,他去买骡肉了。老罗忽
然看到邻居手中握着带铜铃的笼套,不由大惊,一把夺过那笼套问:“啊?我的骡子啊!谁
杀了我的骡子呀?”
邻居忙说:“你的骡子换了新笼套了,我看见了,没被杀呀?”
老罗求邻居带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骡子。此时,骡子正被一群游客围着拍照,头上、
脖子上系着五彩绸带,骡子在众人簇拥下似乎精神多了。老罗见了这一幕,不自觉咧嘴笑了,
双手不停揉搓着头皮。
骡子的左前腿受伤了,不能再驮重物了。老罗用手摸着骡子的伤腿,禁不住流下了眼
泪。骡子认出老罗,打着响鼻,用脖子不停蹭着老罗的大腿。老罗用手掰开骡子的嘴,老罗
看到骡子的牙渍有些发黄,就对站在一旁的小商贩说:“骡子要多吃青草,少喂它黄豆粕。”
小商贩说:“老罗,放心吧,我会照顾好骡子的,不会让它驮重物了,每天就是站在
那儿陪游客拍照!”老罗点了点头。
老罗有百般不舍最后还得离开骡子,老罗回到老宅时已是满天星光。醉酒状态下的老
罗在半夜里迷迷糊糊起床了,他看到院中树下站着骡子,月光朦胧,骡子正在嚼着已经干枯
的燕麦草。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骡子原来很有用处,但大路开通、工厂即将修建、人们拆迁让骡子没有用武之地,
这也引发了老罗如何安置骡子的焦虑。
B.小山村其他人家都将自家牲口卖掉了,还劝老罗卖掉骡子,但老罗对这样的行为很
鄙视,认为不能草草就把骡子转卖了。
C.鉴于施工队工人的保证,老罗将骡子卖给了施工队,但这些工人并没有善待骡子,
导致骡子受伤,后来竟然把骡子卖了。
D.邻居手中握着带铜铃的笼套让老罗误认为自己的骡子被杀,即使后来小商贩信誓旦
旦地表示会照顾好骡子,但老罗仍表示不相信。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老罗和老伴儿坐到半夜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一句写出了两人无计可施的心理
状态,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将老罗常独坐在公路边上抽烟、数车辆与“骡子在一旁悠闲地吃着青草”两幅画面
放在一块写,是为了突出老罗的生活惬意。
C.老罗硬是用镐头开出一片地来专门种植燕麦草给骡子吃,这表明了老罗特别看重骡
子,也为后面老罗不放心骡子埋下了伏笔。
D.小说以“老罗如何安置骡子”为线索,老罗的心情也随着情节的起伏而变化,从而突出
了老骡罗对骡子的关切之情。
8.小说多次用对比手法来凸显老罗对骡子的情感。请简要概述。
9.阅读本小说,我们会深深感动。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这些感动及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与秘书监魏征从容论自古理政得失,因目:“当今大乱之后,造次不可致化。”
试卷第6页,共11页
征目:“不然,凡人在危困,则忧死亡;忧死亡,则思化;思化,则易教。然则乱后易教,
犹饥人易食也。"太宗日:“善人乃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大乱之后,将求致化,宁可造
次而望乎?”征目:“此据常人,不在圣哲。若圣哲施化,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
期月而可,信不为难,三年成功,犹谓其晚。”太宗以为然。
封德彝等对日:“三代以后,人渐浇讹㈤,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化而不能,
岂能化而不欲?若信魏征所说,恐败乱国家。”征目:“五帝三王,不易人而化。行帝道则
帝,行王道则王,在于当时所理,化之而已。考之载籍,可得而知。若言人渐浇讹,不及纯
朴,至今应悉为鬼魅,宁可复得而教化耶?”德彝等无以事之,然咸以为不可。
太宗每力行不倦,数年间,海内康宁,突厥破灭,因谓群臣日:“贞观初,人皆异论,
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既当其言丕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突厥
自古以来,常为中国京力敌,今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使我遂至于此,皆魏征之力
也。”顾谓征目:“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
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
足为良工尔。”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有删改)
材料二: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
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目:“天下同归而殊涂,一
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
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中苓之术,而观此
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选自班固《汉书•艺文志》,有删改)
[注]浇讹:浮薄诈伪。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
既从A其言B不C过数载D遂E得华夏F安宁G远戎宾H服。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人为邦百年”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由也为之”中的“为"意思相
同。
B.“德彝等无以难之”与《师说》“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难”意思不同。
C.“崇其所善”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相同。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或“礼、乐、射、御、书、
数”六种技能。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认为在大乱之后追求快速大治的治国方法是不可取的,但魏征据理力争、直言
进谏,最终成功说服了太宗。
B.太宗勤勉为政,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使天下安康太平。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劲敌的
突厥也臣服了,太宗认为这都是魏征的功劳。
C.诸子百家兴起于乱世,传承至今仍具价值的只有九家。这九家的思想主张看似水火
不容,实际上互相补充、相生相灭。
D.孔子曾说:“礼制丢失了就向民间寻求”。如今大道缺废,就算到民间也求索不成。
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九家的思想中寻找大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2)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14.班固认为诸子思想“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请结合材料与所
学,谈谈材料一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子思想对治国的影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①为寿,相辉映、簪
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②高蹈,虽卿相、不
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①芝兰:香草。②东山:东晋名士谢安隐居会稽东山,这里用来比喻寿星。③安
石:谢安的字。他隐居后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两句意谓身处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
试卷第8页,共11页
如来到了传说中的海上仙岛蓬莱、瀛洲一般。
B.“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两句描绘了一个细节:侍女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
莹,她双手捧着酒杯穿行于席间,向客人劝酒。
C.“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两句表明,寿星的品德、学问历来独领风骚,名噪京城,
刻画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人物形象。
D.这首词上片寥寥数语,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烘托了出来;下片全部直抒
胸臆,直接表达了词人对寿星的祝愿,情感流露真诚。
16.有人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是一首为好友祝寿的词,但又并非一般的歌功颂德的庸俗之作。
请结合全词内容对此说法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华观看电影《长安三万里》后,有感于李白青年时期的潇洒飞扬和半生蹉花
后内心的落寞郁愤,想到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蔑视权贵的名句
(2)某老师谈到古人以行船写心境,别出心裁,让学生举例。小刚举的是李白的“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小明举的是苏轼《赤壁赋》中的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
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①一»应该
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
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
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
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②—,坚决抨击。他
亲自参加平定叛乱的战争。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
气概不亚于关云长—③—。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
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
所能为民办事。运建中国担识殳子的传统,必国为任,必所为本,―丕逵心,丕费时,丕浪费
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
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金属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合作协议
- 智能家居技术合作补充协议
- 电商仓储物流安全责任与风险评估协议
- 虚拟偶像虚拟形象版权交易与授权合同
- 氢燃料电池产品寿命测试员聘用合同
- 网络平台内容监控算法授权租赁及效果评估合同
- 幼儿园教师全职聘用合同(园本课程研发)
- 宠物医疗中心兽医助理专业技术合作合同
- 交通安全标志维护补充协议
- 孤儿抚养费银行账户监管与监护权变更服务合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8、19章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概述、包容性发展与全球数字鸿沟
-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解读
- 房屋抵押个人借款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口腔预防保健课件 英文
- 读后续写-制作稻草人(T8联考)课件-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研发成果商业化转化(资料)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 血糖监测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100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