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中古时期的世界(5—15世纪)讲义
总体特征:世界各区域文明在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文明类型,呈现出多元发展格
局;各大洲文明之间的交流有限,世界尚未形成一个整体。
阶段特征:
1.政治上:在欧洲,罗马帝国分裂,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欧推行封君封臣制度,王权强化、
城市自治与教会神权统治并存,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文明名噪一时。拜占庭帝国时期罗
马法进入完备阶段。兴起日耳曼法形成;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日本经过大化改新进入封建时
代,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西非加纳、马里、桑海先后崛起;南非
津巴布韦一度兴盛。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是三大印第安文明。
2.经济上:欧洲庄园经济发展,城市工商业繁荣,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准备条件;教会占
有大量庄园收取什一税。拜占庭帝国工商业繁荣,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发展。
奥斯曼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农耕经济繁荣,东亚日本和高
丽实行土地国有。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一些重要的农作物,农业总体落后。
3.文化上:在欧洲,大学兴起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人们精神生活。拜占庭、阿拉伯、奥斯
曼等帝国文明各有特色。笈多帝国时期印度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朝鲜文明、日本文明谱
写亚洲文明发展是上灿烂一页。中国、印度、阿拉伯文明不断向外传播。东非的阿克苏姆王
国、西非的加纳等国、非洲南部的大津巴布韦等充分展现了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以玛雅文
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为代表的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
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2.了解中古欧洲政治,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过程;3.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特征;
一、亚欧民族大迁徙(BC2世纪—8世纪)
(一)表现:
1.BC2世纪到2世纪:亚洲:中国匈奴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在欧洲
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3到6世纪:亚洲:中国匈奴等少数民族不断
内迁,转向定居,建立政权;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江南地区开
发;在欧洲,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3.7到8世纪中期,
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影响:改变欧亚大陆政治格局;改变民族结构,推动民族交融;促进各文明的碰撞交
流,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本民族文明发展;扩大农耕文明范围;造成文明的破
坏、倒退。
二、中古欧洲
(-)西欧
1.政治:
(1)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政治制度一一封君封臣制
①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②内容:封臣效忠封君,主要义务为服兵役;封君给
予土地作为给养,土地层层分封,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经济等权力;③特征:以土地
为纽带、严格等级性,权利义务带有一定契约色彩、层层分封,隔级无效忠关系;④影响:
国王、皇帝与各级封建领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领地内独立
行使权力,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2)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①互相利用(5-11世纪):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
教,维护教会权威。496法兰克国王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特权。
②教权大于王权(6—13世纪):教会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基督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向信徒征收什一税;组织上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
的等级制度;思想上整个西欧人民几乎都死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精神生活束缚人性发展。
③互相斗争,王权大于教权(13世纪后):王权强化
A表现:al4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确
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15世纪晚期,借助通婚和征服等
手段,基本完成法兰西统一。B13世纪初英王约翰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迫使国王签署
《大宪章》(保障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
平民的利益),13世纪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议会分为上下两院获得征税批准、立法等
权力,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逐渐形成较强大的王
权;C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西班牙和葡萄牙。
B意义: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
(1)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性质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政治单位
类型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
农奴份地法律上是非自由人,束缚于土地,自备工具服劳役,缴纳租税
自由农份地有一定人身自由,有独立财产和生产工具,服劳役,缴纳租税
法庭审理庄园内各种案件
作用维护庄园秩序,一定程度限制领主特权
(2)城市发展
①原因:西欧封建社会稳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蓄力有效
利用;工商业发展繁荣;②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城市自治。③手段:谈判、金钱赎
买、武装暴动④影响:获得一定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大学兴起,培养实用人才;
王权强化,一定程度推动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3.文化:(1)形成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①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文化符号;
②控制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用形式逻辑阐述、研究、论证教义的神学,托马斯•阿奎那《神
学大全》(基督教神学百科全书);③对西欧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有重大影响:思维方式源于古
希腊哲学,文学艺术素材来自历史传说和深化
(2)世俗文化:①原因:王权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自治;②表现:骑士文学:反映
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分为叙事诗(歌颂过往的武功伟业和骑士看的英雄传奇)和抒情诗
(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罗拉之歌》。市民文学: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
族专横和骑士贪婪。③作用:有利于强化王权,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必要基础。
4.法律:(1)日耳曼王国整理和记载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编纂一批成文法“日耳曼法”,作
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2)教会依据基督教神学制定颁布教会法;(3)11世纪后,欧洲
国家出现罗马法复兴运动,促进罗马法传播。(4)英美法系(普通法系):①背景:U世纪
诺曼王朝建立;为加强对地方控制,设立法院派法官定期到各地巡回审判。②历程:12世
纪建立在罗马法和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13世纪《大宪章》
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美国等国家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
(二)东欧
1.拜占庭帝国(395—1453)
(1)政治演变: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
国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
尔干半岛等地区;1453奥斯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2)经济:①商业: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②
城市:欧洲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3)文化:①背景:395罗马帝国分裂,1054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特点:地
处欧、亚、非三洲交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形成独
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③成就:《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贡献,是拜占庭文化标志
性成就;建筑雕塑艺术继承古希腊罗马遗产并有所发展;圣索菲亚大教堂以罗马式穹顶闻名。
2.俄罗斯:
(1)政治演变:6—9世纪斯拉夫人形成公国;9世纪(862)建立流里克王朝,882形成以
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基辅罗斯),进入封建社会;12世纪分裂衰落;1240蒙古远征攻陷基辅,
落入蒙古统治;16世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1547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2)管理: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特辖领地制:全国划分为
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城市、中部南部富庶地区、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
土地分为小贵族,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和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
(3)文化:①基辅罗斯时期:A背景:10世纪中期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B成就:12世纪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反映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②俄罗斯时期:A背景:
拜占庭帝国灭亡,东正教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工具;B成就:
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建筑风格、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等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圆顶多塔
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③特征:受拜占庭文化影响;保持俄罗斯民族特色。
3.蒙古西征:(1)过程:①1218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喇子模,直抵黑海北岸;②1235第二
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直至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③13世纪中叶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2)影响:①改变欧亚政治格局;②客观推动东
西方文化交流:对亚洲I:推动宗教、物种传播;对欧洲:推动西欧社会转型,加强东西方贸
易往来;欧洲传教士受教皇和法王派遣,到达蒙古;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
洲访问见到教皇和英法国王,1275马克•波罗由陆路来华经海路返回。③引发民族迁徙,推
动民族融合;④改变民族结构分布,改变被征服地区文化面貌;⑤破坏被征服地区经济文化。
二、中古亚洲
(―)西亚
1.阿拉伯帝国
(1)概况: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过世时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8世纪
征服从伊比利亚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1258被蒙古灭亡。
(2)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分掌行政、财
政和宗教事务,其中掌握财政和税务的部分最为重要。
(3)经济:手工业商业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
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布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文化:①特征: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②成就:文学:悬诗、故事集
《天方夜谭》;科学: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修
正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方法证明日环食可能性,《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被哥白尼等
人多次引用,伊本•西那《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③影响:成为东西文化交流桥
梁;传播保存东西方文化,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④繁荣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发
展;帝国统一;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善于吸收其他地区文化;被征服地区文化积淀。
2.奥斯曼帝国(13世纪一-一战结束):
(1)过程:13世纪奥斯曼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征服小亚细亚;14世纪中期,跨过黑海
海峡向欧洲进军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1453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
为伊斯坦布尔首都;16世纪后期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
(2)政治:政教合一体制: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
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苛捐杂税。
(3)影响:①15到16世纪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②控制连接欧亚商路东西方之间贸易受到一定影响,推动新航路开辟;③导致巴尔干地区国
际关系紧张,成为一战导火线;④传播伊斯兰文化,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
二、南亚
1.印度
(1)过程:①BC4世纪孔雀帝国崛起印度北部,一度统一南亚大部分地区;②笈多王朝:4
世纪初恒河中油兴起的笈多帝国征服北印度,国王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
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藩王,政令不统一;印度教成为主要宗教。③德里苏丹国:13世纪初
建立,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拥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政权力;地方
划分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务由穆斯林担任。
(2)文化:①宗教:BC16世纪出现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佛教产生,倡导众生平等和忍耐
顺从;4世纪印度教开始兴起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②文学:BC1500至BC1000诗歌总集《梨
俱吠陀》是祭司使用经书也是歌颂神明诗集。2—4世纪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③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④佛塔、石柱和石
窟是佛教艺术代表:BC3世纪桑奇大塔。⑤发明零在内的十个数值符号。⑥对外传播:印度
的语言、文字、宗教、艺术、思想及风俗习惯主要影响东南亚社会生活(佛教渗入东南亚社
会生活各个方面,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文字产生影响,柬埔寨吴哥窟具有佛教和印度教特征,
浮雕题材多体现《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故事)⑦特征:以诗为史、等级性、多样性等。
2.越南:秦汉到唐末北部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968自立为王,得到北宋承认成为藩属国;
1010建立李朝国号大越;明建立后一度设立州县,后恢复藩属国地位至19世纪殖民入侵。
(三)东亚
1.日本:
(1)原因:秦汉时期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社会发展;隋唐制度影
响;朝鲜兴起威胁
(2)历程:①646“大化改新”。内容: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废除世官制;实行均
田制、租庸调制;评价: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促进封建生产关系发展,未从根
本摧毁贵族势力;②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贵族、佛寺、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贵族庄园主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增强;③12世纪末进入幕府时期:源赖朝建立镰
仓幕府,天皇为首的朝廷保留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镇压叛
乱、征收赋税)将军赐予武士官职俸禄,武士对将军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④17
世纪德川幕府实行闭关政策加强统治,抵御西方殖民。
(3)文化成就:①宗教:日本人认为万物有神灵“神道”逐渐发展,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
12世纪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武士道(强调忠、孝、义、勇,责任);
②文学:诗歌《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③建筑;法隆寺;④艺术:大和绘、
浮世绘;④受中华文化影响:文字:直接使用汉字后根据日本语言发音借用汉字楷体笔画和
草体创制片假名和平假名;中国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日本文化发展。
2.古代朝鲜
(1)历程:①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②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
建立高丽王朝,模仿中国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实行土地国有,实行科举
考试选拔官员,传播儒家经典辞章;③14世纪末李成桂改国号朝鲜,迁都汉城;④16世纪
末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明邓子龙、朝鲜李舜臣牺牲。
(2)文化成就:①BC5世纪,出现青铜器后出现铁器;②7世纪修建观测天象的占星台;③
12世纪《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15世纪《高丽史》记载高丽王朝重要人
物事迹和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④音乐舞蹈各具特色;⑤互
相交流:佛教、道教、儒学、典章制度、文字、风俗习惯受中国影响,学习汉字基础上创制
本民族文字,中国宫廷有朝鲜乐舞(南北朝时期)。
三、中古非洲一一特征:明显的区域性、保留黑人文化传统
(-)西非
1.条件:班图人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牛引进绵羊山羊等,掌握冶铁
技术(9世纪);活动范围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农业、畜牧业、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
部分地区。2.兴起: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埃塞尔比亚)兴起;4世纪鼎盛,7世纪阿拉
伯入侵衰落。
3.繁荣: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兴起
(1)原因: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对外贸易发达(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奴隶制发展实行中央集权国家;交通便利(塞纳加尔河、尼日尔河);城市文化繁荣;农业、
冶铁技术发展;
(2)过程:①马里:政治:征服加纳后将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
强大的国家;经济:继承扩大加纳的贸易,城市繁荣;文化: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文化中
心,学者来此讲学访问。②桑海:政治:16世纪鼎盛,16世纪末因外来入侵衰落;实行中
央集权,官员由国王任免;经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农业发展;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二)东非
1.原因:农业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
2.表现:10—15世纪场所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是桑给巴尔、梦巴萨、摩加迪沙等
3.管理:实行奴隶制,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阿拉伯商人从印度、
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品输入非洲,非洲出口黄金、象牙、奴隶等),
城市繁荣。
(三)南非
1.过程:11世纪末建立津巴布韦国家,14到15世纪进入鼎盛;
2.文化成就:1986大津巴布韦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中古美洲一一独立发展、农业成就突出,生产工具简陋、科技成就突出,不均衡发展
(-)条件:农业发展,培育出新农作物(花生、马铃薯、玉米、番茄等);贸易发展
(二)玛雅文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15世纪中期衰落
1.管理:(1)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2)政治:①建立城市国家;②氏族首领、贵
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安装建筑与土木工程考核试卷
- 航班空中餐食文化考核试卷
- 科技创新与趋势的项目管理研究考核试卷
- 纤维板行业区域发展差异考核试卷
- 探索光的世界
-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2月份网络联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固体理论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张家港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宁波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联考(三)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3)(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4年救生员职业考试的全景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pdf
- AI时代的智能领导力探讨
- 铁路维修教材分析课件
- 电能技术监督培训
- 2025年河南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苯甲酸福格列汀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运输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
- DB62-T 4134-2024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