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章回小说(教师版)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章回小说(教师版)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章回小说(教师版)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章回小说(教师版)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章回小说(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小说考题分类探究:章回小说

一、文体介绍

1.文体概念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中

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章回小说往往分成三大类,即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怪异。

章回小说的主要特点: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

2.教材链接

教材小说名称作者小说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曹雪芹揭示封建社会及封建家族的腐朽、黑暗、堕落。

二、考题探究

高中语文教材的章回小说只有《水浒传》(节选)与《红楼梦》(整本书)。除一般性知识点考题外,

章回小说还要应注意以下两类考题:

1.教考衔接考题

此项考题主要是关联《水浒传》(节选)与《红楼梦》(整本书)。

2.“回目配对”考题

章回小说的回目配对,既要内容上下联系,也要句式工整。解答回目配对题时,应注意这两个方面。

如:

试根据古代章回体小说回目的特点和课文内容,选出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配对的一句()

A.高衙内父子施毒计B.贼高俅遣人下沧州

C.陆虞候设计害教头D.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对仗修辞手法、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古代章回体小说的题目,要能够概

括小说本回的内容,形式上一般采用对仗的形式。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的是陆虞候受高俅父子指使来到沧

州谋害林冲,他们设计让林冲去草料场,企图烧死林冲;幸好草场里的草厅子被雪压塌,林冲借宿山神庙

才得以逃过一劫。由此可见,节选部分的关键词有“陆虞候”“草料场”“火烧”等;从对仗格式上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句“林教头”是人名,“风雪”是环境,“山神庙”是地点。能够与之形成对仗

的是BD;再联系内容可知,D项最合适。故选D。

三、直击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教头巧遇鲁智深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

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

“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

齐喝彩。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

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

“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

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

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

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

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智

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

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

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

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

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

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

是本管高太尉螟蛉子高衙内。高衙内与高太尉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此,高太尉爱惜他。那

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

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

劝了林冲,哄着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

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

的衙内,不认得荆妇,适才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

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

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选段出自《水浒传》,最有可能的题目是()

A.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B.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C.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D.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根据本文节选文段,依照原著,为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太尉高俅之子高衙

内为霸占林冲的妻子陷害林冲。林冲被刺配沧州。高衙内暗令解差在途中杀掉林冲。行至野猪林,二人正

要动手,鲁智深从一旁跳出,将两位公人打了一顿。林冲劝鲁智深饶了他们性命。原来鲁智深早料到这二

人不怀好心,一路跟踪至此。而后,鲁智深一直护送林冲到达沧州。从中可以看出鲁智深爱憎分明,刚爽

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故选D。

2.下列对文本内容与手法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艺高强的鲁智深钦佩林冲人品,主动与林冲结为兄弟。

B.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最终将林冲逼上了反抗道路。

C.众人及林冲的喝彩,侧面烘托出鲁智深武艺高强。

D.林冲性格鲜明:尚武好义,软弱怕事,委曲求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手法分析的能力。

A.“鲁智深钦佩林冲人品,主动与林冲结为兄弟”错。文章第四段写“结合“林教头便问道:'师兄

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

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等句子分析,应该是林冲主动,也并非因为钦

佩林冲人品。故选A。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后勾连,叙述严密。同样,此文也运用了伏

笔照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伏笔照应。例如“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有“墙缺”才能看见,才能跳入、跳出。鲁

智深问林冲缘何在此,林冲说陪着娘子来上香,为后文遇见高衙内被调戏埋下伏笔。(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构技巧的分析能力。

文章第四段“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第五段“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

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第六段“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前文写到

“墙缺”,为下文使女透过“墙缺”看到林冲,接着林冲跳“墙缺”埋下伏笔,前后照应。鲁智深问林冲

缘何在此,林冲说陪着娘子来上香,为后文遇见高衙内被调戏埋下伏笔。“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

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

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

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

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4.如果要写一篇关于《水浒》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文学短评,请结合文本,概括提炼你的主要观点。

【答案】

(1)把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发展结合。例如:林冲耿直、磊落、血气方刚,与鲁智深结拜、与妻子被调

戏中有所体现。

(2)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林冲有刚强的一面,同时性格中又有软弱的一面。妻

子被调戏时一看是本管高衙内心就软了。

(3)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鲁智深不畏强权,要为林娘子报仇,与林冲的委曲求全形成对比,突出性格

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分析能力。

L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中,使人物和情节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符合生活的真实感,避

免了人物形象的平板化。林冲耿直、磊落、血气方刚,他看到鲁智深武艺高强,拍手叫好,两人投缘,结

为兄弟;听到娘子被欺负,当场就要下拳开打,这符合林冲的性格。

2.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水浒传》既写出了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好汉具有传奇

性的超人之处,又写出了他们的性格弱点,比如:林冲武艺高强,要暴打调戏他娘子之人,但是看到对方

是高衙内,委屈求全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他们有凡人的品格,这就避免了因为过分夸大而失真的缺陷。

3.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做到英雄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小说中林冲和鲁智深就有性格相近之处,

都很仗义和豁达,但是又有差别,鲁智深风风火火,嫉恶如仇,知道林娘子被欺负,仗义执言,“你却怕

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要去报仇,不顾个人安

危,是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林冲恰恰缺少了鲁智深性格中不畏强权的一面。

四、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

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

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痴躅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

“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

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搭在那水里。我才搭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搭在水里

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

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上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

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

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

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

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

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

“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

'倾国倾城貌'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

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

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

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

个癞头也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

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

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镜枪头。'④"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

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

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

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

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因林

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

来蛇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

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

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

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

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

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

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

②《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

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是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③倾国倾城貌: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

貌”。

④“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⑤“原来婉紫嫣

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

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

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目的是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

进行下去。

C.在黛玉听曲这一段中,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完整描绘出了一幅在艺术欣赏中产生共鸣的画面。

D.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

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疾首。

【答案】B

【解析】B项“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错误,黛玉并不是真的“告状”,原文“从头看去,越看

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

内还默默记诵”,由此看出,黛玉也是极喜欢这书的。

2.选文最后一段惟妙惟肖地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结合文本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黛玉不喜戏文,但被曲中优美的词句打动,发现“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感慨自己先前没有听到。

B.黛玉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句子时,想到自己父母已逝,寄人篱

下,无人倾诉衷肠,便“站立不住”。

C.“水流花谢两无情”,黛玉想到自己对宝玉一片真情,而宝玉却压根不懂,不知珍惜,便心痛落泪。

D.黛玉感叹自己的青春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失,人生短暂,爱情珍贵而不可定,愁多情浓,心

痛落泪。

【答案】D

【解析】A项,“……感慨自己先前没有听到"不准确,属表面理解,没有从深层次理解黛玉的心思。

B项,“想到自己父母已逝,寄人篱下,无人倾诉衷肠,便‘站立不住’”错误,看不出父母已逝,寄人篱

下带来的感受,更多的是联想宝玉。c项,“而宝玉却压根不懂,不知珍惜,便心痛落泪”错误,宝玉不是

压根不懂,是成熟的迟,黛玉感叹自己也是如此,能否与宝玉共享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3.选文中两次写到黛玉的“眼泪”,两处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两次“泪”流的诱因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不相同。第一次是黛玉听了宝玉的戏语后,娇羞

难耐,面带嗔怒,“欺负”一词激发了其“寄人篱下”之情,故而“眼睛圈儿红了”,似怒而实娇。第二

次是黛玉看《西厢记》听戏文之后,叹于“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联想到古人伤春惜时之句,自伤

身世命运,“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解析]选文中第一次写黛玉的“眼泪”是两人看完书,宝玉用“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

那'倾国倾城貌’”来逗弄她,黛玉听了娇羞难耐,面带嗔怒,并且说到宝玉欺负她,“欺负”一词激发

了她内心深处的“寄人篱下”之感,因此“眼睛圈儿红了”,写出了黛玉似怒而实娇的情感。第二次写黛

玉的“眼泪”是黛玉看《西厢记》听戏文之后,听到《西厢记》中的曲子,引发她的感叹,再联想到古人

所写的伤春惜时的诗句,更引发她的感慨,再联系自己的身世,于是觉得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所以两

次流“泪”的原因不同,表达的情感自然也不同。

4.一样惜花爱花,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

析。

【答案】①方式不同:宝玉兜起花瓣,放入流水之中。而黛玉用花冢葬花,让花日久与土相化。②心

态不同:宝玉认为落花、女儿、流水,都洁白无瑕。怕落花遭人践踏,故以对待女儿的心来对待落花,把

花放入清澈的水中。以为流水干净,不会玷污花瓣;不甚关心或没有想落花的归宿。黛玉认为流水眼前虽

是干净,可到了有人家的地方,仍旧有可能会被糟蹋;且流水还会计落花继续漂泊,漂泊之中仍会有一番

苦难的历程。泥土才是落花的归宿,让落花与泥土一体,以此希求落花的洁净;自己就是落花,以此希求

自身的超脱。

[解析]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待落花的语段,然后根据二人对待落花的不同做

法和态度,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即可。例如,可从贾宝玉和林黛玉葬花的方式和态度两个角度概括作答。要

注意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林冲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

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早来到草料场外,推开门,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

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时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感内自有官

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

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

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

回营里来。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

东,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

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

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

主道:“即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

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

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

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

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

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的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

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

卫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

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的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

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

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

笠放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

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

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

“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

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

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

使俺两个央浇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

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

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

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

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

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

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倒了。翻身回来,陆

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

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阎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

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

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

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

道:“你这厮原来也/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文本二:

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主要是由故事的情节决定的。好听的

故事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突,一个个人

物活起来了。

文学作品的“真”指向文艺作品的内容真实、态度真诚,它是对文艺作品可信度的反映。艺术立足生

活真实,反映时代要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精神,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折射时代精神

的镜子,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

为神圣使命。

(摘自李昕撰《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

1.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军临行之际将日常所用之物留给林冲,酒店老板赠送林冲酒肉,这些小人物之间的温情为当时黑

暗的社会增添了一抹亮色。

B.作者将林冲手刃仇敌的地方选在山神庙,既是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发展的需要,也暗含了作者的某种

思想,是作者匠心独具之所在。

C.“拨将过来靠了门”“轻轻地把石头搬开”,一“拨”一“掇”两个动词,将林冲初入山神庙和听到阴谋时

的不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D.文中采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各种细节描写,将一个屡遭迫害、最终被逼走向反抗道路的形

象立体地塑造了出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肖像”错,文中所运用

的细节描写中没有肖像描写。故选D。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祝福》中,都有对雪景的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暗

示人物命运上有相同之处。

B.《变形记》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中心事件荒诞,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真实,

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

C.林冲在雪夜被逼上梁山和蒲松龄《促织》中成名因促织而家破人亡的深层社会原因有相通之处,都

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D.《水浒传》作为“侠义小说”的源头以及“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塑造了以林冲、武松等为代表的一

百零八位英雄好汉形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鉴赏的能力。

B.”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反”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长篇章回体小

说《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

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小说的中心事

件和陪衬中心事件的环境都具有一定真实性,不具有荒诞特征。

故选Bo

3.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道:“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

鲁是豪杰不受羁鞫。”在节选的文字中,林冲手刃仇敌时动作的“粗鲁”展现了他怎样的内心?请结合文本加

以分析。

【答案】

(1)林冲的粗鲁是英雄末路的悲愤。如听到三人阴谋后,忍不住一枪一个将仇敌戳倒在地,后又将

仇敌的头割下来,将三个人的头发结做一处。这些行为都是他忍无可忍、英雄末路的悲愤的体现。

(2)林冲的粗鲁是遭遇陷害后亲手杀敌的快意。如杀死陆谦时,将他“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

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看似血腥粗鲁的行为,实则是对无行小人的痛恨,以及

亲手诛杀敌人的快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言行是人物的自塑,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形式,林冲手刃仇敌时动作的“粗鲁”,一是体现在他手

刃仇敌时的简单直接,杀死三个仇人一气呵成、毫不手软:“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倒差拨”“被林

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倒了”“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

那口刀来”“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

做一处”这种“粗鲁”是林冲东岳庙被辱以来的无限酸楚和满腔义愤,更是对死有余辜的奸贼的罪行判决

和道德审判。二是体现在他手刃仇敌时的痛快淋漓:“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

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表现了林冲对无行小人的痛恨,以及亲手诛杀敌人的快意。

4.文本二提出了优秀文艺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请结合文本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从哪些方面

体现了这些品质。

【答案】(1)故事情节的精彩。风雪夜山神庙手刃仇敌,故事层层铺垫,处处设伏,时时有意外,逐

步将故事推向高潮。

(2)创作内容的真实和创作态度的真诚。文章以大量心理、动作、环境描写,讲述了林冲幸运躲过谋

害并报仇雪恨的经历,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被逼上梁山的形象。

(3)时代精神的折射。以林冲被逼无奈而走上反抗道路的经历为线,从人物命运的变化上反映了“官

逼民反”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评价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故事情节看,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

为后文埋下伏笔。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

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完成了林冲性格转变,将故事推

向高潮。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体现了故事情节的精彩。

从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看,作者塑造林冲的形象,对雪景的描写,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暗示人物命

运上给人真实可信之感;“拨将过来靠了门”“轻轻地把石头搬开”,一“拨”一“掇”等动词,将林冲

初入山神庙和听到阴谋时的不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采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各种细节描写,将一个屡

遭迫害、最终被逼走向反抗道路的形象立体地塑造了出来。这些都体现了创作内容的真实和创作态度的真

诚。

从时代精神看,解析部分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表现了林冲在封

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

抗的道路。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时代主题。这样

的主题折射了时代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文,完成后面试题。

文本一:(取材于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凤姐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虽

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

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

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

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倒只剩了三姑

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

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子,早撵出去了。如今他既有这主

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文本二:(取材于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相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

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

这因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

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

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

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软说笑去了。

文本三:(取材于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

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

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

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

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

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平儿丰儿等忙

着替侍书等关的关,收的收。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

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

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

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

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

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

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

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

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

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

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

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

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

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

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

善保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

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

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若,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

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

“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妈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

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

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

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

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侍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

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

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

又拉了侍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贾宝玉的意思是探春找自己和凤姐的差错加以惩治,实际上是

杀鸡儆猴警告别人.

B.“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黛玉看清贾府入不敷出的现状,指出贾府应俭省费用,否则以

后无法维持生活。

C.“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这句话的意思与成语“鹤蚌相争”一致,都

说明自相残杀导致衰亡的结局。

D.“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王熙凤此言既夸赞侍书敢于直言、怒怨王善保家的,也夸赞了其主子探

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含义的把握能力。C.“一致”错误,“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

才能一败涂地”强调的是内部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