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做青是乌龙茶加工
A
的工序,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做青是摇青(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与晾青多次周而复始的作业过程,由于不断反复,可以有效控制青叶水分的变化和酶性氧化,做青程度因地区、品种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做青一方面可以实现梗叶间的走水,达到叶脉与叶肉间水分平衡与物质输送的效果,使得叶肉中有效成分含量增加,叶肉细胞液浓度提高,为一系列生化反应提供充分物质基础,尤其是促进香气物质的转化与积累,①另一方面,叶片在摇青过程中不断翻转,跳动,相互摩擦,②使得叶片边缘组织适度受损不太严重,③从而诱导酶活性增强,④一系列物质变化提供直接动力,⑤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叶底。乌龙茶的杀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序,一方面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及时终止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的各种物质变化,从而固定做青形成的特定品质;另一方面杀青时的高温有利于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物质的挥发和高沸点香气物质的凸显,从而增进茶香;同时高温下部分物质进一步发生剧烈变化,比如叶绿素的降解,对色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热作用下(甲),叶质逐渐软化、韧性得以提高,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由于乌龙茶外形
B
,做形具体操作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乙),颗粒形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揉捻力度重些,通常采用反复包揉的方式;而条形的乌龙茶如岩茶对揉捻的要求相对低些,趁热揉捻成紧直条状即可。做形过程主要在于塑造特定的外观形态,通过向茶团施加一定机械力,使得制品叶片在压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组织受损,茶汁外溢,逐渐卷曲成形并在适度热作用下进一步发生物质的转化,促进茶叶色、香、味的形成。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乌龙茶加工三大工艺流程和每个流程的主要作用。22.材料第一段括号内画波浪线的文字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A.至关重要(必不可少)
B.千姿百态(千差万别)
19.②删去“适度”或“不太严重”
④在“一系列”前加上介词“为”。
20.示例:甲:水分逐渐蒸发
乙:以揉捻为主
21.①做青:有效控制青叶水分的变化和酶性氧化。
②杀青:固定做青形成的特定品质,增进茶香,形成色泽,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
③做形:塑造特定的外观形态。
22.示例一:不能去掉。“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的插入语,是对“摇青”的补充说明,全面解释了不同地方对“摇青”的不同说法,便于读者理解。
示例二:可以去掉。因为“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是插入语,用于解释“摇青”,而“摇青”的意思并不难懂,去掉后不影响读者的理解。【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从后文“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可知,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重要一步,应填表示重要、不可忽视的成语,可以填“至关重要”。至关重要:相当重要,要紧关头不可缺少。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B.从“由于乌龙茶外形……做形具体操作有所差异”可知,由于不同种类乌龙茶外形的不同,在“做形”这一步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所以此处应填表示乌龙茶外形存在差别的词语,可以填“千姿百态”。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形容类别多,差别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边缘组织适度受损不太严重”语义重复,“适度”和“不太严重”表达的意思相同,说的都是摇青过程中叶片摩擦使边缘产生不严重的损伤,可以删除“适度”或“不太严重”其一,改为:边缘组织适度受损,或边缘组织受损不太严重。④“一系列物质变化提供直接动力”成分残缺,作宾语的“一系列物质变化”前缺少与之搭配的介词“为”,改为:为一系列物质变化提供直接动力。【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空,后文说“叶质逐渐软化”“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结合生活常识可以知道,热作用使得叶片温度升高,水分减少而变得柔软,易于揉捻,因此需要填写热作用下叶片形态变化的原因,因此可填“水分逐渐蒸发”。乙空,前文说“做形具体操作有所差异”,后文用一“但”字转折,说明此处讲的是不同种类的乌龙茶在做形环节的相同之处,再结合下文“颗粒形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揉捻力度重些”“条形的乌龙茶如岩茶对揉捻的要求相对低些”可知,乌龙茶在做形环节主要都需要揉捻,因此可填“以揉捻为主”。【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①从第一自然段“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工序”可以知道,制作乌龙茶的第一道工序是做青,从“可以有效控制青叶水分的变化和酶性氧化”可知做青的作用,概括为:有效控制青叶水分的变化和酶性氧化。②从第三自然段“乌龙茶的杀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序”可以知道制作乌龙茶的第二道工序是杀青,从“从而固定做青形成的特定品质”“从而增进茶香”“对色泽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可知杀青的作用,概括为:固定做青形成的特定品质,增进茶香,形成色泽,有利于后续的做形工序。③从第四自然段“做形具体操作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可以知道制作乌龙茶的第三道工序是做形,从“做形过程主要在于塑造特定的外观形态”可知做形的作用,概括为:塑造特定的外观形态。【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示例一:不能去掉。“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的插入语,是对“摇青”的补充说明,解释了我国南方产茶地区不同地方的不同说法,便于读者理解“摇青”的意义,便于与上下文中的“做青”“晾青”“杀青”等概念进行区分。读者通过“室内搅拌”的解释可以清晰地明白“摇青”是“运用机械运动摇晃茶叶”的意思。示例二:可以去掉。因为“福建称摇青,潮安称浪青,台湾称室内搅拌”是插入语,“摇青”的意思并不难懂,读者可以通过“摇”的字面意思理解“摇青”是“运用机械运动摇晃茶叶”,不加解释也不影响读者的理解。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经过四十年,一般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很有改进。四十年前常常遇到的词语语意重复,不合逻辑或者滥用标点这些毛病不大看见了。现在比较常见的毛病是“似是而非”。
①
。一个来源是引进文言词语而近于生造,或者引进文言句法而不符合原来的用法。这里各举一个例子。(一)“则互相指斥,于村妇骂街无二。”“于”字错了,应该是“与”字。“无二”只见于“
A
”,这是介乎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说法。地道的文言应该是“无异”,地道的白话应该是“没两样儿”。(二)“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实为咎由自取。”在文言里可以说“什么什么之所以如何如何……”,可是不能用“之所以”起句。如果前面没有“什么什么”,就用“其所以”起句。可是现在“之所以……”已经
B
了。似是而非的另一个来源是绕脖子的外国句法。早几年这种长到一百多字,颠来倒去,要看几遍才能懂的外国腔句子颇为盛行,近来少了。但是一定程度的洋化句子也还常见。例如:“历史循环论最终导致人生奋斗之意义的取消,成为对历史与人生的双重虚无的确认。”多读几遍,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难懂的,它是说:“既然历史永远是过去的重复,那么人们向进步奋斗的努力就是
C
的。”跟这种现象相类似的是随随便便引进外来语。举个例子。“取向”,它跟“趋向”是一个意思啊还是两个意思,我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
②
,那么引进的人有加以解释的责任,否则用得越来越走样,连编词典的人都不知道怎么下定义了。这两种不健康的现象都有它的心理背景,一个是留恋古文,一个是歆羡外文。如果说一个是崇古,
③
,就似乎有点言重了。18.文中第二段加点词“绕脖子”本意是脖子被缠绕,这里用来表达外国句法带来理解上的晦涩难懂,化抽象为具体,颇为形象。(1)请仿照此用法组词,□脖子。
(2)分析该词含义。
(3)用该词造句,体现此用法。19.请在文中ABC三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上文语段中所提及的语病现象,在当今的报刊新闻中却依然存在。请大家阅读某编辑的新闻初稿,找出三处问题(含标点)并加以修改。
今年上半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福建省高校优秀新闻作品推介交流活动在福州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有55个单位的超过近600件作品参加推介,最终评出获奖作品418件,其中普通高校一等奖149件、二等奖194件、职业院校一等奖27件、二等奖48件。【答案】18.(1)卡脖子(2)“卡脖子”本意是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使对方呼吸困难,这里用来比喻在关键地方或重要环节上对事物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让事情难以顺利进行。(3)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我们如果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就容易被国外“卡脖子”,发展会受到极大限制。
19.A.独一无二B.满天飞C.徒劳无功
20.①这似是而非有两个来源②海外新词如果确有引进的必要③一个是崇洋
21.①“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改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②“超过近600件作品参加推介”改为“超过600件作品参加推介(近600件作品参加推介)”;③“其中普通高校一等奖149件、二等奖194件、职业院校一等奖27件、二等奖48件”改“其中普通高校:一等奖149件、二等奖194件;职业院校:一等奖27件、二等奖48件”。【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词语及分析和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1)“卡”这个动词有夹住、阻碍的意思,与身体部位“脖子”组合后,能形成一个类似结构且表意形象的词语。(2)“卡脖子”本意是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使对方呼吸困难。“卡脖子”多用来比喻在关键环节或重要地方对事物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使其难以顺利推进,将原本具体的动作含义延伸到抽象的对事物发展限制的表意上,与题目中给出的“绕脖子”由具体动作到形容理解困难的抽象表意的思路是一致的。(3)造句要能够准确体现所组词语“卡脖子”的用法,即要突出在某个重要方面受到严重阻碍这一抽象意义。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根据“‘无二’只见于”可知,空处成语包含“无二”;根据“这是介乎文言和白话之间的说法”可知,空处形容“无二”表述在特定介于文言和白话间语境下独特。故填“独一无二”。独一无二:只有这样一个,没有第二个。B.根据“在文言里可以说‘什么什么之所以如何如何……’,可是不能用‘之所以’起句如果前面没有‘什么什么’,就用‘其所以’起句。可是现在‘之所以……’”可知,语境表示不符合文言规范的“之所以”起句用法如今常见、泛滥。故可填“满天飞”。满天飞:形容到处乱跑或到处都有。C.该空所在句子承接前文,“历史循环论最终导致人生奋斗之意义的取消,成为对历史与人生的双重虚无的确认”,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难懂的,它是……”可知该空是对上句的解释,语境是对指在历史循环论下,人们进步奋斗努力被认为没成效。故可填“徒劳无功”。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一点成效。【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现在比较常见的毛病是‘似是而非’”“一个来源是引进文言词语而近于生造”“似是而非的另一个来源是绕脖子的外国句法”可知,空处意思是“似是而非”有两个来源,故可填写:这似是而非有两个来源。②根据“‘取向’,它跟‘趋向’是一个意思啊还是两个意思,我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那么引进的人有加以解释的责任,否则用得越来越走样,连编词典的人都不知道怎么下定义了”可知,空处应该是一个关于引进外来语前提条件的表述,针对引进外来语问题,设定确有必要引进。故可填写:海外的新词如果确有引进的必要。③根据“这两种不健康的现象都有它的心理背景,一个是留恋古文,一个是歆羡外文。如果说一个是崇古”可知,空处应该是与“崇古”相对应的、关于“歆羡外文”的另一种心理背景的表述,故可填写:一个是崇洋。【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备受”和“广泛”语意重复,删掉“广泛”,改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②“超过近600件”表述矛盾,不合逻辑,删掉“超过”或“近”,改为“超过600件作品参加推介(近600件作品参加推介)”;
③介绍获奖作品情况时,原句标点使用易造成混淆。改为“其中普通高校:一等奖149件、二等奖194件;职业院校:一等奖27件、二等奖48件”。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在刘仁杰的《秋韵》中,孩子们奔跑在金黄的稻田边,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身后的老农手持镰刀,沉稳地收割着成熟的稻谷,屋檐下慵懒的老猫正享受着秋日的暖阳。画面中,沉甸甸的稻穗、绽放的菊花、翩翩起舞的落叶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都沐浴在柔和的秋光中,散发着温馨的气息。秋分时节,
的菊花正值盛开,赏菊作为秋日里一项雅致的活动
。菊花被誉为“花中隐士”,唐代诗人元稹在其《菊花》诗中,对菊花赞颂有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名句更是______。赏菊不仅要赏其多彩多姿,更要品其坚韧高洁。当夕阳西下,秋夜的菊花也别有一番风味。画家李明远的国画作品《秋夜菊香》展现了一个秋夜的菊花小筑。画面中,深蓝的夜空繁星点点,女子身着淡雅的秋装,与金黄的菊花相映成趣,月光如水,静谧而深远。画家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秋夜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秋夜画卷。秋分之景,有丰收的金黄,有______,更有温馨和谐的宁静氛围,它融合了丰富的情感,也是生活节奏自然的延续。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多彩应运而生传颂至今秋风萧瑟B.丰富多彩水到渠成传诵至今秋风萧瑟C.韵味十足应运而生传诵至今秋风送爽D.韵味十足水到渠成传颂至今秋风送爽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秋夜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秋夜画卷。
B.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秋夜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秋夜画卷。C.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递出秋夜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秋夜画卷。D.画家以独特的色彩,传播出秋夜特有的宁静与清新,呈现了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秋夜画卷。20.找出文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C
19.B
20.句子:“沉甸甸的稻穗、绽放的菊花、翩翩起舞的落叶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都沐浴在柔和的秋光中,散发着温馨的气息。”分析: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手法,列举了秋天丰收的景象和温馨的画面,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丰收和美好。【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丰富多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韵味十足:非常富有韵味,需要细细品味的、拥有十足意味的意韵。此处用来描写菊花,与“丰富多彩”搭配不当,用“韵味十足”。第二空,应运而生: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自然成功。此处是说菊花开在秋天,那么“赏菊”的活动自然就会产生,用“应运而生”。第三空,传诵: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传颂:传播颂汤,重在颂扬。传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传颂的对象是人物事迹。此处指诗词名句,侧重于“诵”,用“传诵至今”。第四空,秋风萧瑟:秋风吹拂而树木瑟瑟有声,写秋天的悲凉氛围。秋风送爽:秋天的风带来凉意,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此处是写秋天的美好,与“丰收”“温馨和谐”搭配,用“秋风送爽”。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传达”与“宁静与清新”搭配不当,应把“传达”改为“传递”;二是不合逻辑,搭配不当,“画家”不能用“细腻的笔触”,而是用“独特的色彩”;
三是成分残缺,“呈现的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应为“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AD.“传播”与“宁静与清新”搭配不当,应把“传播”改“传递”;D.成分残缺,应在“呈现了”后加“一幅”,且“遐想无限”语序不当,“和”字连接的并列成分应该结构一致,改成“无限遐想”。全部改对的是B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首先找出运用了排比修辞的句子,“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与之符合的是“沉甸甸的稻穗、绽放的菊花、翩翩起舞的落叶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都沐浴在柔和的秋光中,散发着温馨的气息”。其中“沉甸甸的稻穗、绽放的菊花、翩翩起舞的落叶”“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这些短语都是“……的……”的结构,描写对象是“稻穗”“菊花”“落叶”和“笑脸”,其中前三个意象都是秋天特有的,“沉甸甸的稻穗”写出秋天的丰收场景,而“绽放的菊花”“翩翩起舞的落叶”和“孩子纯真的笑脸”营造出浪漫温馨的画面,写出了秋天的美好。排比的使用使得句子富有节奏感,也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丰收和美好。(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2分)阅读语段,完成各题。一夜之间,全球都是“天命人”。①《黑神话:悟空》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西天取经”浪潮,②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③截止8月23日,④全平台销量已达一千万份左右,⑤销售额超过三十亿元人民币。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如涟漪般的文化影响:国外,玩家们开始苦读《西游记》,试图理解中国游戏背后的文化经典;国内,不太关心游戏的群体忽然开始注意这款“看起来像电影一样”的西游记游戏,各大国家级媒体纷纷下场报道这场“文化出海”的取经盛宴。“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
①
,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一往无前地出海,
②
,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比如截至2022年,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三是
③
。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从唐诗宋词到书法艺术,从园林建筑到易经哲学,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瑰宝,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石。正如《黑神话:悟空》中对晋祠宋塑的完美复刻,不仅展示了宋代庙宇的建筑风格和审美品位,也让全球玩家深入了解西游文化,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②修改为“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或“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③修改为“截止到8月23日”或“截至8月23日”④修改为“全平台销量已达一千万份”
22.①又是因国家而异的②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③育“水手”搏风浪【解析】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句式杂糅,“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将“据……”“……显示”杂糅在一起,删除“显示”或者“据”。③“截止8月23日”成分残缺,“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后面不跟宾语,可在“截止”的后面加上“到”;“截至”表示截止到某个时间,后面跟宾语,或者将“截止”改为“截至”。④不合逻辑,“已达”与“左右”同时使用不合逻辑,“已达”是已经达到,与“左右”矛盾,可删除“左右”。【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前文提到“既需要识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本处应与之在句式上一致,在内容上相对,内容应为“哪些需求”是与“各国相通”相对是,即是各国各自不同的、独自具有的,所以此处可填“又是因国家而异的”。②处,根据前文“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一往无前地出海……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可知本空的内容应为与表达水手出海无忧是因为身后有“港湾”相似,故可填“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③处,根据前文“一是看‘罗盘’识方向”“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本空的句式在与之相似,应是一个比喻,句式为“三是……”。再依据后文“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的论述,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水手”的重要性,故可填“育‘水手’搏风浪”。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17.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7.B
18.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四种情形,强调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②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的“能吃饭”是指郭老头很能吃,“能”强调程度,有擅长的意味。A.“能”指能够。B.“能”强调程度,指他“擅长”说话。C.“能”指得到“允许”做某事,公共场所不允许抽烟。D.“能”指有条件,“可以”做某事。故选B。【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四个并列的短句,每个短句前半部分以排比形式随机列举四种情形,后半部分则用“一起+动词”的形式。前面列举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给人列举未完的印象,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短句后半部分不避重复,连续使用“一起”,起到了强调作用,同时“一起”后面的动词也有所变化,不呆板;②另外,原文中多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画波浪线的句子也是短句,与原文行文风格一致。而改句则是平铺直叙的长句,把原句中列举的四种情形提取出来作为并列项,最后用“都一起去”作结,这样并没有列举未完的效果,在上下文中显得突兀,与原文多用短句的口语化风格也不协调,因此说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①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
②
,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
③
,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①视网膜动脉阻塞有3种;②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③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
20.修改: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能有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前面介绍了“眼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眼中风,其中视网膜动脉阻塞属于缺血性眼病;联系后面介绍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可知,这三种都是“动脉堵塞”,属于缺血性眼中风,并且此句放在段首,应当是总领句。据此确定答案为“视网膜动脉阻塞有3种”。第②空,由前面介绍两种动脉阻塞的顺序可知,此处句子应与“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照应,谈视力下降情况,且比前两种情况轻,据此可填“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第③空,由前文“视网膜动脉阻塞时”可知后面要写危害;后文有“缺血超过90分钟”“缺血超过4小时”可知,缺血时间越长,对视功能危害越大。据此确定答案为“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以下语病:第一处,句式杂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中“不超过4小时”和“4小时内”杂糅,可以删去“内”;第二处,“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误用关联词,逻辑关系错误,前后句不是并列关系,前文“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是条件,因此,后文是结果,应将关联词“并”改为“才”。故原句改为: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才能有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联考语文试卷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在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中,②叙事策略基本上是写实的,③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④通过相对平实的一种眼光,⑤作家们发觉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鲁迅《故乡》里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英雄的少年,每个意象无不纯美如梦;对照“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之类满目疮痍的现状,“乡愁”原来只是不可逼视的幻象。
然而,在同一时期,村落仍在诗意的观照下,显露了令人倾心的山水之美、人情人性之美以及风土之美。沈从文在具有湘西风情的村落里,构建了一条渡船,给凭水依山的茶峒,给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吊脚楼河街以生机。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
甲
);历经岁月风雨的老船夫、一派真纯明净的翠翠、与人性较量的天保和傩送——船摆渡的是命运。他们在密密匝匝的生活里种植喜怒哀乐,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
乙
)。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营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埋藏着中华民族
A
的遗传信息。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它不是
B
,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炼出有益的精神元素,构建迥异于传统社会但具有相对恒定性的社会结构与人地关系。(节选自刘东黎《村落:栖居与守望》,有删改)18.请在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第一段标有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句意。(4分)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1.请就文中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仿写句以“渡船”为本体。要求:使用暗喻修辞,且符合暗喻修辞特征,依照画线句结构进行仿写。(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种植喜怒哀乐”,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18.A:生生不息/源远流长B: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每空1分)【答案解析】A处根据原文信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及“遗传信息”可推知。B处根据“不是……而是……”“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可推知。19.④把“通过相对平实的一种眼光”改成“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⑤把“发觉”改成“发现”。(每空2分)【解析】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数量的词应在形容词之前。⑤搭配不当。20.甲:船摆渡/承载的是生活/日常
乙:又开始酝酿春的黎明/希望/期盼(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甲处根据下文“破折号”和此句“分号”的提示,可确定句式是“船摆渡承载的是……”,再结合前文内容得出关键词“生活日常”;乙处根据“四季流转”“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可推知。21.【示例】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翠翠的守候,一端牵系傩送的归期。/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此岸的期盼,一端通向彼岸的希望。(3分)【解析】仿写的基本要求包括句式统一、修辞相同、内容协调、语意完整等。暗喻是隐晦的比喻,常用比喻词“是”“就是”“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22.【观点一】可以使用,属于超常搭配,理由是:①“种植”本义是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长和繁殖,在这里和“喜怒哀乐”搭配,突破习惯的修饰与搭配,语言新颖生动。(2分);②化抽象为具体,“喜怒哀乐”本是无形的,在这里与“种植”搭配显得具体可感,表现了人们从容坦荡的胸怀和冷静的态度。(2分)③与后文照应,语意衔接紧密,符合语言逻辑。(1分)【观点二】不合语言逻辑,理由是:①“种植”一词后面一般与表示“实物”的名词搭配,如种植树木,种植蔬菜等,这里与抽象性词语搭配,不符合“种植”一词的搭配习惯。(3分)②“种植”虽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动词,在生活里有意种植“喜乐”尚可,但种植“怒哀”背离了人的主观意图,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实。(2分)
【解析】答案注意思考超常搭配与习惯搭配的区别。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匠心恒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乙己”究竟该不该脱下“长衫”?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在对人格尊严一视同仁的前提下,让每一个人都尽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成就最好的自己,自食其力、服务他人、贡献国家,这是一个国家对每一个公民应该做出的承诺。但有没有读了大学却贪图享受,不愿劳动,好逸恶劳的人?当然有。有没有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与能力,
A
的人?当然有。但这样的人绝不占主流。我们不能因为有这少数的人便将千千万万有理想、有热血、有学识、有能力却无机会
B
的年轻人斥为“好喝懒做”的“孔乙己”。是大树便顶天立地,是小草就茁壮成长。明明是小草却自命为大树而不甘做小草,这是一个人的不幸;如果让千千万万的栋梁之才失去了展示伟岸的辽阔空间而只能做小草,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把孔乙己逼向死亡的冷漠社会的确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绝不是当年的孔乙己,他们虽然和孔乙己一样受过教育,他们内心深处也有着读书人的尊严感,但绝没有“好喝懒做”“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的恶习,他们不是不愿意通过勤劳的双手
C
,相反他们非常渴望养活自己、报效国家。说他们是“当代孔乙己”,是对胸怀理想却困于艰难之中的年轻人一种莫大的侮辱!现在当然没人穿长衫了,但如果把“长衫”比作读书人的象征,比作知识分子尊严的标志,那么“长衫”绝不是孔乙己所独有的。在这里,①“长衫”成了一种象征,②它并非不是“心头的枷锁”,③而是一种源于知识、来自奋斗的尊严与自信,④是万万不能脱下的。18.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20.赏析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8.A.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B.大展宏图/大展拳脚/大显身手
C.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19.语句②修改为,它并非“心头的枷锁”。
20.①比喻,将生活的世界比作森林,人比作各种树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②对比,“乔木”与“灌木”对比,“参天白杨”与“婆娑杨柳”的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层次,展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以及他们各自的特质,激发读者的思考。【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A处,语境强调“过高地估计自己实力与能力”,可用“好高骛远”或“不自量力”或“眼高手低”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多用于形容人不切实际而自命不凡。不自量力:比喻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眼高手低: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志大才疏:志向远大,而才能疏阔不实在。B处,语境指“有理想、有热血、有学识、有能力”的年轻人施展才华的状态,可用“大展宏图”或“大展拳脚”或“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大展拳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大显身手:指充分地显示出本领和才能。C处,根据后文“他们非常渴望养活自己、报效国家”,可知此处语境强调年轻人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报效祖国。可用“自力更生”或“自食其力”或“自给自足”或“奋发图强”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指不依靠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自食其力:指依靠自己的能力而生活。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身需求。奋发图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②,不合逻辑。“并非不是”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所以应改为“它并非‘心头的枷锁’”或者“它并不是‘心头的枷锁’”。【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本体,“森林”是喻体,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多样性的特点。“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中“人”是本体,“乔木”“灌木”“白杨”“杨柳”是喻体,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与人的个体差异。②“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中把“乔木”与“灌木”进行对比,“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中把“参天白杨”与“婆娑杨柳”进行对比,乔木挺拔,灌木丛生,白杨参天,杨柳婆娑,两组不同的意象意在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角色,人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引人思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当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就会有许多的文字趁热跟进,人们把这称为“热点写作”。对于这种行为,有种最常见的指责是急功近利,博人眼球。这种指责很容易驳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告诉人们,正义不仅本身值得追求,其结果也往往合乎欲求。一种正当的技艺不仅有其独特的追求,
A
。正如医生要追求医术高明、救死扶伤,而这种追求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这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如果医生只是追名逐利,为了名利可以放弃医疗职业本身的追求,那么医生也就不再是医生,他放弃了医术这种特定的技艺。写作也是一种技艺,它既有技艺本身的追求,也能带来附随的名利。
B
,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写作。人们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而通常的情况是为了好事去努力,就有可能得到所附随的前程。但如果“只为前程,无所谓好事”,也可能既无好事,又无前程。因此,
C
,没有什么不道德,但名声只是写作的附随结果,而非自然结果,不能为了名声而去写作,否则不仅不道德,也使得写作不再成为一种独特的技艺。2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字“蜀”曾多次出现在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B.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C.一个组织也送来信和礼物,还称我是“活菩萨”。D.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D
22.①也能带来附随的好处
②但如果写作只是为了名利
③写作带来名声【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文中加点处的引号特定称谓。A.表示强调。B.表示引用。C.表示特殊含义,指的是好心肠、热心肠的人。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有关联词“不仅”,所填内容应有相匹配的关联词“也”,再结合后文“医生要追求医术高明、救死扶伤,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声誉与可观的收入”可知,这里指的是“正当的技艺”附随的好处,故可填:也能带来附随的好处。第二空,后文有关联词“那么”,所填内容应有相匹配的关联词“如果”,再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产业园行业运营模式及竞争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月桂酸钠行业现状动态及供需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女性洗液产业销售态势及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青年文化推广合作合同(2篇)
- 2025至2030中国化学药品行业需求动态及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制帽行业经营态势及消费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农超对接模式行业现状分析与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 2025年软件项目管理考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常见题型解析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环境下的战略试题及答案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小班班本课程《吃饭这件小事》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护士劳动合同三篇
- 校长思政课课件-百年奥运
- 深中通道-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解读与训练(含解析)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1 认识方程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个体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打印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基于PLC的十字路口交通灯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