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_第1页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_第2页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_第3页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_第4页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解析版)-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试题(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经典基础题

内容概览

考点01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

考点0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考点03微观模型图

考点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考点0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考点06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工考点01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组成

1.(23-24九年级上•安徽宣城•期中)我国科学家制备出“人造树叶”,可将二氧化碳变成氧气,二氧化碳能

产生氧气的原因是含有()

A.氧原子B.氧分子

C.氧离子D.氧元素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二氧化碳能产生氧

气,是因为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

故选D。

2.(23-24九年级上•四川凉山•期中)NH4HCO3(碳酸氢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当它受到撞击时,

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而爆炸,分解过程中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B.HC1

C.NH3(氨气)D.H2o

【答案】B

【解析】NH4HCO3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含氯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其分

解的产物中不含氯元素,故分解过程中不能生成的物质是HCL

故选B。

3.(23-24九年级上•广东韶关•期末)已知化学方程式:2N2H4+X=3N2+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A.N20B.N2O4

c.NO2D.NO

【答案】B

【解析】由2N2H4+X=3N2+4H2。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相同,原子个数相等,反应中

只有H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反应后有O元素,则反应前X中含有O元素,反应后共6个N原子,则X

中应有2个N原子,反应后共4个O原子,则X中应有4个O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X的化

学式为N2O4O

综上所述:选择B。

4.(23-24九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2023年10月15日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耀世成就。载人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2LiOH+CC)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H2B.02

C.H2O2D.H2O

【答案】D

【解析】反应前:Li有2个、O有4个、H有2个、C有1个;反应后Li有2个、O有3个、C有1个,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

的化学式为:H2OO

故选D。

5.(23-24九年级上•北京平谷•期中)过氧化钠(Na?。?)可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推测它与水反应后的生

成物为()

A.NaHCCh和。2B.Na2OO2

C.Na2cO3和。2D.NaOH和。2

【答案】D

【解析】A、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氢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生成物不可能是氧化钠和氧气,该选项不符合

题意;

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不能生成碳酸钠,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生

成物不可能是碳酸钠和氧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氧气,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23-24•河南商丘・期中)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青色部分来自蓝铜矿颜料,蓝

铜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mCu(OH)2-nCuCO3,加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化合物,则加热该物质不可能生成的

是()

A.CuOB.H2O

C.co2D.CuCl2

【答案】D

【解析】mCu(OH)2-nCuCO3,它由铜(Cu)、氢(H)、氧(O)、碳(C)四种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

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则,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也应该由这四种元素组成。

A、CuO由铜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加热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B、H2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加热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C、CO2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加热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D、CuCk由铜和氯两种元素组成,而蓝铜矿中并不含有氯元素,不可能是加热分解的产物,符合题意。

故选D。

L考点0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7.(23-24九年级上•河南美B州•期中)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高铳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g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A、10g冰融化后得到10g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

B、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氧气逸出装置,导致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符合质量

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C、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20g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20g-l2g=8g,选项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选项错误:

故选C。

8.(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B.100g冰融化得到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31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71g五氧化二磷,消耗40g空气

D.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A、质量守恒强调的是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不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冰融化得到水是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31g红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71g五氧化二磷,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是71g—31g=40g,不是空气。

故C不正确;

D、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9.(23-24九年级上•湖北孝感・期中)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人曾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对于在化学反应中“物

质不灭,,的理解正确的组合是()

①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不变

②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

③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变

④物质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

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在此

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也可能前后相等。故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不灭”是由于②③。

故选:Bo

10.(23-24九年级上•甘肃平凉•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C.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A、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变成

水蒸气,前后质量不变,该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不是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例如

金不能与氧气反应,故B说法错误:

C、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说法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二考点03微观模型图

11.(23-24九年级上•安徽宣城•期中)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气味、有毒的气体,但却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

想的零碳燃料,其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o氮原子

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两种物质微粒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对环境无污染D.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B

占燃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空至2N2+6H2O。

【解析】A、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说法正确;

占燃

B、由化学方程式4NH3+3O2322+6凡0可知:反应前甲、乙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4:3,说法错误;

C、依据反应可知:氨气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说法正确;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故选:Bo

12.(23-24九年级上•四川德阳・期中)如下图是某两种物质反应时的微粒变化过程简化示意图,其中

,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微观过程表示如下: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说法错误;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2=1:1,说法正确;

C、反应物均为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是单质,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零,反应前后存在化合价的改变,说法错误;

D、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

故选:B„

13.(22-23九年级上•四川内江・期中)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

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也能分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答案】C

【分析】如图所示,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是一种物质的分子,且反应前?有2个,%是

1个,反应后生成2个«,据此分析。

【解析】A、根据分析,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多变一即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B、如图所示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选项正确;

C、如图所示,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不分解,选项错误;

D、根据分析,反应前两种物质即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反应后只有一种物质即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

故选:Co

14.(23-24九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9届杭州亚运会的火炬燃料零碳甲醇(CWOH)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

绿色能源,是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废碳再生。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O氢原子

OQO+8竺"c(^Oo+(Q)O氧原子

甲乙丙丁o碳原子

A.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该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图示和质量守恒定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前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后是甲醛分子和水分子,该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

化,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图示和质量守恒定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

子,6个氢原子,故反应前应有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氢分子,即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之比为1:3,

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5.(23-24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光解制氢”可实现水的高效分解,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O—o原子

光照O—H原子

ab

9cpQQP38g

催化剂I催化剂n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中最小微观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D.物质a和b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光昭

【解析】A、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32H2T+O2T,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变多,故说法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故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最小微观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说法错误;

D、物质a和b组成元素相同,但构成的分子的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说法错误。

故选Bo

考点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16.(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绥化♦期中)在化学反应2A+B=3C+D中,已知60克A和30克B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15克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0B.30

C.90D.120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则生成C的质量为60g+30g-15g=75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B=3C+D

2x3x50

60g75g

故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故选:Ao

17.(23-24九年级上•贵州六盘水•期中)现有化学反应A+B—C,若agA与bgB充分反应,则生成C的

质量是()

A.大于(a+b)gB.等于(a+b)g

C.小于或等于(a+b)g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若agA与bgB恰好完全反应完,则生成C的质量等于(a+b)g;若agA与bgB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则生成C的质量就会小于(a+b)g,故选:Co

18.(23-24九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XYZ

反应前质量/g510422

反应后质量/g478m

A.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若使反应完全进行,则容器中剩余W、Y、Z

C.反应中W和Y的质量比为1:4D.X与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3:4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各可知,

m=5+10+4+22-4-7-8=22,遵循反应物越反应越少,生成物越生成越多的原则,进行解析。

【解析】A.由分析可知,m=22,说明物质Z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参加反应,

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和表格数据可知,W、X为该反应的反应物,Y为该反应的生成物,Z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参

加反应,由表格数据可推知,每1g质量的W物质,完全反应需要消耗3g质量的X,因此,7g的X完全反

应,需要消耗2.3g的W,所以,物质W有剩余,容器中除了W之外,还有生成的物质Y,质量不变的物

质Z,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W质量减小了:5g-4g=lg,Y质量增大了:8g-4g=4g,因此,反应中W和Y的质量

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知道化学方程式中X和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无法计算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选项说法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9.(23-24九年级上•湖北武汉•期中)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

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答案】B

【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

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

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解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

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选项

说法正确。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甲、

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20.(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中)3g物质M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C)2和L8gH2。,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M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M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M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D.M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答案】AC

【分析】3g物质M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O2和L8g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的质量不变,则M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x&|xl00%J=L2g,M中含有

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L8gx]Hxl00%)=().2g,M中碳元素的质量与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

1.2g+0.2g=1.4g<3g,则M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g-1.2g-0.2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

三种元素。

【解析】A、由分析可知,M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M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碳元素的质量为1.2g、氢元素的质量为0.2g,则M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2g=6:l,

故C正确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导:牛=1:2,故D错误。

121

故选ACo

一考点0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21.(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基本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点燃点燃

A.2Mg+O2^^2MgO氧化反应B.3Fe+2O2^^Fe2O3化合反应

通电MnO,

C.2H2O^2H,T+分解反应D.2KClC)3^^2KCl+3Cb分解反应

A

【答案】C

【解析】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

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占燃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小人

2H2O-2H2T+O2T,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

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是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氧气化学式右边应标气体生成符号“广,

MnO,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O3=^2KC1+3O2T,错误。

A

故选C。

22.(23-24九年级上•上海金山•期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占燃占燃

-

A.S+02SO2TB.2H2+O22H2O

卢燃卢燃

c.Mg+O2MgO2D_4Fe+3O22Fe2O3

【答案】B

【解析】A、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硫的后面不需要标注T,

占燃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尘SO2,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正确;

C、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占燃

零,则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Mg+O2-2MgO,错误;

D、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点燃

3Fe+2O2^=Fe3O4,错误。

故选Bo

23.(23-24九年级九•四川乐山•期中)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占燃卢燃

=

A.2Mg+0?2MgOB.2P+5O2^P2O5

占燃A

C.4Fe+3O2^^2Fe2O3D.2KC1O3=2KC1+3O2

【答案】A

【解析】A、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正确,故A符合题意;

占燃

B、磷与氧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P+5C)2”至2P2O5,故B不

符合题意;

C、铁与氧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该方程式生成物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3Fe+2O2=Fe3O4,故C不符合题意;

D、KCIO3需要在催化剂的参与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式缺少催化剂,没有标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

A.

方程式为2KCIO3,=2KC1+3O2^,故D不符合题意。

MnO2

故选A。

24.(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MnO2

=

A.2HgO=2Hg+O2B.H2O2^2H2O+O2T

A

C.2KC1C)3=2KC1+302TD.2KMnO4=K2MnO4+MnO2+O2T

【答案】D

A

【解析】A、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C)2T,故选项不符合

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2用0+023故选项

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Mn02

2KC1O32KCl+3O2t,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高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建考点06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5.(23-24九年级上•四川广安・期中)友谊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镭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

验过程中,同学们统计了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具体数据见表。实验结束后,将剩余固体

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锦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g。

加热时间/min0123

固体质量/g56.046.436.836.8

试计算:

(1)实验中共制得氧气go

(2)生成氯化钾固体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19.2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MnO2

2KC1O2KC1+3O2T

X19.2g

149x

-9?-19.2g

x=29.8g

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29.8g。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中共制得氧气的质量=56.0g-36.8g=19.2g;

(2)解析见答案。

26.(23-24九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实验中锥形瓶

内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哪些,分别是多少克?

【答案】(1)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MnO2

2H2O2^=2H2O+O2T

6832

x3.2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H2O和MnCh,其中水的质量为64.8g,二氧化镐的质量为2g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氧气是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生成

氧气的质量,即70g-66.8g=3.2g,计算过程见答案;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锦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不变,因此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水和二氧化镒,过氧化氢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所以

水的总质量为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之和,即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减去生成氧气的质

量,即68g-3.2g=64.8g,二氧化铳的质量为2g。

27.(23-24九年级下•湖北孝感・期中)工业制碱的基本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CO2,得到

NaHCO3,再燃烧NaHCCh制得纯碱。

(1)氨气网印)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O

(2)煨烧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T。燃烧84gNaHCO3最多可得到

Na2cCh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⑴3:14

(2)解:设燃烧84gNaHCC>3最多可得到Na2cCh的质量是x

A小

2NaHCO3=Na2CO3+CO2T+H2O

168106

84gx

106_x

l68=84gX=53g

答:燃烧84gNaHCO3最多可得到Na2cCh的质量是53g

【解析】(1)氨气中氢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2)见答案。

优选提升题

1.(23-24九年级上•云南大理•期中)分解高镒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H。?)两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

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化物B,氧元素

C.氧分子D.氧气

【答案】B

【解析】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高锈酸钾由钾元素、锦元素、氧元素组成,氯酸钾由钾元素、

氯元素、氧元素组成,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

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高锌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是由于三种物质

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B„

2.(23-24九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浓硝酸(硝酸化学HNO3)见光易分解,因此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下

列物质不是浓硝酸分解后产物的是()

A.H2OB.02

C.NO2D.HC1

【答案】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NO3是由氢、氧、氮元素组成,分解产物中

除了这三种元素外,不能出现其它元素。

【解析】A、H2O由氢、氧元素组成,是硝酸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B、O2由氧元素组成,是硝酸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C、NO2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是硝酸分解的产物,不符合题意;

D、HC1是由氢、氯元素组成,硝酸中不含有氯元素,则氯化氢不是硝酸分解的产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23-24九年级下•湖南株洲•期中)下列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物相同的是()

A.H2和CH4B.C和H2

C.CH4和C2H6。D.C2H2和CO

【答案】C

【解析】A、氢气由氢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甲烷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种类不同,选项错误;

B、碳由碳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由氢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

律可知,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两种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种类不同,选项错误;

C、甲烷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由碳、氢、氧

三种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醇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种类相同,

选项正确;

D、乙焕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焕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由碳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氧化碳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燃烧后生成物的种类不

同,选项错误,故选C。

4.(23-24九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在3A+3B=C+3D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24gC;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则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8B.126

C.336D.252

【答案】A

【解析】设: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D的质量=68g+40g-24g=84g;

3A+3B=C+3D

136x33x

68g84g

136x368g

3x84g

x=168

故选A。

5.(23-24九年级•陕西咸阳•期中)某纯净物M稍加热生成氨气(NH3)、CO2,H2O,据此事实不能得出

的结论为()

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发生分解反应

C.M中有水D.M不稳定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N、H、O、C四种元素,

故M是由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某纯净物M稍加热生成氨气(NH3)、CO2、H20,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

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M是纯净物,不含水,符合题意;

D、M稍加热就能分解,说明M不稳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23-24九年级上•广东中山•期中)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通过红热的玻璃导管引燃红磷来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质量减小,但是氮气等不参与反应,故气体

的总质量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故氮气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

变,故固体的质量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氧元素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催化剂

7.(23-24九年级上•吉林松原•期中)工业上制取硫酸时发生反应:2so2+X^=2SO3。生产过程中会产

A

生含有SO2等物质的尾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2

B.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S、O的个数分别是2、

6,反应前除X外S、O的个数分别是2、4,则X包含2个O,X的化学式为。2,A选项正确;

B、根据题目信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SO2等物质的尾气,S02是空气污染物,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

防止污染空气,B选项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C选项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不是性质不变,D选项错误。

故选:D。

8.(23-24九年级上・甘肃定西•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Mn02

A.2S+3O2^=2SC>2B.2H2也什02T

点燃

C.2?+502^=2?205D.Fe+CuSO4=FeSO4+Cu

【答案】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点燃

S+02-S02,故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Mn02

2H2O2^^2H2O+O2?,故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C)2-2P2O5,

故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正确。

故选D。

9.(23-24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高锦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材的质量

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

【答案】A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A、石蜡熔化过程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

B、高铳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铳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氧气逸出导致固体质量减少,能用质

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木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逸散

到空气中,消耗的氧气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材的质量,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

释,不符合题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

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0.(23-24九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改变

C.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4:3

【答案】D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有一个单质的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可以去掉,因此其反应的微观过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也有2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

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说法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q*p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

单质,故反应物中包含一种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

分子与%分子个数比为4:3,故D说法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发生反应的

故选:D。

11.(23-24・重庆开州•期中)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WHMOQ能增强人体免疫

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B.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HQ和CO?

C.紫花前胡醇由32个原子构成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解析】A、紫花前胡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叙述正确;

B、紫花前胡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其在空气中燃

烧可能生成H2O和C02,叙述正确;

C、紫花前胡醇是由紫花前胡醇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由14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叙

述不正确;

D、紫花前胡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x12):(1x14):06x4)=84:7:3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数最小,叙述正确;

故选C。

12.(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的质量/g364264

反应后的质量/gX4522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是26gB.丁是生成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1:4D.物质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X=36+4+2+64-4-52-24=26,质

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故该过程为甲与丁反应丙,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是催化剂。

【解析】A、根据分析,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是26g,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丁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36g-26g):(64g-24g)=1:4,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分析,物质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13.(23-24九年级上•天津西青•期中)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酸钾混合制作而

成,其反应原理为S+2KNO3+3C=3CO2T+K2S+X,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

B.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2

C.参加反应的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101:18

D.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4种

【答案】C

【解析】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6、3、1,反应后的

生成物中钾、氮、氧、碳、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0、6、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数目不变,则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项说法错误;

B、KN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得:(+1)+x+(-2)x3=0,则x=+5价;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0,

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S、KNOj.C之间的质量比为32:[2x(39+14+48)]:(3x12)=16:

101:18,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一共含钾、氮、氧、

碳、硫五种元素,所以该反应涉及的元素种类有5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14.(23-24九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I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II的符号表达式为HzO+FeOfHz+FesCZ,

C.该方法与电解水相比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能耗更低

D.该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s。”和FeO

【答案】D

【解析】A、反应I利用太阳能使四氧化三铁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故说法正确;

B、反应n为FeO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q+FeO-Hz+FesO"故说法正

确;

c、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因此优点是节约能源、成本较低,故说法正确;

D、该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