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全册,选择性必修1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权力较大。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内部开始有了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变化,如晋、齐等国出现了县的设置。到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君主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能够反映出A.郡县制完全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 B.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渐进性C.战国时期诸侯国纷争的主要原因 D.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已无作用2.两汉在西北方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先后设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汉代这一措施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边智慧 B.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局面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 D.推动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3.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进行律法改革,提出以“宽仁慎刑,明正典刑”为主体的法制观念,减少酷刑,强调依法判案,设立死刑复奏制度,规定处决死刑犯人时需多次上报审核等。这些措施A.消除了社会犯罪现象 B.体现了道家无为思想C.促进了社会矛盾缓和 D.巩固了士族门阀特权4.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他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鉴于此,王安石主张A.抑制兼并且减轻徭役负担 B.增加开支以刺激农民生产C.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 D.提高赋税以充实国家财政5.1405年,朝廷在福建开采铁矿。最初用人力挑运矿石至海边,再装船运往北方,“人力耗费巨大,效率低下,岁岁艰难”,后来修建了专门的运输道路,使用马车运输,情况有所好转。这反映了,明代A.长途贩运提升北方经济 B.运输工具决定效率C.交通运输建设提高运力 D.福建铁矿资源丰富6.表1为甲午战后部分知识分子的主张,据此可知,当时中国表1主张梁启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要义严复今日中国不变法则亡!变将何先?莫亟于废八股徐勤覆吾中国者,必自愚民矣,必自举业愚民矣A.改革科举成为迫切的要求 B.废除八股取士遭到强烈反对C.变法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科举选官制度开始发生嬗变7.1935年底,国民党中央势力在四川、贵州站稳了脚跟。蒋介石认为,川、滇、黔为中华民国复兴的根据地,只要川、滇、黔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强敌,恢复一切失地,复兴国家。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准备全力北上“围剿”红军B.认识到西南在战略后方的地位C.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D.完成了对日本抗战的各项准备8.1951年毛泽东用“民族大家庭”来概括新的民族关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从“民族大家庭”发展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A.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基本制度B.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9.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及时派出代表参加二十国集团部长级会议。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共同成立了上合组织。2009年建立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已成为中国自主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这表明A.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B.新中国外交始终坚决捍卫国家利益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中国积极参加地区治理和全球治理10.有学者在评价古代雅典抽签选举制时说:“为避免抓阄及普选的任性,尚有一种预防,即新官员须接受试验……可是试验不在能力或才干,只询问那人的品行及其家族;每个官员更需有祖传的田产。”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雅典A.施行精英治国的理念 B.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的缺陷C.民主运行机制较成熟 D.公民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11.1300—1310年,在英国罗斯庄园中,农民间的纠纷有35%左右在庄园法庭的协调下解决,而庄园法庭在裁决时会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这可用于说明该庄园法庭A.审判结果缺乏一致性 B.不能严格依据法律审判C.对风俗习惯过度依赖 D.适应了庄园的特殊环境12.17世纪初,荷兰商人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这主要体现出当时荷兰A.商业理念先进,主导国际贸易格局B.金融创新活跃,促使商业革命发生C.确立全球霸权,掌控三角贸易网络D.经济实力强大,推动世界市场发展13.美国《彭德尔顿法》对职务常任制度采取了有条件的采纳态度,即将美国文官分为政治任命文官与常任文官,政治任命文官并非常任而由总统决定其具体任期。但其数量受到一定限制,例如美国高级专业技术类文官中政治任命文官不应当超过15%。这一规定A.利于防止总统权力的滥用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官员的选用与管理 D.避免了官员营私舞弊14.意大利思想家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提出并论证了三个重要论题。第一,要求得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第二,理想中的世界帝国应由罗马人执掌政权。第三,君主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而不是教皇。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C.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D.专制王权国家的发展15.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这说明当时列宁A.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意识到私人资本威胁政权C.深化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D.决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6.图1是1962年11月中国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胃口越来越大——再来一盘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注:“伊尔28”指苏联轰炸机;“甘蔗刀”指古巴游击队)。该漫画图1A.讽刺了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B.反映了古巴独立运动面临困境C.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D.谴责了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后,官员选拔有了相对固定的途径。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打破了门第限制,寒门子弟可凭借自身才学进入仕途。唐朝时期,科举科目多样,除明经、进士等常科外,还有不定期举行的制科,为朝廷选拔各类专业人才。对官员的考核包括政绩、品德等多方面,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宋朝在科举制上进一步发展,增加了殿试环节,由皇帝亲自考核,使科举选拔更加严格。同时,在官员管理方面,宋朝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官员的实际权力通过差遣来体现,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明清时期,科举制逐渐僵化。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了严格的文章格式和内容,考生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进行写作,这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朝延续八股取士制度,在官员选拔上更加注重对儒家经典的背诵和理解。在官员管理上,清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体系,对官员的贪污、渎职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惩处。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国开始探索新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清末新政时期,尝试改革科举制度,如开设经济特科等新科目,选拔具有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人才。民国时期,开始采用西方的文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行政人员,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一套以民主选举、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与管理体系,选拔德才兼备、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推动国家建设和发展。——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古代至近现代官员选拔与管理,以“人才·制度·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一战期间,中国北洋政府在1917年对德奥宣战。大批华工被派往欧洲战场,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搬运物资等繁重工作。这些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中国政府借机收回了德奥在华的部分租界和特权。在国内,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面粉业、纺织业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也在持续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二战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中国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其间,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相互配合,如远征军贯通并维护滇缅公路,这为盟军运输物资发挥重要作用,驼峰航线成为盟军物资援华的重要通道。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争取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发挥积极作用。战争后期,美、英等国废除了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等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国际地位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中国参与一战和二战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历代都把皇帝发布的诏、制、令、敕作为最重要的法律形式,而成文法律往往退居于诏令之下。封建等级特权制在法律思想上则贯彻了法有差等的原则,皇帝高高在上,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各级官吏犯了法,可分别享受“议、请、减、赎、当、免”之特权,称之为“八议”、“官当”制度。从李悝的《法经》直至封建末世的《大清律例》,历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其内容均以刑法为主,其中掺杂着一些民事法规,法的调整职能不可能充分发挥,而法的保护职能如刑法、行政法却比较完备。——摘编自李光宇《中西方法律文化特征之比较》材料二《拿破仑法典》一出台,就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并广泛流传。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强国,它的力量使《拿破仑法典》易于影响其他国家。如在巴登适用的《巴登地方法》实际上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一个翻本。正像拿破仑所夸耀的: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摘编自王巧玲《〈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影响》材料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巧妙数字试题及答案一览
- 康复笔试面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2025年运力整合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寓教于乐的数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 环形植树面试真题及答案
- 物质的化学与物理性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飞行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探索土木工程环境影响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能教学系统市场应用与未来趋势报告
- 体育赛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Project 2024培训教程资料
- 贵州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1年河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36-第6章-6.2-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 2024年中小学生航天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 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入围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期末完形填空试题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无答案)
- 2024中考语文备考重点难点复习:小说阅读(七大考点七种技巧)
- 保密工作 人人有责
- 2024-2030年中国捡石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