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罗"等15个生字,理解“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会写“臀、额"等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初步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

3.了解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用上过渡语句”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初步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

2.了解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用上过渡语句"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教学流程】

一、入题明游记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字“__________________,记”。你会用“记"组什么词?

生:记录、记忆、记事本、游记。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他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就开宗明义,告诉我们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示: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二、应聘小导游

1.创设情境

师:浙江省位于江苏省的东南方向,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今年以来,金华的双龙洞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游客,以至于景区出现了导游紧缺的现象。双龙洞景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我们班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超级棒,向你们发出了应聘导游的邀请。请看应聘条件。

(师出示:对双龙洞游览路线了然于胸,对双龙洞重要景点如数家珍。)

师:想不想去应聘?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走进叶圣陶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完成两项导游任务。

2.导游任务一:明确游览线路

师:请看第一项导游任务。

(师出示)

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默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把课后第一题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出洞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对照第一项导游任务,默读、思考,尝试完成课后第一题。)

(2)全班交流,确定路线。

师:游览的路线图可以画成一幅示意图,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现场绘制简笔画,请学生将相应的词语板贴在黑板上合适的位置。)

(3)对照板贴,导游介绍。

师:哪位小导游能走上讲台,连起来介绍金华双龙洞的游览路线?

生: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从罗店入山以后,一路迎着溪流,首先来到了洞口,接着进入外洞,接着经过孔隙,然后到达内洞,最后原路返回。

师:我们能不能改变作者的游览顺序?比如,先进入内洞,再进入外洞。

生:不能改变。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游览双龙洞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

师:通过路线图我们能理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游览顺序也是作者叶圣陶的写作顺序。(板书:按顺序)

(4)发现行踪,合作朗读。

师:这么多景点,作者是怎么巧妙串联,让我们读起来流畅自然的呢?

生:文中有很多能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有的出现在一段话的开头,有的藏在一段话的结尾。

师:男女生合作朗读能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生合作朗读)

3.导游任务二:介绍主要景点

(1)发现主要景点。

师:在双龙洞这么多的景点中,哪个景点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所花的笔墨最多?(板

书:抓重点)

生:孔隙。

师:孔隙已经成为了双龙洞的一个网红景点,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狭小。

师:“孔”,作为名词讲的时候,意思是“洞孔"窟窿”。“隙”,本义是墙上开裂的裂缝。所以汉语词典里说“__________________,孔隙”就是窟窿里狭小的缝。双龙洞里面会是多小的孔隙,才能让人通过呢?

(2)探究主要景点。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这篇游记,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双龙洞孔隙的狭小。

(师出示: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画出体现孔隙狭小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并做批注。)

(生自主学习,然后全班交流。)

师: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和一名学生成分离状站在一起)假设我们俩一起仰卧在小船里的话,可以像这样中间保持一定距离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因为小船很小,两个人需要紧紧地靠在一起。师“:这样小的小船"有两个“小”字,我想删去一个,你们赞同吗?说说理由。

生:不赞同删去。“小"字连用,突出了小船的小。

师: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自问自答的设问句表达,给你怎样的感受?生:强调了小船的小。

师:这样小的小船是怎么通过孔隙的?

生:通过另一侧的工作人员用绳子拉船,小船通过孔隙。

师:为什么不让乘客自己坐起来摇船,或者站起来撑船过去?

生:空隙上方就是山石,没有更多的空间让乘客坐起来或者站起来。

师:这里的句子好像没有直接写孔隙的小,是不是多余啊?

生:这个句子并非多余,对于小船的尺寸、行进方式的直接描写,都体现了孔隙的狭小。

(师板书:直观描写)

(师出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这里的“贴"可以替换成“碰”或“躺"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贴”是严丝合缝、没有间隙“__________________,碰"或“躺”说明人和船底没有紧紧地靠在一起。

师:作者都有哪些部位贴着船底了?

生: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师:山石真的会“挤压"过来吗?

生:不会。

师:如果“我”把头稍微抬起来一点儿,会不会擦伤自己呢?

生:有可能会擦伤,因为孔隙太狭小了。

师:(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其余学生依然在座位上)假设我们的这面黑板就是船底,请这位同学以黑板为船底,其他同学靠着椅子把椅背当作船底。现在就让我们体验一下乘小船过孔隙的感受,请大家闭上眼睛。现在,你仰卧在小船上。你的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都贴着船底,紧紧地、紧紧地贴着船底……行了吗?

生:行了。

师:船就慢慢向前移动,你有什么感觉?生:眼前昏暗了,什么都看不清了。

师: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朝你挤压过来,挤压过来,你觉得——

生:呀,会不会碰到我?

师:来,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就抬高一点儿。生:哎哟!我的额角,我的鼻子。

师:请睁开眼睛,现在你们是什么感觉?生:紧张得出了一身汗。

师:现在再来看课文的第5自然段,你觉得作者的描写精妙在哪里?

生:叶圣陶先生通过精练的语言,对印象深刻的孔隙进行重点描写,其中既有对小船大小、行进方式的直观描写,也写出了自己乘小船时的真实感受,让人身临其境。

师:(板书:真实感受)我们合作朗读,再次体验一下乘船通过孔隙的感觉。

(师读这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男生读写作者直接描写的句子,女生读写作者真实感受的句子。)

(3)介绍主要景点。

师:狭小的孔隙成了双龙洞的网红景点,成了游客最喜欢的双龙洞的打卡之处。哪位小导游愿意走上讲台,对照屏幕向大家介绍介绍孔隙?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双龙洞的网红景点—孔隙。孔隙非常狭小,只能乘坐特定的小船通过。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躺在小船上,由另一侧的工人拉动绳子,船就往前进了。躺在小船上,眼前是昏暗的,不能抬起额头仰起脸,因为上方的山石仿佛在朝你挤压过来,一不小心就蹭伤了。

三、担任推荐官

1.呈现邀请函

师:本学期郊游的时候,我们班一起去了云幽谷。一走进云幽谷,你就会看到这个高高的摩天轮。云幽谷景区管理办公室给大家Qu来了一封邀请函,邀请你们为摩天轮的游览推荐官。(出示)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郑重地邀请你们为云幽谷特色景点——摩天轮的游览推荐官,为摩天轮写一段推荐词。要是能像叶圣陶爷爷一样,写出摩天轮有趣的外形和乘坐摩天轮时的真实感受,那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前来游玩。

南京云幽谷景区办公室

202×年×月×日

2.撰写游览推荐词

师:请大家当堂写摩天轮的游览推荐词,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直观描写"或者“真实感受”。(出示)

直观描写:

只见

真实感受:

呀,

(生写作时间5分钟。写好后,师生当堂交流。)

生:只见高耸入云的摩天轮像一朵绽放的花,外形圆滚滚的,有非常多的支架,一个个立体的摩天轮坐舱挂在支架上。摩天轮的坐舱外面,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小白兔、大狮子、长颈鹿……真是太可爱啦!

师:你写了摩天轮的外形,这是直观描写。

生:呀,我终于坐上了摩天轮。这时,恰好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过来,摩天轮开始忽左忽右地摇摆,让人感觉身处“危楼"之上,时刻有掉下去的可能。我的心里面好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直惴惴不安,真恨不得大喊“:救命啊,让我下去吧!”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