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亲、树林和鸟》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上23父亲、树林和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增强对自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传承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黎、凝"等生字,书写“朝、雾”等字,理解并积累“幽深、潮湿"等词语,学会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父亲与鸟的语句所展现出的生动性,如通过关键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化等表达情感的方式,并能在自己的表达中进行模仿运用。
(三)思维能力
1.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父亲对鸟的了解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出来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文本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从父亲看鸟、闻鸟、听鸟等行为进行分析。
2.鼓励学生对文中父亲与鸟的情感联系展开联想与想象,深入探究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文中的父亲或鸟儿,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
(四)审美创造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中树林与鸟儿的美好形象,体会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知能力,如从对树林的幽静、鸟儿的灵动描写中体会。
2.启发学生发挥创造力,以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现自己心中父亲、树林和鸟的画面,或者改写故事结局,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鸟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自然景象的方法,尤其是对父亲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体会与学习。
(二)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父亲与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哲理,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2.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生动地展现人物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美丽的树林中鸟儿欢飞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树林和鸟的感受与联想,从而引出课题《父亲、树林和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词,互相纠正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后全班齐读,重点强调“黎、畅"等字的读音。
4.开火车读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理解“幽深、潮湿”等词语的意思,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在一个黎明时分,他带“我"到树林中去,通过他的观察、闻嗅、倾听等,“我”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也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述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第二部分(第2-23自然段)具体描写父亲在树林中观察鸟、闻鸟、听鸟的经过;第三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鸟产生了喜爱之情。
(四)精读课文,感受父亲与鸟
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画出相关的语句。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语句,如“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这里通过“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父亲在仔细观察和嗅闻鸟的踪迹;“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从父亲的语言中可以直接看出他对鸟的熟悉,能通过一些迹象判断出鸟的存在。
3.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的生动性,通过朗读表现出父亲对鸟的专注与了解,可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父亲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对鸟非常了解的父亲。我们通过对文中词句的分析,感受到了父亲对鸟的热爱。大家要记住这些描写父亲的方法哦。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思考父亲还可能通过哪些方式了解鸟的情况。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描写父亲的句子抄下来,体会句子的生动性。
板书设计
23父亲、树林和鸟
总起:父亲爱树林和鸟
父亲与鸟:
动作(望、闻)
语言(林子里有不少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同桌之间相互批改,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2.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父亲对鸟的了解,指名回答,全班补充。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1-23自然段,思考:父亲在听到鸟叫后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又说明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语句,如“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这里通过父亲对鸟快活状态的判断以及他自己也随之快活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父亲与鸟之间情感的共鸣;“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从父亲对鸟危险处境的担忧,深刻地反映出他对鸟的关爱。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与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思考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组织小组讨论。
(三)体会语言生动性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树林和鸟的生动语句,如“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分析这些语句是如何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树林和鸟的特点的。
2.让学生仿照这些句子,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或自然景象,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分享,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关键句
1.引导学生思考“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组织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因为父亲对鸟如此了解、热爱,如果他是猎人,鸟儿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而父亲不是猎人,他只会用心去感受鸟的世界,保护鸟的安全,这让“我”感到欣慰,也体现了“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对鸟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更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强调父亲对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自然亲近的经历,或者讲述一个自己知道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故事,然后全班一起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23父亲、树林和鸟
情感共鸣:
鸟快活,父亲快活
担忧鸟的危险
语言生动:
描写树林和鸟的句子
关键句探究: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总结:爱鸟、护鸟,和谐相处
六、教学反思
在《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核心素养目标。学生在朗读和分析中能够体会到父亲对鸟的情感以及文中语言的生动性,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试卷1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探究春分的奥秘
- 塑造品格小战士
- 硕士研究生生存指南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5届小升初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山西省临晋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大联考卷Ⅰ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泰山学院《可靠性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翁牛特旗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一中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华为管理面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智能垃圾桶设计方案资料
- 2025陕西汉中汉源电力(集团)限公司招聘5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新闻报道的写作及范例课件
- 2025-2030中国CAD-CAM牙科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年产3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