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原卷版)_第1页
1.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原卷版)_第2页
1.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原卷版)_第3页
1.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原卷版)_第4页
1.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物质科学一(物理)1物质的特性1.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

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

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

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

化学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我国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含氢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氢气使用前要检验其纯度

D.

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

食物腐败、干冰升华

C.

冰雪融化、钢铁生锈

D.

牛奶变酸、煤气燃烧5.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

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7.“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性质是(

)。A.

硬度大

B.

不能导电

C.

化学性质稳定

D.

熔点低8.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食物腐烂

B.

铁锅生锈

C.

纸张燃烧

D.

剪纸成花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的变化不同的一项是(

)A.

葡萄酿成酒

B.

冰雪融化

C.

湿衣服晾干

D.

瓷碗破碎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的挥发

B.

酒精的燃烧

C.

矿石的粉碎

D.

铁丝的弯曲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或所用试剂A鉴别铁粉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混合研磨C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加过量稀硫酸,过滤D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高温煅烧A.

A

B.

B

C.

C

D.

D12.下列古诗词的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3.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

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将50g氯化钠固体放入50g水中,可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氯化钠溶液

B.

50mL水和50mL酒精配制成100mL酒精溶液

C.

pH值为1和3的两种酸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pH值为4的溶液

D.

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等于20%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二、填空题15.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

,

,

。16.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17.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把块状的硫粉碎

,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8.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①在0℃时水结成冰

;②汽油可以燃烧

;③煤块变成煤粉

;④酒精易挥发

;⑤煤气燃烧

;⑥鸡蛋变臭

;⑦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⑧铁的密度是7.86g/cm3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9.

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

.(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

填序号.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20.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在工业上,制取氯气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步骤①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_

(“物理”或“化学“)变化.(2)步骤②若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选择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在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玻璃棒在步骤③中的作用是________.(3)请写出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1.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结论;

是用途.22.如图所示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

。23.铁、锌、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1)“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生成氢氧化亚铁等物质,该过程主要发生了________变化。(2)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一定质量的锌、铁、镁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曲线X、Y、Z分别表示镁、锌、铁的反应情况B.三份稀盐酸可能都被完全反应C.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一定是m镁<m锌<m铁D.反应结束后锌和镁一定都没有剩余,铁可能有剩余三、实验探究题24.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人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所得信息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钠97.8883约1400由表中数据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25.乙酸,也叫醋酸,化学式

CH3COOH(可写成通式

HAc,Ac-表示

CH3COO-),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凝固点为16.6°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提到的乙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2)写出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将

44克乙酸乙酯完全燃烧,生成

88克

CO2和

36克

H2O(无其他产物)。已知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44克乙酸乙酯中含碳元素________克,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________。26.校车安全不容忽视,德清县投入2000多万元购入一批“美式长鼻子”校车专门用来接送学生,如图。

(1)该车安装了尾气净化装置,能把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氧气。这一净化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2)每个座位上都装有安全带,可以防止刹车时人由于具有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撞到前排座位而受伤。(3)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