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候课任务
背诵:【一五计划】1、基本任务?主要成就?意义?【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地位?3、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意义?学习目标:
1、掌握并记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及政策;2、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3、掌握三大改造的意义;4、知道三大改造的局限性。第5课
三大改造“三”是指
。
“改造”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举个栗子:张三家3人:分地6亩,老两口年迈且子女早亡,还有一12岁孙女,有足够农具,无耕牛。李四家8人:分地16亩,家有两老人6壮小伙,极少农具,无耕牛。王五家6人:分地12亩,两个老人4个未嫁姑娘,极少农具但有耕牛。请同学们想想,他们在劳动中有什么困难?可以为他们想个办法吗?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为什么要改?)缺劳力、无耕牛、有农具有劳力、无耕牛、缺农具、缺劳力、有耕牛、缺农具根据材料并结合P23页第一段,概括土地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分散:一家一户、生产物资、水利问题、自然灾害;落后: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个体农业经济分散、落后带来的危害: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①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3-24页,完成导学案(一)三大改造时间内容(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方式把
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个阶段()组——初级()社——高级()社原则
时间高潮()年完成时间()年(二)手工业改造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方式分散的个体农民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互助
农业生产合作
农业生产合作
自愿互利
1955
1956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一般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一定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所有物资仍归私人。土地入股,耕畜、农具给予一定报酬,由社统一经营,按劳分配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社员集体劳动,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公有制私有制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情形二:互帮互助,调剂使用劳动力、畜力和农具等。集体劳动,土地劳动产出归自家所有情形一:统一使用生产资料(土地、耕畜、农具等),土地入股仍保留土地所有权,劳动产品按劳动及土地占的股多少分配。情形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社员集体劳动,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互助组要求:判断下面3种清形分别属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那个阶段
下列对三大改造前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所有制变化】公元前356年1952年1956年农民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被推动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2.方式:3.过程:4.结果: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开始时间:1954年3.方式:_____________。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4.政策:______________。(与方式要区分开),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_________。5.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潮。四、三大改造结果:到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起止时间:1953-1956)五、三大改造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________向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转变(实质);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自主学习(二)提示:不确定的先用铅笔标注相关答案,时间5分钟。
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怎么办?
改造方式:公私合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1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算一算答: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5万元,十年共得50万元。经公私合营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知识拓展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四、三大改造的意义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标志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观察各部分占比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三大改造的缺点合作化运动,对各地政府来说都是政治任务,务必要完成,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的现象,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绪,出现大量屠宰牲畜的现象,有的省估计至少杀了三十万头,有的省估计耕畜减少百分之二十。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启示三大改造内容:
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社会主义改造
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转变为
(1)实现了
向
的转变(2)
在我国建立起来。(3)我国从此进入
。结果:实质:意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方式方式方式创举:课堂小结赎买政策测评导思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生纱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由贫穷实现国家富强
D.把资本家改造为劳动者3.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