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1页
4.2《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2页
4.2《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3页
4.2《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4页
4.2《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2课《炉中煤》《红烛》课时练一、文学常识1.选择题(1)《炉中煤》作者郭沫若的主要文学成就包括()A.新诗创作与戏剧创作B.古典小说与散文创作C.诗歌与散文创作D.小说与评论创作(2)《红烛》的诗意表达了()A.对革命胜利的庆祝B.对革命先驱的悼念与敬仰C.对社会现象的讽刺D.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二、字音字形1.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A.挚爱(zhì)B.烛光(zhū)C.纷扰(rǎo)D.纷繁(f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薄暮、洒脱、凝望B.悠扬、通透、寂寞C.婉约、恬静、煎熬D.光辉、陶醉、忧虑2.改错题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燃烧着无数颗红色的煤粒。”(2)“这红烛从我的背影燃起。”三、文章体裁1.简答题(1)《炉中煤》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请简要分析其特征。(2)《红烛》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2.判断题(1)《炉中煤》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炉中的煤来象征革命的力量。()(2)《红烛》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爱与自我牺牲的思考。()四、课文结构1.填空题(1)《炉中煤》通过煤的燃烧过程象征了()的坚持与奉献精神。(2)《红烛》表达了革命者为了革命理想,甘愿为社会献身的()情怀。2.简答题(1)《炉中煤》中的“炉中煤”有何象征意义?(2)请结合《红烛》中的诗句,分析诗中红烛的象征意义。五、文章中心思想1.选择题(1)《炉中煤》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A.生命的脆弱与孤独B.革命的力量与斗争精神C.人生的无常与离别D.对未来的美好期盼(2)《红烛》传递的核心思想是()A.爱与牺牲的力量B.生命与死亡的哲理C.爱国主义情怀D.对社会不公的愤怒2.问答题(1)从《炉中煤》的字句中,如何看出郭沫若对革命理想的深刻认识与执着追求?(2)《红烛》通过描写红烛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请简述。六、拓展与应用1.连线题将下列《炉中煤》和《红烛》中的诗句与其代表的思想主题相连:诗句:“燃烧吧!直到火光灭尽。”“我愿化作这红烛,照亮黑暗的角落。”主题:A.牺牲与奉献B.革命的坚韧与奋斗C.永不言败的信念2.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与《炉中煤》或《红烛》的关系:材料:“一颗红烛的光芒并非永恒,却能在黑暗中燃亮一片光明。”(1)该材料与《炉中煤》或《红烛》中的哪些意象相似?(2)该材料传递的思想与诗文中的主题有何相似之处?3.创造性任务以“燃烧”的主题为灵感,写一首短诗,表达对革命理想或为理想奋斗的情感。《炉中煤》《红烛》课时练——答案及详细解析一、文学常识1.选择题(1)正确答案:A郭沫若不仅是新诗的创作代表之一,还是戏剧创作的重要人物,《炉中煤》便属于新诗的创作范畴。解析:《炉中煤》是郭沫若创作的现代诗作,表现了对革命理想的坚守,因此与诗歌和戏剧创作相关。(2)正确答案:B《红烛》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革命先驱者的怀念和对为革命献身的敬仰。解析:诗中的红烛象征着革命者在革命过程中为理想燃烧自己,表达了作者对牺牲精神的尊重与崇敬。二、字音字形1.选择题(1)正确答案:C解析:“纷扰”是正确的读音,指的是混乱或烦扰的状态,拼音为“fēnrǎo”。(2)正确答案:A解析:“薄暮”表示接近傍晚时分,正确拼音为“bómù”。其他选项有错别字。2.改错题(1)“燃烧着无数颗红色的煤粒。”改正:“煤粒”应改为“煤块”。解析:“煤粒”常用于小颗粒的描述,而“煤块”更贴合煤炭的描述。(2)“这红烛从我的背影燃起。”改正:“从”应改为“在”。解析:“从”用法不当,应指明地点或位置,改为“在我的背影燃起”更为合适。三、文章体裁1.简答题(1)《炉中煤》是现代诗作品,运用了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革命理想和为理想燃烧生命的情感。(2)《红烛》运用了象征和对比手法,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革命者为理想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的精神。2.判断题(1)正确答案:√解析:诗歌通过煤的燃烧象征革命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2)正确答案:√解析:红烛象征革命者自我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他们甘愿为理想而奉献一切的革命情怀。四、课文结构1.填空题(1)《炉中煤》通过煤的燃烧过程象征了革命的坚持与奉献精神。(2)《红烛》表达了革命者为了革命理想,甘愿为社会献身的崇高情怀。解析:煤燃烧代表了革命者燃烧自我,红烛则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2.简答题(1)《炉中煤》中的“炉中煤”象征着革命者在艰难环境中的坚持与自我燃烧,为实现革命理想而不断奉献。(2)《红烛》中的红烛象征着革命者为理想、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体现了革命者的牺牲与奉献。五、文章中心思想1.选择题(1)正确答案:B解析:本诗通过“炉中煤”象征了革命的斗争精神与坚持,表露出对革命理想的忠诚与坚持。(2)正确答案:A解析:诗歌通过红烛的象征,表现了革命者无私奉献的崇高情怀,强调为理想燃烧自我。2.问答题(1)《炉中煤》通过煤的燃烧过程,表达了郭沫若对革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煤不断燃烧,象征革命者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理想的忠诚。(2)《红烛》通过“红烛”的形象,体现了革命者甘愿为理想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红烛象征着革命者的牺牲精神,愿意为他人、为理想而燃烧自己。六、拓展与应用1.连线题诗句:“燃烧吧!直到火光灭尽。”——B.革命的坚韧与奋斗诗句:“我愿化作这红烛,照亮黑暗的角落。”——A.牺牲与奉献解析:第一句表现革命者的坚韧,第二句表现革命者的牺牲精神。2.材料分析题(1)材料与《炉中煤》或《红烛》相似:这两篇作品都通过象征表现革命者的牺牲与奉献。材料中的“红烛”与诗歌中的“红烛”有相似的象征意义,都是体现为理想奉献一切的革命精神。(2)材料传递的思想:与《炉中煤》和《红烛》一致,材料传递了为理想燃烧自我、不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