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0《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0《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0《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0《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0《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历年中考阅读真题1.【2020·贵州省中考真题】阅读古文,回答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世说新语》)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20.解释加点的词。①才美不外见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③登车揽辔_____.④吾之礼贤_____.21.翻译下面的句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2.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2.【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真题】古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①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选自《韩非子》)【注】:①戒:警戒的信号。(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①后贼:使:而:②宁可以急相弃邪使人止之④击鼓而民不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中国教育@出#版网&*%]②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3)请分别概括华歆、王朗、楚厉王三人的品质特征。3.【2017年广东深圳中考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1)斯是陋室.(2)惟吾德馨..(3)无案牍之劳形(4)谈笑有鸿儒...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1)孔子云:何陋之有?(2)何可一日无此君!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34.【2020·山东省初三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③元年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⑤而琼以状闻。⑥⑦(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黃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俄而雪骤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3)为魏郡太守________.(4)即以其言应诏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撒盐空中差可拟。(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11.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B.黄琬幼而慧C.学而不思则罔D.而深奇爱之....12.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B.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C.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D.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5.【2020·北京初三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选自《论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丙】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以大信为本;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邵,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①。②③④⑤⑥(节选自《百战奇略》)注:①[剑阁]关隘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县北。②[十二更下]十分之二的人换防休息。③[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幡,同“施”,旌旗。④[参佐]部下,僚属。⑤[鹄立]鹄颈长,能远望,因喻引领切盼之意。⑥[住者]留下来的士兵。13.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三省吾身/发人深省传不习乎/习以为常....B.与友期行/不期而遇时年七岁/四时之景....C.相委而去/去国怀乡..日中不至/朝发夕至..D.下车引之/引经据典入门不顾/三顾茅庐....14.翻译语段中三处画线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甲)为人谋而不忠乎?翻译:你替别人谋划,是不是一种不忠诚?(乙)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翻译: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离开后他的友人才赶到。(丙)一战大克,信之由也。翻译:蜀军一战而大胜,是因为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啊。诸葛亮所说的“信”具体指的是什么。6.【2020·河南省初三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二)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灵验).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大.C.谈笑有鸿儒.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节2.把语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语段(一)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选文内容作具体分析。4.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7.【2020·湖北省初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献之字子敬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②不殆③,风流为④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⑤驳犊牛甚妙。(选自《晋书·王献之传》,有删改)(乙)王子猷①、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刘义庆《世说新语》)容貌举止。③殆:懈怠。④吉人:这里指优秀的人。⑤乌驳:黑色。(乙文注释)①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16.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B.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C.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D.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风流为一时之冠/既加冠(《送东阳马生序》)..B.尝书壁为方丈大字/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吉人之辞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D.因恸绝良久/哀转久绝(《三峡》)..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2)何以都不闻消息?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介绍了王献之的举止风流潇洒、闲言少语、智退小偷的性格特点。B.甲文按时间顺序主要写了王献之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将错就错,顺着墨迹画小牛;几百人围观他写在墙上的字;握笔力量大,王羲之夺笔失败。兄弟情深的个性。8.【2019山东中考模拟题】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节选自《世说新语》)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jī保护之。(节选自《晋书·阮籍传》有改动)17.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万象更新.B.明公方以孝治天下.来日方长.C.君不能共忧之,何谓太守谓谁..D.籍由是不与世事与世无争..18.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吊唁毕便去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说新语》中的哪一门?()C.自新D.任诞21.结合(丙)文具体内容分析阮籍是一个怎样的人。9.【2019年浙江中考模拟】比较阅读,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乙)周处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家。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有责备的意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叹,吕蒙自得、自豪、自信如在眼前。B.鲁肃拜蒙母表现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侧面衬托出吕蒙富有学识,也说明一个人因为读书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C.“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中“邪”表示感叹语气,表现陆云对周处名声不佳的责备意味;“朝闻夕死”表现古人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与渴望。D.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⑵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4.吕蒙和周处都有改过自新的经历,但两文写法各有不同,请谈谈你的理解。10.【2019年天津中考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①②③炙人也。(选自《世说新语》)坐:同席的人。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尝应人请.尝:______岂:______(2)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12.顾荣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11.【2019年广西中考模拟】文言文阅读(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驎之,高率将尽訏谟之益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①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②③④⑤(选自《世说新语》)赐予。④乞:这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翛(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13.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A.村中闻有此人/骥之闻命)..B.悉受所饷/悉如外人..C.缘道以乞穷乏/缘溪行..D.不足为外人道也/征为长史..14.下列各句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B.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C.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D.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15.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甲文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C.乙文荆州刺史桓冲想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就聘刘驎之任长史,刘驎之鞠躬尽瘁地帮助D.甲乙两文中两人都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但在乙文中刘驎之还表现出心系百姓的济世情怀。1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12.【2019年吉林中考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谢公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