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2 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2 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2 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2 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认识细胞(填空题50道)

1.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在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答案】叶绿体

【详解】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

造的有机物中。在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结构是叶绿体。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5×、物镜为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倍。

【答案】600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放大镜倍数。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

放大倍数是1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显微镜放大倍数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滴一滴碘酒,用从盖玻片的吸引,重复2-3次。其

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答案】一侧吸水纸另一侧细胞核

【解析】略

4.使用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缓慢上升。让标本尽量靠近物镜,眼睛从

侧面看着物镜,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缓慢下降,直至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使

物像更清晰,微调,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

【答案】载物台载物台细准焦螺旋目镜间距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标本。

【详解】使用双目显微镜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让标本尽量靠近物镜,

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是为了防止物镜压坏标本。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至

看清物像。当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在使用双目显微镜时,还

需要微调目镜间距,使双目观察的视野完全重合,以便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5.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的话,发动机靠油给汽车提供动力,那么,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换

器的是和。

【答案】线粒体/叶绿体叶绿体/线粒体

【分析】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详解】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糖类、脂肪和氨基酸

第1页共15页.

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叶绿体是含有绿色色素的质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因此在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6.当光线强时,用反光镜的,当光线弱时,用反光镜的。

【答案】平面镜凹面镜

【详解】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

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另一面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

光线的强弱,因此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能使光线汇聚,使视野亮度变亮,因此在光线较弱时

使用。

7.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氧和无机盐等简单的物质,统称

为。另一类分子较大,如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统称

为。

【答案】无机物有机物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

【详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

有机物。

【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找出无机物

有哪些,有机物有哪些就可以答出该题。

8.在使用显微镜时,不知你注意了没有,显微镜的目镜镜体越长,放大倍数越。

【答案】小

【分析】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放在镜筒上,物镜通过螺丝安装在转换器上;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显微镜的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长度成

反比,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点睛】掌握显微镜高低倍镜的区别是解答的关键。

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4×物镜为10×,第二次

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那么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视野(选填“变亮”或“变

暗”),细胞数目。

【答案】变暗变少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

第2页共15页.

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

【详解】第一次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4×10=40倍。第二次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

倍。故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少。

10.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不同:。

【答案】只有DNA集中区,无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有细胞核。

【详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在细胞

质内特定的区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由分析可知: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

有DNA集中的区域。

11.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就相当于发动机,发动机靠燃烧汽油给汽车提供动力,它则

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作“燃料”,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答案】线粒体

【详解】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

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

1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字的透明纸,看到物像“”位于视野上方,这是因为从目镜内看

到是物像是像,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透明纸向方移动。

【答案】倒上

【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

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显微镜看到的标本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将写有“上”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因此他看到的是“”字。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

上方,应该将玻片向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3.秋天到了,市场上各种新鲜水果陆续出现,金黄的桔子咬一口就会流出甜甜的汁液,这些汁液

一般储存在细胞的哪个结构中呢?。

【答案】液泡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位

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

第3页共15页.

之间粘稠物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液泡里有细胞液,里面溶解着多种

物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

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化学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详解】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

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能产生一定的渗透压,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

的环境。

14.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的边界

——。

【答案】细胞膜

【详解】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

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

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所以,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

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15.使用显微镜时,光线通过的路径是:反光镜→→→→→目镜。

【答案】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

【详解】显微镜对光时: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

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对好光后,从目镜内可见到白亮的视野,则使用显微镜时,光线通过的路

径是: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16.正确写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①取镜安放;②;③放置;④观察;⑤。

【答案】对光玻片标本收放

【分析】本题是考查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

范的操作方法。

【详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

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

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

第4页共15页.

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

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

17.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

【答案】物镜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收镜、放归原处。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详解】粗准焦螺旋的调整幅度比较大,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

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

标本,损伤物镜。

18.若要将位于显微镜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该朝方向移动临时装片。

【答案】左下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

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要将位于显微镜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该朝左下方

向移动临时装片。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

19.下图是动物细胞结构图,填写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①;②;③。

【答案】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

【分析】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详解】图中①是细胞质,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膜,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是细胞生命活动

的场所;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

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0.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相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在视

野内看到的物像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第5页共15页.

【答案】生理盐水细准焦螺旋

【详解】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①擦②滴(生理盐水)③刮④涂⑤盖⑥染⑦

吸。因此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

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1.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分别对植物和动物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植物和

动物都是由构成的理论。

【答案】施旺细胞

【详解】施旺、施莱登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但共同的志趣

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

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用低倍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移动,转动转换器换

物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答案】目镜上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装

片。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装

片,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装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装片,

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低倍显

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转换器换物镜后,异

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目镜上。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3.除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具有精细的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绿色

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答案】病毒细胞膜叶绿体

【详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绿

色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4.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P4-6)。滴这一步不同点是:洋葱表皮细胞滴:,人口

腔上皮细胞滴(保持细胞形态)。染色用目的是。

【答案】擦、滴、取、展、盖、染清水生理盐水碘酒使细胞核染成深色

第6页共15页.

【解析】略

25.在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把洋葱表皮细胞放到清水中,细胞不会吸水涨破,这是因

为细胞壁通常具有功能。

【答案】保护和支持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

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

【详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尽管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清水中也不会

因过度吸水而涨破。

26.调节幅度大,细转焦螺旋调节幅度小。

【答案】粗准焦螺旋

【详解】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嫘旋相比,粗准焦螺旋调节幅度大,细准焦螺旋的调节幅度较小。

27.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这类物质

叫;一类是分子比较大,一般含碳,如糖、脂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答案】无机物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这类物质属于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

属于有机物。

【详解】组成细胞的物质有很多种,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细胞中的物质大致分为有机物和无

机物。有机物,一般有碳元素组成的碳链结构,分子比较大,一般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

核酸等;无机物多为小分子,不含有机碳,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等。

28.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两种,其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可以利用的能量。

【答案】叶绿体线粒体

【详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

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是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

制造的有机物中。

29.如图是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序号,

“横线”内填写文字)

第7页共15页.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

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和

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4)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图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目的是。

(5)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该调节[④]遮光器和[]。

【答案】(1)受精卵

(2)细胞分裂染色体

(3)细胞分化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4)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原有形态

(5)⑤反光镜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

同的组织。

(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4)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是通过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完成的;放大倍数越大,物像数目越

少、视野越暗。

(5)图1中A→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B→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图2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

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详解】(1)人体生命活动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因此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受精卵。

(2)由图中A→B过程可知,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变,因此图中A→B表示细胞分

第8页共15页.

裂过程。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

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由图中B→C过程可知,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B→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

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

(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

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

水而皱缩。因此制造临时装片观察图中所示细胞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

态。

(5)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是通过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完成的。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

过暗,应调节[④]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和[⑤]反光镜上的凹面镜。

30.自然界所有生物中。除,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中含有许多物

质,这些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这类物质

叫;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并且能燃烧,如糖类、、和

核酸,这类物质叫做有机物。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分别是、

和叶绿体。细胞中细胞膜具有性、因此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答案】病毒无机物脂类/蛋白质蛋白质/脂类细胞壁/液泡液泡/细

胞壁选择性

【分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

机物。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联系: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区别:植物细胞具有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详解】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物

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

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植物细胞的

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线粒体,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

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细胞膜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了,

使细胞的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能让对细胞生命活动有用的物质进入,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

排到细胞外。

31.使用显微镜通常分为五个步骤:取镜和安放→→放置切片标本→观察→收镜。

第9页共15页.

【答案】对光

【详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

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

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

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

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

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

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整理实验台。

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标本、整理和存放。

32.在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康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他选用目镜10×,物镜10×

的镜头,此时看到的物像放大了倍;在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了根尖的部分结构,要看到较完整的根

尖结构应向方移动切片。

【答案】100右上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选用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

此时看到的物像放大了100倍。在视野的右上方看到了根尖的部分结构,要看到较完整的根尖结构

应将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根据分析可知,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向右上方移动切片,

物像正好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

3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中。

【答案】液泡

【详解】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

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

的液泡。

34.用擦玻片而用擦显微镜的物镜镜头才正确;

【答案】纱布擦镜纸

【分析】清洁镜身时应用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玻片时应该用纱布。

【详解】擦玻片的时候选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

第10页共15页.

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

35.生物学观念是建立在概念体系基础上的。请完善下列概念图的构建,从而得出相关的生物学观

念。

请填写完成序号表示的内容: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叶绿体细胞膜有机物光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物质、

能量和信息

【详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①叶绿体能将④光能转化成化学

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分解细胞中的③有机物,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

细胞利用。细胞中的物质、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这些都需要统一的指挥,而细胞的控制中心就是

细胞核,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其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能⑤控制生物的发

育和遗传,因此,可以认为,细胞的生活是⑥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36.材料必须;不透光的材料是看不到内部结构的。

【答案】薄而透明

【详解】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必须使可见光能够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楚物像。因此,

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

后进行观察。

第11页共15页.

37.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质里的。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

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无。

【答案】液泡细胞壁

【详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

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植物细胞都具

有细胞壁,细胞壁能作为区分动植物细胞的依据。

38.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为。

【答案】线粒体

【分析】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

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

【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植物的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

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

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存在于植物体的

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白色,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

39.制作临时装片时让的一侧先接触到载玻片的水滴,然后轻轻放下,防止

的出现。

【答案】盖玻片气泡

【详解】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40.细胞学说的基本论点是:植物和动物都是由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和

单位。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答案】细胞结构功能分裂

【详解】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主要

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细胞

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恩格

斯将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41.将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

【答案】细胞壁

【详解】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一层较薄的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因此将甲、乙两种细胞

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起保护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42.沐川是“中国魔芋之乡”,盛产的乌骨黑鸡是四川省地方特优品种。乌骨鸡与魔芋的细胞比较,

第12页共15页.

主要区别是乌骨鸡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的能量

转化器是,其作用是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

需要。

【答案】液泡线粒体

【详解】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线粒体等)、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等)、细胞核。因此,乌骨鸡细胞不含有细

胞质中的液泡、叶绿体及细胞壁。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

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将细胞中的有

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3.实验室里常见的显微镜有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这两种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都以

可见光为光源,属于显微镜。

【答案】光学

【详解】显微镜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立体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等。无论是单目还是双目显微镜,它们的成像原理都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物镜和目镜

的组合放大样本的像。题目明确指出这两种显微镜以“可见光为光源”,这是光学显微镜的一个显著

特征,实验室里常见的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都属于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实验室中最常见

的显微镜类型,适用于观察细胞、组织和其他微观结构。

44.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

成的玻片标本叫做。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答案】薄而透明装片切片

【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则光线不能通过它进入镜筒内,将材

料处理制成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和装片。

【详解】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

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玻片标本

有三种: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