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3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的实行的政治改革A.恢复了西方入侵前的制度B.建立起高度的中央集权C.帮助埃及实现了独立自主D.建立了近代的民主制度2、穆罕默德•阿里政权取得的最直接、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A.中央集权B.整顿社会秩序C.创办近代工厂D.建立海军3、下列不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是A.推动埃及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B.改革性质为封建改革C.改革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D.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4、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张和措施有。
①英国新贵族剥夺了天主教会的大量财产。
②卡尔文鼓励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③卡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带有民主化色彩。
④设立宗教裁判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现大量“书社”组织,“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书社”的大量出现说明齐国A.井田制最早瓦解B.管仲改革效果显现C.建立起郡县制度D.率先使用铁犁牛耕6、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职位或国家机关不包括。
①首席执政官②长老会议③公民大会④四百人会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是()A.首次打破了君主专制统治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8、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B.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C.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B.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D.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1、材料咸丰三年(1853年);军旅数起,粮饷紧缺。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三月十八日,咸丰帝下旨准奏铸当十;当五十大钱。从咸丰三年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大钱的铸造在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每一枚当千铜大钱表面可以增值九百六十二文。铸造这种大钱,除去工本,最起码也就能获利七八倍。然而好景不长,从咸丰四年开始,由于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面额过大,导致大钱迅速贬值。咸丰四年七月时,有奏报称当百大钱由于奸商的作梗,大幅贬值,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接着,当五十、当百等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到咸丰五年时,当十铜大钱也遭到了市场的排斥,经过清廷的强制推行才得以勉强维持,但仍然不能阻止其贬值。
——摘编自王业《试论咸丰朝的币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咸丰朝币制改革。12、材料封赠制是指官员的亲属可获得相应官职和封号的制度。元朝封赠制是推行汉法的结果;武宗即位后,使其制度化。宋时高级官员的亲属才能被封赠,元代一品至七品的官员均可封赠。在宋朝凡是属于同一封赠等级的官员,亲属受封的官职是固定的,而元朝“每遇子孙升品,其父祖随迁,母妻同”,同时监察御史有“体察”之责,“若有诈冒不实,并行追夺”,还规定“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等。宋朝封赠一般是“通大礼”方许申请,元朝则规定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一次等。当时的儒者评价封赠“使居执役者,明见赃吏之被祸,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孥,尽不免于戳辱;又见廉史之蒙福,及其身,及其父母妻妾,俱得享于荣华。”
——据《元典章》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影响。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8年,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和扶植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决定作出有限的让步。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出发,便利用这一时机,于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并于1928年12月7日颁布“海关进口税则”。1929年2月1日该税则正式实行,这就是所谓第一个“国定税则”,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再经协议,颁布第二个“国定税则”。以后又在1933年、1934年分别颁布第三、第四个“国定税则”,由十二级税率改为十四级税率,税率也改为5%至80%1929年国民党政府关税收入为2.75亿元,1934年增至3.82亿元,关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比由1928年的41%,增加为1932年的51.75%。国民党政府虽然提高了进口税率,但不是关税自主如1929年的第一个“国定税则”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利益有抵触,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刁难,直到满足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日本帝国主义才同意与中国签约。1933年“国定税则”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反对,仅实施一年就夭折了。——摘编自郭庠林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简明教程》(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政府推行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历史上的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4、材料自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落千丈,而广大的中原地区亦陷入了深重的灾难,兵燹、天灾使得富庶的中原满目疮痍。这样的局面,激发了中唐士人改革积弊的雄心,从而产生了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变革图强为中心的时代思潮,而多猜忌的德宗去世,比较关心民瘼的顺宗即位,就成为改革的一个契机,而永贞革新最终失败,主要乃在于二王刘柳辈之“躁进”,锐意革新,独得“大名”,打破了当时仕宦“循资渐进”之习俗,“超取显美”,因而官僚阶层采取了“不合作”态度。“会励精图治之顺宗病入膏肓,至易代之际,官僚大多明哲保身,首鼠两端,观望而已。及其败也,则力诋之,以示忠心、明哲于宪宗”,而宪宗为其地位之稳固,亦偏听偏信,甚至明知二王刘柳之冤而大加挞伐,以取得与整个官僚阶层的协调、统一。自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落千丈,而广大的中原地区亦陷入了深重的灾难,兵燹、天灾使得富庶的中原满目疮痍。这样的局面,激发了中唐士人改革积弊的雄心,从而产生了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变革图强为中心的时代思潮,而多猜忌的德宗去世,比较关心民瘼的顺宗即位,就成为改革的一个契机,而永贞革新最终失败,主要乃在于二王刘柳辈之“躁进”,锐意革新,独得“大名”,打破了当时仕宦“循资渐进”之习俗,“超取显美”,因而官僚阶层采取了“不合作”态度。“会励精图治之顺宗病入膏肓,至易代之际,官僚大多明哲保身,首鼠两端,观望而已。及其败也,则力诋之,以示忠心、明哲于宪宗”,而宪宗为其地位之稳固,亦偏听偏信,甚至明知二王刘柳之冤而大加挞伐,以取得与整个官僚阶层的协调、统一。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贞革新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雷恩海《嗟尔既往宜为惩——从永贞革新看中国官僚政体的弊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遗产税亦称继承税,于清末民初引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郭嵩焘等驻外使节较早地了解了西方国家开设的遗产税情形,并传递给清政府高层。遗产税亦称继承税,于清末民初引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郭嵩焘等驻外使节较早地了解了西方国家开设的遗产税情形,并传递给清政府高层。19011910年,张之洞会同刘坤一,建议清政府实行遗产税,提出如中国能办(遗产税),即使为英国二十分之一,亦有五六百万银元财政收入。年,梁启超将遗产税视为“最良之税则”,批评清政府未能实施这些“足以均贫富之负荷者”的税制。民国建立后,为获列强认可,北洋政府承认清政府历年战争赔款和外债,财政亏空严重,遗产税的筹设也有了较大推进。首任财政总长周学熙将遗产税等新税目归入国家税项,熊希龄任财政总长时,将遗产税列入三年度财政计划;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着手制定遗产税的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遗产税征税范围、起税点和税率层级,等等。但是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社会经济条件,最终不了了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遗产税引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北洋政府时期遗产税筹设的构想。——摘编自雷家琼《清末民初遗产税的引入》16、【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隋唐之前,史书以私修为多,而私家修史多直书无隐,故隋文帝下诏禁止私家修史。唐朝建立后,秘书令令狐德菜向高祖上奏:“窃见近代以来,多无正史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令古?”高祖深以为是,因隋旧制,令秘书省著作局修撰魏、周、隋、梁、齐、陈史,但数年来就。太宗即位,于“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这成为以后历代修史之制。唐代史馆选任官吏多是学识渊博的上佳人才,有的毕生耕耘史学,成绩显著,如令狐德莱“博贯文史”:有的出身史学世家,如姚思廉、李百药、李延寿等。这些人或长于典章、或长于传记,他们通力合作,广泛利用私人难以参阅的密府典籍,编成了《梁书》《晋书》等“八史”。隋唐之前,史书以私修为多,而私家修史多直书无隐,故隋文帝下诏禁止私家修史。唐朝建立后,秘书令令狐德菜向高祖上奏:“窃见近代以来,多无正史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令古?”高祖深以为是,因隋旧制,令秘书省著作局修撰魏、周、隋、梁、齐、陈史,但数年来就。太宗即位,于“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这成为以后历代修史之制。唐代史馆选任官吏多是学识渊博的上佳人才,有的毕生耕耘史学,成绩显著,如令狐德莱“博贯文史”:有的出身史学世家,如姚思廉、李百药、李延寿等。这些人或长于典章、或长于传记,他们通力合作,广泛利用私人难以参阅的密府典籍,编成了《梁书》《晋书》等“八史”。——摘编自赵小花《唐代史馆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隋唐史书编修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史书编修改革的原因。17、(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二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简述材料二中“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俄国工业化的意义。(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在处理社会危机中所持策略的异同。(10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20分)18、【历史一一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登基后;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并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的影响19、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3分)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6)2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21、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3分)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消除马木路克势力对政权的威胁,二是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阿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未恢复西方入侵前的制度;C选项错误,穆罕默德·阿里后期战争失利,埃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英国等欧洲列强势力也进入埃及,埃及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D选项错误,改革后的埃及仍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最重要”、“最令人惊异”等限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政权整顿社会秩序,B正确;A、C、D与题干限定不符,排除3、B【分析】阿里改革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兴起的背景下推行的政治改革;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不是封建改革,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采取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措施,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抵御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护自己的统治,故C项正确。本次改革属于资本主义性质改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阿里改革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几百年来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进程。改革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更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埃及的独立和主权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以维护。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但改革的措施却为埃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4、A【分析】【详解】
设立宗教裁判所实质是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排除④,故排除BCD;英国新贵族剥夺了天主教会的大量财产,卡尔文鼓励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卡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带有民主化色彩,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5、B【分析】【详解】
据材料“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一种户籍制度,不能体现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故A项错误;齐桓公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在采取“相地而衰征”的征税制的同时,实行制国;制鄙和“正户籍”等制度,故B项正确;郡县制度是在秦代确立的,故C项错误;“率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齐国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学生应该联系到管仲改革的史实,尤其是“相地而衰征”,据此即可正确判断。6、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贵族政治特点的掌握理解能力。联系史实可知;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着重要的职位或国家机关包括①首席执政官和②长老会议;当时的③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而贵族把持的都是要职。④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时期才建立的机构。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雅典贵族政治。
点评: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7、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影响的认识。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就有公民大会,由此可排除A项;在梭伦改革后,克里斯梯尼;伯利克里都继续推行改革,他们的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在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由此可排除C、D两项。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课标外)。8、D【分析】【详解】
据材料“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体现了董仲舒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到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故C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联系所学西汉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的知识分析解答。9、B【分析】【详解】
依据题干“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国政府强化国民的共和意识,故B项正确。法国共和制如果成为国民的追求,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教科书编者就不会强调和要求学生论述,故排除AC项。题干强调的是封建理念而不是封建社会历史,故排除D项。
【点睛】
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需要掌握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进行分析理解即可。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1、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中“从咸丰三年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中“铸造这种大钱,除去工本,最起码也就能获利七八倍。然而好景不长,从咸丰四年开始导致大钱迅速贬值。”、“当五十、当百等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短期获利、长期推行使大钱贬值、币制混乱、加重财政危机和损害民众利益等方面评价咸丰朝币制改革。【解析】(1)内容:发行面额较大的铜钱;减轻铸钱重量;打击不法商贩。
(2)评价:咸丰朝币制改革能短期内使清廷有所获利;长期推行会使大钱迅速贬值;造成了清朝币制混乱,加重了财政危机;损害了民众的利益。12、略
【分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特点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可以从封赠的范围;封赠的频率、封赠获得的荣耀更丰厚等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元代封赠制度改革的影响要分角度进行论述;例如,封赠制度改革在积极方面的影响主要突出扩大统治的基础;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官员们传统的光宗耀祖的愿望等,而封赠制度改革在消极方面的影响主要突出对妇女的束缚加深等。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解析】(1)特点:范围有所扩大,频率大幅度增加;获得荣耀更丰厚;重视监察;与官员的考。
核升迁紧密联系。
(2)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实现了官员光宗耀祖、显耀门棚的愿望;有利于规范吏治,劝善惩恶;加深了礼教对妇女的束缚。13、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和扶植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可归纳出帝国主义的让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根据材料“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出发”可归纳出国民党政府需要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世界性危机恶化了国内经济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中国长期丧失关税自主权,而且税率很低,难以维护本国民族经济的利益。
(2)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如积极性: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树立了国民党政府的外交自主形象。消极性:但因受到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只有得到列强的批准才能实施,结果也因他们的阻挠而失败,很难实现真正的关税自主。
(3)启示: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如关税自主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关税不可能实现自主等。【解析】(1)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中国长期丧失关税自主权,而且税率很低,难以维护本国民族经济的利益;中国人民为实现关税独立自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被迫作出有限让步;国民党政府需要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世界性危机恶化了国内经济形势。
(2)积极性: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树立了国民党政府的外交自主形象。
消极性:但因受到不平等条约的约束;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只有得到列强的批准才能实施,结果也因他们的阻挠而失败,很难实现真正的关税自主。
(3)任意两点。14、略
【分析】【分析】
(1)
依据材料“自安史之乱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依据材料“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落千丈”“天灾使得富庶的中原满目疮痍”,概括得出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灾害不断;依据材料“激发了中唐士人改革积弊的雄心,从而产生了以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变革图强为中心的时代思潮”得出统治集团中兴起改革思潮;依据材料“比较关心民瘼的顺宗即位”得出唐顺宗关心民众,支持改革。
(2)
依据材料“主要乃在于二王刘柳辈之‘躁进’;锐意革新”得出领导阶层急于冒进,措施激进;依据材料“打破了当时仕宦‘循序渐进’之习俗”得出旧有制度的阻碍;依据材料“官僚阶层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得出改革未获得官僚集团的支持;依据材料“宪宗为其地位之稳固,亦偏听偏信,甚至明知二王刘柳之冤而大加挞伐,以取得与整个官僚阶层的协调;统一”得出皇帝更替后,改革失去统治者的支持。
【点睛】【解析】(1)背景:安史之乱后;唐代由盛转衰;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灾害不断;统治集团中兴起改革思潮;唐顺宗关心民众,支持改革。(任答3点即可)
(2)原因:领导阶层急于冒进,措施激进;旧有制度的阻碍;改革未获得官僚集团的支持;皇位更替后,改革失去统治者的支持。(任答3点即可)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遗产税亦称继承税;于清末民初引入中国。”可分析出西方财税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1901年,张之洞会同刘坤一,建议清政府实行遗产税,提出如中国能办(遗产税),即使为英国二十分之一,亦有五六百万银元财政收入。”可分析出清末新政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推动;根据材料“1910年,梁启超将遗产税视为‘最良之税则’,批评清政府未能实施这些‘足以均贫富之负荷者’的税制。”可分析出均贫富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民国建立后,为获列强认可,北洋政府承认清政府历年战争赔款和外债,财政亏空严重,遗产税的筹设也有了较大推进。”可分析出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结合所学知识晚清时期遗产税引入的背景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洋政府时期遗产税有利于推动财税改革的近代化;对后世财税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着眼于弥补财政亏空(目的单一);具有半殖民地性质;忽视了中国国情而没有实施。【解析】(1)西方财税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推动均贫富思想的影响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推动财税改革的近代化对后世财税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着眼于弥补财政亏空(目的单一)具有半殖民地性质忽视了中国国情而没有实施。16、略
【分析】【详解】
第(1)问;“特点”,根据材料信息“隋唐之前,史书以私修为多,而私家修史多直书无隐,故隋文帝下诏禁止私家修史高祖深以为是,因隋旧制,令秘书省著作局修撰魏;周、隋、梁、齐、陈史,但数年未就。太宗即位,于‘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这些人或长于典章、或长于传记,他们通力合作,广泛利用私人难以参阅的密府典籍”概括得出:由私家修史到官府修史、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由宰相监修、史料来源广泛等。
第(2)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隋唐之前,史书以私修为多,而私家修史多直书无隐”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私家修史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私修史书的不足、隋唐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兴起等。【解析】(1)由私修到官修;政府设置专门机构;选贤任能,由宰相监修;史料来源。
广泛。
(2)私家修史“直书无隐”;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统治者希图以史为鉴;
巩固统治;私修史书的不足;隋唐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兴起。17、略
【分析】试题分析:(1)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高价赎买。1861年改革的作用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主要是从推动俄国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2)梭伦改革和1861改革都是秉持着中庸的原则。梭伦的改革是在贵族和平民之间找平衡,而1861改革是在解放农奴和保障农奴主的利益方面找平衡。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梭伦是直接的废除了债务奴役制,但是俄国是通过赎买的方式进行的。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1861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解析】(1)措施:解放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缴纳赎金,可赎买一块份地。(2分)作用: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2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加快了俄国工业化进程;(2分)
(2)同:①中庸:(2分)梭伦改革既要废除债务奴隶制,又要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俄国农奴制改革既要解放农奴,又要保持农奴主的既得利益;(2分)②通过立法手段(2分)异:方式不同(2分):前者用赎买的办法有条件地解放农奴;后者直接废除债务奴隶制。(2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20分)18、略
【分析】(1)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说明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脏银”等表明措施比较严厉;“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表明把惩治贪官与树立楷模相结合;“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中提到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根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吏治改革的作用。积极方面来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实打击了一批贪官;使吏治相对清廉;而吏治的清廉又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起到巩固封建政权的作用。但是消极作用也比较明显: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单靠皇帝一人的热心,不能从制度上去防止腐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点睛:从材料中基本可以归纳出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和作用。这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考生一定不要脱离材料。【解析】(1)特点:成立专门的机构;措施严厉(严惩贫官);
将惩治贪官与树立精模相结合;
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相互补充;切中时弊。
(2)积极:一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审计师考试信息获取途径试题及答案
- 员工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经济工作总结模版
- 全面构建新质生产力
- 先天性肺隔离症的临床护理
- 《中文语音基础训练》课件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 消防维保人员工作总结模版
-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护理
- 某年春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模版
- 蓝色简约毕业答辩PPT通用模板
- 康复评定学第三章肌力
- 九年级上册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演示文稿1
- 图形创意(高职艺术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广东华附奥校初中入学考试英语试卷
- 灌溉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 厦门大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B
-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 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 信任五环(用友营销技巧) PPT资料
- 锢囚锋-备战高考总复习地理专项突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