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A卷·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20题20*2.5分=50分,21—25题5*2分=10分,共60分)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1.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
主要是为了()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强化皇权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取消行中书省,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以强化皇权,C项正确;是为了分散地方权利,排除A
项;这项措施跟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题干与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无关,排除
D项。故选C项。
2.如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示意图,其要实现的目标是()
第1页共14页.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强化皇权
C.实现国家强大D.确保人民生活幸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至图二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建立中央
集权;图三是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图四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B项正确;
图一不能反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示意图主旨与“实现国家强大”“确保人民生活
幸福”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造型各异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
国作为“瓷国”享誉世界。从下面各朝瓷器中,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我国的制瓷水平高B.景德镇是我国的制瓷中心
C.中国的瓷器产量世界第一D.瓷器是宫廷的专用物品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瓷器都是中国古代的瓷器精品,有唐朝秘色瓷、宋朝的“孩儿
枕”、明朝的“青花扁壶”,这反映了我国的制瓷水平高,A项正确;图示无法体现景德镇是
我国的制瓷中心,排除B项;“中国的瓷器产量世界第一”从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仅
仅根据图片,无法得出瓷器是宫廷的专用物品,排除D项。故选A项。
4.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设立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负责全国监察工作。明朝时期负责监察的是()
A.御史大夫B.刺史C.御史台D.厂卫特务机构
【答案】D
第2页共14页.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朱元璋时设
立东厂,兼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
直接指挥。D项正确;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查百官,排除A项;汉武帝为强化
监察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
富豪,排除B项;元朝设御史台对中央监察,设行御史台对地方监察,排除C项。故选D项。
5.观察下面两幅图片,《郑和航海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地图》
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之间的陆路交通。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国人已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海陆丝绸之路均已发展到顶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郑和航海图》是明朝与西方海上交通的真实写照,《丝路山水地图》
则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可知,明朝能够绘制出清晰的海上、陆路中西方之间
交流的地图,说明当时中国人已经具有较丰富的地理知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
之间海上、陆路交流的地图,不能说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A项;明朝曾经一度实行“海
禁”政策,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方之
间交流的地图,说明不了海陆丝绸之路均已发展到顶峰,排除D项。故选B项。
6.麒麟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一种独角神兽。汉画像石上面的麒麟图案,均与马和鹿的样
子相似,躯高颈长,身被纹彩,头生一角,角上有圆球或三角状物,尾如牛尾。至于真正的
麒麟究竟是何形状,亦不得而知。郑和下西洋到达过榜葛刺,后来榜葛刺国王进贡长颈鹿,
引发了朝野轰动。这反映了郑和远航()
A.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活跃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发生在明成祖在位时期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
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
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古代榜葛剌(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国王向明朝进献长颈鹿,当时国人将其视为
瑞兽麒麟。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项正确;促进了明朝
第3页共14页.
商品经济活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发生在明成祖在位时期不能反映材料的内涵,
排除C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明朝与南亚、东南亚各个国家所进行的贸易都实行“厚往薄来”方针,高价收进“番货”,
低价售出中国货物。郑和每次出使西洋都携带大量的财货,赏赐给南洋各国君主,对来华的
使臣颁发优厚赏赐。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为明朝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B.保证了对外开放的延续性
C.密切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D.给国家财政造成重大负担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都实行“厚往薄来”,这
就给明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D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排
除A项;“延续性”无从体现,排除B项;密切与世界各国联系的说法过于夸张,主要是密切
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8.“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
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
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材料描述的古代建筑是()
A.B.
C.D.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
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受匈奴侵扰修筑筑长城抵御匈奴;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
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族的入侵,使北方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的侵扰,
筑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明长城是由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
御工程体系,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D项正确;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
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排除A项;隋朝开凿大运河,排除B项;北京故宫是中国
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排除C项。故选D项。
9.上饶铅山连四纸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却在40多年前失传。有关人士在当地遍访民间,仍
第4页共14页.
未找到连四纸的制作技艺,最终在《天工开物》里找到了相关记载,并成功恢复古法生产技
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可知《天工开物》()
A.最早记载连四纸制作工艺B.善于总结前朝技术经验
C.是我国古代重要科技著作D.比实物史料更具有价值
【答案】C
【解析】根据“上饶铅山连四纸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却在40多年前失传。……最终在《天工
开物》里找到了相关记载,并成功恢复古法生产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
材料反映《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重要科技著作,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天工开物》最
早记载连四纸制作工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善于总结前朝技术经验,排除B项;比
实物史料更具有价值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下列著作及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伤寒杂病论》B.李时珍——《农政全书》
C.张仲景——《本草纲目》D.宋应星——《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对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做
了全面总结,D项正确;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张仲景编
写了《伤寒杂病论》,排除BCD三项。故选D项。
11.下图是某一时期的疆域示意图,属于这一时期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A.雅克萨之战B.平定准噶尔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台湾府
【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包括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
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
最大的国家,清朝时期平定准噶尔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B项正确;雅克萨之战发生在东
北,排除A项;清朝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驻藏大臣,巩固西南边疆,排除C项;设置台湾
府是巩固东南边疆,排除D项。故选B项。
12.新疆、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第5页共14页.
A.abcB.bcaC.acbD.cab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归义羌长”印反映的是汉代对西域的管
理,宣政院印反映的是元朝对西藏的管理,“金奔巴瓶”反映的是清朝对西藏的管理,因此,
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为abc,A项正确;而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莠不齐,贤愚各异,臧否互见。我们不能因为驻藏大
臣中出现几任庸才及一些错误,不能因为清朝朝廷的腐败,实行了民族压迫政策等等,就根
本否定驻藏大臣制度,一笔抹杀驻藏大臣的历史作用。下列关于文中“大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代表朝廷政治地位高于达赖班禅B.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C.管辖范围包括整个新疆地区在内D.不利于加强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
事务,B项正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童工管理西藏
政教事务,排除A项;设置驻藏大臣是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的措施,排除C项;“能因为清
朝朝廷的腐败,实行了民族压迫政策等等,就根本否定驻藏大臣制度,一笔抹杀驻藏大臣的
历史作用”说明驻藏大臣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排除D项。故选B项。
14.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前期结合各少
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灵活制定管理制度,如设置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参赞等。这表明
其对少数民族管理的特点是()
A.注重边疆开发B.提倡民族自治C.注重因地制宜D.提倡多元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清朝前期结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灵活制定管理制度。”可知,
清朝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采取不一样的管理方式。所以是因地制宜。C项正确;材料中没
有体现边疆开发的问题,排除A项;清朝没有让各民族实施自治,排除B项;多元发展应
该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
项。
15.“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其中的人物是()。
第6页共14页.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澎台”可知是澎湖和台湾,与台湾有关的人物是郑成功收
复台湾,D项正确;岳飞是抗金英雄,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排除B项;戚继光抗倭,排
除C项。故选D项。
16.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
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
制。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是()
A.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繁荣
C.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D.中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的“活性因子”指的
是经济上,商品经济的繁荣,如如明朝开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B项正确;君主专制政体
的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排除A项;明至清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属于古代社会,与近代
民权意识的勃兴无关,排除C项;明清时期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的发展受到限
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7.“明朝时很多文人放弃了原先进入仕途的机会,开始经商,而商人的子女也有机会参加
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明代传奇小说《三言二拍》,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写入文学世
界。”这反映()
A.商业是国家根本B.统治者重商抑农
C.文化专制的松动D.商人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很多文人放弃了原先进入仕途的机会”“商人的子女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进入仕途”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商人的子女也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而且把商
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写入文学世界,这表明了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D项正确;在封建时代,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排除A项;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而非重商抑农,B项表述错误,排除
B项;文化专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8.清代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局部),图中广告反映了()
【墙体广告】公平交易的货币规则
A.商业的繁荣B.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7页共14页.
C.人口增长D.文学艺术的传播
【答案】A
【解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公平交易”成为当时经济活动的货币规则,体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A项正确;清朝大力推
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排除B项;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
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口数量才有了很大的增长,排除C项;
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内容,与文学艺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9.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允许
广州一口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以下关于这个机
构职责叙述错误的是()
A.承销外商进口货物B.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交流
C.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D.管理外国商人
【答案】B
【解析】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对外贸易。故“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交流”这是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而不是广州十三
行的职责,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ACD属于广州十三行的职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项。故选B项。
20.历史图片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史实。以下图组是历史上采取的措施,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
A.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B.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C.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秦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直到清朝设立军机处,
历代帝王加强皇权,都是为了保证统治国家的长治久安,A项正确;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指
的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项;彰显皇帝的
特权地位不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第8页共14页.
21.据《光绪会典》卷1017记载,嘉庆五年规定: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承写当日所奉上
谕,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办理,各部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回事”,军机章京办事之处,不准
闲人窥视,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
材料表明清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实行了文化专制政策
C.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D.大兴文字狱制造冤案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承写当日所奉上谕”、“不准在军机处办理”、“不
准至军机处‘回事’”、“不准闲人窥视”、“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等信息,可知军机处是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
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
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
一步强化,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2.嘉庆帝在给两广总督颁发的谕旨中说“朕从来不贵珍奇,不爱玩好,乃天性所禀,非骄
情虚饰,粟米布帛,乃天地养人之物,家所必需。至于钟表,不过为考察时辰之用,小民无
此物者甚多,又何曾废其起晚息之恒业乎?尚有自鸣鸟等物,更如粪土矣。当知此意,勿令
外夷巧取,渐希淳朴之俗”。这体现了()
A.皇帝的贤能B.盲目排外的态度C.清朝的繁荣D.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至于钟表,不过为考察时辰之用,小民无此物者甚多,又何曾废其
起晚息之恒业乎?”、“勿令外夷巧取,渐希淳朴之俗”可知皇帝对于外国的钟表等盲目排除,
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盲目排外的态度,B项正确;皇帝的贤能、清朝的繁荣、列强的经济侵
略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1683年,郑成功遗骸被允许从台湾迁葬祖居地福建南安。康熙帝赠挽联:“四镇多贰心,
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肯定了郑成功的
功绩。其主要功绩在于()
A.屯师两岛,坚持反清复明B.屯师两岛,安定沿海民众
C.争东南半壁,捍卫领土完整D.孤忠海外,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将敌人
围困赤崁城、台湾城)。1662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
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捍卫我国领土完整,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C项
正确;郑成功是明朝将领,反清复明、维护清朝统治说法错误,排除AD项;郑成功的主要
功绩是收复台湾,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而不是安定沿海民众,排除B项。故选C项。
第9页共14页.
24.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分封制②在我国边疆地区设立将军
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
伊犁将军;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
同管理西藏事务。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实行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排除ACD项。
故选B项。
25.下表是康熙皇帝在位时的部分大事记,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的主题是
时间大事记
1681年平定三潘之乱
1683年收复台湾地区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690年派汉满工匠参与修建布达拉宫红宫
1690—1696年彻底平定噶尔丹叛乱
A.强化君主专制B.开创“康乾盛世”局面
C.抗击外来侵略D.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康熙皇帝在位时的部分大事记”可以看出大事主要涉及的地点多为边疆或
者少数民族地区,涉及的措施有打击侵略者,平定叛乱等,由此可知,这一主题是捍卫统一
多民族国家,D正确;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与强化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题干
是康熙皇帝在位大事记。没有涉及乾隆皇帝,排除B;大事记中只有“签订中俄《尼布楚条
约》”属于抗击外来侵略,排除C。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4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
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
至少也在80万以上。阿拉伯旅行家麦斯俄迭说:“广府城人烟稠密,仅仅统计伊斯兰教人、
基督教人、犹太教人和火袄教人,就有20万。”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4分)
第10页共14页.
材料二宋朝时,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
侵袭、围困,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宋朝发展出中国航海
史上的一个高峰。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原因。(4分)
材料三
图一郑和图二戚继光图三郑成功
(3)写出材料三中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这一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4分)
【答案】(1)官方与民间并举;交往频繁,内容丰富,规模大;和平交往。
(2)海上航路日益发达;海外贸易规模大,范围广。政府重视并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经济
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北方少数民族阻碍传统的
陆上丝绸之路等
(3)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友好交往与矛盾冲突并存
【解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据“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
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得出官方与民间并举,交往频繁,内容丰富,和
平交往;据“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得出规
模大。
(2)依据材料二“……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概括宋朝海外
贸易的特点是海上航路日益发达,海外贸易规模大,范围广。依据材料二“宋朝时,随着中
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面对北方好战民族的侵袭、围困……”得出经济重心
南移,北方少数民族阻碍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等。
(3)依据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其主要事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
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往来,也有侵略和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
者收复台湾,因此对外关系的特点是友好交往与矛盾冲突并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第11页共14页.
材料一唐朝统治者认识到,依靠武力征服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政权难以维持长久和
有效的统治,于是他们改变策略。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在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
“五谷之类"及骆驼、马等牲畜,并教会当地妇女用织机织布,也教会当地百姓制作酥油、
干酪、麦酒及陶器等。公元650年,吐蕃派遣使者朝贡,向唐政府请求蚕种、造酒、纸张、
墨等工匠,唐政府也给予了肯定答复。
——摘编自邓舒《唐朝民族管理的思想理念透视》等
材料二清朝时期对新疆、西藏地区的治理措施
新疆地平定噶尔丹及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
区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西藏地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理;颁布《饮定藏内
区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改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在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并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策略和清朝治理边疆措施的共同
影响。(4分)
【答案】(1)策略:政治上和亲、经济上扶持(帮助发展经济)。
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族密切交往的基础,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措施:设置管理机构、平定叛乱、实行册封制度、妥善安置回归部族、颁布法律文件等。
(任答2点即可)
(3)共同影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促进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
【解析】(1)“策略”,依据材料一信息“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在文成公主入藏时,
带去了“五谷之类"及骆驼、马等牲畜,并教会当地妇女用织机织布,也教会当地百姓制作
酥油、干酪、麦酒及陶器等”概括得出:政治上和亲、经济上扶持(帮助发展经济)。“影响”,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密切汉藏两族交往、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
(2)“措施”,依据材料二信息“平定噶尔丹及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得出:平定叛乱;
依据材料信息“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理”得出:设置管理机构;由材
料信息“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得出:妥善安置回归部族;由材料信息“中央政府
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得出:实行册封制度;由材料信息“颁布《饮定藏内善后章程)
规范管理西藏”得出:颁布法律文件。
(3)“共同影响”,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稳定边疆地区、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
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等
第12页共14页.
角度分析。
28.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州市人民医院取卵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宣城市人民医院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准入考核
- 烟台市人民医院无针注射技术操作规范考核
- 温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慢性气道疾病全程化管理考核
- 亳州市中医院皮肤活检术操作资格认证
- 莆田市中医院MRI操作技术准入考核
- 南昌市人民医院急诊内镜治疗考核
- 冷链配送智能化系统方案
- 低能耗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方案
- 龙岩市人民医院领导力发展与评估中心技术应用考核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管理制度
-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单元视域下的寓言故事单元教学
- 星系旋转曲线解析-洞察分析
- 采购部5年规划
- 临床试验CRC培训
- 【山东卷】.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胶州、平度、黄岛、城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考试(11.6-11.8)历史试卷(解析版)
-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外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
- 《中医养生学》课件
- 空乘职业形象培训课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