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其中哪一个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下列论述,表达准确无误的是()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D.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3、下列成语表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战役的是()A.围魏救赵B.一鸣惊人C.退避三舍D.卧薪尝胆4、“他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人。”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的哪一处()
A.aB.bC.cD.d5、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6、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的是()①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②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③林彪反革命集团④江青反革命集团A.①②B.②C.③④D.①7、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发生的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朝代更替朝代接龙(4分)五代十国、元、隋、唐、北宋、南宋9、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还创新了新的灌溉工具。10、夏朝的建立者是______。11、30、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至_____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12、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涌现出很多的思想家,下面是他们的主要思想,请将相应的人名的填在括号里(每个2分,本题共计14分。)。A.提出“春秋无义战”的思想家是(____)B.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____)C.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____)D.“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____)E.“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思想家是(____)
F.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____)
G.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____)13、中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唐朝时期设立________和______,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2)清朝设置________,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3)乾隆时期,平定了________分裂祖国的叛乱,并设置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前期。15、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阪泉会战,灭亡了商朝。()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王嬴政的支持下变法。T.正确F.错误17、史料:“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推论:南宋时期,苏州、湖州地区盛产稻米,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A.正确B.错误18、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______(判断对错)19、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较全面的反映了临安繁华的都市生活。______(判断对错)20、《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匈奴族。21、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邢窑的青瓷、越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22、判断题。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2题,共18分)23、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4、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滋事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分封制”。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5、东汉政府派谁经营西域30多年,今新疆地区属于中国的历史已经有多少年?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总是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这种遗憾就像一块永不愈合的伤口,时常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疼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赖于这种文化,才能坚持生存和发展下去,而文化的运动与交流,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汉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怀念匈奴》材料二: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站在霍去病墓前》材料三:(1)举例说明,匈奴在短暂的东方生活中,对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胁?(4分)(2)秦朝、西汉初年以及汉武帝时期各是如何解决匈奴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的?(10分)(3)找出材料二中描述霍去病功绩的句子,说明了汉武帝为何给霍去病修建高大的陵墓?并谈谈你对“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认识?(10分)(4)请说说你对“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27、【题文】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建设。”
(1)材料一是汉朝时的一条商道;请你说出它的名称。它的出发点________,经过的两关:________和_______。(4分)
(2)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商道作出贡献的是谁?(2分)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在这条商道上设置了一个什么官职?(2分)有何意义?(2分)
(3)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2分)28、【题文】春秋的列国争霸,战国的七雄兼并,预示着统一的大趋势,秦通过暴力战争统一了中国,然旋即二世而亡。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了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思考)(10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29、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技术篇】(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民族篇】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2)材料中的松赞干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材料中的“公主”指的又是谁?
【外交篇】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3)依据材料,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文化篇】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4)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种考试制度?此制度是哪个皇帝时期正式建立的?唐朝哪位皇帝开创了殿试制度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识记能力。A项具有鲜明的四川风格,B项四羊方尊是较精美的青铜器。C项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高133CM,长110CM,重800多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解析】【答案】C2、D【分析】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造纸术的发明.
本题考查造纸术的发明,理解纸的发明的历史意义.【解析】D3、A【分析】题目给出的四个成语中围魏救赵涉及的两个政权是在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故这个成语表现的是战国时期的战役.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一次著名截击战,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战国时期的成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围魏救赵涉及的两个政权与相关战役.【解析】A4、A【分析】本题考查齐桓公的相关史实。由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国都城在今山东淄博,所以由图可知,齐桓公的封地在a处。故选A。【解析】A5、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证据。题文四幅图片中,①栽培稻谷遗存和③干栏式房屋都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②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住的房屋,④铁制农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故答案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解析】【答案】A6、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的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解析】【答案】A7、C【分析】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赵交战,齐派孙膑率军救赵,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马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交战,魏国在马陵遭到齐国的埋伏,此后,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城濮大战:春秋时期的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进行了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所以,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战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战国时期的战役。【解析】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权更替的内容。隋朝的历史是从581年——618年;唐朝的历史是从618年——907年;五代十国是从907年——979年;北宋的历史从960年——1127年;南宋是从1127年——1279年;元朝的历史从1206年——1368年。所以正确的顺序是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宋金南北对峙;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解析】【答案】1、隋2、唐3、北宋4、南宋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农业方面的发展相关知识,对教材知识准确记忆即可作答,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还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解析】【答案】曲辕犁筒车10、略
【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夏朝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
故答案为:禹.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解析】禹1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所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解析】南宋。12、孟子墨子孔子庄子孙武韩非子老子【分析】【分析】春秋战国正处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对号入座,完成答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记忆能力,这种题型学生乐做也易做。诸子百家的主张较多容易混淆建议记关键词,贴标签。特别应记住他们的主张中积极地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相关知识点。安西都护府乃是唐朝管理啧西的一个军政机构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周时代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故填安息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本题考查的是驻藏大臣的相关知识点。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填驻藏大臣。(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对新疆管辖的相关知识点。乾隆帝时期,回部的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了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填大小和卓和伊犁将军。【解析】(1)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2)驻藏大臣。(3)大小和卓,伊犁将军。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解析】【答案】错15、×【分析】【分析】据所学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牧野会战,灭亡了商朝,西周建立,定都镐京。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武王灭商的相关知识。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嬴政错误,应改为秦孝公。故选F。356【解析】F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苏湖熟,天下足”这句南宋谚语反映了南宋时期苏州和湖州地区盛产稻米,已经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因此史料与推论一致,故选A。【解析】A18、√【分析】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了基础,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对新疆管理,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
本题以武则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9、×【分析】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较全面的反映了临安繁华的都市生活。”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20、×【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鲜卑族。【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盛的经济。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了重要发展,已经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出现不少名窑,其中以越窑的青瓷;刑窑的白瓷和是唐三彩最为盛名,人称“越青邢白”,故题目的说法错误。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22、√【分析】【分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秦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所以本题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长城的相关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四、辨析题(共2题,共18分)23、错误: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理由: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这个是错误的,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的知识。24、错误:分封制。
理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王封国势力;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滋事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分封制”。这个也是错误的,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王封国势力;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分封制。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五、简答题(共1题,共10分)25、(1)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条通道后来成为丝绸之路。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西域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东汉政府派班超(班勇)经营西域30多年今新疆地区属于中国的历史已经有2078年的历史。
故答案为:
(1)人:张骞。名称:丝绸之路。
(2)地点:乌垒城。机构:西域都护府。
(3)人:班超(班勇)。2000多年(2078年)【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相关知识的掌握;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小题1】(1)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条通道后来成为丝绸之路。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西域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东汉政府派班超(班勇)经营西域30多年今新疆地区属于中国的历史已经有2078年的历史。
故答案为:
(1)人:张骞。名称:丝绸之路。
(2)地点:乌垒城。机构:西域都护府。
(3)人:班超(班勇)。2000多年(2078年)【小题2】【小题3】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匈奴的兴起知识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匈奴族在蒙古草原过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国家。中原汉王朝构成的强大的威胁有: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地区混乱,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年,匈奴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朝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梳理一下秦朝在秦始皇时、西汉初年和西汉武帝时期三个时期回答。秦朝: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汉武帝时期: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部分匈奴开始西迁。(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西汉反击匈奴知识点。从材料二中找出的句子: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而从“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表达了抗击匈奴的决心,为国家解决边患,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材料三提供了关键信息“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十分必要的”,结合西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来分析,解答时主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促进了匈奴和中原王朝的互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解析】【答案】(1)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地区混乱,夺取河套地区;西汉初年,匈奴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2)秦朝: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还要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品,并开放边境进行贸易;汉武帝时期:组织强大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部分匈奴开始西迁。(3)“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4)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促进了匈奴和中原王朝的互相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2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对西域的有效管理的史实。
(1)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中的信息;图一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转运往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运往中国。因此经过的两关是阳关和玉门关。
(2)张骞同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人来往频繁,互通有无,这样就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所以对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为了加强对这以地区的控制,汉武帝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3)要求学生为会议设计一条广告宣传语;根据举办的地点和会议的内容可以设计出很多广告宣传语,如丝绸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中华民族富强之路等等。
考点: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大事,扩展了我国疆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丝绸之路使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我国后来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些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解析】【答案】
(1)丝绸之路;长安、阳关、玉门关。(4分)
(2)张骞。(2分)西域都护(2分)意义: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划归中央政府管辖。(2分)
(3)丝绸之路,民族振兴之路(2分)(言之有理即可)2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探究题;通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大一统,探究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政治上:颁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秋葵零食市场营销渠道与投资竞争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睡眠呼吸机行业应用趋势及投资动态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益母草颗粒产业营销态势及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站空冷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动态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熟食肉市场销售规模及前景营销推广调研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清洗设备行业发展动态与未来需求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液力缓速器行业应用状况及盈利前景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海洋肽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洋葱市场销售渠道与发展趋势前景展望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有机成分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竞争力调研报告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说明书hid50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说明书s1.1(1)
- 三宝证盟荐亡往生功德文疏
- 钢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 供热对供电煤耗影响量的计算
- 绿城集团精装修验收标准-
-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