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右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B.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C.稻田中的各种昆虫构成一个种群D.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2、对“望梅止渴”的认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望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B.“望梅止渴”属于先天性行为C.这种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D.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3、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a>bB.a>b>cC.a>c>bD.b>c>a4、小华想了解蜜蜂的结构特点,应从以下哪本书中查找比较方便()A.《生物学》B.《无脊椎动物》C.《动物学》D.《昆虫学》5、由平原到西藏高原工作一二年后,人体最可能出现以下哪种生理反应()A.白细胞增多B.心率变慢C.红细胞增多D.血小板增多6、下列微生物中,用来使面粉发酵蒸馒头的是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根瘤菌7、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8、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一些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A.方便移栽。

B.降低呼吸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将下列传染病及其类型用连线归位。A.非典型肺炎a.体表传染病B.病毒性肝炎b.呼吸道传染病C.出血热c.消化道传染病D.狂犬病d.血液传染病10、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的是____;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的是____.11、制作甜酒时,加入的酒曲中含有______,它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容器盖好后要采取保温措施,说明这种菌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______,同时,酒曲把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的过程还需要在______的条件下进行。12、如图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从妈妈那获得营养.

(2)人们说我长得像妈妈,这是一种遗传现象.不过,作为男孩子,我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其中的____染色体来自父亲.

(3)我的父母双亲和我都是正常人,但我的爷爷是一个白化病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决定.正常肤色由A决定),请判断一下我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我的基因组成是____.

13、口角有一对鸣囊,能够鼓起来又瘪下去的是雌蛙.____.14、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于砧木的____紧密结合.15、蘑菇的营养方式是光合自养____.16、①在鉴定骨成分的实验中:将鲫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15%的盐酸中,经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这是因为骨成分中的____溶解于盐酸中,剩下的是____;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这是因为骨中的____燃烧后,剩下的是脆而硬的____。17、假若在一个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的荒岛上,给你一只活鸡和几斤玉米,理论上分析,如何利用它们使你在此荒岛上生存的时间最长.最合理的方法是先吃掉,理由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手遇到烫的物品缩回是条件反射。()19、(2016•绥化)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判断对错)20、(2016•绥化)能卷舌(A)和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只是Aa.(判断对错)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了生物的争斗行为.______(判断对错)22、所有的鸟在产卵前都要筑巢,产卵后要孵卵。()23、家蚕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4、甲母猪生下了一窝小猪,但因故夭折了7头,只剩下3头。乙母猪生下了12头小猪全部存活,但乳汁分泌不足。人们为了让甲母猪代替乙母猪喂养几头小猪,往往先往这几头小猪身上抹些甲母猪的尿液,这样这几头小猪就能吃到甲母猪的乳汁了。某同学为了证明甲母猪这种代育行为的确与涂抹它的尿液有关,他决定用小猪做这一实验。(1)实验过程:①取10头刚出生的大小、形态_________的小猪,分成A、B两组,并做上标记,A和B组各_______头小猪。②将A组的小猪全部涂抹上甲母猪的尿液,B组__________________。③将A、B两组小猪_________放进甲母猪的猪舍内。④观察甲母猪的哺乳现象。(2)实验现象及预测:甲母猪让________组小猪吃它的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及“植物茎运输水分的部位”;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②再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A;B两叶片,分别经脱色、碘液处理后,观察,其现象为:A叶片呈蓝色,B叶片不呈蓝色.

③取出植株;洗净茎杆浮色,做成茎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现象为:茎中的导管被染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为了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步骤所利用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______.

(2)步骤②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3)根据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实验中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______所产生的拉力.26、(6分)小伟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请你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填“高”或填“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3)观察中发现,血液快速地由视野的左边向右边流,这是_______血管。(4)在继续观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血管A,B,C,其中:A是_______血管;B是_______血管。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1题,共7分)27、请将下列两组相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细菌b有真正的细胞核c分裂生殖或形成芽孢B真菌d主要进行孢子生殖f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图中共有食物链3条,细菌和真菌不参与构成食物链,鸟和青蛙都以昆虫为食,所以两者属于竞争关系,一个种群指的是同种生物,各种昆虫不属于同种生物,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青蛙和鸟。【解析】【答案】B2、D【分析】【分析】非条件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吃梅流唾液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望梅止渴”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3、B【分析】【解答】解: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膈肌也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体积增大,胸廓内的气压小于肺内压,肺就随着扩张.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面的气体就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故选:B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的原理.4、D【分析】解:蜜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有外骨骼,因此蜜蜂属于昆虫.故可以从《昆虫学》中查找.

故选:D.

根据分类索引表可知;蜜蜂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蜜蜂的分类等级,注意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等级的知识,灵活解答题目.【解析】【答案】D5、C【分析】解: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一两年,可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

故选:C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在高原地区生活,红细胞数目增多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解析】C6、A【分析】试题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解析】【答案】A7、A【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其中;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成有机物.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甲为生产者;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丙为消费者;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乙为分解者.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8、D【分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蒸腾作用的应用.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据此答题.

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A——bB——cC——dD——a【分析】【解答】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狂犬病属于体表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出血热属于血液传染病。

故答案为:A——bB——cC——dD——a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0、直立人脑容量的逐渐增加【分析】【解答】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开始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直立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11、酵母菌温度无氧【分析】解:制作甜酒时;加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它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容器盖好后要采取保温措施,说明这种菌类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同时,酒曲把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的过程还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故答案为:酵母菌;温度;无氧。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解析】酵母菌温度无氧12、略

【分析】

(1)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并在输卵管中进行分裂,最初的营养来自卵黄.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2)人类正常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从性染色体的来源看,是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染色体是X还是Y.是X就是女儿,是Y就是儿子.所以作为男孩子,我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

(3)因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决定,正常肤色由A决定.我的爷爷是一个白化病人,所以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我父亲的基因组成一定有来自我爷爷的a,但他的肤色正常,说明这个白化病基因是隐性的,所以我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我的基因组成来着父亲和母亲,而且肤色正常,所以我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故答案为:(1)受精卵;子宫;胚盘.

(2)XY;Y.

(3)Aa;AA或Aa.

【解析】【答案】(1)人的生命起始于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的Y染色体来着父亲.

(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13、略

【分析】

青蛙分雌蛙和雄蛙两种;但会叫的只有雄蛙,它的口角边有一对鸣囊,鸣叫时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雌雄蛙抱对能促进生殖细胞的排出,提高受精率,所以水面漂浮着的一片片胶状透明物,里面有许多深色小点,这就是受精卵.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内容.

14、略

【分析】

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形成层的活动,木本植物的茎可以逐年增粗,可提高成活率.

故答案为:形成层。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植物的生殖方式;嫁接和扦插是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15、略

【分析】

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腐生.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蘑菇的营养方式.解答时可以从真菌的结构特点和蘑菇的营养方式特点方面来切入.

16、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分析】【解答】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物为有机物,会变柔软,称为骨的脱钙,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易燃烧,会变得脆硬。

【分析】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17、能量沿食物链递减,先吃鸡能使人获得最多能量【分析】【解答】荒岛与外界隔绝;没有食物;在岛上存在:玉米→鸡→人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最合理的办法是先吃鸡,这样能使人获得最多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沿食物链递减;先吃鸡能使人获得最多能量.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分析】手遇到烫的物品缩回,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解析】【答案】×19、A【分析】【解答】腔肠动物大约有1万种;有几种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但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等.这类水生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20、×【分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能卷舌为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A表示,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a表示;因此能卷舌的人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不能卷舌的人的基因组成是aa,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大写字母是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21、×【分析】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莺占有繁殖的巢区暖树,燕子啄泥筑巢的行为,体现了鸟类的繁殖行为,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争斗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解析】×22、×【分析】试题分析: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6个阶段,必须有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而筑巢,孵卵,育雏这3个阶段有些鸟是没有这些阶段的,有些鸟自己不筑巢,它们将卵产在其它鸟的巢内,由其它鸟代为,孵卵,育雏,例如杜鹃,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解析】【答案】错23、×【分析】试题分析:这个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变态发育的类型。【解析】【答案】错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4、(1)①相似5②不做处理③同时

(2)A母猪的尿液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可帮助母猪识别自己的孩子,A组小猪身上涂抹有甲母猪的尿液,使甲母猪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3)实验法【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证明甲母猪这种代育行为的确与涂抹它的尿液有关的实验。明确实验原理、理解科学探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

(1)①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尿液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尿液是实验中的变量,其它条件应完全相同,因此,取10头刚出生的大小、形态相似的小猪,分成A、B两组,并做上标记,A和B组各5头小猪,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②将A组的小猪全部涂抹上甲母猪的尿液,B组不做处理,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

③将A、B两组小猪同时放进甲母猪的猪舍内,观察甲母猪的哺育现象。

(2)动物之间往往通过气味、声音、或行为等来传递信息,此题验证的是尿液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因此,实验现象及预测:甲母猪让A组小猪吃它的奶,原因是母猪的尿液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可帮助母猪识别自己的孩子,A组小猪身上涂抹有甲母猪的尿液,使甲母猪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3)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等多种方法,该同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通过设置对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到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解析】(1)①相似5②不做处理③同时

(2)A母猪的尿液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它可帮助母猪识别自己的孩子,A组小猪身上涂抹有甲母猪的尿液,使甲母猪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3)实验法25、呼吸作用和输导作用;二氧化碳;导管的作用是输送水和无机盐;蒸腾作用【分析】解:(1)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①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原有淀粉运走耗尽.该步骤所利用的植物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输导作用.

(2)②进入左边装置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浓氢氧化钠吸收;塑料袋中B叶片得不到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A;B两叶片,分别经脱色、碘液处理后,A叶片呈蓝色,B叶片不呈蓝色.说明A叶片有淀粉进行了光合作用,B叶片没有淀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证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植物的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根据步骤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导管的作用是输送水和无机盐.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