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外研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十多名90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B.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多种生活必需品价格迅速上涨,这就加大了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C.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D.据来自里约热内卢的消息,巴西警方从昨天开始销毁上周末在打击贩毒团伙的行动中没收的42吨毒品2、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塞翁失马》)B.天雨墙坏雨:下雨C.此独以跛之故以:可以D.人皆吊之吊:安慰3、选择正确的一项。

声音对耳朵正如味道对_____。A.香味B.口腔C.牙齿D.舌头4、看看这庞然大物,温驯的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在你手中吃嚼青草的时候,你觉得它有说不尽的__________。()A.温柔B.美丽C.温驯D.妩媚5、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选出正确的选项。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在_____中死去。()A.又欢乐又悲伤。B.欢乐。C.难过。D.对幸福生活的向往。6、选择正确的答案。

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7、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硬____(lǎng)____耀(xuàn)掺____(huò)____伏(quán)B.____给(cì)愚____(cǔn)踪____(jì)羞____(què)C.御____(pìn)____差(qīng)____当(tuǒ)____乳(bǔ)D.____样(mú)____报(chéng)____刻(qǐng)狭____(ài)8、7、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_______;有时如漫天大雨,_______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___________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①③D.①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按拼音写汉字。zhàngpéngxuěsōngtánxìngwānqū________________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遗____深入____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沉着____巍然____纹丝____12、比一比;再组词。

辩____译____趣____

辨____泽____徒____

瓣____择____陡____13、按要求写动词。

含有“走”的意思____。

含有“说”的意思____。14、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使(jíjì)________杀(èlè)____摇____(yèzhuǎi)____

深____(suìsuèi)________媚(wǔfǔ)________放(zhàndìng)____15、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北京____城市,____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____过得分外热闹。评卷人得分三、名著导读(共7题,共14分)1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山市》选自______;作者是清代的______。

(2)学年开始就发生了意外的事情。今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正和父亲正谈着老师所说的话,忽然看见满街都是人,都往学校门口挤去。父亲说“出事故了!开学不顺啊!”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父亲所说的“出事故”指的是______。17、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_;他被公认为是“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______》和《______》.该小说主要讲述了潜艇的故事。

(3)《海底两万里》是一本好书;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龙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______和(身份)______人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

(4)《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______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______做成的。18、《童年》作者______作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_主人公第一次挨打的原因是______。1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汤姆奚落了他一番;给他兜头泼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现在站在了汤姆一边。于是。

那个动摇分子马上为自己“辩护”;极力开脱自己,不想被胆小;想家的毛病损害了自家形象。叛乱总算暂时平定了下来。

夜色渐深;哈克打起盹来,不久便鼾声大作。乔也跟着进入了梦乡。汤姆用胳膊肘支着头,定睛看着他俩,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他双膝撑地小翼翼地站起来,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闪亮处搜寻。他捡起几块半圆形的梧桐树的白色薄皮,仔细看了看,最后选中两块中意的。然后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块红砚石在树皮上吃力地写了几个字;他把一块卷起来,放到上衣口袋里,另一块放在乔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远了一点后又在里面放了些被小学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东西--一截粉笔;一个橡皮球;三个钓鱼钩和一块叫做“纯水晶球”的石头。然后他就踮着脚尖,非常谨慎地从树林中溜出去,直到后来他认为别人已经听不见他的脚步,就立刻飞脚向沙滩那边直跑过去。

(1)以上文段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小说______。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______;______酣畅心境。

(3)联系洞中历险相关情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汤姆。20、名著阅读。

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选文中“他”的名字是______。这部作品中,老师讲的九则故事,爱国故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篇。21、名著阅读。(2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了,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本文段节选自《____》,其中的“我”是____(名字)。“我”的外祖母是一个____(性格)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的人。22、文学常识。(1)《西游记》中唐僧骗孙悟空带上的箍儿是_________,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的人是_________。(2)《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这些书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说明理由。A.《鉴略》B.《二十四孝图》C.《山海经》我选__________。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_______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24分)2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为学》(节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上述选文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

(2)下列加点字“之”的含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______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数人饮之不足《画蛇添足》

C.人之立志《为学》

D.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

(3)作者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教育子侄们______。24、(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①烹宜,翔雁②宜燔。”竟斗而讼于社伯③.社伯请剖雁,烹燔④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舒雁:行动缓慢的雁;这里指活动在地上的鹅。②翔雁:指天鹅。③伯:相当于现在的村长。社,古代地区单位之一,二十五家为社。④燔(fán):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已而索雁______

(2)翻译句子。

将援弓射之(注意加点字)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______。25、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解释句子加横线词的意思。(1)非____无以明志:(2)非宁静无以____(3)险躁则不能____性:(4)莫如____谷:(2)选择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A、非/学无/以广才B、险躁/则不/能治性C、非/宁静/无以/致远(3)翻译句子(1)非志无以成学。

(2)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结合《诫子书》内容,谈谈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呢?评卷人得分五、翻译(共1题,共3分)26、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____秋,____国之善弈者也。(2)、____是其智____若与?(3)、我____日始出时____人近,而日中时远也。(4)、孰为____多____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A.重复赘余;“近200名左右”表述不清,去掉“近”或“左右”.

B.语序不当;“中低收入者”与“城乡居民”互换.

C.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D.表述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句子正确与否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认真辨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然后根据病因修改.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解析】D2、C【分析】A.句意: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解释正确.

B.句意:天上下雨了;他家的墙毁坏了.解释正确.

C.句意: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以:因为.解释不正确.

D.句意:人们都前来慰问他.解释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如本题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要准确识记.【解析】C3、D【分析】【分析】从句子“声音对耳朵正如味道对_____。”来看;“声音”用“耳朵”听;“味道”用“舌头”品尝。故选D。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词语、常识的掌握理解情况,要根据平时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4、C【分析】【分析】温驯形容动物温和;容易与人亲近;温柔只能形容人;美丽指人漂亮;妩媚: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可爱。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5、D【分析】【分析】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中死去。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6、B【分析】【分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点评】考查对句子的理解7、D【分析】略【解析】D8、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无论是做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得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解答该题时要注意前后句语意的连贯性。抓住“有时像一阵风”、“有时如漫天大雨”、“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这三句话来思考,就会得出空缺处的选项为②①③,故选C。【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帐篷雪松弹性弯曲【分析】【分析】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雪松,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弹性,是经济学广泛采用的一个术语,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弯曲,即不直。

【点评】“帐篷”,“篷”不要写成“艹”字头;“雪松”,“松”木字旁;“弹性”“弹”多音字;“弯曲”,“曲”不要写成区别的“区”。10、余力透彻【分析】【分析】不遗余力;使出全部力量,一点都不保留。深入透彻,比喻非常认真;仔细,分析的非常细致。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11、镇定屹立不动【分析】【分析】沉着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不慌张。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像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12、辩解翻译有趣分辨沼泽徒步花瓣选择陡峭【分析】【分析】①辩:biàn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组词:辩解。辨:biàn分别,分析,明察。组词:分辨。瓣:bàn组成花冠的各片。组词:花瓣。②译:yì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组词:翻译。泽:zé水积聚的地方。组词:沼泽。择:zé挑拣,挑选。组词:选择。③趣:qù趋向。组词:有趣。徒:tú步行。组词:徒步。陡:dǒu斜度很大;近于垂直。组词:陡峭。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通过比较记忆生字,会用形近字组成词。13、行走、奔波、拜访喊叫、攀谈、吼叫、吟颂、唠叨、议论【分析】【分析】①含有“走“的意思的词语有:奔波;奔忙、造访、拜访、散步、溜达、蹒跚、游荡、踱步、徘徊、闲逛。②含有“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商议、洽谈、会谈、商谈、评讲、议论、告诉、陈述、训斥、唠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和积累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的好习惯。14、jíèyèsuìwǔzhàn【分析】【分析】即jí就是:知识即力量。扼:用力掐着,抓住:扼杀。扼腕。曳:注意不要在右上方写点;妩:〔妩媚〕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邃:深远也。曳读yè;要注意这个字的写法,右上角不要加点。

【点评】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15、虽是可是而且【分析】【分析】根据句意可知;应为“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故答案为“虽是;可是;而且”。

【点评】考查关联词的使用。三、名著导读(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答案:

(1)《聊斋志异》;蒲松龄。

(2)《爱的教育》;洛佩帝的脚被车轧伤。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解析】《聊斋志异》;蒲松龄;《爱的教育》;洛佩帝的脚被车轧伤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海底两万里》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讲述了一群人乘坐鹦鹉螺号环游世界的故事.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篇目和主要人物《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本题考查学生名著《海底两万里》的把握;明确讲述的故事有三个重要人物,这三个人:一个是教授阿隆纳斯先生,一个为鱼叉手(姓名)尼德•兰和仆人康塞尔,为了捕捉所谓的海怪“鹦鹉螺”号,他们被请到“林肯”号船上.

(4)本题考查的是名著《海底两万里》里的故事情节;细读名著非常重要,把握里面的关键情节,归类理清对我们答题都很重要.《海底两万里》中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文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1)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3)尼德•兰仆.

(4)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

本题考查《海底两万里》文学常识和故事情节.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解析】儒勒•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尼德•兰;仆;大叶藻;贝壳类的足丝1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童年》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的高尔基(作者名).主要讲述主人公阿廖沙(人名)的成长经历.

答案:

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

学生在平时阅读名著时;不仅要了解名著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还要记住作者,练习概括名著内容.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析】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19、略

【分析】(1)选文写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哈克和乔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本题是对人物的把握和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本段文字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三个小“海盗”是汤姆;乔和哈克。“追逐、嬉戏打闹”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人物和故事情节。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汤姆最后是借助一条风筝线找到的洞口从而得以脱险,这个过程体现了他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

答案:

(1)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2)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勇敢;沉着、聪明。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要注重积累。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对答题很重要。

本题考查《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常识、人物和故事情节。【解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20、略

【分析】《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恩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答案:《爱的教育》德.亚米契斯卡隆《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积累作答.

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解析】《爱的教育》;德.亚米契斯;卡隆;《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21、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与积累能力。阅读名著,需要识记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于精彩片段要仔细阅读,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解答此题并不难。文段选自外国文学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其中“我”是阿廖沙。从文段中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可知“我”的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解析】童年阿廖沙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坚强勇敢、正直(或善良勇敢、充满爱心)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细读《西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分析判断。《西游记》中唐僧骗孙悟空带上的箍儿是紧箍咒,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的人是魏征。(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细读《朝花夕拾》,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分析判断。可答:我选《鉴略》,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反对的,莫名其妙的读,糊里糊涂的背,不明不白的文字,学在小孩子没情绪的状况下,效果可想;我选《二十四孝图》,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厌恶的,充斥着儒家特有的虚伪,而儿童的天真,恰恰最讨厌作伪;我选《山海经》,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喜爱的,粗劣不堪的图画书,但对远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连这样的图画都难得弄来一看。他成年后曾在一篇杂文里,感叹中国小孩得到的美术陶冶之少,之糙。【解析】(1)紧箍咒魏征(2)1、鉴略(反对):莫名其妙的读,糊里糊涂的背,不明不白的文字,学在小孩子没情绪的状况下,效果可想。

2、二十四孝图:(厌恶)充斥着儒家特有的虚伪,而儿童的天真,恰恰最讨厌作伪。

3、山海经:(喜爱)粗劣不堪的图画书,但对远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连这样的图画都难得弄来一看。他成年后曾在一篇杂文里,感叹中国小孩得到的美术陶冶之少,之糙。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为学》作者清代的彭端淑,注意平时的识记。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注意结合语境理解。

A.代词;它;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代词;他。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道理的把握。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人物言行表现的描写,理解人物形象,最后体会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根据故事之后议论的部分“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可知,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答案:

(1)清彭端淑。

(2)C

(3)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译文: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解析】清;彭端淑;C;人贵立志,事在人为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完了之后(兄弟俩再去)找大雁.索:寻找。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援;拉.句意:(那个人)准备拉弓射下(天鹅).

(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可以是: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

答案:

(1)寻找(2分)

(2)(那个人)准备拉弓射下(天鹅)(2分)

(3)要少说空话;莫错过良机,争取多干点实事(2分)

译文:

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准备拿弓箭射它,说:“射下来就煮(了吃).”他的弟弟(与他)争论道:“(不善飞的)鹅煮(着吃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