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1825年;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得孙河)竣工对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下图为纽约港地理位置示意图。伊利运河的开通对于纽约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扩大水源供给渠道B.拓宽经济腹地范围C.提高哈得孙河水位D.加速内陆人口增长3、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坡度—侵蚀强度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水土保持有密切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说明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

(%)

坡面径流量

(无植被覆盖=1)

地表侵蚀程度

(无植被覆盖=1)

20

0.85

0.65

40

0.70

0.55

60

0.45

0.25

80

0.40

0.15

≥90

0.30

<0.10

①坡面径流减少②坡面径流增加③地表侵蚀加强④地表侵蚀减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下图Ⅰ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Ⅱ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B.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C.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6、读“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该省可能是()

A.辽宁省B.江苏省C.台湾省D.云南省7、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⑤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________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9、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措施。

综合运用_________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10、区域关联的影响。

。区域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____的变化。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发展方向。

11、完成下列填空。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____。

(2)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____对应。

(3)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____的区域。12、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

农业_________;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a.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_________中出现利益冲突。

b.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1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国家或地区。

影响。

转出国或地区。

减少国内的_________,常常引起_________人口的增加。

转入国或地区。

缓解_________

14、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_________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_的进程。15、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时间。

产业承接区。

产业承接区。

转移产业类型。

20世纪60年代。

日本。

纺织等_________工业。

纺织等_________工业。

20世纪70年代。

日本。

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

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

20世纪80年代。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

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

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

21世纪以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周边国家。

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

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流域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_____)A.正确B.错误17、黄土高原东临太行山,西接日月山,南俯长江,北靠秦岭____A.正确B.错误18、长江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发电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_____)A.正确B.错误19、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____A.正确B.错误20、日韩及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到中国兴办汽车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1、[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石漠化是中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2000年国务院将“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整治”列入我国“十五”政府工作计划。自2008年国务院批复《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以来,西南岩溶地区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逐步开展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生态移民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是以“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石漠化治理试验区,在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某研究团队用毕节试验区2000年、2005年、2010年不同等级石漠化面积和比例的变化来探讨其石漠化的演变过程。下表毕节试验区不同石漠化强度等级分布面积和比例(200-2010年)。年份非石漠化石漠化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中度石读化极强度石漠化中度石读化强度石漠化极强度石漠化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面积/km2比例/%比例/%20005436.6120.247154.6126.645416.2420.171708.316.36246.720.9265.920.2520055409.1620.146855.1925.534982.5718.562344.808.73372.461.3962.300.2320105472.4920.386861.5125.555145.9719.162143.387.98343.991.2859.070.22

根据材料描述2000--2010年毕节石漠化的演变特点,并针对不同强度等级的石漠化治理提出合理措施。(要求:提措施时,将石漠化强度等级提炼合并为三类)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国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联系,其中贸易额居首位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城市化水平高达83%。材料三泉州海岸线长达541km,有泉州湾、湄洲湾等深水港湾。材料四泉州和沙特阿拉伯首都利稚得(24°39′N,46°42′E)降水量统计图。

(1)比较泉州;利雅得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别分析其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沙特阿拉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沙特阿拉伯针对上述城市化问题中的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目前,泉州正大力推进海运发展,谋求城市化发展新突破,简述泉州大力推进海运发展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图示地区可种植甘蔗和水稻,所需热量充足,应该是南方地区,四选项中只有闽浙丘陵位于南方地区,故D正确,A、B、C错误。2、B【分析】【分析】

【详解】

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得孙河;伊利运河的开通,缩短了伊利湖和哈得孙河的运输距离,对于纽约港来说,降低了来自内陆地区的货物运输成本,拓宽了纽约港的经济腹地;运河的修建主要是运输作用,不是对纽约港供水的;运河连通的是哈得孙河口外,对哈得孙河水位抬高意义不大;纽约是经济中心,运河的修建,会加速内陆人口向纽约转移,不会加速内陆人口的增长。选B正确。

【点睛】

伊利运河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工具,伊利运河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增长。3、C【分析】【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坡度—侵蚀强度关系以40°为最大值呈现一个单峰变化,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C正确,排除A。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强,排除B。坡度不超过40°,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坡度超过40°,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小,排除D。故选C。

【点睛】

除坡度外,侵蚀强度与降水强度成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成负相关。4、B【分析】【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水土保持有密切关系;表中数据说明植被的大量破坏会使坡面径流增加;地表侵蚀加强,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5、A【分析】【分析】

本题以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由图可知;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A正确;据材料可知,岱海属于内陆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C、D错误;岱海处于温带大陆新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B错误。故选A。

【点睛】

内陆湖萎缩的原因有三:1.内流湖多位于气候干旱的区域,降水少,蒸发旺盛。2.全球变暖,蒸发加剧。3.在入湖的河流中过度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6、C【分析】【详解】

由图可知,2000年,该省区第三产业比重为6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为10%以下,可知该地区经济较发达。选项所给的四个省区中,台湾省经济最发达。C正确,ABD错误,故选C。7、B【分析】【分析】

【详解】

“移业就民”是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东部地区为产业的转出地,部分产业的转出,为更高层次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作为产业的转入区,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同时降低了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①②④⑤正确。东部地区产业转出,在一定时间内会减少东部地区就业机会,③错。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流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减轻长江经济带的春运压力,⑥错。故选B。

【点睛】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物流枢纽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工程技术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强度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高低。

(2)较大尺度。

(3)较小尺度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灌溉。

(2)水质保护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就业机失业就业压力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产业生产要素。

(2)产业结构产业升级工业化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劳动密集型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

【详解】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比如;流域的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土地资源,地形地势,河流流向等决定了利用程度的高低和利用方式的差异。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所以该说法错误。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位于长江峡谷区的末端,使其能有效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能直接控制荆江河段洪水来量的95%,武汉以上洪水来量的67%。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珠三角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使得珠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所以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故该说法正确。

【点睛】20、×【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日;韩、欧美汽车制造企业来中国兴办汽车厂;最主要是看中了中国潜在的汽车市场,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土地荒漠化防治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演变特点和治理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

根据材料“自2008年国务院批复《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以来;西南岩溶地区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逐步开展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生态移民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及表中可知中度和重度石漠化的面积和比重在减小,据此可以判断石漠化程度减轻,石漠化总面积变化较小。2000年至2005年,轻度石漠化减少,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增加,说明石漠化整体状况在恶化;2005年至2010年,轻度石漠化有所增加,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有所减少,说明石漠化得到遏制并有所改善。措施:不同强度的石漠化采取的措施不同。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必须尽可能地把--切可能造成石漠化的因索排除,如生态移民、封山育林等,因自然环境自身恢复时间长,所以需要恢复植被,提高恢复速度;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地区需要解决石漠化问题,但同时也需要创造经济价值,所以采取的措施为林草种植,恢复生态效益,同时通过营造经果林、种草养畜、改善耕作条件等措施兼顾经济效益;非石漠化地区以预防为主,需要合理发展,预防石漠化形成,可采取水土保持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措施。

【点睛】【解析】特点:10年间;石漠化总面积变化小;2000年至2005年,轻度石漠化减少,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增加,说明石漠化整体状况在恶化;2005年至2010年,轻度石漠化有所增加,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有所减少,说明石漠化得到遏制并有所改善。

措施: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地区:以生态移民.封山育林等自然恢复措施为主;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地区:宜采取林草种植,恢复生态效益,同时通过营造经果林种草养畜、改善耕作条件等措施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