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010年4月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如图的展品出自中国的()A.商周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2、辽和北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辽宋之间此后长时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这次宋辽盟约称()A.葵丘会盟B.绍兴和议C.澶渊之盟D.徐州会盟3、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水利工程的兴修C.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5、隋朝建立于581年,定都长安,建立者是()A.李世民B.杨坚C.杨勇D.杨广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距今多久?A.1797年B.1796年C.2238年D.2237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和北宋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并称为我国古代史学成就的“双壁”。8、唐朝都城洛阳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国际性的大都会。______(判断对错)9、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且的统治有“开元盛世”之称的是______。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11、辨析改错题(每题1-4题每题3分,5题5分,总计17分)1、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发掘结果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高粱的国家错误:改正:2、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错误:改正:3、战国时期,商鞅在齐桓公支持下变法,秦国很快富强起来。错误:改正:4、春秋晚期韩非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错误:改正:5、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应该是孔子。小云同学认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小亮同学说:“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你认为谁的说法有误,请简要说明理由。错误:理由:12、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1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高僧______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__的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14、元朝商业繁荣;《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了临安的繁荣景象。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北魏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______(判断对错)16、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1年,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7、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18、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A.正确B.错误19、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6-20题:
贞观前期;唐太宗君臣以安民恤人;兴致太平为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运用政治体制来保证决策和政令的正确制定,使“广纳贤良”的政治方针得到具体落实。太宗一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群臣进谏、太宗纳谏中很大部分,诸如止徭役、息征战、戒奢纵、“取信于民”、“居安思危”等等,反映出贞观之治的核心思想。于是,就有了开明的“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开辟了道路。8世纪《贞观政要》编成,不仅历代帝王推崇,一般士大夫文人乃至僧道也喜欢读它。大约在9世纪,《贞观政要》又传到新罗、日本等国,被列为王室、幕府的政治教材。
一一摘编自袁行霈、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唐朝社会进入全盛时期。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1题,共2分)20、夏商西周社会以能力高低区分尊卑等级。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1、连接下列相关的内容战役名称时间成语牧野之战春秋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商朝临阵倒戈长平之战战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秦朝纸上谈兵22、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应史实用直线连接起来,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A.蔡伦a.《史记》B.张仲景b.《水经注》C.华佗c.改进造纸术D.司马迁d.《伤寒杂病论》E.郦道元e.“五禽戏”23、(1)(2)24、连线题: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转战东南沿海抗倭明太祖设锦衣卫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戚继光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8分)25、【题文】【材料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专家指出:作为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楼兰城当时充分吸纳了来自东西各方交通和商业资源潜力,加之邻近孔雀河,河道密布而水量充盈,楼兰城曾经在丝绸之路上辉煌一时。——2001年1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挟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2001年1月18日《华声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分)
(1)途经楼兰王国商路的东方起点是哪一城市?(1分)
往西方贩运的货物主要有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3分)
(3)要避免楼兰的悲剧重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新情景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相关内容,由图片中“四羊方尊青铜器”,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朝时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的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工具【解析】【答案】A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澶渊之盟的相关内容。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故选C。【解析】C3、A【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要注意区分陈胜吴广起义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熟练掌握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解析】A4、C【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故选C。
本题以“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切入点;考查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的表现。【解析】C5、B【分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
本题考查唐朝、隋朝的建立者.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B6、D【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到今天多少年涉及公元前后的运算问题。因为没有公元0年,公元前1年和公元1年相距1年,所以公元前后的两个数字相加还要减去1,即221+2017-1=2237。故选D。
【解析】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学巨著。《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是我国历史上一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解析】【答案】史记司马光8、略
【分析】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都城;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唐朝的都城.【解析】×9、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故答案为:
唐玄宗.
本题主要考查了开元盛世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玄宗的有关内容.【解析】唐玄宗10、略
【分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故答案为:
秦朝.
本题考查了秦朝.秦朝定都咸阳.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朝的地位.【解析】秦朝11、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原始的农耕居民。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在距今约七千年的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上,发现那里的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等。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稻杆、稻谷,稻杆出土是竟然还是黄绿色的,稻谷外形完好。据统计,出土的稻谷,其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同世界上其他较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三千至五千多年。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他们还饲养猪狗等动物,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他们能制造彩陶,以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2、本小题考查的是夏朝的建立。在尧舜禹时期,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的首领,到禹在位时,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在禹统治是,他的儿子启已经有了强大的势力。禹没有用禅让的办法选择继承人,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本小题考查的是兵家的思想。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而不殆”的军事格言,就是出于此书。5、本小题考查的是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学生,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想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知新”。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与易、长与短、前与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1、错误:高粱改正:粟2、错误:启改正:禹3、错误:齐桓公改正:秦孝公4、错误:韩非改正:孙武5、错误:小云(2分)。理由1: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2分),而非孔子(1分);理由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而非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分)。12、略
【分析】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答案为:
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解析】司母戊鼎13、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是对其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的高度赞扬;宋朝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收复失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对其爱国激情与志向的写照.
故答案为:
鉴真;岳飞.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析】鉴真;岳飞14、略
【分析】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临安改为大都.
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行纪》.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解析】×;临安改为大都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郦道元的主要著作是《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专注。题干“北魏郦道元”应改为“北朝贾思勰”。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的有关内容。
注意贾思勰生活和郦道元的生活的时间和著作的识记。【解析】×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东周的史实。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解析】【答案】×17、×【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句表述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为: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武则天的龙颜。武举考试的创立者是武则天。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完善相关知识,属识记层面要求,难度不大。18、√【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9、×【分析】题干材料中说明“开明的‘贞观之治’为唐代的全盛开辟了道路”表明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唐朝社会进入全盛时期,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626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解析】×四、辨析题(共1题,共2分)20、判断:错误;改正:能力高低改为血缘亲疏关系。【分析】【分析】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士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周王之下等级最高的是诸侯。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能力高低改为血缘亲疏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的教化礼仪。五、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与成语故事有关的古代战役名称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根据教材知识可知,阵前倒戈是指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之战,商朝奴隶兵阵前倒戈。退避三舍是晋文公与楚国令尹子玉在城濮之战时避其锋芒的战略退让。纸上谈兵说的是秦赵长平之战时的赵军主帅赵括,形容他只擅长理论,没有实战经验。破釜沉舟是指项羽攻打秦军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命令士兵渡过河后把船都凿沉,把锅都砸坏,不留后路。他用此方法逼自己一定要打赢这场仗,这样部下的士气大增,并且很快把秦军打败。【解析】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历史上的文化成就,根据课本所学,蔡伦改进造纸术;《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华佗的“五禽戏”;司马迁的《史记》;《水经注》是郦道元的地理著作,只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析】A—c;B—d;C—e;D—a;E—b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史上的著名战役。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故纸上谈兵出自于长平之战;商朝晚期,纣王暴政。周部族逐渐强大,决定推翻商纣统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故临阵倒戈出自于牧野之战;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田忌本来打算带领军队直接去赵国与魏军作战,孙膑认为,魏国的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主张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造成兵临城下,大军压境之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谋,率军进攻魏国。庞涓得知消息,非常着急,丢掉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误用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这场战役又称为“桂陵之战”。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故围魏救赵出自于桂陵之战;公元前342,魏国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次年,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出兵围魏救韩。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故减灶诱敌出自于马陵之战。(2)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和孔子的相关内容。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晋国时,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故问鼎中原和晋楚争霸有关系;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爱国教育课件
- 高校宿舍消防安全教育实战指南
- 江苏省句容市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右翼中学旗县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数学试题期中考试试卷含解析
- 面部护理中的更温经常护肤原法
- 石家庄市晋州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托班多元发展课件
- 语文深度阅读与素养提升课件
-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课程
- 五年级暑假安全教育
- 地球历史及其生命的奥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大学
-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2024年中考数学四模真题(含答案)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复习之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风机性能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 《隐形防护网应用技术规程》
-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
- 教师培训返岗实践报告
- ISO 45003-20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健康安全-社会心理风险管理指南(中文版)
- 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及早期信号
- 2020电网技术改造工程概算定额第五册调试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