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对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的解释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示揣测语气)A.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B.困: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C.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稍微)

③从数骑出,微行人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D.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祈使语气)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书按体例可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B.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C.“中述汤、武”一句中“汤”指商汤,他灭夏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他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了周朝。D.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衔,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赢:担负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人的事情B.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山东:太行山以东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雠:仇人D.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委命下吏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C.去草实而食之D.空以身膏草野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忧劳可以兴国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一夫夜呼⑧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夏衍(yán)怜悯(mǐn)荤腥(hūn)搽粉(chá)B.揩油(kāi)契约(qiè)拷绸(kǎo)蠕动(rú)C.骷髅(lǒu)弄堂(nòng)缜密(zhěn)皮辊(gǔn)D.游说(shuì)惺忪(xīng)籼米(xiān)栅栏(zhà)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题,共16分)10、请结合《玩偶之家(节选)》全剧概括娜拉对丈夫海尔茂的情感变化过程。11、老舍说,对话是人物性格的说明书。优秀剧作家笔下的人物,一出场三言两语,便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请选择《玩偶之家》(节选)的精彩台词加以品味,说说这些台词是怎样一步步推动戏剧冲突的,又分别表现了娜拉和海尔茂怎样的心理和性格。12、《党费》一文中,“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哪些好处?13、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作者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荷花淀》1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15、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的特点;并指出名称。

盛以锦囊_______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

而告以成功_______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16、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含义。

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______

负而前驱_______

仓皇东出_______

一夫夜呼_______

乱者四应_______17、识记字音。

褴褛________谄媚________籼米________

怔住________荤腥________惺忪________

契据________搽粉________蹒跚________

骷髅________骚动________嘈杂________

蓬头________锭壳________皮辊_______

莴苣_______舷_______

拗________执拗________拗断________拗口。

哄_______起哄________哄骗________哄笑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4分)19、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9分)20、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艺术评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②它不仅需要切实的创作实践,甚至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③否则艺术评论便很难入情入理。④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领悟能力,⑤便无法真正发现和理解创作中的种种感受体验。⑥所以对于艺术评论,确实需要一定的艺术实践,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发生,进而误人误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C项;②句,“微”,应是“悄悄地”的意思。

故选C。2、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故选A。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

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

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

故选D。4、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A项;“人事:人的事情”解释错误,应改为“人的作为”;

C项;“山东:太行山以东”解释错误,应改为“崤山以东”;

D项;“爱:喜爱”解释错误,应改为“吝惜”。

故选B。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代指百越之地。即“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委命(于)下吏”。

C.省略句;省略动词“铸”和介词“以”的宾语“之”,即“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十二”为数量词,作“金人”的后置定语,即“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D.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D。6、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斗;使动用法,使斗。

B.弱;使动用法,使弱。

C.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D.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故选C。7、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畔”同“叛”;反叛。

B.“亡”同“无”;没有。

C.“去”同“弆”;收藏。

D.无通假字。

故选D。8、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一样。

②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斗争。

③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④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上。

⑤小;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

⑥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⑦夜;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晚。

⑧函;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综上;①⑦名词作状语,②③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⑧名词用作动词,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D。9、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衍”,应读作“yǎn”。

B项;“契”,应读作“qì”。

C项;“髅”,应读作“lóu”;“弄”,应读作“lòng”。

故选D。二、其他(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根据“你做的事都不错”“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可知,一开始娜拉对海尔茂的真面目一无所知,沉浸在海尔茂“因为我心里好象觉得咱们偷偷地在恋爰,偷偷地订了婚,谁也不知道咱们的关系”这样的甜言蜜语中,对海尔茂产生了信任和以来的情感。“想着快死的朋友你还有心肠陪我?”娜拉初步意识到了海尔默的冷漠。接着,海尔茂发现娜拉私自借钱的事情并担心这件事会威胁到他自己,面对海尔茂的一系列表现,娜拉“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我死了你就没事了”“你们爱我只是拿我当消遣”“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说明娜拉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嘴脸,对海尔茂极度失望、憎恶。最后,最后,娜拉和海尔茂彻底决裂,以“离家出走”表达了自己反抗的决心,此时她已经完全认清海尔茂的真面目,与其彻底决裂。【解析】信任;依赖——失望、憎恶——决裂、反抗。

开始时,娜拉没有意识到海尔茂的自私、冷酷、虚伪,被海尔茂的甜言蜜语蒙蔽,于是对海尔茂产生信任、依赖的情感。后来,海尔茂发现娜拉私自借钱并威胁到他的地位、名誉时,便一反此前对娜拉的温柔宠溺,转而变得穷凶极恶,羞辱、责骂娜拉,娜拉认清了海尔茂的丑恶嘴脸,对海尔茂极度失望、憎恶。最后,娜拉和海尔茂彻底决裂,以“离家出走”表达了自己反抗的决心。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以及手法的能力。

从海尔茂的角度,首先找到他的相关台词,通过他前后语言内容的比较,侧重观察他的心理变化,继而分析出他的性格本质:虚伪、自私。从娜拉的角度,通过她从可以为爱牺牲一切到宣布离家出走的语言,分析其行为变化的原因,可以得出她觉醒了独立意识,认清了丈夫的真面目,是当时社会中有着坚强性格的女性形象典型。【解析】从世俗的观点来看,海尔茂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似乎很爱他的妻子,宣称“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当他看了柯洛克斯泰的信,竟咒骂娜拉“你这坏东西”“伪君子”“下贱女人”,更将八年的婚姻生活说成是“噩梦”,剥夺娜拉教育孩子们的权利。读了“和解信”,又说“我的翅腾宽,可以保护你”。他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将妻子当作一件私有财产,真正看重的是他的名誉,“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彻底暴露出他利己主义的面孔。娜拉热爱生活、丈夫,为了他们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而事实让她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冷静。她认识到丈夫是极度自私、虚伪的大男子主义者,觉悟到家庭中的不平等,自己是一个“玩偶女儿/老婆”,更认识到法律、道德、宗教的虚伪,“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当海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她回答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她是当时社会中有着坚强性格和独立意识的叛逆女性。12、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人称叙述的作用的能力。

《党费》是一篇小说;作者王愿坚,记录了红军长征路上一段关于党费的故事。属于“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以王愿坚;峻青为代表的“纪实体”中短篇小说,将时间、事件、人物、环境交代得很清楚,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情节完整。

“我”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每逢我领到了津贴费;拿出钱来缴党费的时候;每逢我看着党的小组长接过钱,在我的名字下面填上钱数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心里一热,想起了1934年的秋天”,小说以“我”缴党费引出回忆,以“我”的见闻构成小说的素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我”是连缀小说材料的线索。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交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两次会面。首次会面对窝棚;磨损的党证、摘菜妇女等环境、人物的描写,为后一次会面时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埋下伏笔。黄新哼小调和哄孩子的话前后呼应,啃咸萝卜和一筐咸菜等细节首尾映衬。全篇结构严谨,没有冗笔,情节发展曲折变化,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点睛】

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作用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作用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作用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解析】“我”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小说以“我”缴党费引出回忆;以“我”的见闻构成小说的素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我”是连缀小说材料的线索。

第一人称叙述,使读者如同面对面在听一个人讲故事,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写的是“我”的耳闻目睹,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有利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可以灵活地对小说中的人、事、物抒情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观点立场等。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细节描写的能力。

首先找到运用细节描写的关键词语,语段是当水生嫂听水生说要到大部队上去时关于水生嫂的一处动作描写,典型动词有“震”“吮”,先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分析这两个动作透视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做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解析】一“震”一“吮”,两个典型的动作细节描写,不仅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水生嫂平日劳动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的动作,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内心的不平静,突出了她机敏多情、深明大义的精神品质。凝练含蓄,耐人寻味。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

(1)得分点为:“即”,假如、如果。“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2)得分点为:整个句子缺主语,句首要添加“您”。“空自苦亡人之地”,状语后置兼省略句;“苦”后省略介词“于”,要补出,并调整语序。“安所见”,语前置句,在哪里显示呢?“见”,同“现”,显示。(3)得分点为:“亡”,同“无”,没有。“夷灭”,意义上的被动,被杀。“谁为”,宾语前置句,为谁?【解析】(1)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都让他们投降。

(2)(您)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示呢?

(3)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您还又为谁(守节)呢?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的能力。

(1)“盛以锦囊”;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以锦囊”修饰“盛”,现代汉语语序为“以锦囊盛”。句意是用漂亮的丝织口袋装。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以组”修饰“系”,现代汉语语序为“以组系燕父子”。句意是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

(3)“而告以成功”;介宾短语“以成功”修饰“告”,现代汉语语序为“以成功告”。句意是把成功的消息禀告先王。

(3)“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介宾短语“于庙”修饰“藏”,现代汉语语序为“于庙藏之”。句意是庄宗接了箭并把它收藏在祖庙里。【解析】①.状语后置句,即“以锦囊盛”②.状语后置句,即“方其以组系燕父子”③.状语后置句,即“而以成功告”④.状语后置句,即“庄宗受而于庙藏之”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①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句子译为:用匣子装好梁国君臣的首级。

②约;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句子译为: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

③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句子译为:背着它走在前面。

④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句子译为:匆忙间向东出逃。

⑤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子译为:一个人在夜间呼喊。

⑥四,数词作状语,在四面。句子译为:作乱的人在四方响应。【解析】①.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②.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③.名词作状语,在前面④.名词作状语,向东⑤.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⑥.数词作状语,在四面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易错读音有:褴褛的1ǚ;籼米的xiān,怔住的zhèng,搽粉的chá,嘈杂的cáo,莴苣wōjù,舷xián不要注成xuán。

多音字要结合词语意思来识记,比如执拗niù,意思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拗ào口,意思是说起话来别扭,不顺口。【解析】①.lǎn1ǚ②.chǎn③.xiān④.zhèng⑤.hūn⑥.xīngsōng⑦.qì⑧.chá⑨.pánshān⑩.kūlóu⑪.sāo⑫.cáo⑬.péng⑭.dìng⑮.gǔn⑯.wōjù⑰.xián⑱.niù⑲.ǎo⑳.ào(21).hòng(22).hǒng(23).hōng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4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9分)20、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