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
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
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
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
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
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
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
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
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
够感知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
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分数乘整数课时分配1课时
《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
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
教材
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
分析
混合运算的基础,承上启下。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
习惯于学习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
学情学习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
分析法的认识。
学生在即开始学分数乘法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
后计算。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
2、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
目标
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1、理解他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2、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出示复习题。复
(1)列式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各
表示什么。备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
个6是多少?
提问:通过解决这三道整数乘法计算题,你
有什么想说的吗?
(整数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运算)
(2)计算:1+-+-=-+-+-=
666101010
计算^+得+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
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
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
教学过
分母不变。
程(包含2.引出课题。
师生活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
动)学习分数乘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分数乘整数
L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小新、爸爸、妈妈一起
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9
(1)分析演示: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
糕,每人吃2个”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
个蛋糕的Q
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每人吃
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x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
求3个1的和。板书:|+|+学生计算,
教师板书:普工。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
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1=|
(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
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
虚线)
(2)引导观察:丝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
9
|x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写的分子部分2义3就是算式
中羡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x3的计算方法。(互
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
得出]x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
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x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
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
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x3按简
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
顾总结。
练习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订正时让学生
设计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课时分配1课时
本课学习内容十分抽象,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
教材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
分析要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本课的学习也是后续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解答相应
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学情在例2之前,乘法只用于求相同加数的和,之后乘法
分析还可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是乘法概念的扩展。
1、通过直观操作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
教学
的类推、归纳能力。
目标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
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具课件
准备
教学过一、复习导入复
程(包含1、计算备
师生活—X4232X—2x9X7
24166
动)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上妨它的周长是多少
10
米?
二、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桶水有12LO3桶共多少L?1桶是多少L?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
X数量=总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桶水共多少L?12X3,1桶是多少L?12
1
X2'
j桶是多少L?12x1。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
12X3表示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多少。
|是一半,12X)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
12L的;是多少。
12x1表示求12L的;是多少。
发现:一个数乘分数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2X3=36(L)
1i>i/、11sxi
12X,一争x一6(L)12X1-〜-3
22^4X
(L)
答:3桶共36L。,桶是6L。1桶是3L。
24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kg.已经吃了它的干,吃了多
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3、在学校举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
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总数的go一班男生做
了多少件?
(分析:男生做了总数的?是把“一班共制作
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把总数15件
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33
5、练习:-X6=12X-二—X4二
7Tx1.V/
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
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
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一个数乘以
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是什么?
练习练习一第2、3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分数乘分数(一)课时分配1课时
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这一课主
教材
要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推导出分数乘分
分析
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乘分数》。在此之前,学生已
学情
经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算理,为今天的学习打下
分析
基础。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
目标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
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难点:
教法通过涂一涂的操作活动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从中体
学法会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复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备
1737
10义5—9X5-2X7-25X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
计算,;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块)公顷的地。种
1Q
教学过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鼻,种玉米的面积占W。
程(包含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生活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动)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公顷,种土豆的
面积占这块地的!,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
“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4公顷的《是多
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J
z0
2、揭示课题:请你观察:X:这个算式,它有
Z0
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I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
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
的方法,
说明2X5"IO。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
份是这张纸的),再把这J部分平均分成5
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木。
X-
说明2510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
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又把这:平均分成
5份,也就是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X5=10份,1
份是这张纸的看o由此可以得到:
14黑io(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
13
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弓公顷)的工,也是
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
1Q
积就是求刁公顷的三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
式为)XR。
Z0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的
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X5=
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A(板书算式)
252x510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
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
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练习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分数乘分数(二)课时分配1课时
这节课是教学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问题。教材
例4通过具体情境呈现出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是教学分数
教材
乘分数的约分,它和前面学过的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相
分析
似;问题二是教学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约分方法,它和前
面学过的约分方法在书写上有所不同,显得更简便。
由于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
学情算方法已经有所认知,因此在列式和计算上问题不是很
分析大,教学时可以将重点放在计算过程中怎么进行约分,以
及约分的书写格式上。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
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教学2、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
目标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感受成功的
喜悦。
教学重、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难点:2、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思考分析、交流讨
教法论,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约分方法。
学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思考的基
础上参与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复
1、算一算
备
3x30=12x2=2/=
5353
73_
—X—=
84
2、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
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二、探索新知
程(包含1、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
师生活它的速度是2千米/分。
10
动)2、解决问题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士。
45
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组
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养千米/分。
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2千米/分的±。
1045
(2)列式解答。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计算方法
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卫=2—2(km)
104510x4545025
(3)启发思考。
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
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
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学生独立思
考,尝试计算。
(4)交流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
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a、提取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9
已知条件速度:乌贼的速度是而千米/
分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
时间:30分钟
所求问题: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已旬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
9
列式为记X30
(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x30=^=27(km)
(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这样直接约分。
板书:—x30=—x30=27(km)
1010
4、试一试。
2、色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强调:分数
1045
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
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练习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2、3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⑷
课题小数乘分数课时分配1课时
本部分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
分数乘法、以及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的基础之
教材
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不仅涉及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假
分析
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整数与分数的互化,而且对如何判
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等知识都会涉及。
学情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特别是刚学的分数
分析成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对算理的分析探究过程都是本节课
学习的基础。教学本课主要还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
作交流。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
教学法。
目标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1、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
2、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
难点:
计算。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思考分析、交流讨
教法论,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法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交流讨
论。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复
1、计算下面各题。
教学过备
3231
-x15=21x-=-x-=
程(包含5353
54_
师生活—x——
85
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
的约分方法C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0.43.b1.25--
85
4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
的3。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
4
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3
丁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
占身体长度的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
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
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彳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X^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
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
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
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3化成小数。汇
4
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2.以3=红乂3=竺(分米)
410440
分数化成小数:2.1x-=2.1X0.75=1.575
4
米)
2、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
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
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
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
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
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
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2.4x-=2.4x-=1.8(分米)
44
3、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
的什么见解?
练习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
设计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
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课时分配1课时
教材通过创设画框的情境,引出探讨分数混合运算的
教材运算顺序问题,在明确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分析接下来安排一组算式,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整
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也适用。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明确
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学简便计算是,注
学情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
分析简便计算时,鼓励学生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并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给计算带来
的简便。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教学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
目标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
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
难点:算。
教师通过迁移将整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迁移
教法
到分数乘法运算中。
学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规律。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复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备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
外面的。
3、出示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
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过21X3+256X8-5X421X(36-
程(包含14)
师生活二、探索新知
动)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
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x3+11-2x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
35725
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米,宽,米,做这
52
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
是宽是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
52
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x2或-x2+-x2
5252
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
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
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
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
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
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
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
外的运算。)
6、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Ixlolxld」)x3c)k(2x3)
2332435435
(l+l)xlolxl+lxl
2352535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
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
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
系?
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
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
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
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
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
同样适用。
7、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出示例题7.
沁、5)(|+*2
练习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⑷
课题解决问题(一)课时分配1课时
本课时是探究分数连乘法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就是
教材
两个“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组合,题目中
分析
包含有两个单位“1”的量。
组织教学时,结合教材中的三个环节,组织学生进行
学情
独立思考、交流讨回顾反思,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解决问题
分析
的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
目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
2、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难点:
分数连乘问题。
教法指导学生按照教材呈现的三个环节自主探究分数连乘问
学法题的解题方法。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复
1、计算。备
24x|-x24-x-
6685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3是多少?
54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但
教学过不出示问题)
程(包含这个大棚共480nl之,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
师生活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
动)
2、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
的______________—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
的______________^要求的是___________的面
积。
3、分析与解答
(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
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L
2
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
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X1=240(m2)
2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半
4
的工,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44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X1=60(m2)
4
(3)列综合算式解答。480x1/1=60
24
(m2)
(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
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
的几分之几吗?
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
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
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111
—X—=—
248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X1=60(m2)
8
列成综合算式:480X(1x1)=60(nf)
24
4、回顾与反思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解题
方法求出了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m)现在我们
能写答句了吗?对,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对这
个答案进行检验。大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检
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
(2)学生尝试检验。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
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练习教材第14页“做一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师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课题解决问题(二)课时分配1课时
本课是在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教材
多少”的问题的思路玉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解决“已知
分析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学情寻找解题方法。学生学习时,重点是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
分析正确找出单位“1”的量,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问
题。
1、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
教学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目标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
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
教学重、
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难点:
2、灵活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法启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通过思考探索、交流合作来探索新知。
教具课件
准备
一、复习导入。复
1、读题并说出单位“1”。
44备
(1)黑兔只数是白兔的4(2)黑兔只数的三等
55
于白兔只数。(3)苹果的数量相当于梨的p
O
(4)苹果树占果园面积的9(5)钢笔的价钱
O
比圆珠比贵
O
2、口头列式
(1)小红有120元压岁钱,买文具用了买文
□
教学过具用了多少钱?
(2)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火车每小时比汽
程(包含
4
师生活车快F火车每小时比汽车多行多少千米?
动)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9。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
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分,婴儿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自。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
次?
(1)学生独立读题后,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
息。完成教材例题9中“阅读与理解”的填空。
(2)分析与解答。
①找单位“1”。提问:题目中的*是把谁看作单
位“1”?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②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
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
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
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
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
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1
青少年£---•----•-人-•----•---,
巧5次!比青少年多[
!______人______
wwII.-e—•••---〃•-••少
?次
③交流解题思路。
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④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⑤全班交流。组织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
是根据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的。
解法一:75+75x1解法二:75(1+&)
=75+60=75-
5
=135(次)=135(次)
(3)回顾与反思。
①回顾分析题意时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
法的好处。
②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小结。“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
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我
们可以先从关键句中找出单位“1”,然后画出
线段图来弄清解题思路,再解答。
练习教材第15页“做一做”
设计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单元知识结构: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
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位置与方向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
不断地提高。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
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
体的位置己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
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这些知识为
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空间
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
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
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
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
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
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
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
合作与交流。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
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
向和路线。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索和发
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单元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
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
备课教
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⑷
师
课题位置与方向㈠课时分配1课时
本课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以
教材
及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主要通过例1
分析
和例2来进行学习。
教学时,可以紧紧围绕教材中台风的教学情境,把确
学情
定位置的知识融于其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
分析
活紧密联系。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
教学确定位置的方法。
目标2.学会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
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教学1.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C
重、难2.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点:
教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学法
教具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学生:直尺、量角
准备器。
一、情景导入复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备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
教学过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
程(包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含师生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活动)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
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
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
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
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
〜|A**
[0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
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
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
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
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
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4-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
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
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
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c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
市、C市位置的方法。
北
B*30*
西A*东
^^30°
100km600km
■.
南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
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
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
方向。
(2)确定观测点。(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
画物体所在的方向。(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
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练习教材第20页“做一做”。教材第21页“做一做”。
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板书确定观测点
设计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课后
反思
教案书
2016年月日上课时间2016年月日
写日期
备课教
江文昌科目数学年级(班级)六(4)
师
课题位置与方向㈡课时分配1课时
本课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教材主要是通过呈现
教材台风的移动路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而掌握用
分析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路线的方法。做一做安排的是根据同伴
描述画路线示意图,是例2的拓展。
教学例3时,重点在语言交流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各
学情
自的观点,然后相互补充,掌握正确描述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膝在摩托车运动中的防风保暖设计考核试卷
- 电声器件在工业自动化检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液力传动装置的动态性能评估考核试卷
- 糖果企业产品差异化与市场竞争考核试卷
- 水产品干腌制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考核试卷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食品原料标准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珠海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典影片解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天津市蓟州区第三联合学区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GB 11984-1989氯气安全规程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选择题课件
- 快餐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 府谷县大昌汗乡张三沟煤矿煤炭资源整合项目(重大变动)环评报告书
- 电动给水泵技术规范
- 三笔字训练教程课件
- 高一家长会课件(原创)(共44张PPT)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 2021版模板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五四学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