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特征。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唯物史观: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成就,理解古代印度文化、日本和朝鲜文化、美洲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并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析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其在促进人类文化发展方面的伟大作用及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参考价值,培养家国情怀。1、了解南亚、东亚与美洲文化概况,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课标要求核心素养时空坐标美洲的文化南亚、东亚的文化壹古代印度文化阅读教材,分类梳理古代印度文化概况
自主学习类别成就宗教文字文学建筑数学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梨俱吠陀》桑奇大塔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诗歌总集(歌颂神明,祭祀经书):“四吠陀”“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与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一起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一、古代印度文化1.地理范围:古代印度包括今天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独特地理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降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壹古代印度文化壹古代印度文化约公元前2350-前1750年,为青铜时代文化。哈拉帕文化时期列国时代公元前600-前400年,列国分立、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时代,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笈多王朝公元320-500年,印度实行中央集权制,《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编成。4世纪,印度教开始兴起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6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形成。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古印度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一、古代印度文化2.发展历程壹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印章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后来,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章文字”对印度文化的意义是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象征着印度文化的历史悠久。梵文、巴利文一、古代印度文化壹古代印度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制度与宗教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雅利安人南迁
雅利安人自称“出身高贵的人”,是操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取代了印度原有的文明,并逐步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与黑皮肤的土著居民在肤色上的差别,他们将土著居民称为达塞人,即奴隶。由于雅利安人具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
——《全球通史》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实质。寓意:从人类产生之初就出现了种姓制度,强调其神圣不可变动性,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特点:①贵贱分明;②职业世袭;③内部通婚;④法律地位不平等。实质:利用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壹古代印度文化佛教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背景:公元前6世纪时,列国分立、社会动荡;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内容:提出“众生平等”;消除欲望,忍耐顺从婆罗门教佛教婆罗门至上众生平等婆罗门阶级刹帝利/吠舍维护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特权维护奴隶主特权,麻痹人民VS一、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制度与宗教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影响:政治上:否定种姓制度,倡导众生平等,这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具有进步意义。思想上:主张消除欲望,忍受苦难,有利于社会稳定;艺术上: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与佛教有关。传播:南传佛教传入东南亚,渗透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成炎孔雀王朝的国教,并逐步向外传播。两汉之际,北传佛教传入中国。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与当地文化相融合,10世纪后形成了藏传佛教。佛教壹古代印度文化印度教兴起:内容:4世纪笈多帝国时期,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主张,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以婆罗门教为基础,吸收佛教教义和教规,使印度教成为包罗各种神明、多种哲学思想的混合宗教。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减少了婆罗门教的许多烦琐仪式,打击了婆罗门在宗教中的垄断特权,受到印度社会多个阶层的欢迎,迅速崛起。一直到13世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德里苏丹国建立,印度教一直是南亚次大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今天依然有超过80%的民众信仰印度教,信众超过11亿,是印度第一大宗教。壹古代印度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制度与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是印度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们是印度历史上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其他的文化成就或多或少地被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如文学和艺术。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成书于约前四世纪,这部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印度学术界亦称它是古印度的一部百科全书。《罗摩衍那》成书于2世纪,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表现了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作品中神猴哈奴曼拥有四脸和八手,帮助罗摩战胜了强敌,救出妻子。成为印度教神话中家喻户晓的角色。
吠陀共有四部,以最早形成的《梨俱吠陀》最为重要。是古代印度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壹古代印度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文学《摩诃婆罗多》(第27页)▲桑奇大塔——印度早期佛教建筑代表▲阿育王石柱——孔雀王朝阿育王为弘扬佛法,下令在全国各地立石柱,上刻佛教经文。这是当时所立众多石柱中的一根。▲阿旃[zhān]陀石窟佛教艺术的代表壹古代印度文化一、古代印度文化3.印度的文明成就—艺术印度文化的特点以宗教为中心: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多样性: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印度对外来文化均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以诗代史: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这两部文学巨著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受佛教影响的文化也很繁荣拓展探究柬埔寨“吴哥窟”(1)东南亚地区(影响最大):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建筑、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对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文艺等产生深刻影响。(3)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玄奘等《大唐西域记校注》4、古印度的文化传播及影响一、古代印度文化壹古代印度文化朝鲜王朝高丽王朝918年—1392年1392年—1910年箕子朝鲜前122—前194三国时代前57—688年卫满朝鲜前194—前107年阅读教材,根据“时空坐标”梳理古代朝鲜的发展史
一、朝鲜1.时空坐标贰自主学习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角度表现经济
天文
史学
文字
其他
公元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7世纪,修建观测天象的瞻星台12世纪,完成《三国史记》为朝鲜半岛最早史书;15世纪仿照中国史书体例编写《高丽史》15世纪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三国史记》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历史的高丽官修正史。于1145年(高丽仁宗二十三年)由金富轼等以汉文编撰,采纪传体。贰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一、朝鲜2.文化成就
自主学习贰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世宗大王1446年创制训民正音
▲清末朝鲜书法家李斗璜
▲朝鲜乐舞传入中国3.中朝文化交流一、朝鲜A.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人朝鲜。B.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C.文字:在学习汉字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中国朝鲜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流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双向交流贰弥生时代:(前300-250):倭奴国;古坟时代(250-592)大和统一;飞鸟时代(592-710)大化改新;天皇制形成;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2)(镰仓幕府)幕府时代,武士阶层崛起(武士道);镰仓时代(1185—1333)室町时代(1336-1573)战国时代(1467-1615)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江户时代(1603-1867)明治维新时代(1867-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1926-1945)(二战)二、日本1.时空坐标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角度表现宗教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
的后裔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
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文字
文学
建筑
绘画
7太阳神武士佛教神道(教),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天皇神性。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自主学习二、日本阅读教材,分类梳理古代日本文化概况
贰武士道
武士所遵守的道德原则被称为“武士道”,其核心是忠、仁、勇。德川幕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武士道思想增添了儒家伦常观念,强调武士的责任和义务。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
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角度表现宗教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
的后裔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
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文字
文学
建筑
绘画
7太阳神武士佛教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自主学习二、日本阅读教材,分类梳理古代日本文化概况
贰借助汉字楷体和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片假名,起源于汉字楷书平假名,起源于汉字草书角度表现宗教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
的后裔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
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文字
文学
建筑
绘画
7太阳神武士佛教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自主学习二、日本阅读教材,分类梳理古代日本文化概况
贰借助汉字楷体和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收录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的长短和歌共计四千五百余首。它以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分类方法为借鉴,采用汉字作注音符号,收编了部分汉诗,同时直接反映“遣唐使”来唐情况的诗歌,是中日友好交往和中国文学对日本古代文学发生影响的证明。
《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贵族光源氏的及其子薰君在官场上的升降浮沉、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作品语言优美含蓄,是一部日本古典文学杰作。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角度表现宗教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
的后裔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
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
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文字
文学
建筑
绘画
7太阳神武士佛教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自主学习二、日本阅读教材,分类梳理古代日本文化概况
贰借助汉字楷体和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法隆寺
法隆寺是佛教传人日本时修建的最早的一批寺院之一,是日本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在日本佛教寺院中拥有极其特殊与崇高的地位,是众多日本佛教徒的朝圣之地。大和绘,浮世绘
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其思想感情及日本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适应日本人的审美要求,在技法和样式上不断追求日本风味。为了追求及时行乐的唯美主义情趣,避免零乱的线条和过于严峻的笔法,因此多采用浓艳的色彩,具有华丽的特征。
浮世绘,即日本传统的风俗绘画(版画),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
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中国华文化对古代日本的影响
日本文化虽然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但有较强的独立性。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华文化。拓展学习区域文明时间国家形态中美玛雅文明前2500年至16世纪城邦中美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至16世纪结构松散王国南美印加文明13世纪至16世纪统一大帝国时空坐标叁美洲印第安文化印第安文化印加都城:库斯科①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况。②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印第安人最大的文明成就是农业:
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和南瓜等农作物。据统计,当今世界农作物品种中,近半数源自美洲。阿兹特克人·浮动园地
叁美洲印第安文化1.印第安经济叁美洲印第安文化类别玛雅文化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宗教(多神崇拜)文字历法其它阅读教材,分类梳理美洲印第安文化概况
大多是自然神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图画文字无文字,结绳记事太阳历与太阴历修筑驿道和太阳庙,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锻造铜器,制作陶器、石雕、木雕和金银首饰阿兹特克历法知道“零”的概念创造20进制“玛雅历”自主学习2.印第安文化玛雅羽蛇神金字塔阿兹特克太阳神金字塔印加阿卡帕纳金字塔
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物质利益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中的羽蛇形象
玛雅文明中的玉米神雕像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烈日之神“托纳蒂乌”
印加神话中的太阳神“印蒂”叁美洲印第安文化2.印第安文化——宗教玛雅羽蛇神金字塔阿兹特克太阳神金字塔印加阿卡帕纳金字塔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安塔与历法都与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与农业息息相关叁美洲印第安文化2.印第安文化——建筑马丘比丘遗址被称为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是秘鲁一个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时印加帝国的遗迹。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特点:独立发展,文明程度高。历史价值:印第安人修筑的金字塔是美洲文明的历史见证,为研究美洲文明提供了可信的素材。对于研究美洲文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玛雅数字玛雅文字象形文字,且是三维文字,不仅有上下左右之分,还有远近之分印加人没有书面语言;采用绳结记录法来代替文字。——印第安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字阿兹特克图画文字叁美洲印第安文化2.印第安文化——文字
玛雅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现行公历,一年以365.2425日计算,玛雅历以365.2420日计算。而根据天文学家计算,一年应该是365.2422日。玛雅历的误差为每年0.0002天,换算成秒仅为每年17.28秒。可见,玛雅历的准确性超越了公历。叁美洲印第安文化2.印第安文化——历法、数学
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还以手和脚的20个指头作为计算的基础,创造出20进位制。玛雅人很早就创造了位值制的记数系统,具体记数方式又分两种:第一种叫横点记数法;第二种叫头形记数法。横点记数法以一点表示1,以一横表示5,以一贝形符号表示0,但不是0符号。1-9的记数方法和中国筹算法极为相似。叁美洲印第安文化材料1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第3卷材料2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据材料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合成刹车油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运输考试题目及答案
- 监控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雍正殿试题目及答案
- 医疗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新商业机会下的法规考量
- 旋律发展中的和声变化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
- 炒饭考试题目及答案
- 追求卓越的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反思机制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海上风电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玉器代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正比例函数性质课件
- T-CACM 1212-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产后小便不通
- 化学(三)-2024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原卷版)
- 高热的中医护理
- 影音室安装协议合同
- 部门工作目标管理制度
- 【大单元教学】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单元整体设计(含教学评价)
- 2025年04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第一批公开招聘16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玻璃纤维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